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帝衍深相礼遇。凡僧事顾疑皆敕就审决。年衰脚疾敕听乘舆入内。为六宫受戒。其见重如此。及齐竟陵文宣王子良 梁临川王宏
南平王伟仪同陈郡袁昂永康定公主贵嫔丁氏等。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凡白黑门徒万有馀众。祐洞明律藏兼善文 …… (第 0537a 页)
相对疏出。华质有叙不坠译宗。天子礼接甚厚引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婆罗不畜私财。以其嚫施成立住寺。 太尉临川王宏 接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正观寺。春秋六十有五。
* 经律异相五十卷(天监十五年奉敕撰录云并目录 (第 0537c 页)
相对疏出。华质有叙不坠译宗。天子礼接甚厚引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婆罗不畜私财。以其嚫施成立住寺。 太尉临川王宏 接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正观寺。春秋六十有五。
* 经律异相五十卷(天监十五年奉敕撰录云并目录 (第 0537c 页)
论。伏览渊旨理精辞诣。二
教道叶于当年。三世栋梁于今日。足使迷途
自反。妙趣愈光。迟近写对更具披析。 萧宏 和
南。
** 建安王答
辱告惠示。敕答臣下审神灭论。天识昭远圣
情渊发。伏览玄微实晓庸昧。猥能 (第 0060c 页)
教道叶于当年。三世栋梁于今日。足使迷途
自反。妙趣愈光。迟近写对更具披析。 萧宏 和
南。
** 建安王答
辱告惠示。敕答臣下审神灭论。天识昭远圣
情渊发。伏览玄微实晓庸昧。猥能 (第 0060c 页)
无事山中得觉眠春秋不涉岂轮年金鋀未辨若为试影草随身问的玄」
#+END_VERSE
** 示关中 萧宏 韶居士
#+BEGIN_VERSE
「 青青双径竹苒苒几丛花声色如朝露利名若焰华相忘于道术脱略遍尘 (第 0874c 页)
#+END_VERSE
** 示关中 萧宏 韶居士
#+BEGIN_VERSE
「 青青双径竹苒苒几丛花声色如朝露利名若焰华相忘于道术脱略遍尘 (第 0874c 页)
躬临笔受。沙门宝唱慧超僧智法云及袁昙允等
疏出。不坠译宗。帝厚礼之。引为家僧。以其亲施。成所
住寺。 太尉临川王宏。 接遇尤隆。普通五年。因疾卒于
正观寺。春秋六十五。
又有沙门曼陀罗者。亦扶南人
也。华言弘弱。远赍 (第 0081a 页)
疏出。不坠译宗。帝厚礼之。引为家僧。以其亲施。成所
住寺。 太尉临川王宏。 接遇尤隆。普通五年。因疾卒于
正观寺。春秋六十五。
又有沙门曼陀罗者。亦扶南人
也。华言弘弱。远赍 (第 0081a 页)
。乃避去。依法达薙落于定林寺。既禀具。从法
颖究毗尼。造诣迈先哲。每讲演。听众常千计。齐竟陵
文宣王 梁临川王宏 南平王伟仪同袁昂永康公主
丁贵嫔。黑白门徒。万一千馀人。所获信施。悉以脩治
塔寺。完整经像。故光宅摄 (第 0170b 页)
颖究毗尼。造诣迈先哲。每讲演。听众常千计。齐竟陵
文宣王 梁临川王宏 南平王伟仪同袁昂永康公主
丁贵嫔。黑白门徒。万一千馀人。所获信施。悉以脩治
塔寺。完整经像。故光宅摄 (第 0170b 页)
质有序不坠译宗。天子
礼接甚厚。引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
婆罗不畜私财。以为嚫施成立住寺。太
尉 临川王宏。 接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
正观。春秋六十有五。梁初又有扶南沙门曼
陀罗者。梁言弘弱。大赍梵本远来贡 (第 0426a 页)
礼接甚厚。引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
婆罗不畜私财。以为嚫施成立住寺。太
尉 临川王宏。 接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
正观。春秋六十有五。梁初又有扶南沙门曼
陀罗者。梁言弘弱。大赍梵本远来贡 (第 0426a 页)
译。敕令沙门宝唱慧超僧智法云及袁昙允
等笔受。天子礼遇甚厚道俗改观婆罗不
畜私财。以其嚫施成立住寺。 太尉临川王 问
曰。法师菜食为当鲑食。答云。菜食病时则索。又问今日何如。答曰。四大之身何时不病。
王大悦。即为设 (第 0098c 页)
等笔受。天子礼遇甚厚道俗改观婆罗不
畜私财。以其嚫施成立住寺。 太尉临川王 问
曰。法师菜食为当鲑食。答云。菜食病时则索。又问今日何如。答曰。四大之身何时不病。
王大悦。即为设 (第 0098c 页)
犹道颠僧绕市廛」
#+END_VERSE
写罢。呈上。太尉接过一看道好。将济公放了。济公得
放。摇摇摆摆。行到本寺歇。次早起来。闲行湖边。只见
两口棺木。许多人簇拥。乃是王员外子。王宣教陶师
文女。陶秀玉。二人往来罚愿。一不娶。一不嫁。父母得
知。逼令别行嫁娶。二人计极。于黄昏时分。逃出涌金
门。一双投湖而死。两家各自捞起。买棺盛贮。陶秀玉。
放在金牛寺。王宣教。放在兴教寺。两处火皆不著。来
请济公。济公移陶秀玉材。同到兴教寺。起材念云。
恭惟陶氏小娘。手扳银浪。魄散烟波。饮琼液以忘
怀。踏凌波而失步。易度者人情。难逃者天数。昨宵
低唱阳关。今日浪吟薤露。母老妹幼。肠断心酸。高
堂赋客。黄昏无复捲朱帘。伴𥨊 萧娘。 向晚不能褰
绣幌。化为水上莲花。现出泥中玉树。
咦 波平月朗绿阴中 莫问王郎归甚处。
念罢。遂 (第 0615b 页)
#+END_VERSE
写罢。呈上。太尉接过一看道好。将济公放了。济公得
放。摇摇摆摆。行到本寺歇。次早起来。闲行湖边。只见
两口棺木。许多人簇拥。乃是王员外子。王宣教陶师
文女。陶秀玉。二人往来罚愿。一不娶。一不嫁。父母得
知。逼令别行嫁娶。二人计极。于黄昏时分。逃出涌金
门。一双投湖而死。两家各自捞起。买棺盛贮。陶秀玉。
放在金牛寺。王宣教。放在兴教寺。两处火皆不著。来
请济公。济公移陶秀玉材。同到兴教寺。起材念云。
恭惟陶氏小娘。手扳银浪。魄散烟波。饮琼液以忘
怀。踏凌波而失步。易度者人情。难逃者天数。昨宵
低唱阳关。今日浪吟薤露。母老妹幼。肠断心酸。高
堂赋客。黄昏无复捲朱帘。伴𥨊 萧娘。 向晚不能褰
绣幌。化为水上莲花。现出泥中玉树。
咦 波平月朗绿阴中 莫问王郎归甚处。
念罢。遂 (第 0615b 页)
合三十八卷。初武帝自笔受。后付沙门
宝唱慧超僧智法云等笔受。帝甚厚重。不畜
私财。凡所有施尽用造寺。 太尉临川王 亦极
崇敬。
沙门波罗末陀。此言真谛。亦云拘那罗陀。此
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澄明器宇
清 (第 0364c 页)
宝唱慧超僧智法云等笔受。帝甚厚重。不畜
私财。凡所有施尽用造寺。 太尉临川王 亦极
崇敬。
沙门波罗末陀。此言真谛。亦云拘那罗陀。此
曰亲依。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景行澄明器宇
清 (第 0364c 页)
翻。敕令沙门宝唱慧超僧智法云及袁昙允等笔受。天子礼接甚厚。道俗改观。婆罗不畜私财。以其嚫施成立住寺。 太尉临川王
所重。
* 优娄频经
右一卷。唱录直云。天监十五年木道贤献上。更不辩由委。
* 大乘顶王经( (第 0266a 页)
* 优娄频经
右一卷。唱录直云。天监十五年木道贤献上。更不辩由委。
* 大乘顶王经( (第 0266a 页)
造释迦瑞像记第十四
右十四首杂图像上卷第八。
* 齐文皇帝造白山丈八石像并禅岗像记第一 太尉临川王 成就摄山龛大石像记第二
* 齐文皇帝造旃檀木画像记第三
* 河西释慧豪造灵鹫寺山龛像记第四 …… (第 0092c 页)
金藏记第十二
右十二首杂图像下卷第九。
* 定林上寺建般若台大云邑造经藏记第一
* 定林上寺 太尉临川王 造镇经藏记第二
* 建初寺立波若台经藏记第三
* 天安大寺造千佛石经记第四
* 齐武皇帝 (第 0092c 页)
右十四首杂图像上卷第八。
* 齐文皇帝造白山丈八石像并禅岗像记第一 太尉临川王 成就摄山龛大石像记第二
* 齐文皇帝造旃檀木画像记第三
* 河西释慧豪造灵鹫寺山龛像记第四 …… (第 0092c 页)
金藏记第十二
右十二首杂图像下卷第九。
* 定林上寺建般若台大云邑造经藏记第一
* 定林上寺 太尉临川王 造镇经藏记第二
* 建初寺立波若台经藏记第三
* 天安大寺造千佛石经记第四
* 齐武皇帝 (第 0092c 页)
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红腐而不可食。见史记。
紫标黄榜
梁武帝弟。 萧宏。 封临川王。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
之。千万一库。挂一紫标。如此十馀间。武帝见之。计钱
三亿馀万。他 (第 0554b 页)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红腐而不可食。见史记。
紫标黄榜
梁武帝弟。 萧宏。 封临川王。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
之。千万一库。挂一紫标。如此十馀间。武帝见之。计钱
三亿馀万。他 (第 0554b 页)
远。注云。弘宽广
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见
论语上。
紫标黄榜
梁武帝弟 萧宏。 封临川王。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
之。千万一库。挂一紫标。如此十馀间。武帝见之。计钱
三亿馀万。萧 (第 0706b 页)
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见
论语上。
紫标黄榜
梁武帝弟 萧宏。 封临川王。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
之。千万一库。挂一紫标。如此十馀间。武帝见之。计钱
三亿馀万。萧 (第 070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