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忽有天衣来下引师上天去。王后
唤遂州人前。汝从生已来修何功德。其人报
王言。臣一生已来不修佛经。唯好 庾信 文章
集录。王言。其 (第 0422a 页)
庾信 者是大罪人。现此受苦。
汝见 (第 0422a 页)
庾信 颇曾识不。其人报云。虽读渠文章
然不识其人。王即遣人引出 (第 0422a 页)
庾信 令示其人。
乃见一龟。身一头多。龟去少时现一人来。口
云。我是 (第 0422a 页)
庾信。 为生时好作文章。妄引佛经杂
糅俗书诽谤佛法。谓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
罪报龟身苦也。此人活已。具向亲说 (第 0422a 页)
唤遂州人前。汝从生已来修何功德。其人报
王言。臣一生已来不修佛经。唯好 庾信 文章
集录。王言。其 (第 0422a 页)
庾信 者是大罪人。现此受苦。
汝见 (第 0422a 页)
庾信 颇曾识不。其人报云。虽读渠文章
然不识其人。王即遣人引出 (第 0422a 页)
庾信 令示其人。
乃见一龟。身一头多。龟去少时现一人来。口
云。我是 (第 0422a 页)
庾信。 为生时好作文章。妄引佛经杂
糅俗书诽谤佛法。谓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
罪报龟身苦也。此人活已。具向亲说 (第 0422a 页)
他日言及
诗式。具陈以宿昔之志。公曰不然。固命门
人检出草本。一览而叹曰。早年曾见沈约
品藻慧休翰林 庾信 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
此。奈何学小乘褊见以宿志为辞邪遂举
邑中辞人吴季德。梁常侍均之后。其文有家
风 (第 0892a 页)
诗式。具陈以宿昔之志。公曰不然。固命门
人检出草本。一览而叹曰。早年曾见沈约
品藻慧休翰林 庾信 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
此。奈何学小乘褊见以宿志为辞邪遂举
邑中辞人吴季德。梁常侍均之后。其文有家
风 (第 0892a 页)
人也引人答曰此是秦将白起罪犹未了
昌归得活遂奏其事敕天下僧尼为周武帝诵金刚
经设大供仍入隋史感应赋载 庾信 堕地狱为九头
龟也缘 (第 0464a 页)
庾信 在世为人故将浮词诳语排斥佛氏以
致感报如斯悔之晚矣名臣言行录载王荆公子名
雱所为不善凡荆公悖理伤道之 (第 0464a 页)
昌归得活遂奏其事敕天下僧尼为周武帝诵金刚
经设大供仍入隋史感应赋载 庾信 堕地狱为九头
龟也缘 (第 0464a 页)
庾信 在世为人故将浮词诳语排斥佛氏以
致感报如斯悔之晚矣名臣言行录载王荆公子名
雱所为不善凡荆公悖理伤道之 (第 0464a 页)
心风
弄。有传其声者。尝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
上京。与国土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 庾信。 名
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读书。自为文
什。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兄但听看。即轻尔 (第 0214a 页)
弄。有传其声者。尝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
上京。与国土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 庾信。 名
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读书。自为文
什。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兄但听看。即轻尔 (第 0214a 页)
作贤臣颂者。晋李膺涪城人。
作益州记者。汉李膺为益州太守。寰宇记云。城西三
里有李膺宅。后周王褒。同 庾信 从益州赵王。出镇之
蜀。褒有奉贺诗。杨雄持节入蜀。迎梁主萧岿者。文与
可盐亭人。与东坡先生同时。善写 (第 0226a 页)
作益州记者。汉李膺为益州太守。寰宇记云。城西三
里有李膺宅。后周王褒。同 庾信 从益州赵王。出镇之
蜀。褒有奉贺诗。杨雄持节入蜀。迎梁主萧岿者。文与
可盐亭人。与东坡先生同时。善写 (第 0226a 页)
缘依他起相。悟
性者。为是根本所缘真如法耶。
疏云如罗縠中观月等故者。罗谓绫罗。縠谓乌縠衣。
由如 庾信 为他作奴曹主既而内外者。天上阴晴。庾
信报曰。汉云渡河希才知映星。如霞裹灯。月似中
镜。今此亦约十地 (第 0448c 页)
性者。为是根本所缘真如法耶。
疏云如罗縠中观月等故者。罗谓绫罗。縠谓乌縠衣。
由如 庾信 为他作奴曹主既而内外者。天上阴晴。庾
信报曰。汉云渡河希才知映星。如霞裹灯。月似中
镜。今此亦约十地 (第 0448c 页)
银河乌夜啼。】
「僧问投子青当今年多少子云月笼丹桂远星拱
北辰高。」
【辇路江风暗官庭野草春伤心 庾开府 老作北朝臣。】
「僧问芙蓉如何是曹洞家风蓉云绳床风雨烂方
丈草前侵。」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 (第 0771b 页)
「僧问投子青当今年多少子云月笼丹桂远星拱
北辰高。」
【辇路江风暗官庭野草春伤心 庾开府 老作北朝臣。】
「僧问芙蓉如何是曹洞家风蓉云绳床风雨烂方
丈草前侵。」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 (第 0771b 页)
德元年
卒。年七十七。赠特进。言梦先门者。则先父徐摛在
门而语也。想其先世有香火因缘故。其影响谌引 庾信。 斋名无理矣。】
「仪同沈君理请住瓦官。请开法华经题。敕一日停朝
事。群公毕集。」
【官品有仪同三 (第 0662c 页)
卒。年七十七。赠特进。言梦先门者。则先父徐摛在
门而语也。想其先世有香火因缘故。其影响谌引 庾信。 斋名无理矣。】
「仪同沈君理请住瓦官。请开法华经题。敕一日停朝
事。群公毕集。」
【官品有仪同三 (第 0662c 页)
馀报。朝廷推敬焉。建德二年九月十日。遘疾。无几而
终。春秋六十一。以三年二月。返葬于安陆之山。新野 庾信 制文勒碑。
**** 后梁法常
夙有声。高齐时。领徒漳邺。兼弘定慧。齐氏
尊为国师。俄以齐荐乱杂 (第 0174c 页)
终。春秋六十一。以三年二月。返葬于安陆之山。新野 庾信 制文勒碑。
**** 后梁法常
夙有声。高齐时。领徒漳邺。兼弘定慧。齐氏
尊为国师。俄以齐荐乱杂 (第 0174c 页)
乘大略。异日汎论及诗。皎命门人
出藁一卷以视。且言近日废置之故。洪惊曰。向尝读
沈约品藻。慧休翰林。 庾信 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此
宜益自力。以鼓舞天下。而乃中辍。以弃其成可乎。
每
夜施鬼神食。旧居京之 (第 0246a 页)
出藁一卷以视。且言近日废置之故。洪惊曰。向尝读
沈约品藻。慧休翰林。 庾信 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此
宜益自力。以鼓舞天下。而乃中辍。以弃其成可乎。
每
夜施鬼神食。旧居京之 (第 0246a 页)
八。讣闻。上哀恸即以其日。
窆于东郊门外。仍诏有司置大福田寺图形于壁。弟
子昙相等。树碑墓上。义城公 庾信 制文。
**** 周昙相
生雍州蓝田之梁氏。住大福田寺。尤与僧实
相好。聪敏易悟。目览七行。而慈 (第 0332c 页)
窆于东郊门外。仍诏有司置大福田寺图形于壁。弟
子昙相等。树碑墓上。义城公 庾信 制文。
**** 周昙相
生雍州蓝田之梁氏。住大福田寺。尤与僧实
相好。聪敏易悟。目览七行。而慈 (第 0332c 页)
隆
华实。以业有从。爰于墓所立寺。还名福
田。用崇冥福。并建碑于寺野二所。大中兴
寺释道安。及义城公 庾信 制文。今在苑内。
释僧玮。姓潘。汝南平舆人也。器量沈深风 …… (第 0558a 页)
女惊奔。即以三年二
月归葬于安陆之山。僧玮容止恭庄威仪整
敕。游之者肃然清规。见之者自生敬仰。
新野 庾信。 载奉芳尘。勒碑现集。
释昙相。姓梁氏。雍州蓝田人。与僧实同房。
素非师保而敦敬之。重礼逾和上。相聪 (第 0558b 页)
华实。以业有从。爰于墓所立寺。还名福
田。用崇冥福。并建碑于寺野二所。大中兴
寺释道安。及义城公 庾信 制文。今在苑内。
释僧玮。姓潘。汝南平舆人也。器量沈深风 …… (第 0558a 页)
女惊奔。即以三年二
月归葬于安陆之山。僧玮容止恭庄威仪整
敕。游之者肃然清规。见之者自生敬仰。
新野 庾信。 载奉芳尘。勒碑现集。
释昙相。姓梁氏。雍州蓝田人。与僧实同房。
素非师保而敦敬之。重礼逾和上。相聪 (第 0558b 页)
怨心风弄。亦有传其声者。尝
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上京与
国士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 庾信。 名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
读书。自为文什。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
兄但听看。即轻尔 (第 0657c 页)
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上京与
国士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 庾信。 名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
读书。自为文什。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
兄但听看。即轻尔 (第 0657c 页)
其背曰。由用法衣。不如法也(僧传)
○遂州赵文信。暴死复苏云。至阎罗所问何业。对曰。
不读佛书。唯好 庾信 文集。王曰。识之否。信曰不识。王 …… (第 0079a 页)
令引 庾信 至。乃见大龟。一身多头。作人语云。我生时
好作文。诽谤佛法。故受斯报。信寤具述其事。遂州人
多好猎。 (第 0079b 页)
○遂州赵文信。暴死复苏云。至阎罗所问何业。对曰。
不读佛书。唯好 庾信 文集。王曰。识之否。信曰不识。王 …… (第 0079a 页)
令引 庾信 至。乃见大龟。一身多头。作人语云。我生时
好作文。诽谤佛法。故受斯报。信寤具述其事。遂州人
多好猎。 (第 0079b 页)
第十八实圣王
射琴匣 智哲老王
真兴王 桃花女 鼻荆郎
天赐玉带 善德王知几三事
真德王 金 庾信
太宗春秋公 长春郎 罢郎
卷第二
□□□□
文虎王法敏 万波息笛
孝昭王代 竹旨郎 圣德王 …… (第 0954b 页)
五十五里 三十五金入宅(言富润大宅也) 南宅
北宅 于比所宅 本彼宅 梁宅 池上
宅(本彼部) 财买井宅 (庾信公 祖宗) 北维宅 南维宅
(反香寺下坊) 队宅 宾支宅(反香寺犯) 长沙宅 上樱
宅 下樱宅 水望宅 …… (第 0964b 页)
昭我唐家皇」
#+END_VERSE
王之代有阏川公。林宗公。述宗公。虎林公(慈藏
之父)。廉长公。 庾信公。 会于南山于知岩议国事。
时有大虎走入座间。诸公惊起。而阏川公略
不移动。谈笑自若。捉虎尾扑于地而杀之 (第 0969a 页)
。阏
川公膂力如此。处于席首。然诸公皆服 庾信
之威。新罗有四灵地。将议大事。则大臣必会
其地谋之。则其事必成。一东曰青松山。二
曰南于知山。三曰西 (第 0969a 页)
皮田。四曰北金刚山。是
王代始行正旦礼。始行侍郎号。
** 金 庾信
虎力伊干之子。舒玄角干。金氏之长子曰庾
信。弟曰钦钝。姊妹。曰宝姬。小名阿海。妹曰
文姬。小名阿之。 (第 0969a 页)
庾信公 以真平王十七年乙
卯生。禀精七曜。故背有七星文。又多神异。
年至十八壬申。修釰得术为国仙。时有白石 …… (第 0969a 页)
情。曰。
我本高丽人(古本云百济。误矣。楸南乃高丽之。士。又逆行阴阳亦是宝藏王事)我国
群臣曰。新罗 庾信 是我国卜筮之士楸南也(古本
作春南。误矣)国界有逆流之水(或云雄雌。尤反覆之事)使其卜之。
奏曰。大 …… (第 0969b 页)
春秋。姓金氏。龙树
(一作龙春)角干追封文兴大王之子也。妣真平大
王之女天明夫人。妃文明皇后文姬。即 庾信
公之季妹也。初文姬之姊宝姬。梦登西岳舍
溺。㳽满京城。旦与妹说梦。文姬闻之谓曰。我
买此梦。姊曰。与 (第 0969c 页)
何物乎。曰。鬻锦裙可乎。姊
曰诺。妹开襟受之。姊曰。畴昔之梦传付于汝。
妹以锦裙酬之。后旬日 庾信 与春秋公。正月
午忌日(见上射琴匣事乃崔致远之说)蹴鞠于 (第 0969c 页)
庾信 宅前(罗人谓蹴鞠为弄珠
之戏)故踏春秋之裙。裂其襟纽曰。请入吾家缝
之。公从之。 (第 0969c 页)
庾信 命阿海奉针。海曰。岂以细事
轻近贵公子乎。因辞(古本云。因病不进)乃命阿之。公
知 (第 0969c 页)
庾信 之意遂幸之。自后数数来往。 (第 0969c 页)
庾信 知
其有娠。乃啧之曰。尔不告父母而有娠。何也。
乃宣言于国中。欲焚其妹。一日侯善德王游
幸南山。积薪 (第 0969c 页)
庭中。焚火烟起。王望之问何
烟。左右奏曰。殆 庾信 之焚妹也。王问其故。曰
为其妹无夫有娠。王曰。是谁所为。时公昵侍
在前。颜色大变。王曰。是汝所为也。 …… (第 0969c 页)
。真
德王薨。以永徽五年甲寅即位。御国八年。龙
朔元年辛酉崩。寿五十九岁。葬于哀公寺东。
有碑。王与 庾信 神谋戮力。一统三韩。有大功
于社稷。故庙号太宗。太子法敏。角干仁问。角
干文王。角干老旦。角干智镜。 …… (第 0969c 页)
新罗王春秋为
嵎夷道行军总管。将其国兵。与之合势。定方
引兵自城山济海。至国西德勿岛。罗王遣将
军金 庾信 领精兵五万以赴之。义慈王闻之。
会群臣问战守之计。佐平义直进曰。唐兵远
涉溟海不习水。罗人恃大国之援 …… (第 0970b 页)
之。进军
合兵。薄津口。濒江屯兵。忽有鸟回翔于定方
营上。使人卜之。曰必伤元帅。定方惧欲引兵
而止。 庾信 谓定方曰。岂可以飞鸟之怪违天
时也。应天顺人。伐至不仁。何不祥之有。乃拔
神釰拟其鸟。割裂而坠于座前 …… (第 0970c 页)
输军资。王会群臣问曰。入于敌国至唐兵屯
所。其势危矣。所请王师粮匮而不轮其料。亦
不宜也。如何。 庾信 奏曰。臣等能输其军资。请
大王无虑。于是 (第 0971b 页)
庾信 仁问等率数万人入句
丽境。输料二万斛乃还。王大喜。又欲兴师会
唐兵。 (第 0971b 页)
庾信 先遣然起兵川等一人问其会期。
唐帅苏定方纸画鸾犊二物回之。国人未解
其意。使问于元晓法师。解之曰。速 (第 0971b 页)
还其兵。谓
画犊画鸾二切也。于是 庾信 回军。欲渡浿
江。今日后渡者斩之。军士争先半渡。句丽兵
来掠。杀其未渡者。翌日信返追句丽兵。捕杀
数 …… (第 0971b 页)
也。但宫人之堕死。义慈卒于唐。唐史有明文
又新罗古传云。定方既讨丽济二国。又谋伐
新罗而留连。于是 庾信 知其谋。飨唐兵鸩之。
皆死坑之。今尚州界有唐桥。是其坑地(按唐史不
言其所以死。但书云卒。何耶。为复 …… (第 0971b 页)
兵来
围之。相击未解。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二十
二日。我兵危甚。王闻之。议群臣曰。计将何出
犹豫未决。 庾信 驰奏曰。事急矣。人力不可及。
唯神术可救。乃于星浮山。设坛修神术。忽有
光耀如大瓮。从坛上而出。乃星 …… (第 0971b 页)
。得圣臣金庾
信。一统三国。故封为太宗。帝见表乃思。储贰
时。有天唱空云。三十三天之一人降于新罗
为 庾信。 纪在于书。出捡视之。惊惧不已。更遣
使许无改太宗之号。
** 长春郎 罢郎(一作罴)
初与百济 (第 0971c 页)
射琴匣 智哲老王
真兴王 桃花女 鼻荆郎
天赐玉带 善德王知几三事
真德王 金 庾信
太宗春秋公 长春郎 罢郎
卷第二
□□□□
文虎王法敏 万波息笛
孝昭王代 竹旨郎 圣德王 …… (第 0954b 页)
五十五里 三十五金入宅(言富润大宅也) 南宅
北宅 于比所宅 本彼宅 梁宅 池上
宅(本彼部) 财买井宅 (庾信公 祖宗) 北维宅 南维宅
(反香寺下坊) 队宅 宾支宅(反香寺犯) 长沙宅 上樱
宅 下樱宅 水望宅 …… (第 0964b 页)
昭我唐家皇」
#+END_VERSE
王之代有阏川公。林宗公。述宗公。虎林公(慈藏
之父)。廉长公。 庾信公。 会于南山于知岩议国事。
时有大虎走入座间。诸公惊起。而阏川公略
不移动。谈笑自若。捉虎尾扑于地而杀之 (第 0969a 页)
。阏
川公膂力如此。处于席首。然诸公皆服 庾信
之威。新罗有四灵地。将议大事。则大臣必会
其地谋之。则其事必成。一东曰青松山。二
曰南于知山。三曰西 (第 0969a 页)
皮田。四曰北金刚山。是
王代始行正旦礼。始行侍郎号。
** 金 庾信
虎力伊干之子。舒玄角干。金氏之长子曰庾
信。弟曰钦钝。姊妹。曰宝姬。小名阿海。妹曰
文姬。小名阿之。 (第 0969a 页)
庾信公 以真平王十七年乙
卯生。禀精七曜。故背有七星文。又多神异。
年至十八壬申。修釰得术为国仙。时有白石 …… (第 0969a 页)
情。曰。
我本高丽人(古本云百济。误矣。楸南乃高丽之。士。又逆行阴阳亦是宝藏王事)我国
群臣曰。新罗 庾信 是我国卜筮之士楸南也(古本
作春南。误矣)国界有逆流之水(或云雄雌。尤反覆之事)使其卜之。
奏曰。大 …… (第 0969b 页)
春秋。姓金氏。龙树
(一作龙春)角干追封文兴大王之子也。妣真平大
王之女天明夫人。妃文明皇后文姬。即 庾信
公之季妹也。初文姬之姊宝姬。梦登西岳舍
溺。㳽满京城。旦与妹说梦。文姬闻之谓曰。我
买此梦。姊曰。与 (第 0969c 页)
何物乎。曰。鬻锦裙可乎。姊
曰诺。妹开襟受之。姊曰。畴昔之梦传付于汝。
妹以锦裙酬之。后旬日 庾信 与春秋公。正月
午忌日(见上射琴匣事乃崔致远之说)蹴鞠于 (第 0969c 页)
庾信 宅前(罗人谓蹴鞠为弄珠
之戏)故踏春秋之裙。裂其襟纽曰。请入吾家缝
之。公从之。 (第 0969c 页)
庾信 命阿海奉针。海曰。岂以细事
轻近贵公子乎。因辞(古本云。因病不进)乃命阿之。公
知 (第 0969c 页)
庾信 之意遂幸之。自后数数来往。 (第 0969c 页)
庾信 知
其有娠。乃啧之曰。尔不告父母而有娠。何也。
乃宣言于国中。欲焚其妹。一日侯善德王游
幸南山。积薪 (第 0969c 页)
庭中。焚火烟起。王望之问何
烟。左右奏曰。殆 庾信 之焚妹也。王问其故。曰
为其妹无夫有娠。王曰。是谁所为。时公昵侍
在前。颜色大变。王曰。是汝所为也。 …… (第 0969c 页)
。真
德王薨。以永徽五年甲寅即位。御国八年。龙
朔元年辛酉崩。寿五十九岁。葬于哀公寺东。
有碑。王与 庾信 神谋戮力。一统三韩。有大功
于社稷。故庙号太宗。太子法敏。角干仁问。角
干文王。角干老旦。角干智镜。 …… (第 0969c 页)
新罗王春秋为
嵎夷道行军总管。将其国兵。与之合势。定方
引兵自城山济海。至国西德勿岛。罗王遣将
军金 庾信 领精兵五万以赴之。义慈王闻之。
会群臣问战守之计。佐平义直进曰。唐兵远
涉溟海不习水。罗人恃大国之援 …… (第 0970b 页)
之。进军
合兵。薄津口。濒江屯兵。忽有鸟回翔于定方
营上。使人卜之。曰必伤元帅。定方惧欲引兵
而止。 庾信 谓定方曰。岂可以飞鸟之怪违天
时也。应天顺人。伐至不仁。何不祥之有。乃拔
神釰拟其鸟。割裂而坠于座前 …… (第 0970c 页)
输军资。王会群臣问曰。入于敌国至唐兵屯
所。其势危矣。所请王师粮匮而不轮其料。亦
不宜也。如何。 庾信 奏曰。臣等能输其军资。请
大王无虑。于是 (第 0971b 页)
庾信 仁问等率数万人入句
丽境。输料二万斛乃还。王大喜。又欲兴师会
唐兵。 (第 0971b 页)
庾信 先遣然起兵川等一人问其会期。
唐帅苏定方纸画鸾犊二物回之。国人未解
其意。使问于元晓法师。解之曰。速 (第 0971b 页)
还其兵。谓
画犊画鸾二切也。于是 庾信 回军。欲渡浿
江。今日后渡者斩之。军士争先半渡。句丽兵
来掠。杀其未渡者。翌日信返追句丽兵。捕杀
数 …… (第 0971b 页)
也。但宫人之堕死。义慈卒于唐。唐史有明文
又新罗古传云。定方既讨丽济二国。又谋伐
新罗而留连。于是 庾信 知其谋。飨唐兵鸩之。
皆死坑之。今尚州界有唐桥。是其坑地(按唐史不
言其所以死。但书云卒。何耶。为复 …… (第 0971b 页)
兵来
围之。相击未解。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二十
二日。我兵危甚。王闻之。议群臣曰。计将何出
犹豫未决。 庾信 驰奏曰。事急矣。人力不可及。
唯神术可救。乃于星浮山。设坛修神术。忽有
光耀如大瓮。从坛上而出。乃星 …… (第 0971b 页)
。得圣臣金庾
信。一统三国。故封为太宗。帝见表乃思。储贰
时。有天唱空云。三十三天之一人降于新罗
为 庾信。 纪在于书。出捡视之。惊惧不已。更遣
使许无改太宗之号。
** 长春郎 罢郎(一作罴)
初与百济 (第 0971c 页)
元元年甲戌
二月。刘仁轨为鸡林道总管。以伐新罗。而乡
古记云。唐遣陆路将军孔恭水路将军有相
兴新罗金 庾信 等灭之。而此云仁问钦纯等
无 (第 0972a 页)
庾信。 未详。时唐之游兵诸将兵有留镇而
将谋袭我者。王觉之。发兵之明年。高宗使召
仁问等让之曰。尔请我兵以灭 …… (第 0972a 页)
来向感
恩寺。随波往来。王异之。命日官金春质(一作春日)
占之。曰。圣考今为海龙镇护三韩。抑又金公 庾信 乃三十三天之一子今降为大臣。二圣
同德。欲出守城之宝。若陛下行幸海过。必得
无价大宝。王喜以其月七日 …… (第 0973a 页)
此竹之为物。合之然后
有声。圣王以声理天下之瑞也。王取此竹。作
笛吹之。天下和平。今王考为海中大龙。 庾信
复为天神。二圣同心。出此无价大宝。令我献
之。王惊喜。以五色锦彩金玉酬赛之。敕使斫
竹出海时。山与龙 …… (第 0973b 页)
尔。更发卒修葬于岭上北峰。造石弥
勒一躯。安于冢前。妻氏自梦之日有娠。既诞。
因名竹旨。壮而出仕。与 庾信公 为副帅。统三
韩。真德太宗文武神文四代为冢宰。安定厥
邦。初得乌谷慕郎而作歌曰。
去隐春皆理米 毛 …… (第 0973c 页)
移都所夫里。国号南扶馀。至三十一世
义慈王。历一百二十年。至唐显庆五年。是义
慈王在位二十年。新罗金 庾信 与苏定方讨
平之。百济国旧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
济城。七十六万户。唐以地。分置熊津马韩
东明金 …… (第 0979a 页)
喜得人心。谓左右
曰。百济开国六百馀年。唐高宗以新罗之请。
遣将军苏定方。以舡兵十三万越海。新罗金 庾信 卷土历黄山。与唐兵合。攻百济灭之。予
今敢不立都以雪宿愤乎。遂自称后百济王。
设官分职。是唐光化三年 (第 0980a 页)
二月。刘仁轨为鸡林道总管。以伐新罗。而乡
古记云。唐遣陆路将军孔恭水路将军有相
兴新罗金 庾信 等灭之。而此云仁问钦纯等
无 (第 0972a 页)
庾信。 未详。时唐之游兵诸将兵有留镇而
将谋袭我者。王觉之。发兵之明年。高宗使召
仁问等让之曰。尔请我兵以灭 …… (第 0972a 页)
来向感
恩寺。随波往来。王异之。命日官金春质(一作春日)
占之。曰。圣考今为海龙镇护三韩。抑又金公 庾信 乃三十三天之一子今降为大臣。二圣
同德。欲出守城之宝。若陛下行幸海过。必得
无价大宝。王喜以其月七日 …… (第 0973a 页)
此竹之为物。合之然后
有声。圣王以声理天下之瑞也。王取此竹。作
笛吹之。天下和平。今王考为海中大龙。 庾信
复为天神。二圣同心。出此无价大宝。令我献
之。王惊喜。以五色锦彩金玉酬赛之。敕使斫
竹出海时。山与龙 …… (第 0973b 页)
尔。更发卒修葬于岭上北峰。造石弥
勒一躯。安于冢前。妻氏自梦之日有娠。既诞。
因名竹旨。壮而出仕。与 庾信公 为副帅。统三
韩。真德太宗文武神文四代为冢宰。安定厥
邦。初得乌谷慕郎而作歌曰。
去隐春皆理米 毛 …… (第 0973c 页)
移都所夫里。国号南扶馀。至三十一世
义慈王。历一百二十年。至唐显庆五年。是义
慈王在位二十年。新罗金 庾信 与苏定方讨
平之。百济国旧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
济城。七十六万户。唐以地。分置熊津马韩
东明金 …… (第 0979a 页)
喜得人心。谓左右
曰。百济开国六百馀年。唐高宗以新罗之请。
遣将军苏定方。以舡兵十三万越海。新罗金 庾信 卷土历黄山。与唐兵合。攻百济灭之。予
今敢不立都以雪宿愤乎。遂自称后百济王。
设官分职。是唐光化三年 (第 0980a 页)
法师为大都维那一人。及州统九人。郡统十八人等。至藏更置大国统一人。
盖非常职也亦犹夫礼郎为大角干。金 庾信 大大角干。后至元圣大王元年。又置僧官名授法典。以大舍一人史二
人为司栋。僧中有才行者众之。有故即替。 (第 1005b 页)
盖非常职也亦犹夫礼郎为大角干。金 庾信 大大角干。后至元圣大王元年。又置僧官名授法典。以大舍一人史二
人为司栋。僧中有才行者众之。有故即替。 (第 1005b 页)
图因此
笃信释氏。一生无怠塑成兴轮寺吴堂主。弥
陀尊像。左右菩萨。并满金画其堂。本尝住金
谷寺。又金 庾信 尝与一老居士交厚。世人不
知其何人。于时公之戚秀天久染恶疾。公遣
居士诊卫。适有秀天之旧名因惠师者。 …… (第 1010b 页)
祖未详)又太祖
为创现圣寺。为一宗根柢焉。又新罗京城东
南二十馀里有远源寺。谚传。安惠等四大德
与金 庾信 金义元金述宗等同愿所创也。四
大德之遗骨皆藏寺之东峰。因号四灵山祖
师嵓云。则四大德皆罗时高德。按 …… (第 1011b 页)
忌日宝于[土*(穴/?/ㄆ)]白寺。田沓若干结云云。则广
学大缘二人。随圣祖入京者。安师等。乃与金 庾信 等创远源寺者也。广学等二人骨亦来
安于兹尔。非四德皆创远源。皆随圣祖也详
之。
* 感通第七 (第 1011c 页)
笃信释氏。一生无怠塑成兴轮寺吴堂主。弥
陀尊像。左右菩萨。并满金画其堂。本尝住金
谷寺。又金 庾信 尝与一老居士交厚。世人不
知其何人。于时公之戚秀天久染恶疾。公遣
居士诊卫。适有秀天之旧名因惠师者。 …… (第 1010b 页)
祖未详)又太祖
为创现圣寺。为一宗根柢焉。又新罗京城东
南二十馀里有远源寺。谚传。安惠等四大德
与金 庾信 金义元金述宗等同愿所创也。四
大德之遗骨皆藏寺之东峰。因号四灵山祖
师嵓云。则四大德皆罗时高德。按 …… (第 1011b 页)
忌日宝于[土*(穴/?/ㄆ)]白寺。田沓若干结云云。则广
学大缘二人。随圣祖入京者。安师等。乃与金 庾信 等创远源寺者也。广学等二人骨亦来
安于兹尔。非四德皆创远源。皆随圣祖也详
之。
* 感通第七 (第 1011c 页)
陀罗
(母陀罗即
菩萨拯接众生之慈柔臂也)。
忭
(音便喜乐貌)。
璚
(同琼音茕)。
龟身
(是 庾信 故事载六道集第
五卷赵文信篇)。
赵清献公
(宋神宗时与天钵重元禅师为方外友而咨决心法一日闻雷有省 (第 0496c 页)
(母陀罗即
菩萨拯接众生之慈柔臂也)。
忭
(音便喜乐貌)。
璚
(同琼音茕)。
龟身
(是 庾信 故事载六道集第
五卷赵文信篇)。
赵清献公
(宋神宗时与天钵重元禅师为方外友而咨决心法一日闻雷有省 (第 0496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