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地理類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啰唐语翻而译之义当勇决旧译文略但云帝释今循古译
故双举之)


以颂(徐用反郑略周礼云颂诵也容也考声 颂者
歌盛德之诗美其形容告于神明故谓之颂)

不测(楚侧反礼记曰无测未至郑玄曰测意度也或经误从心作恻非此 (第 0417a 页)
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亦如资财者也)

伽他(梵语此方常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 颂者
皆名伽他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
三十二字为一伽他或言伽陁讹也旧言偈者亦伽他之讹也)


那落迦(梵语也亦 (第 0640b 页)
 (二十七)诏迎佛骨韩
愈排佛表 (二十八)韩潮州遇大颠辨论 (二
十九)
潮阳大颠禅师 (三十)柳州 刺史子厚
 (三十一)
北山神清法师

(三十二)穆宗(三十三)鸟窠禅师(三十四)诏无业
禅师不赴(三十五)龙潭崇信禅师(三 (第 0481b 页)
忻踊如获肆宥。故时推人师则专其
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凡度学者五万人。
寿七十有八。僧腊五十七。河东 柳子厚

其塔。复为之碑曰。乾元元年某月日。皇帝
曰。予欲俾慈仁怡愈洽于生人。惟浮图道
允迪。乃命五岳求厥 …… (第 0611a 页)
乃打筋
斗而出。师曰。这汉向后如风狂接人去在。
师既奄化。敕谥凝寂大师真际之塔。

(三十五) 是岁 监察御史柳宗元
送𤀹上人归
淮南。序曰。金仙氏之道盖本于孝敬。而
后积以众德归于空无。其敷演教戒于中
国者离为异门 …… (第 0612b 页)
重皆众吴鼎也。故乘韦之比得序而先之。
且曰。由礼而不敢让焉。

(三十六 甲申) 南岳般舟和上卒。 柳子厚
作第二碑。 (第 0612b 页)
天帝降梦。令兴佛法。帝不承命。爱服丹药。致性燥急。后为中官陈弘志
弑之。寿四十三岁。葬于景陵时有名贤 柳子厚
韩退之元微之刘禹锡白居易等。在位十五年)

(二)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
徐氏。李 …… (第 0614a 页)
顾谓公曰。但愿空诸所有。慎
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犹如影响。言讫枕
公膝而逝。

(十三 壬辰) 永州 司马柳宗元。
制南岳弥陀和尚碑。
其词曰。在代宗时。有僧法照为国师。乃言。
其师南岳大长老有异德。天子南向而礼
焉 …… (第 0617c 页)
万亿代所崇。奉公寓形于南冈。
幼曰弘愿惟孝恭。立之兹石书玄踪。

(十四) 是岁永州修净土院成。司马 柳宗元

之记曰。中州之西数万里有国。曰身毒。释
迦牟尼如来示现之地。彼佛言。西方过十
万亿国土有世界。曰 …… (第 0618a 页)
耻辱焉。其大要如此。
其后丛林日盛。当代宗师从而广之。今所
谓禅苑清规者备矣。

(十八) 是年河东 柳子厚。
制南岳大明律师碑。
其词曰。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
持定慧。去之则丧是以离礼于仁义者。不
可 …… (第 0619b 页)
五年十一月十日卒。元和九年正月
其弟子怀信道嵩尼无染等。命高道僧灵
屿为行状。列其行事。愿刊之兹碑。 宗元

掇其大者。言曰。师先因宦世家潭州。为大
族勋烈爵位。今不言大浮图也。凡浮图之
道衰。其徒必小律而 …… (第 0619c 页)
化人无量垂
裕无际。诏尊硕德威仪有继。道遍大洲徽
音勿替。祝融西麓洞庭南裔。金石刻辞弥
亿千岁。 子厚
复题其碑阴曰。凡葬大浮图无竁穴。
其于用碑不宜。然昔之公室礼。得用碑以
葬。其后子孙因宜不去。遂铭德 …… (第 0619c 页)
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
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首楞严。则委曲
精尽胜妙独出。以房融笔授故也。 柳子厚
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长老重辨师。儒释兼
通道学纯备。以谓自唐至 (第 0620c 页)
今颂述祖师者
多矣。未有通亮典则如 子厚
者。盖推本其
言与孟轲氏合。其可不使学者日见而诵
之。乃具石请予书其文。

(二十 丙申) 台山隐峰 …… (第 0620c 页)
身上拈起布毛吹之。通遂悟玄旨。
时号布毛侍者云。

(二十三) 重巽法师。自湘西赴其叔父中丞
之请。 柳子厚
赠之以序曰。或 (第 0621b 页)
宗元
曰。悉 …… (第 0621b 页)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退之喜曰。愈问
道于师。却于侍者得个入处。遂辞而去。

(三十) 是年十月五日。 刺史柳宗元
卒。 (第 0626b 页)
宗元
(第 0626b 页)
子厚。
河东人。少精敏无不通达。为文章卓
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博学宏词。累
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叔文 …… (第 0626b 页)
即具表欲以柳州授
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
连州。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时不赎则没为
奴婢。 宗元
设方计悉赎归之。南方士人走
数千里从 (第 0626b 页)
宗元
游。经指授者为文词皆有
师法。世 (第 0626b 页)
柳柳州。
卒年四十七。临终遍
与友人书。托以后事。文集三十三卷。韩
愈尝评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
足多 (第 0626b 页)

天水在瓶。又偈。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
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
笑一声。初翱与韩愈 柳宗元
刘禹锡为文会
之交。自相与述古言法六藉。为文黜浮华
尚理致。言为文者韩柳刘焉。吏部常论仲
尼既没诸子 (第 0816b 页)
送曹溪。宪宗元
和十年。南海经略。马总以曹溪六祖未有谥
请于朝。帝赐谥曰大鉴禅师。塔曰灵照。总又
柳子厚
为师撰行业碑(传灯录。又 (第 0824b 页)
子厚
文集)

帝问佛恩 开元二年。帝宣问左街僧录神
光法师曰。佛于众生有何恩德。致舍君亲妻 …… (第 0824b 页)
律条。动静云为折旋俯仰莫可犯也。丛林
尊行之。又有日用小清规。永明寿禅师所作
也。

元和九年正月。 柳子厚
作南岳大明律师碑。
其略曰。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
定慧。去之则丧。是以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 …… (第 0832c 页)
州灵山大颠禅师。讳宝通。潮州
扬氏子。嗣南岳石头希迁禅师。迁嗣吉州
青原行思。思嗣六祖大鉴禅师。是年 柳子厚
卒。

庚子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帝崩。闰月皇太
子即位于太极殿。

** 穆宗

讳恒。宪宗第三子。元 (第 0835b 页)
珠良马。时常赂遗权贵以通
情好(契丹国志)

六月九日。韶州南华寺禅师重辩。请龙图阁
学士苏轼。书 柳宗元
所撰六祖大鉴禅师碑。
轼又题其后曰。释迦以文设教。其译于中国。
必托于儒之能言者。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 (第 0879a 页)
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房融笔受故也。柳 宗元
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
古今。自唐以来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
简正如 (第 0879a 页)
宗元
者。盖推本其言与孟轲氏合。其
可不使学者昼见而夜诵之。

三塔 是年南康云居山真如院祐禅师始创 (第 0879a 页)

迹。胜地属僧家。古庙松阴合。幽亭竹影
斜。岭云吟赏合。山鸟定中哗。谴逐成经
别。空怀客路赊。寺有 唐柳子厚
撰弥陀和
尚第二碑。兼自书篆。我朝康肃公陈公
尧咨撰修藏记。

** 〔告成禅寺〕
古亦以衡岳为名。 …… (第 1069c 页)
禅寺〕
在庙之北登山二十五里。烟霞
峰侧。有思大和尚宴坐处。广德中有僧惠
开所建。至唐开元中重兴。有 柳子厚
撰大
明和尚碑 本朝仍赐额。寺之前有十八
高僧行道坛故基在焉。东有懒残岩。稍庇
风雨。五色碧鸡常集于 (第 1071a 页)
东海若解 唐 柳 子厚 

清 释 实贤 解

东海若者。昔有唐名儒 (第 0228a 页)
柳子厚。
悯学佛者知见不
同。于净土法门。信毁不一。其间利害。不啻天渊。欲
令知所去取。以造乎心性之极致。故作 (第 0228a 页)
善因。坚持正愿者。其有不自崖而反乎。若
此诸公。不舍尘劳。同皈净域。斯可谓现宰官身而说
法者矣。至如 柳子厚。
白乐天。苏子瞻。赵子昂。诸公。赞
叹皈依。净因有在。而临当舍识。瑞应罕闻。良由智惑
于多岐。病生于有 (第 0399c 页)
品中生)

五逆十恶罪极深。临终值遇善知识。教称十念阿弥
陀。即见莲华来迎接(下品下生)

九品 颂者。
伹颂其修行之因。生时之缘。下三品。本
皆恶人。临终暂修称佛洪名之因。应时即值佛来
迎接之缘。岂有圆顿 (第 0426a 页)
。孔称西方圣人。即释赞
无量寿佛耶。否耶。(梁简文帝。徐陵。宗炳。谢灵运。刘孝仪。梁肃。苏颋。李白。 柳宗元。
权德兴。
于邵。穆员。王维。刘禹锡。任华。白居易。韦皋。姚合。张蠙。刘长卿。杨亿。宋白。苏易简。文彦 (第 0021c 页)
切莫能高下之。其
静也。一切莫能挠乱之。其坚也。一切莫能破坏之。其
密也。一切莫能间入之。故曰性善。 柳子厚
大鉴禅师
塔碑云。其教人也。始以至善。终以至善。不假耘锄。本
其静矣。可谓知言。

今心为念。亦声兼 (第 0746b 页)


钞。
华严十五下。是释文载圣经。疏云西域下。是释
法传西域。神游大方下。是释不应疑阻。

华严 颂者。
经云。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
令彼随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等。

钞。
幽幽绵 (第 0779b 页)
重颂长行所说者。三和伽那。此云授记。圣言说
与名授。果为心期名记。四伽陀。此云讽颂。孤起别
讽。不重 颂者。
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不待请而
说者。六尼陀那。此云因缘。有人问故。为说是事者。
七阿波陀那。此云 (第 0444c 页)
之禅关乎敬
佛法明佛理唯未透禅关者有若许玄度习凿齿宗
炳刘遗民雷次宗王导周顗沈休文张说李太白王
摩诘 柳子厚
王勃李源吕蒙正范仲淹范蜀公文潞
公张约斋吕东莱等是也以佛学为通家之好者有
若曹子建王珣王珉文中子杜子 (第 0461a 页)
太子。次当作
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汝以愿力。取清净土。复号
汝为得大势至。

** 净邦殊胜 柳子厚
净土院记云。中州之西数万里。有国曰天竺。
释迦牟尼如来示现之地。彼佛言。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曰 …… (第 0371a 页)
生。实不远也。世之学佛者。不谙此说。皆言。
西方去此十万馀里。但指天竺国耳。加以八千乃无
稽之言。唯 柳子厚
白乐天记文。言之颇详也。

** 二土苦乐

无为居士曰。一切众生未悟正觉。处大梦中。六道升
沉未尝 (第 0377c 页)
生行愿略传序 铠庵居士吴克巳

* 文(十三家)

庐山白莲社誓文 晋逸士刘 遗民

东海若 唐礼部 柳 子厚

东海若跋 文忠公苏 轼

东海若跋 橘洲禅师 宝昙

吊武侍衔画佛文 唐文公韩 愈衔

结社法集 通 …… (第 0165b 页)
吴克己

余尝考前代士夫学出世法。能知如来设教
本意。不为空有所陷者。在晋则有若刘仲思。
在唐则有若 柳子厚。
在我朝则有若杨次公。
仲思入远公莲社。临终唯请僧。读无量寿法
华二经。 (第 0175c 页)
子厚
作无姓和尚碑。称其止读法华
经。且指极乐土正路为生物所归。次公作天
台无相院碑。亦称智者大士建化天台 …… (第 0175c 页)
感佛来迎也。

* 东海若礼部 柳子厚

东海若陆游。登孟诸之阿。得二瓠焉。刳而振
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蛔而实之。臭不
可当也。窒以密石。 …… (第 0176b 页)
之相违也。不若二瓠之水哉。今不知去一而
取一。甚矣。

* 东海若后跋(二家)东坡橘洲

轼久欲书 柳子厚
所作东海若一篇。刻之而
置之净住院无量寿佛堂中。元祐六年二月
九日。与海陵曹辅。开封刘季孙。永嘉侯临 …… (第 0176c 页)
轼记。

净土之旨。无善恶无取舍无静乱无男女。一
念真正。决定往生。或者置疑于其间。先佛岂
不能也。 柳子厚
东海若。是亦子庄子亡羊之
词。吾能自信不疑。何虑净土之不生也。为
普照书此。为来者劝。绍熙五年三月望 (第 0176c 页)
顗在唐则有善导法照少康在宋则
有永明寿慈云式长芦赜昭庆常之辈是矣至于贤
士大夫如晋之刘程之雷次宗唐之 柳宗元
白居易
宋之杨杰王古马玗陈瓘江公望日休之流从之既
勤行之既验各有著述发挥净土之旨以勉其后进
故历朝以 (第 041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