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威住开元寺。
节度使洎宾从皆愿受灌顶。士庶数千人咸
登道场。弟子含光等亦受五部法。别为功
德使开府李 元琮 受法。并授金刚界大曼荼
罗。是日道场地震。空曰。群心之至也。十五载
诏还京住大兴善寺。至德初銮驾在灵 …… (第 0712c 页)
朝三日。赐绢布杂物钱四十万。造塔钱二百
馀万。敕功德使李 元琮 知护丧事。空未终
前诸僧梦。千仞宝台摧。文殊新阁颓。金刚
杵飞上天。又兴善寺后池无故而涸。林竹生
实 (第 0713c 页)
节度使洎宾从皆愿受灌顶。士庶数千人咸
登道场。弟子含光等亦受五部法。别为功
德使开府李 元琮 受法。并授金刚界大曼荼
罗。是日道场地震。空曰。群心之至也。十五载
诏还京住大兴善寺。至德初銮驾在灵 …… (第 0712c 页)
朝三日。赐绢布杂物钱四十万。造塔钱二百
馀万。敕功德使李 元琮 知护丧事。空未终
前诸僧梦。千仞宝台摧。文殊新阁颓。金刚
杵飞上天。又兴善寺后池无故而涸。林竹生
实 (第 0713c 页)
四百石香油薪炭及诸齐七殊支给又赠钱二百
二十五万建以灵塔又 敕高品李宪城勾当及功
德使开府仪同三司李 元琮 监护即以七月六日葬
于凤之南少陵原其日中书门下 敕牒赠司空赠
谥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池涸花萎告终之相同 (第 0201a 页)
二十五万建以灵塔又 敕高品李宪城勾当及功
德使开府仪同三司李 元琮 监护即以七月六日葬
于凤之南少陵原其日中书门下 敕牒赠司空赠
谥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池涸花萎告终之相同 (第 0201a 页)
赐号智藏。
八载诏许西还。乘驿至南海郡。诏留赴河陇。节度使
哥舒翰。请弟子含光等。别为功德使。开府李 元琮 授
法。十三载。并授金刚界大曼拿罗于武威开元寺。士
庶数千人。是日道场地震。空曰。群心所感之至也。十 (第 0111a 页)
八载诏许西还。乘驿至南海郡。诏留赴河陇。节度使
哥舒翰。请弟子含光等。别为功德使。开府李 元琮 授
法。十三载。并授金刚界大曼拿罗于武威开元寺。士
庶数千人。是日道场地震。空曰。群心所感之至也。十 (第 0111a 页)
至于一命。皆授灌顶。士庶之类。数千人众。咸
登道场。与僧弟子含光。授五部法。次与今之
功德使开府李 元琮。 授五部灌顶。并授金刚
界大曼茶罗。是日也道场地大动。大师感而
谓曰。此即汝心之诚所致也。十五载夏。奉 …… (第 0293b 页)
五车。炭三
车。赐钱四十万。又赐造塔钱二百馀万。斋七
供养。仍别支给。日日中使予慰存问。敕功德
使李 元琮 知丧事。初大师之将终。众相先现。
诸僧梦千仞宝幢。无故摧倒。文殊新阁。忽然
崩坏。大振院宇。比至惊悟 (第 0294a 页)
登道场。与僧弟子含光。授五部法。次与今之
功德使开府李 元琮。 授五部灌顶。并授金刚
界大曼茶罗。是日也道场地大动。大师感而
谓曰。此即汝心之诚所致也。十五载夏。奉 …… (第 0293b 页)
五车。炭三
车。赐钱四十万。又赐造塔钱二百馀万。斋七
供养。仍别支给。日日中使予慰存问。敕功德
使李 元琮 知丧事。初大师之将终。众相先现。
诸僧梦千仞宝幢。无故摧倒。文殊新阁。忽然
崩坏。大振院宇。比至惊悟 (第 0294a 页)
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而犹妪煦万类。忧勤四生。乃
以乾元二年岁次巳亥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
郎将史 元琮 .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音。始于洋州
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淅西诸道。迄于
升州之江宁秦淮太 (第 0193b 页)
以乾元二年岁次巳亥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
郎将史 元琮 .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音。始于洋州
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淅西诸道。迄于
升州之江宁秦淮太 (第 0193b 页)
空北天竺人。行五部灌顶法。神应不测。玄宗。肃
宗。皆师重之。代宗恩渥弥厚。寂闻。辍朝三日。敕开
府李 元琮 知护丧事。火浴得舍利一百八十粒。
乙卯十年。
禅师大鉴支下南阳大證国师慧忠寂。
忠将涅槃辞帝。 (第 0152a 页)
宗。皆师重之。代宗恩渥弥厚。寂闻。辍朝三日。敕开
府李 元琮 知护丧事。火浴得舍利一百八十粒。
乙卯十年。
禅师大鉴支下南阳大證国师慧忠寂。
忠将涅槃辞帝。 (第 0152a 页)
沙门 智晖谨撰
代宗睿文武孝宝应元圣皇帝特 敕令天
下僧尼诵尊胜真言奉 敕语京城修功德
使李 元琮。 天下僧尼诵佛顶尊胜陀罗尼。
限一月日诵令精熟。仍仰每日诵二十一
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贺正使具所诵遍 (第 1012a 页)
代宗睿文武孝宝应元圣皇帝特 敕令天
下僧尼诵尊胜真言奉 敕语京城修功德
使李 元琮。 天下僧尼诵佛顶尊胜陀罗尼。
限一月日诵令精熟。仍仰每日诵二十一
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贺正使具所诵遍 (第 1012a 页)
翼然。真帝皇之上仪。诰誓所不及。巳而妪煦万类。勤
劳四生。乃以乾元二年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
郎将史 元琮。 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音。始于洋州
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江诸道。
讫于升州之江宁。秦 (第 0213b 页)
劳四生。乃以乾元二年春三月己丑端命左骁卫右
郎将史 元琮。 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音。始于洋州
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江诸道。
讫于升州之江宁。秦 (第 0213b 页)
依奏。
乾元三年闰四月十四日宫苑都巡使御侮
校尉右内率府率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
袋内飞龙驱使臣史 元琮 状进
* 智炬寺修功德 制书一首 连元师牒
奉 敕不空三藏并僧弟子三人宣于智炬寺
修功德
八月 …… (第 0829c 页)
下所由。发遣续供其
佛经。或有梵夹未翻。冀闻传译。古本虽
著义味不周。特望 天恩。委新龙武军
将军李 元琮 勾当与三藏及与兴善寺大
德缙真。佥量京城义学大德七人。同参会
翻译各写二十一本。颁示诸道及京城大
寺 (第 0832a 页)
乾元三年闰四月十四日宫苑都巡使御侮
校尉右内率府率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
袋内飞龙驱使臣史 元琮 状进
* 智炬寺修功德 制书一首 连元师牒
奉 敕不空三藏并僧弟子三人宣于智炬寺
修功德
八月 …… (第 0829c 页)
下所由。发遣续供其
佛经。或有梵夹未翻。冀闻传译。古本虽
著义味不周。特望 天恩。委新龙武军
将军李 元琮 勾当与三藏及与兴善寺大
德缙真。佥量京城义学大德七人。同参会
翻译各写二十一本。颁示诸道及京城大
寺 (第 0832a 页)
心默念如影响焉。至十三载。有 敕令往武
威走节度使哥舒翰请。立大道场。与梵僧含
光并俗弟子开府应李 元琮 等授五部灌顶
金刚界大曼荼罗法。时道场地为之大动。有
业障者散花不下。上著子盖。犹如群蜂味之
香蕊。 …… (第 0848c 页)
斋七外支给。又赐钱
二百二十五万。建以灵塔。宇内式瞻。又 敕
高品李宪诚勾当及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李 元琮 监护。即以七月六日法葬于凤之南少
陵原。其日中书门下敕牒赠司空。谥大辨正
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又遣内给 (第 0849b 页)
威走节度使哥舒翰请。立大道场。与梵僧含
光并俗弟子开府应李 元琮 等授五部灌顶
金刚界大曼荼罗法。时道场地为之大动。有
业障者散花不下。上著子盖。犹如群蜂味之
香蕊。 …… (第 0848c 页)
斋七外支给。又赐钱
二百二十五万。建以灵塔。宇内式瞻。又 敕
高品李宪诚勾当及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李 元琮 监护。即以七月六日法葬于凤之南少
陵原。其日中书门下敕牒赠司空。谥大辨正
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又遣内给 (第 0849b 页)
表一首
* 监使(李)+宪【丙】宪诚宪诚进怖鸽毛表一首(并答)
* 召念诵僧制一首
奉 敕语 元琮。 化度保寿兴善等寺。先于故
三藏和尚边受法僧有功业者。即具名奏来。
大历九年七月七日内谒者监李宪诚 …… (第 0850c 页)
与商量本尊法。所请依住。
大历九年七月七日中使高品李宪诚 宣
* 停修旧塔地 制一首
奉 敕语 元琮。 故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
上塔所修造宜令且停。别择好地起修。
大历九年七月十五日中使李宪诚 宣 (第 0850c 页)
敕于当院起灵塔 制一首(并使牒)
奉 敕语 元琮。 故辨正三藏荼毗得舍利。令
当寺院造舍利塔。
大历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内谒者监李宪诚 …… (第 0850c 页)
师精恳表以勤劳。薄锡缣缃。以崇香火也。所
谢知。
* 敕天下僧尼诵尊胜真言 制一首
奉 敕语李 元琮。 天下僧尼令诵佛顶尊胜
陀罗尼。限一月日诵令精熟。仍仰每日诵二
十一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贺正使。具所 …… (第 0852c 页)
置功德
使已来。众福日滋。群凶时灭 皇室起崇高
之祐。缁门绝挫辱之虞惟 天所知。人罕悟
(矣)。一昨 元琮 薨没。帝京僧侣相视黯然。举目
增悲。中言下泪。又惧恶魔获适心之便。外道
得攘臂之秋。正教陵迟。邪林茂 (第 0853b 页)
* 监使(李)+宪【丙】宪诚宪诚进怖鸽毛表一首(并答)
* 召念诵僧制一首
奉 敕语 元琮。 化度保寿兴善等寺。先于故
三藏和尚边受法僧有功业者。即具名奏来。
大历九年七月七日内谒者监李宪诚 …… (第 0850c 页)
与商量本尊法。所请依住。
大历九年七月七日中使高品李宪诚 宣
* 停修旧塔地 制一首
奉 敕语 元琮。 故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
上塔所修造宜令且停。别择好地起修。
大历九年七月十五日中使李宪诚 宣 (第 0850c 页)
敕于当院起灵塔 制一首(并使牒)
奉 敕语 元琮。 故辨正三藏荼毗得舍利。令
当寺院造舍利塔。
大历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内谒者监李宪诚 …… (第 0850c 页)
师精恳表以勤劳。薄锡缣缃。以崇香火也。所
谢知。
* 敕天下僧尼诵尊胜真言 制一首
奉 敕语李 元琮。 天下僧尼令诵佛顶尊胜
陀罗尼。限一月日诵令精熟。仍仰每日诵二
十一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贺正使。具所 …… (第 0852c 页)
置功德
使已来。众福日滋。群凶时灭 皇室起崇高
之祐。缁门绝挫辱之虞惟 天所知。人罕悟
(矣)。一昨 元琮 薨没。帝京僧侣相视黯然。举目
增悲。中言下泪。又惧恶魔获适心之便。外道
得攘臂之秋。正教陵迟。邪林茂 (第 0853b 页)
。
至诚必应。深可嘉之。所贺知。
* 敕大兴善寺都维那法高依前句当制一
首(并使牒)
奉 敕语李 元琮 兴善寺都维那法高宜令即
依前句当都维那事。
大历十年四月十七日高品李宪诚 宣
敕句当京城诸寺观修功 (第 0859b 页)
至诚必应。深可嘉之。所贺知。
* 敕大兴善寺都维那法高依前句当制一
首(并使牒)
奉 敕语李 元琮 兴善寺都维那法高宜令即
依前句当都维那事。
大历十年四月十七日高品李宪诚 宣
敕句当京城诸寺观修功 (第 0859b 页)
封鲁郡公。真卿尝受戒问道于
湖州慧明。又问道于江西严峻。尝撰天下放生池碑。
其略曰。乾元二年三月命史 元琮 .张廷玉奉命诏布
德音。始于洋州之兴道。讫于升州之江宁。临江带郭
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八十一所。以宣 (第 0403c 页)
湖州慧明。又问道于江西严峻。尝撰天下放生池碑。
其略曰。乾元二年三月命史 元琮 .张廷玉奉命诏布
德音。始于洋州之兴道。讫于升州之江宁。临江带郭
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八十一所。以宣 (第 0403c 页)
益也。洎。
乾元三年闰四月十四日。宫苑都巡使御侮校尉右内率府卒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内飞龙使驱使臣史 元琮 进状。请大兴善寺修灌顶道场。
右臣窃观。度灾御难之法。不过秘密大乘。大乘之门灌顶为最。今属闰夏之月百 (第 0883b 页)
乾元三年闰四月十四日。宫苑都巡使御侮校尉右内率府卒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内飞龙使驱使臣史 元琮 进状。请大兴善寺修灌顶道场。
右臣窃观。度灾御难之法。不过秘密大乘。大乘之门灌顶为最。今属闰夏之月百 (第 0883b 页)
宫稽首置在道场。至十五日。又敕句当京城诸寺观修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右龙武军大将军知军事上柱国凉国公李 元琮。
故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塔所修造宜令且停。别择好地起修。洎八月二十八日。又敕语 (第 0755b 页)
元琮。 故大辩正三藏。茶毗得舍利。令于当寺院造舍利塔三。造塔毕建立丰碑。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冯翊县开国 (第 0755b 页)
元琮。 故大辩正三藏。茶毗得舍利。令于当寺院造舍利塔三。造塔毕建立丰碑。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冯翊县开国 (第 075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