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中觀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卷。大唐西京延兴寺沙
门释玄琬撰。

破邪论一卷 辩正论八卷

右此两部九卷 皇朝终南山龙田寺沙
释法琳
撰。

析疑论一卷

续诗苑英华十卷

注金刚般若经一卷 诸经讲序一卷

右此四部十三卷。皇朝西京纪 …… (第 1023b 页)
 敕北门西龙门修书所于一切经略出。

注金刚般若舍卫国二卷

右此一部两卷两卷。皇朝麟德二年西明寺
沙门玄则注。

大唐西域传十二卷

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门玄
奘奉 敕撰。

法苑珠林一百卷

诸经要集二十卷

大小乘禅门观十卷

受戒仪式四卷

礼佛仪式二卷


大乘略止观一卷

辩伪显真论一卷

敬福论三卷

四分律讨要五卷

四分律尼钞五卷

金刚般若集注三卷

右此十一部一百五十四卷 皇朝西
京西明寺沙门释道世字玄恽撰。

大唐众经音义二十卷

右此一部。皇朝西京大慈恩寺沙门释玄
应撰。

注新翻能断金刚般若一卷

注二帝三藏圣教序一卷

右此二卷 皇朝西京普光寺沙门释玄
范撰。

西京寺记二十卷

沙门 法琳
别传三卷

沙门不敬录六卷

右此三部二十九卷 皇朝西京弘福寺
沙门释彦琮撰。

注般若心经一卷 …… (第 1024a 页)
大唐贞观十三年冬十月。敕遣刑部尚书刘
德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侍御史韦悰雍州司
功毛明素等。问 法琳
法师曰。依辩正论第五
卷云。姚长谦历言。佛是昭王甲寅岁生。穆王
壬子之岁始灭度者。因何法显传云。圣殷 (第 1028a 页)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八

翻经沙门慧琳撰


*
法琳
法师传五卷
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

右二集传十一卷同此卷音。

* 终 (第 0868c 页)
释法琳
传五卷 (第 0868c 页)
释法琳
本传序

暨乃(上音洎下音乃杜注左传至也韵英云及也说文颇见也从旦既声也)

绝纽(尼九反广雅纽东也 …… (第 0868c 页)
法师名)

捃摭(上君运反方言取也说文亦拾也从手君声下征亦反方言摭亦取也说文亦训拾也) 法琳
法师本传卷第一

殚玉牒(当安反孔注尚书殚尽也说文殚尽也从歹单声玉牒者梵夹经论也)

隐遁(屯嫩反 …… (第 0868c 页)
书云火炬也说文以火拂除[袖-由+芺]也从火爵声)

郗超(上耻尼反人姓名也传作刹误也) 释法琳
本传卷第二

誷上(上音罔考声云以言欺诬也)

勘劾(下音恒得反推劾也顾野王云案狱相告證之辞也说文 …… (第 0869c 页)
忿文反毛诗传云雰雰雨雪盛貌)

八埏(衍仙反汉书音义云八埏地之八际也古今正字从土延声) 释法琳
本传卷第四

淞井(上讼容反)

沪渎(上胡古反下同木反郭璞注山海经及河图苍颉篇等云黄帝南登汤虚山 …… (第 0870b 页)
顾野王云今江东水中有莼菜人多食之也下钳敛反郑注周礼云芡鸡头草也古今正字并从草
专欠皆声)
释法琳
本传卷第五

沆瀣(上航即反下骸戒反楚辞云沆瀣北方夜半子时气也古今正字并从水从亢韰皆声)

末袥( (第 0870c 页)
瑀曰。
地狱正为此人设也(已上见旧唐史)

(四) 帝复以奕疏。颁示诸僧问。出家于国何
益。时法师 法琳
者。姓陈氏。颖川人。祖因从
宦寓襄阳。后住长安齐法寺。作破邪论二
卷。博引图史及道教经籍。大略申明佛 …… (第 0564b 页)
建成秦王世民。怨隙已
成将兴内难。而又边境屡优军国务殷。傅
奕妄生毁佛。乞行废教之请复云云未决。
法琳
等诸僧著论辨之。合李黄门内德
论。同进之于朝。帝由是悟奕等誉道毁佛 (第 0567c 页)

暇自卫其身。对常人无故而僵死。虽儿童
莫之信也。又当是时三大士者虽俱未至。
若京城大德僧惠乘玄琬 法琳
明赡诸公。
其肯坐视绝域伪僧破坏教门。不请峻治
乃留帝命傅奕辨耶。佛制戒律。虽春蹊生
草犹不许比丘践 (第 0594a 页)
林灵素机谋谄诈败。国亡家。毁人祖兮。定
遭一时之辱。灭贤良兮必招三世之殃。因
果无差报应有准。呜呼悲 法琳
不遇而遭
贬。嗟道世虽再而难为。致令释子伤心。幸
得皇天开眼。恭惟。我大元世主圣明皇帝
陛下。辟邪归 (第 0719c 页)
前沙门王明广请兴法表
* 唐傅奕上废佛法表事
* 唐李少卿十异九迷论(并答)
* 唐沙门 释法琳
上破邪论(并表启)
* 唐沙门释明概上立法事
* 唐李师政内德论
* 晋戴安释疑并姚主释 (第 0118c 页)
辩惑篇第二之七


* 唐上废省佛僧表 太史令傅奕
* 唐废省佛僧箴(附前表弹) 沙门 释法琳
唐破邪论(并启)  (第 0160a 页)
释法琳

太史令朝散大夫臣傅奕上减省寺塔废僧
尼事十有一条

臣奕言。臣闻羲农轩顼。治合李老之风(弹曰 …… (第 0160a 页)
谨上益国利民事十有一
条如左。谨言(弹曰。如汝所奏损国害民事不可也)

*** 上秦王论启

沙门 法琳
等启。琳闻情切者其声必哀。理正
者其言必直。是以穷子念达其言。劳人愿歌 (第 0160c 页)
弘明集卷第十三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 辩惑篇第二之九


* 辩正论 十喻九箴篇 释法琳

十喻篇上 答李道士十异论

有黄巾李仲卿。学谢管窥智惭臆度。矜白鸟
之翼。望骇嵩华。负爝火 (第 0175c 页)
通三世等论(并罗什法师答)
* 姚嵩表问诸义(并兴答等)
* 唐沙门释惠净折疑论(并 释法琳
述)
* 齐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三首)
* 齐沈约内典序
* 齐沈约为皇太子解讲疏 …… (第 0221b 页)
斯疑前。周沙门姚道安二教论已有成解但未
见者谓辛草创)
有李远问舍人者。曾读斯论。意所未
详便以示沙门 法琳
请更广其义类琳。乃答
曰。蒙示辛氏与净法师齐物论。大约两问。词
旨宏赡理致幽绝。既开义府特曜文锋。举 (第 0230c 页)
曰。弃父母之须发。去君臣之章服。利在何
门之中。益在何情之外。损益二宜请动妙
释。有济法寺沙门襄阳 释法琳。
愤激傅词侧
听机候。承有斯问即陈对曰。琳闻至道绝言
岂九流能辩。法身无象非十翼所诠。但四趣
茫茫飘沦 (第 0283a 页)
十部二十七卷访本未获)


* (大唐)沙门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三部三十八卷经论
* 沙门 释法琳
一部一十卷集论
* 沙门释玄奘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经律论记传)
* 沙门释道宣八部(八 …… (第 0552c 页)
五卷经录忏仪等


* 宝星陀罗尼经十卷(或八卷见内典录贞观三年三月于兴善寺出四年四月讫沙门 法琳
制序佛于大集会中重说此经即大集宝幢分是非重译也)
* 般若灯论释十五卷(龙树菩萨本分别明菩萨释见 …… (第 0553a 页)

* 破邪论二卷(或一卷见内典录)
* 辩正论八卷(见内典录)
右二部十卷其本见在。
沙门 释法琳。
姓陈氏。颖川人。远祖随官寓居襄阳。少而出家游猎儒释博综词义。金陵楚郢从道问津。自文苑才林靡不寻造。而 (第 0554a 页)
二十二帙。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三(别录之三)


* 汉法本内传五卷(未详撰者)
* 沙门 法琳
传三卷沙门彦悰撰
右二部传明敕禁断不许流行故不编载。 (第 0625b 页)
第四各七卷)
* 辩正论八卷(一帙一百七十八纸)
* 破邪论二卷(或一卷四十五纸)
右二集 唐释法琳
撰。
* 甄正论三卷(三十六纸) 唐释玄嶷撰
* 十门辩惑论二卷(或三卷二十七纸) 唐沙门释 (第 0722c 页)
汉东王 刘黑闼 |吴杜氏 二年 |梁 |楚 |

六月。太史令傅奕上废佛法事十一条。法师 法琳
对诏论之。奕状遂寝(辨正录)

壬午武德五年。 …… (第 0812c 页)
疏以毁教。宰相萧瑀庭斥傅奕。四月帝以奕
疏颁示诸僧。有法师释明概。作决破傅奕谤
佛毁僧事八条。法师 法琳
著十喻九箴。破李
仲卿十异九迷之说。门下典仪李师政著内
德论三篇。盛陈佛化之益。五月诏下兼汰二
教之 …… (第 0813b 页)
日行道。转仁王大云等经以为常式(辨正录)
 三月诏大兴善寺创开传译。沙门玄谟等译
语。崛多律师證译。 法琳
慧月等执笔承旨。慧
乘等證义。敕仆射房玄龄给事杜正伦尚书
李孝恭参助诠定。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总
知监 (第 0813c 页)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十

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


* 续音护法沙门 法琳
别传三卷
* 续开元释教录三卷

右二集六卷同此卷续音。

** 琳法师别传卷上(并序中字) (第 0975c 页)
。语通云。良时至矣。俄而
见阿弥陀佛。光明烨然。定起以告同学。安然而化。异
香三日乃歇。 法琳

(第 0163c 页)
法琳。
临邛人。专精戒品。止成都灵建寺。修净业。常
持弥陀观音二经。转诵之时。辄见一伟貌沙门屹然
在前。建武 (第 0163c 页)
经。禅
门经。涅槃经。楞伽经。思益经。法华经。维摩
经。药师经。金刚般若经。付法藏经。道教西
升经。 释法琳
传。释虚实记。开元释教。周书异
记。汉法内传。尹喜内传。牟子。列子。苻子。吴
书。并古录。及杨楞伽。 …… (第 0179a 页)
河北五里。东柳搆去
墓一百步。西南十五里。吴儿曹口是。楞伽邺
都故事具载弟子承后传衣得法僧璨。后释 法琳
造碑文。

隋朝第三祖璨禅师。不知何处人。初遇可大
师。璨示见大风疾。于众中见。大师问。汝何处
来。 (第 0181b 页)
终,葬在磁州涂阳东北七十馀里,寿龄一百七岁。示于时灭,当隋第一主文帝开皇十三年癸丑之岁。唐内供奉沙门 法琳
撰碑文,德宗皇帝谥号大弘禅师大和之塔。自隋癸丑岁迁化,迄今唐保大十年壬子岁,得三百五十九年矣。
净修 (第 1080a 页)
 华亦不能生」
#+END_VERSE



大师付衣法巳。又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
当逢国难 璨曰。师既预知。愿垂示诲 师曰。兹乃
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
代。正在于汝。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
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言巳。即往邺都。韬光
混迹。变易仪相 人或问之。何故如是 师曰。我自
调心。何关汝事。

又于管城寺谈法。听者林会。时有辨
和法师者。于寺门讲涅槃经。学徒闻师阐法。稍稍引
出。辨和不胜其愤。兴谤于邑宰翟仲侃。仲侃惑其邪
说。加师以非法。师怡然委顺。识真者。谓之偿债。时年
一百七岁。即隋文帝开皇年中也。

后葬于磁州滏阳
悬东北七十里 唐德宗谥大祖禅师。 释法琳
撰碑
云。翟仲侃生前为牛。御者恚其喘而毙之。牛。今邑宰
也。昔御者。师焉。宿报当酬尔。

** 第三 (第 0444a 页)
 高昌法绪 凉州贤护
 [郫-卑+((白-日+田)/拱)]筒法期 凉州法成
 成都普恒 燉煌道法
 安汉僧庆 临邛 法琳
 [郫-卑+((白-日+田)/拱)]筒僧生 铜梁显嵩
 名山禅惠 涪陵宝崖
 石岩昆法师 天竺阿世多 (第 01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