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不可复得所谓天镜阁玉雪坡之类皆已沦于荒烟野
草之中过者伤之而孝宗宸翰碑石岿然独存若有神
物护持者焉 监察御史卢君雍
家越来溪上少时数过
其地与其弟襄约曰他日且将俎豆文穆于斯及为御
史始克如志正德庚辰三月庙成肖公像于中 (第 37b 页)
里与共职者惟良御
史乎行台旧有题名石在表著右首永乐甲申逮正德
丙子得九十二人积岁勒名碑方巳盈丁丑姑苏 卢君
师邵
来按乃伐石更端焉新碑名实 (第 10a 页)
师邵
始匪用衔
交承联岁月而巳因其名问其行考其时稽其事于政 (第 10a 页)
  北走
李文正尝与门人论诗曰杜子美诗北走关山开雨雪
与胡骑中宵堪北走两北走字同乎慎对曰按字书疾
趋曰走上声驱之走曰奏去声北走关山疾走之走也
如汉书北走邯郸道之走胡骑北走驱而走之走也如

汉书季布北走胡之走是疑不同先生曰尔言甚辨然
吾初无此意 卢师邵
侍御在侧曰恐杜公亦未必有此
意盖如此解诗似涉于太凿耳
  贱妾亦何为
古诗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文选范 (第 15b 页)
   西城雅会诗序
冬孟十日吾郡守喻侯夜过予西轩司宪十峰曹君继
至因共小酌时菊花盛开十峰举烛临之爱玩不置曰
古人以烛照海棠未闻照菊此风致不可无述也首倡
为近体诗四韵索予和之又明日会十峰宅后出四韵

予亦和之其后周侍御伯明 卢侍御师邵
施侍御聘之
辈闻之亦皆有作题之曰西城雅会十峰属予书其端
自兵兴数年所在多事衣冠游赏之趣虽京师不免落 (第 37a 页)
   固安县新城记
都城南百二十里有邑曰固安本汉广阳国之新城县
至隋易今名历唐宋至元常为州邑入国朝又百五十

年而城池之守迄未尝备承平宴熙上下循习官寺民
居露立迥野若以为当然正德辛未群盗起山东转掠
河北邑尝被戕民始知惧上亦以廷臣议诏增筑郡县
之无城郭者而固安犹未有以应也乃乙亥六月 御史
卢君雍
按立其地慨然念之召知县王君宇图所以为
兴筑计宇曰此令之责也敢不共命以告其民民曰此
使君之生我也敢不尽 …… (第 51a 页)
也而何可忘之乃相与具书走京师请纪其事刻之石
以告来者御史名雍字 师邵
苏之吴县人正德辛未进
士详慎而敏遇事优为不动声色城其一事也王君西
安乡贡士当官举职在蜀之仁寿已有声城 (第 53a 页)
物护持者焉 监察御史卢君雍
家越来溪上少时数过
其地与其弟襄约曰他日且将俎豆文穆于斯及为御
史始克如志正德庚辰某月庙成肖公像于中 (第 14a 页)
  副汴臬乞恩休致
臣见年五十六岁直𨽻扬州府泰兴县人由进士先任
知县寻升御史于正德七年升直𨽻保定府知府正德
八年因患痰湿等疾奏准致仕节该兵部侍郎陈玉监
察御史徐文华 卢雍
及臣原籍直𨽻巡抚都御史丛兰 (第 34a 页)
生时公年已若干矣女若干
人婿为某某洵其季也为吏侍文懿公从子云
   明故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卢君墓表 监察御史卢君师邵
既擢四川按察副使奉玺书提督
学政取道省其父封御史某庵公于吴将行暴疾而卒 …… (第 5a 页)
重文学而卒归于雅将之
以德盖不惟成章而已殆知所以裁之者故虽未见其
止即其所至亦可以称于天下矣君讳雍字 师邵
某甲
子举于乡登辛未进士凡在官若干年卒是为正德辛
巳九月九日年四十有八娶薛氏赠孺人继张氏封如
之子一 (第 8b 页)
有妇德。先公三年卒。葬与公同冈异麓。申夫人举一男一女。男师郁前佥中枢。女适士人徐命鼎。具夫人举二男。 师邵进士,
师郯今县监。佥枢 …… (第 159H 页)
孟,赵明渊进士,尹勖,郑与良,李匡周。男师悦。弼载一女三男。女适徐命鼎。男师郁前郡守。以子恩升佥枢。 师邵
进士,师郯今县监。弼时一男。师沃前牧使。弼称二男二女。男师鼎进士,师恒。女适承旨徐有良,都事曹命徽。 (第 163L 页)
北走,驱而走之也,如 《汉书》『季布北走胡』之走是,疑不同。〕先生曰:〔尔言甚辨,然吾初无此意。 〕 卢师邵
侍御在侧曰:〔恐杜公亦未必有此意。〕盖如此解诗,似涉于太凿耳。
甘泉歌 秦始皇作骊山陵,周回跨阴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