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甚么言教。僧曰。大师或说即心
即佛。或说非心非佛。李曰。总过这边。李却问师。马大
师有甚么言教。师呼 李翱。 李应诺。师曰。鼓角动也。师
普请次。曰。因果历然。争柰何。争柰何。时有僧出。以手
托地。师曰。作甚么 …… (第 0078b 页)
见。水中月如何
攫取。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不离陛下所问。帝
默契真宗。益加钦重有一僧乞置塔。 李翱 尚书问曰。
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僧无对。僧却问师。 (第 0082a 页)
即佛。或说非心非佛。李曰。总过这边。李却问师。马大
师有甚么言教。师呼 李翱。 李应诺。师曰。鼓角动也。师
普请次。曰。因果历然。争柰何。争柰何。时有僧出。以手
托地。师曰。作甚么 …… (第 0078b 页)
见。水中月如何
攫取。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不离陛下所问。帝
默契真宗。益加钦重有一僧乞置塔。 李翱 尚书问曰。
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僧无对。僧却问师。 (第 0082a 页)
来多少时也。曰。还有为僧时也无。师曰。汝即今是甚
么。曰。现是尼身。何得不识。师曰。谁识汝。 李翱 剌史问。
如何是真如般若。师曰。我无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
尚。师曰。此犹是分外之言。
** 青原 (第 0142b 页)
么。曰。现是尼身。何得不识。师曰。谁识汝。 李翱 剌史问。
如何是真如般若。师曰。我无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
尚。师曰。此犹是分外之言。
** 青原 (第 0142b 页)
(三十一)北山神清法师
(三十二)穆宗(三十三)鸟窠禅师(三十四)诏无业
禅师不赴(三十五)龙潭崇信禅师(三十六)杭
永福石壁经记(元微之作)(三十七)王智兴冒禁
置戒坛(三十八)福州古灵禅师
第十六卷
(一)唐敬宗(二)诏刘从政资质仙事
(三)文宗 (四)药山惟俨禅师碑 (五) 李翱 作复性
书(二) (六)苏州重玄石经碑(白居易作) (七)丹霞天
然禅师 (八)凌行婆 (九)蛤蜊中 (第 0481c 页)
(三十二)穆宗(三十三)鸟窠禅师(三十四)诏无业
禅师不赴(三十五)龙潭崇信禅师(三十六)杭
永福石壁经记(元微之作)(三十七)王智兴冒禁
置戒坛(三十八)福州古灵禅师
第十六卷
(一)唐敬宗(二)诏刘从政资质仙事
(三)文宗 (四)药山惟俨禅师碑 (五) 李翱 作复性
书(二) (六)苏州重玄石经碑(白居易作) (七)丹霞天
然禅师 (八)凌行婆 (九)蛤蜊中 (第 0481c 页)
厚韩退之元微之刘禹锡白居易等。在位十五年)。
(二)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
徐氏。 李翱 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
云。今上用公作么。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
问云。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 …… (第 0614a 页)
无别圣解。师后诣
澧阳龙潭栖止。僧问髻中珠谁人得。师曰。
不赏玩者。僧曰。安著何处。曰有处即道来。 李翱 问。如何是真如般若。曰我无真如般 (第 0627c 页)
(二)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
徐氏。 李翱 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
云。今上用公作么。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
问云。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 …… (第 0614a 页)
无别圣解。师后诣
澧阳龙潭栖止。僧问髻中珠谁人得。师曰。
不赏玩者。僧曰。安著何处。曰有处即道来。 李翱 问。如何是真如般若。曰我无真如般 (第 0627c 页)
物。自见曰明。是
为至精。出没在我。谁曰死生。刻之琬琰。
立之岩岫。作碑者伸。期于不朽。
(五) 李翱 作复性书。其一曰。人之所以为圣
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
哀惧爱恶欲七者情之所为也。情既 …… (第 0629c 页)
论曰。 唐李习之 曰。史官纪事不得实。乃
取行状谥牒。凡为状者。皆门生故吏。苟
言虚美。尤不足信。予观李德裕故吏郑
亚 (第 0638c 页)
为至精。出没在我。谁曰死生。刻之琬琰。
立之岩岫。作碑者伸。期于不朽。
(五) 李翱 作复性书。其一曰。人之所以为圣
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
哀惧爱恶欲七者情之所为也。情既 …… (第 0629c 页)
论曰。 唐李习之 曰。史官纪事不得实。乃
取行状谥牒。凡为状者。皆门生故吏。苟
言虚美。尤不足信。予观李德裕故吏郑
亚 (第 0638c 页)
风俗
所移者。是观之作特以养志云。
(三十) 屏山李居士鸣道集说序。居士年二十
有九。阅复性书。知 李习之 亦二十有九参
药山而退著书。大发感叹日抵万松深攻
亟击。退而著书。会三圣人理性蕴奥之妙
要。终指归佛 (第 0695c 页)
所移者。是观之作特以养志云。
(三十) 屏山李居士鸣道集说序。居士年二十
有九。阅复性书。知 李习之 亦二十有九参
药山而退著书。大发感叹日抵万松深攻
亟击。退而著书。会三圣人理性蕴奥之妙
要。终指归佛 (第 0695c 页)
矣。此山有主也。
曳杖径去襄州。道俗皆迎至七月十五日
无疾而终。春秋八十三。一云故相国于頔最
所归心 尚书李翱 礼重焉。
*** 唐雍京章敬寺怀晖传
释怀晖。姓谢氏。泉州人也。宿植根深出尘
志远。迨乎进具乃尚 …… (第 0767c 页)
蒙指示心要。悟公云。时时相示。信餐禀
斯言如游子之还家。若贫人之得宝。直从
荆渚乃诣澧阳龙潭栖止。因 李翱 尚书激
扬。时乃出世。后德山鉴师出其门。宗风大盛
矣。
*** 唐邺都圆寂传(掘多)
释圆寂。不 (第 0770a 页)
曳杖径去襄州。道俗皆迎至七月十五日
无疾而终。春秋八十三。一云故相国于頔最
所归心 尚书李翱 礼重焉。
*** 唐雍京章敬寺怀晖传
释怀晖。姓谢氏。泉州人也。宿植根深出尘
志远。迨乎进具乃尚 …… (第 0767c 页)
蒙指示心要。悟公云。时时相示。信餐禀
斯言如游子之还家。若贫人之得宝。直从
荆渚乃诣澧阳龙潭栖止。因 李翱 尚书激
扬。时乃出世。后德山鉴师出其门。宗风大盛
矣。
*** 唐邺都圆寂传(掘多)
释圆寂。不 (第 0770a 页)
南观察。闲豫归心于
会也。至穆宗长庆癸卯岁终于寺。春秋八
十。时井泉预枯异香馝馥。迁塔于城南。廉使 李翱 尽毁近城坟塔。唯留会所瘗浮图。以
笔题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刘膳部轲
著碑焉。敕谥传明大师。塔曰永 (第 0773b 页)
会也。至穆宗长庆癸卯岁终于寺。春秋八
十。时井泉预枯异香馝馥。迁塔于城南。廉使 李翱 尽毁近城坟塔。唯留会所瘗浮图。以
笔题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刘膳部轲
著碑焉。敕谥传明大师。塔曰永 (第 0773b 页)
希操律师。
博通经论。严持戒律。首造石头头指之见
马祖。复还石头领悟心要。后住澧州药山。海
众云合。 尚书李翱 字习之刺朗州(常德路也)慕师之
道入山谒之。山诵经不顾李曰。见面不如闻
名。师呼之。李应诺。山曰。何 (第 0836a 页)
博通经论。严持戒律。首造石头头指之见
马祖。复还石头领悟心要。后住澧州药山。海
众云合。 尚书李翱 字习之刺朗州(常德路也)慕师之
道入山谒之。山诵经不顾李曰。见面不如闻
名。师呼之。李应诺。山曰。何 (第 0836a 页)
:「古佛殿里拾得一行字。」
进曰:「一行字道什摩?」
师曰:「渠不似我,我不似渠,所以肯这个字。」 李翱 相公来见和尚,和尚看经次,殊不采顾,相公不肯礼拜,乃发轻言:「见面不如千里闻名。」
师召:「相公!」 (第 1169a 页)
进曰:「一行字道什摩?」
师曰:「渠不似我,我不似渠,所以肯这个字。」 李翱 相公来见和尚,和尚看经次,殊不采顾,相公不肯礼拜,乃发轻言:「见面不如千里闻名。」
师召:「相公!」 (第 1169a 页)
后为人也须得。曰智藏病思自养。敢言为人。
祖云。子末年必兴于世也。马祖灭后。师唐贞
元七年众请开堂。 李尚书翱 尝问僧。马大师
有什么言教。僧云。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
非心非佛。李云。总过遮边。李却问师。马大 (第 0252b 页)
师有什么言教。师呼 李翱。 翱应诺。师云。鼓角
动也。制空禅师谓师曰。日出太早生。师曰。
正是时。师住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有天堂 …… (第 0252b 页)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徐
氏。 李翱 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云。今
上用公作么。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问云。教
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 (第 0253a 页)
祖云。子末年必兴于世也。马祖灭后。师唐贞
元七年众请开堂。 李尚书翱 尝问僧。马大师
有什么言教。僧云。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
非心非佛。李云。总过遮边。李却问师。马大 (第 0252b 页)
师有什么言教。师呼 李翱。 翱应诺。师云。鼓角
动也。制空禅师谓师曰。日出太早生。师曰。
正是时。师住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有天堂 …… (第 0252b 页)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徐
氏。 李翱 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云。今
上用公作么。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问云。教
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 (第 0253a 页)
(已上六人见录)
* 郢州泾源山光虙禅师
* 药山夔禅师
* 宣州落霞和尚
* 朗州 刺史李翱(已上四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潭州长髭旷禅师法嗣一人
* 潭州石室善道和尚(一人见录)
* 潮 …… (第 0309a 页)
尚还得也无。
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长庆云。眼有何过。玄觉云。且道长庆
会药山意不会药山意)朗州 刺史李翱 向师玄化屡请不起。
乃躬入山谒之。师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
守在此。翱性褊急乃言曰见面不如闻名。师 …… (第 0312b 页)
云在青天水在瓶」
#+END_VERSE
(玄觉云且道李太守是赞他语。明他语须具行脚眼始得)。
翱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遮里无此
闲家具。翱莫测玄旨。师曰。太守欲得保任此
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閤中
物舍不得便为渗漏。师一夜登山经行。忽云
开见月大笑。一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居民
尽谓东家。明晨迭相推问直至药山。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 李翱 再赠诗曰。
#+BEGIN_VERSE
「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 (第 0312b 页)
得不识师曰。谁识汝。 李翱 问。如何是真如般
若。师曰。我无真如般若。翱曰。幸遇和尚师
曰。此犹是分外之言。德山问。久向龙潭。到 (第 0313c 页)
* 郢州泾源山光虙禅师
* 药山夔禅师
* 宣州落霞和尚
* 朗州 刺史李翱(已上四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潭州长髭旷禅师法嗣一人
* 潭州石室善道和尚(一人见录)
* 潮 …… (第 0309a 页)
尚还得也无。
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长庆云。眼有何过。玄觉云。且道长庆
会药山意不会药山意)朗州 刺史李翱 向师玄化屡请不起。
乃躬入山谒之。师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
守在此。翱性褊急乃言曰见面不如闻名。师 …… (第 0312b 页)
云在青天水在瓶」
#+END_VERSE
(玄觉云且道李太守是赞他语。明他语须具行脚眼始得)。
翱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遮里无此
闲家具。翱莫测玄旨。师曰。太守欲得保任此
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閤中
物舍不得便为渗漏。师一夜登山经行。忽云
开见月大笑。一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居民
尽谓东家。明晨迭相推问直至药山。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 李翱 再赠诗曰。
#+BEGIN_VERSE
「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 (第 0312b 页)
得不识师曰。谁识汝。 李翱 问。如何是真如般
若。师曰。我无真如般若。翱曰。幸遇和尚师
曰。此犹是分外之言。德山问。久向龙潭。到 (第 0313c 页)
犹似斩春风」
#+END_VERSE
(玄沙云。大小肇法师临死犹寱语)。
僧问老宿云。师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
其力。未审全个什么力。老宿云。不欺之力
(法眼别云。不会古人语)。 李翱 尚书见老宿独坐问曰。端居丈室当何
所务。老宿曰。法身凝寂无去无来(法眼别云。汝作什么来。法
灯别云。 (第 0435b 页)
#+END_VERSE
(玄沙云。大小肇法师临死犹寱语)。
僧问老宿云。师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
其力。未审全个什么力。老宿云。不欺之力
(法眼别云。不会古人语)。 李翱 尚书见老宿独坐问曰。端居丈室当何
所务。老宿曰。法身凝寂无去无来(法眼别云。汝作什么来。法
灯别云。 (第 0435b 页)
是实从实
而排之所谓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也嗟乎晦庵设个
关窍在此后人尚识不破争得如薛简张拙白居易
杜鸿渐 李习之 韩昌黎陆亘陈操李附马杨大年富
郑公杨次公郭功甫赵清献公周濂溪张无尽马齐
川张九成吕居仁诸大儒等能参吾 (第 0461a 页)
而排之所谓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也嗟乎晦庵设个
关窍在此后人尚识不破争得如薛简张拙白居易
杜鸿渐 李习之 韩昌黎陆亘陈操李附马杨大年富
郑公杨次公郭功甫赵清献公周濂溪张无尽马齐
川张九成吕居仁诸大儒等能参吾 (第 0461a 页)
大晒
道即得八成(某甲舌头短)岩云。师兄作么生(理长即就)吾
云。通身是手眼(无隔碍处)。
师云。 李翱 问鹅湖。大悲用千手眼作么。湖云。
今上用公作么。昔有无目山人。货卜。雨过泥。
途著鲜白鞋入市。人问。 (第 0261c 页)
道即得八成(某甲舌头短)岩云。师兄作么生(理长即就)吾
云。通身是手眼(无隔碍处)。
师云。 李翱 问鹅湖。大悲用千手眼作么。湖云。
今上用公作么。昔有无目山人。货卜。雨过泥。
途著鲜白鞋入市。人问。 (第 0261c 页)
圆相。
灼然龙头蛇尾。当时好与一拶。教伊进亦无门退亦无路。且道更与他什么一拶)。
陈操尚书。与裴休 李翱 同时。凡见一僧来。先
请斋。衬钱三百。须是勘辨。一日云门到相看
便问。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 (第 0172a 页)
灼然龙头蛇尾。当时好与一拶。教伊进亦无门退亦无路。且道更与他什么一拶)。
陈操尚书。与裴休 李翱 同时。凡见一僧来。先
请斋。衬钱三百。须是勘辨。一日云门到相看
便问。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 (第 0172a 页)
。于麟德殿论义。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不
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真宗益加钦重○有一僧。乞置
塔。 李翱 尚书问曰。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
僧无对。僧却问师。师曰。他得大阐提。
*** 伊阙自在禅 (第 0205b 页)
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真宗益加钦重○有一僧。乞置
塔。 李翱 尚书问曰。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
僧无对。僧却问师。师曰。他得大阐提。
*** 伊阙自在禅 (第 0205b 页)
剩法。若实未会。不可瞎驴趁大队)复
问。如何保任。天王曰。任性逍遥。随缘放嚝。但尽凡心。
别无圣解○ 李翱 剌史问。如何是真如般若。师曰。我
无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尚。师曰。此犹是分外之言。
** 南岳下 (第 0227b 页)
问。如何保任。天王曰。任性逍遥。随缘放嚝。但尽凡心。
别无圣解○ 李翱 剌史问。如何是真如般若。师曰。我
无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尚。师曰。此犹是分外之言。
** 南岳下 (第 02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