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义。即可为之。一资益色身之事。谓衣食医药房舍
等世间义也。二资益法身。谓戒定慧六波罗蜜等第一义也。三 弘正 法利济群生也。乃至为法诸馀缘事通世出世
也)作无义事是狂乱心(谓凡所作为若不缘上三般事。即名无义也。 (第 0308b 页)
等世间义也。二资益法身。谓戒定慧六波罗蜜等第一义也。三 弘正 法利济群生也。乃至为法诸馀缘事通世出世
也)作无义事是狂乱心(谓凡所作为若不缘上三般事。即名无义也。 (第 0308b 页)
即可为之。一益资色身之事。谓衣食医药房舍等。世间义也。二资益法身。谓戒定慧六波罗蜜
等。第一义也。三 弘正 法利济群生也。乃至为法诸馀缘事。通世出世也)作无义事。是狂乱
心。(谓凡所作为。若不缘上三般事。即名 (第 0469b 页)
等。第一义也。三 弘正 法利济群生也。乃至为法诸馀缘事。通世出世也)作无义事。是狂乱
心。(谓凡所作为。若不缘上三般事。即名 (第 0469b 页)
来一向趣寂(景云)依对法第十三
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作独觉法性。若定
不定是中根性。自求解脱。发 弘正 愿。修厌离
贪解脱意乐。及修独證菩提意乐。即声闻藏
为所缘境。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或先未起顺
决择分。 (第 0483c 页)
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作独觉法性。若定
不定是中根性。自求解脱。发 弘正 愿。修厌离
贪解脱意乐。及修独證菩提意乐。即声闻藏
为所缘境。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或先未起顺
决择分。 (第 0483c 页)
柱国燕国公食邑七千五百户实封[冰-水+杗]
佰伍拾户臣耶律孝杰 奉 敕撰
臣闻觉皇之立教也权舆六度 弘正 道以流徽轨辙
三乘应群生而示化经言无际弥天地之表不可穷
法意甚深极江海之量不能测爰自结集之后洎于
传 (第 0830a 页)
佰伍拾户臣耶律孝杰 奉 敕撰
臣闻觉皇之立教也权舆六度 弘正 道以流徽轨辙
三乘应群生而示化经言无际弥天地之表不可穷
法意甚深极江海之量不能测爰自结集之后洎于
传 (第 0830a 页)
弘正 诚为勍敌。僧望二人皆挫衄不振。群僚失色。于
是延居坐末。不次而起。帝曰位未至。何遽起也。延曰。
若是 …… (第 0176b 页)
仰烦诸德。今远国微臣。在小僧
堪任其事。径升高座。帝又曰。何不礼三宝。答曰自力
有馀奚待加助帝大悦。 弘正 方构责致难。延复引义
开辟。而 (第 0176b 页)
弘正 颇挟讥调用前殿后。延乘势窘辱。事同
拉朽。 (第 0176b 页)
弘正 即顶拜。自陈云。弟子往来三国。访可师者。
不图今日乃遇于此。及 (第 0176b 页)
弘正 辞归。宿构风云山海诗
四十首。上延。延一经目。命笔和之。辞意清美。 (第 0176b 页)
弘正 益
悦服焉。遂跪而启曰。愿示一言。佩之终身。延曰。为宾
设席宾不坐离人极远热如火规矩之用皮中裹。弘 (第 0176b 页)
通六年使奉书诣阙。谓帝国主。
救世菩萨。其言上.中.下三善。以虚怀为上。护养众生
为终。且云。大士誓 弘正 教。普度群物。闻皇帝志善。欲
来议论。诏曰。善慧欲度脱众生。解一切缠缚。大士行
无方所。欲来随意。十 (第 0350b 页)
救世菩萨。其言上.中.下三善。以虚怀为上。护养众生
为终。且云。大士誓 弘正 教。普度群物。闻皇帝志善。欲
来议论。诏曰。善慧欲度脱众生。解一切缠缚。大士行
无方所。欲来随意。十 (第 0350b 页)
部○帝尝著书曰
金楼子。云余于僧中重招提琰法师。隐士
重华阳陶真白(弘景谥贞白先生)士大夫重汝南周 弘正(北周名贤) ○招提寺琰法师少时。相者曰。童
子聪明而寿不永。师即发愿入山诵般若
经。久之见僧长丈馀语之曰。此经功 (第 0352a 页)
金楼子。云余于僧中重招提琰法师。隐士
重华阳陶真白(弘景谥贞白先生)士大夫重汝南周 弘正(北周名贤) ○招提寺琰法师少时。相者曰。童
子聪明而寿不永。师即发愿入山诵般若
经。久之见僧长丈馀语之曰。此经功 (第 0352a 页)
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
善。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令百姓俱禀六斋。今大
士立誓。绍 弘正 教。普度群生。故遣弟子暀告白。暀奉
书至都。诣大乐令何昌。昌见书。难曰。国师智者尚复
作启。况大士国 …… (第 0105c 页)
。于是诏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大著作建昌县
开国侯东海徐陵为大士碑。尚书左仆射领国子祭
酒豫州太中正汝南周 弘正 为慧和阇梨碑。
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
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 (第 0109c 页)
善。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令百姓俱禀六斋。今大
士立誓。绍 弘正 教。普度群生。故遣弟子暀告白。暀奉
书至都。诣大乐令何昌。昌见书。难曰。国师智者尚复
作启。况大士国 …… (第 0105c 页)
。于是诏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大著作建昌县
开国侯东海徐陵为大士碑。尚书左仆射领国子祭
酒豫州太中正汝南周 弘正 为慧和阇梨碑。
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
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 (第 0109c 页)
送昕上人
知识门庭别。宁辞万里游。身心无少懈。智愿得兼修。
普化摇铃铎。三交驾铁牛。海邦 弘正令。 大法谶东流。
** 次韵送僧
诸祖门庭未易穷。千差万别要归宗。德山只得三年
活。百丈亲遭一喝聋。 (第 0715a 页)
知识门庭别。宁辞万里游。身心无少懈。智愿得兼修。
普化摇铃铎。三交驾铁牛。海邦 弘正令。 大法谶东流。
** 次韵送僧
诸祖门庭未易穷。千差万别要归宗。德山只得三年
活。百丈亲遭一喝聋。 (第 0715a 页)
砾。动地放光。疥狗泥猪。全威
返掷。
漆眸炯炯。绀发垂垂。执卷特立。孤风凛而。斥诸徒。破
碎大道。 弘正 智扫荡群疑。是文殊非文殊。云开碧落。
出法界入法界。月满坤维。龙蛇混杂。兮凡圣同居。草
衣勃𡨔兮七 (第 0349b 页)
返掷。
漆眸炯炯。绀发垂垂。执卷特立。孤风凛而。斥诸徒。破
碎大道。 弘正 智扫荡群疑。是文殊非文殊。云开碧落。
出法界入法界。月满坤维。龙蛇混杂。兮凡圣同居。草
衣勃𡨔兮七 (第 0349b 页)
助人王。众星
依位行。日月无乖度。和风常应节。甘雨顺时行。一
切诸天众。充满于自宫。是故汝人王。忘身 弘正 法。
以法化众生。恒令得安隐。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
善。率土常安乐。国界得安宁。言诸佛欢喜者。此心 (第 0720a 页)
依位行。日月无乖度。和风常应节。甘雨顺时行。一
切诸天众。充满于自宫。是故汝人王。忘身 弘正 法。
以法化众生。恒令得安隐。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
善。率土常安乐。国界得安宁。言诸佛欢喜者。此心 (第 0720a 页)
明利
破惑如箭离邪曲故曰直心求大法故曰深心决
定正趣等者发心毕竟求无上道故不离三宝念
依止故受行言教 弘正 法故常下三明度脱众生
即利他行言六度者即施戒忍进禅慧能越苦海
故名为度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故名四摄德行重 (第 0501b 页)
破惑如箭离邪曲故曰直心求大法故曰深心决
定正趣等者发心毕竟求无上道故不离三宝念
依止故受行言教 弘正 法故常下三明度脱众生
即利他行言六度者即施戒忍进禅慧能越苦海
故名为度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故名四摄德行重 (第 0501b 页)
共入雪山俱得道
歌利割身能忍辱
瞿昙团血复成人
华严毗目善财参
领摄万徒为上首
造论五明 弘正 法
持身苦行诱当机
十方无量大权仙
于此一时俱奉供」
#+END_VERSE
伏以外表大仙 (第 0795b 页)
歌利割身能忍辱
瞿昙团血复成人
华严毗目善财参
领摄万徒为上首
造论五明 弘正 法
持身苦行诱当机
十方无量大权仙
于此一时俱奉供」
#+END_VERSE
伏以外表大仙 (第 0795b 页)
护明珠。其住
持弘绍之宾。特宜遵木叉之教。依法。依律。依佛所制。
俾戒珠朗于长夜。木叉固而永久。是为 弘正 法传教
之大士焉(坛者。即是戒场。在大界内结。大小法式。如标释如释所明)。
巳上略序得戒缘由。向下 (第 0703b 页)
持弘绍之宾。特宜遵木叉之教。依法。依律。依佛所制。
俾戒珠朗于长夜。木叉固而永久。是为 弘正 法传教
之大士焉(坛者。即是戒场。在大界内结。大小法式。如标释如释所明)。
巳上略序得戒缘由。向下 (第 0703b 页)
。述云此后略结
口化也。
经曰光明普照至六种振动者。述云第二身
语广利有四。一伏魔令离邪。二破邪以 弘正。 三受供以生福。四说法令修道。初又有二。此
初总标伏魔也。
经曰总摄魔界至莫不归伏者。述云此后别释 …… (第 0142b 页)
众生故云尘劳。贪深而难越可
谓堑故。既观境空爱欲斯息故亦云坏。
经曰严护法城开阐法门者。述云此第二 弘正
也。有说法能遮防故名城。法有通入趣入义
故名门非也。法法若一必有重言过故。今即
法城者即智断之果。法 …… (第 0142c 页)
。垢
污者即该见爱之通言。从教以除故云洗濯。
濯亦浴也。
经曰显明清白至宣流正化者。述云此第四结 弘正 也。除邪显正故云显明。超诸毁傍故云
清白。即严护法城也。光广也融通也。广通圣
行故云光融佛法。导化不 (第 0142c 页)
口化也。
经曰光明普照至六种振动者。述云第二身
语广利有四。一伏魔令离邪。二破邪以 弘正。 三受供以生福。四说法令修道。初又有二。此
初总标伏魔也。
经曰总摄魔界至莫不归伏者。述云此后别释 …… (第 0142b 页)
众生故云尘劳。贪深而难越可
谓堑故。既观境空爱欲斯息故亦云坏。
经曰严护法城开阐法门者。述云此第二 弘正
也。有说法能遮防故名城。法有通入趣入义
故名门非也。法法若一必有重言过故。今即
法城者即智断之果。法 …… (第 0142c 页)
。垢
污者即该见爱之通言。从教以除故云洗濯。
濯亦浴也。
经曰显明清白至宣流正化者。述云此第四结 弘正 也。除邪显正故云显明。超诸毁傍故云
清白。即严护法城也。光广也融通也。广通圣
行故云光融佛法。导化不 (第 0142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