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惟此广大功德。皆
从我大师忍苦一念中来。岂非法王忠臣。如来慈父
真子者乎。至今授戒之坛基尚在。埋发之 道树
犹存。
凡在覆荫之下。靡不安然于盖载之间。食大师之食。
衣大师之衣。求其知大师之恩。思大师之苦者。无 (第 0827b 页)
曰。千圣出来。也祇是稽首赞叹。诸
代祖师提挈不起。是故始从迦叶。迄至山僧。二千馀
年。月烛慧灯。星排 道树。
人天普照。凡圣齐荣。且道承
甚么人恩力。老胡也祇道。明星出现时。我与大地有
情同时成道。如是则彼既丈 (第 0324a 页)
十三)
陀和尚碑(子厚作) (十四)永州净土院记(子厚作) (十
五)
智𧦬法师施食感报 (十六) 道树
法师降
夭幻 (十七)百丈怀海禅师 (十八)大明律师
(子厚作) (十九)马总奏六祖谥碑(子厚作) (第 0481b 页)
净除。身心宴寂大极沦胥。内光无尽
万境同如。甘露正味琉璃妙器。遍施大千
无同无异。度未度者化周缘备。 道树
忽枯
涅槃时至。我生无灭随世缘因。吉祥殿上
应化诸天。寂寂灵塔滔滔逝川恒沙劫坏 (第 0596c 页)
之曰。食
吾饭者愿为法侣。后二十年𧦬往邺城开
讲。座下有众千馀人。果皆少年比丘。

(十六) 是岁 道树禅师
卒。师初参神秀禅师得
旨。结茅于寿州三峰山。有野人服色素朴
言谭诡异。或时化现佛菩萨声闻天仙等
形。 (第 0618b 页)
迎礼老君。请问法要。所到天宫皆设琼浆碧醴丹液流薰兰羞八彻灵芝珍果)

辩曰。昔我世尊初成正觉。不离 道树
而赴
诸天。一身不分而遍一切。即多而一。即
一而多。犹如素月流空影分众水。大块噫
气万窍怒号。大小咸 (第 0714b 页)
史王颜撰碑述
德。比部郎中崔元翰湖州刺史崔玄亮故相
李吉甫丘丹。各有碑碣焉。

*** 唐寿春三峰山 道树
(第 0765a 页)
释道树。
姓闻氏。唐州人也。少以辩智沈静
虚豁。耽嗜经籍曾无少懈。其为人也贞固
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偶遇僧 (第 0765a 页)
一卷(初出见长房录与陀邻尼钵经等同本亦云出陀罗尼句)
* 私诃昧经一卷(第二出或云私诃末一名菩萨 道树
亦名 (第 0488a 页)
道树
三昧见道安支敏度僧祐等三录祐云此经即是菩萨 (第 0488a 页)
道树)
菩萨生地经一卷(一名差摩竭经初出见竺道祖吴录及僧祐录)
* 孛经一卷(亦云孛抄经祐云今 (第 0488a 页)
三藏经及杂藏经)
* 弥勒作佛时事经一卷(祐录无事字第二出与弥勒来时经等同本见宝唱录) 道树
三昧经二卷(第二出与私阿昧经同本见支敏度录)
右三十八部四十五卷(末后二部三卷阙本馀并见在)
前三 (第 0510b 页)
须赖经一卷
前凉月支优婆塞支施崙译(出经后记第三译前后四译三本阙)
* 私诃昧经一卷(一名菩萨 道树
经亦名 (第 0601a 页)
道树
三昧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 菩萨生地经一卷(一名差摩竭经)
吴月支优婆塞 (第 0601a 页)
贫子须赖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前后四译。一存三阙。 道树
三昧经二卷(安录云一卷。即应私呵昧经是)
失译(出支敏度录。今附东晋录第二译)
右一经与私呵昧经同本 (第 0631a 页)
。前后两译。一存一阙(又长房等录吴代康僧会注 道树
经一卷。今以僧会注者即是支谦所翻。此之注经不可为翻译之数)
* 菩萨所生地经一卷(一名摩竭立问 (第 0631a 页)
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三纸
* 须赖经一卷十八纸
* 私诃昧经一卷(或云私诃末经一名菩萨 道树
(第 0686b 页)
道树
三昧经)十一纸
* 菩萨生地经一卷(一名差摩竭经)三纸
* 四不可得经一卷五纸
* 梵女 (第 0686b 页)
前凉月支优婆塞支施崙译(出经后记第三译前后四译三本阙)
* 私诃三昧经一卷(或云私诃未经一名菩萨 道树
经亦名 (第 0709a 页)
道树
三昧经一十一纸周为单本译第一译前后两译一本阙)
* 菩萨生地经一卷(一名差摩竭经三纸周为单本误第 (第 0709a 页)
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又发淮南民十馀
万。开䢴沟通渠(安州)。自山阳至杨子入江。渠
广四十步。渠旁筑御 道树
以柳。自长安至江
都置离宫四十馀所。又遣黄门侍郎王弘等
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五月筑西苑
周二 (第 0810c 页)
净三聚戒。历三乘位。越三界而长骛。冠三辈以高跻。
深入三解脱门。圆发三如来藏。又愿众等得成佛巳。
道树
下。三七思惟。为诸众生。说三乘法。三转四谛
十二行法轮。广说三世十二支因缘。流转还灭。逆顺
法门。究 (第 0142b 页)
禅师赞曰:
#+BEGIN_VERSE
 优波鞠多,
 辩泻悬河。
#+END_VERSE
法山峥, 道树
婆娑。
#+BEGIN_VERSE
 筹盈石室,
 尸系失魔。 (第 1039a 页)
者难思议。多有一生补处身。

** 方

我信长庚定不差。常思彼国法王家。花间香结心池
果。岸上枝萌 道树
芽。望托莲台诚独切。导归葵子手
频斜。往生终满利生愿。圆显身如出岫霞。

** 净

遍界真身无去来 (第 0573a 页)
慧。栏楯表戒。防过失故。罗网表定。以定覆心故。行
树表慧。 道树
高远故。四宝者。彼土宝实无量。但言
四宝。表四德也。此土同居方便。唯有四倒。故曰凡
圣四倒。彼土同居 (第 0847b 页)
当处出生也。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
之莲华。亦不离寸步也。

户庭绕树者。谓觉林增长。 道树
滋荣。长养众善之体。
随处发现也。又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
之行树。亦不出户庭也。

弥陀 (第 0711c 页)

外明彻。故不堕也。

钞。
理含万法如树者。树有含藏义。能含枝叶华果
故。理含恒沙功德亦然。故云 道树
也。
智周法界如
风者。风有周遍义。无处不到。故云色无边故般若亦
无边。

智与理冥者。如智契如理。 (第 076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