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妙云” 相关资源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感召有如此者。其授经师乃童
行谢文彬。由兹一梦。社会翕然。遂得为僧。今犹在也。
时多以偈赞之者。延庆 慈室法师 妙云曰。得珠七颗
梦分明。天晓逢人劝诵经。未动齿牙先感应。方知妙
法本圆成。报恩退堂禅师慧英曰。梦里 (第 0059c 页)
行谢文彬。由兹一梦。社会翕然。遂得为僧。今犹在也。
时多以偈赞之者。延庆 慈室法师 妙云曰。得珠七颗
梦分明。天晓逢人劝诵经。未动齿牙先感应。方知妙
法本圆成。报恩退堂禅师慧英曰。梦里 (第 0059c 页)
宋法安思聪法师 宋木讷了义首座 宋
资圣慧诚法师 宋南岳祖南法师 宋广
寿法因法师 宋智涌了然法师 宋真教
智仙法师 宋北关思净法师(喻弥陀) 宋假石
如湛法师 宋西山思梵法师 宋寂光净
观法师 宋法慧利先法师 宋普静师安
法师(弘华严) 宋觉华如宝法师 宋永寿显超
法师 宋千步有开法师 宋兴福道生法
师 宋嘉会若观法师 宋龙泉覃异法师
宋祇园智印法师 宋湖心元肇律师
宋极乐戒度律师 宋圆辩道琛法师 宋
牧庵有明法师 宋慈室 妙云法师 宋雪
溪晞颜首座 宋南湖了宣行人 宋南湖
善荣行人 宋明心祖辉法师 宋塔山如
鉴法师 宋福 (第 0272b 页)
资圣慧诚法师 宋南岳祖南法师 宋广
寿法因法师 宋智涌了然法师 宋真教
智仙法师 宋北关思净法师(喻弥陀) 宋假石
如湛法师 宋西山思梵法师 宋寂光净
观法师 宋法慧利先法师 宋普静师安
法师(弘华严) 宋觉华如宝法师 宋永寿显超
法师 宋千步有开法师 宋兴福道生法
师 宋嘉会若观法师 宋龙泉覃异法师
宋祇园智印法师 宋湖心元肇律师
宋极乐戒度律师 宋圆辩道琛法师 宋
牧庵有明法师 宋慈室 妙云法师 宋雪
溪晞颜首座 宋南湖了宣行人 宋南湖
善荣行人 宋明心祖辉法师 宋塔山如
鉴法师 宋福 (第 0272b 页)
岁在甲戌九月九日
序
圭峰禅师宗密疏钞
鄣南法师神焕疏
东阳法师居式疏
竹庵法师可观手鉴 慈室法师 妙云直解
苕水沙门元粹集诸疏精微窃加私注 …… (第 0438a 页)
婆三十二相但约业识中道感应一一称性相
相无边法华光明尊特身是此经既现净土被圆
顿机非示现尊特孰为教主 (慈室) 五说法处。】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 …… (第 0440a 页)
章同止观开解后十章拟对十乘略评如鄣南疏
鄣南自作广略二门初五番略明圆觉后六番广
明圆觉其分科生起甚详 慈室 以前二章开解后
九章修行今谓诸师各擅其美不暇广评谨准北
峰例天台三种止观俱是大乘同缘实相约行收
机以 …… (第 0441b 页)
之因地现在菩萨实
未来如来之因地以至永永若欲断无明成佛果
谁不由斯正道乎故下曰能使末世众生不堕邪
见 (慈室) 。
二问菩萨发心。】 …… (第 0441c 页)
有即此圆觉当体
为门全性起修依理设教义言出耳所谓从无住
本立一切法世教亦云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
道也 慈室 以圆觉为能通门今所不韪(私注)。
二照性断惑。】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
方 …… (第 0442c 页)
九界未能了性尽属一切中摄起无初相故
名无始以悟为迷故名颠倒情窦一凿狂澜肆流
错乱多途计执非一故云种种 (慈室) 今且按定其非
但云颠倒未显其相倒有所执颠则荒狂如人乍
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东为西既一方迷
馀三俱 …… (第 0443a 页)
转生死。」
【空本无华而执谓有故曰惑此虚空自性华从翳
生而不自省故曰迷彼实华生处从执为实故名
实华 (慈室) 月喻例华亦应云月实无二捏者妄执经
文影略故不具之既执华从空生不知从翳而起
翳则实是华生之处非真实华但 …… (第 0443b 页)
于眼翳径将华对空说其实因
眼有翳故见空中生华应知病眼见空华时其华
全体是空翳除华灭而虚空之体本无增损 (慈室) 幻
华虽灭者阐提断修善诸佛断修恶也空性不坏
者性之善恶阐提与佛莫断纤毫(鄣南)。
二法说。】
「众 …… (第 0445b 页)
私注)。
初二句正示次二句牒上对幻说觉后二句示无
觉亦幻此亦作下以幻修幻之张本幻灭不动者
再结觉体 (慈室)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者对幻说觉犹
属顺迷相待之义既涉言思觉成不觉学者应知
创心入道对境立观之日须分幻觉用 …… (第 0445c 页)
除天台谓之本自二空圆离四性下文云若得如
来寂灭随顺本无寂寂及寂灭者是也 (慈室) 先示阴
境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一切虽多不出九界三
科之阴内境则心外境则色因此妄境生起妄能
伐树得根诸幻 …… (第 0446a 页)
示所修也住持请示
所證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由开悟故复请
之其修行渐次亦当摄归所修请虽有六秪是修
證 (慈室) 。
二述意。】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
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 …… (第 0447a 页)
只言方便与
思惟耳又假说方便者上请六事无非出于善巧
故今结请只以方便兼之于无修證中强言修證
故云假说 (慈室) 。
三三展虔诚。】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佛答三。
初赞许。】
「尔时世 …… (第 0447a 页)
务也文多止行者欲明渐次行證直云戒定
方便助成观慧三学相由即答渐次之问然佛祖
垂轨广略随宜未应一准东阳 慈室 谓此文具二
十五法强以义求今所不用(私注)入道之首故曰先 …… (第 0447b 页)
同上缘影皆显体虚也无体则无
相又岂有名今且以生灭见之故言似且以虑知
召之故言假诸文只云名色者亦此意也 (慈室) 中外
合成者圭峰云四大为中六想为外今谓意根亦
在于内发毛爪齿亦在于外岂得例分之耶妄有 …… (第 0448a 页)
分故云缘气今谓缘气即能执妄情既云妄有何
谓真心于中积聚者对法尘领纳前境也(鄣南)窃详
中外之释且准 慈室 缘气者即第六识能造心王
谓妄身既成根必对境即有缘虑之气分此心于
中起受想行善恶无记念念不息故云于中积 …… (第 0448b 页)
则无心也四大分解者不止谓四大各归本性
此文须以请观音经地无坚性水性无住风性无
碍火大不实释之方显无体 (慈室) 缘尘者四缘六尘
也心托六尘尘依四大四大无体六尘即空故云
散灭缘尘既灭心体即空故决判云毕竟无有言
缘心 …… (第 0448b 页)
净。」
【既以身心合幻垢则人执法执性之与相皆属幻
垢十方乃十界也清净乃本具觉性显现合上非
幻不灭也 (慈室) 二诫迷真执妄二。
初喻。】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
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 (第 0448c 页)
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
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随迷染之气类应现而有也亦复如是乃合上喻 (慈室) 幻从觉生幻全是觉昧觉执幻非痴而何其犹
结水为冰讵可见冰而忘水也(私注)。】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 …… (第 0449a 页)
觉体显发正是开悟之相所发之体也 (慈室) 达诸法
虚幻如影像不实全是觉性当处寂灭得显此性
清净如空遍一切处亦无所在既曰證得必入圆
位位通浅深观 …… (第 0449b 页)
义根体是妄染故名
为尘眼根等者正指浮尘根也既云鼻舌身意则
觉知巳在其中细详识清净故觉尘清净二句似
多 (慈室) 性觉圆明即心而显历观诸法莫不咸尔既
云心净复言意者先观一念例显馀心重举意根
非无谓也天台止观破法遍后 …… (第 0449b 页)
前该六凡此
含四圣则显十界清净具足般若广示八十一科
法门始自色心终至无上正等菩提此中略说故
云乃至 (慈室) 从上觉圆明故展转蹑前相由以显世
出世间诸法清净至此五段历法备周馀六七两
段但是结通他身他界更无别义( …… (第 0450a 页)
也 (慈室) 。
四一多依报。】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
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 …… (第 0450b 页)
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此亦兼摄十界依正遍满即假也文殊章亦以觉
遍十方界是假 (慈室) 觉性无际故遍满性遍满故诸
法遍也(私注)。
二体德无坏。】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 …… (第 0450c 页)
」
【觉者圆觉也成就者牒上开悟也缚脱约惑生死
涅槃约报持戒毁禁约业久习初学约人喻取能
照前境之眼光 (慈室) 于四对法无胜劣心同佛于三
念之境同之所由经自徵释云一切觉故眼光者
光即眼识现量所得故无憎爱首楞严云其 …… (第 0450c 页)
本。」
【若远指前文即文殊章先断无明或指馀经皆如
是说(圭峰)取舍皆是轮回意令先断今重举以劝诫
也 (慈室) 四结斥疑情非问三。
初展转妄想。】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
实心体巳如空华用此 …… (第 0455a 页)
【慧目如如智也心镜如如境也 (慈室) 。
三三展虔诚。】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佛答三。
初赞许。】
「尔时世 …… (第 0456a 页)
本故须离爱方免轮回(私注)恩爱
即惑也贪欲即业也实由烦恼润业业能润生故
有生死是知轮回通以惑业为根本 (慈室) 二明种性
二初总示四生三。
初命因于欲。】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
而正性命。 …… (第 0456a 页)
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违顺皆是造业之境种种业者莫非三品贪嗔痴 (慈室) 由爱彼境境不顺心便生热恼憎嫉憎嫉故起
嗔嗔故杀害逼恼打骂陵辱种种恶业从此便兴
亦可境称爱心而生耽著淫 …… (第 0456c 页)
论人间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残
害驱摈岂能免苦若于天鬼畜中开出修罗即成
六道(圭峰)厌业之道五戒十善也 (慈室) 。
三定地。】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
增上善果。」
【知其爱恶爱善俱未免苦 …… (第 0456c 页)
其地而生彼天(圭峰)色无色界
虽是有为对下欲界故名增上乐舍者趣举四禅
八定之舍支而此乐舍之心本出于爱 (慈室) 。 …… (第 0456c 页)
由爱故虽兼憎意但说爱(圭峰)前云境背爱心而生
憎嫉故兼言耳(鄣南)能断三障即名勤求三障断处
心即清净 (慈室) 二答能断行愿二。
初行性差别二
初总标。】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
别不等依二 …… (第 0457a 页)
【圆乘真出假位也(鄣南)大悲乃拔苦之本心方便为
设化之通轨形相逆顺四摄化物无过于此清净
愿力必兼四弘 (慈室) 形相者如观世音随类应身逆
顺者或为亲友以引之或为怨家以怖之同事者
四摄之一意该馀三谓布施爱语利行清净 …… (第 0458b 页)
依愿修行即学法门渐断诸障即断烦恼发
是三愿全在度生此是因行障尽下果證也清净
殿庄严域皆是所證圆觉境界 (慈室) 圆信诸法即大
圆觉名增上心普会自他俱入实际是菩萨愿一
切胜行无愿不克如普贤十大愿王为无量智行
之本也 (第 0458b 页)
序
圭峰禅师宗密疏钞
鄣南法师神焕疏
东阳法师居式疏
竹庵法师可观手鉴 慈室法师 妙云直解
苕水沙门元粹集诸疏精微窃加私注 …… (第 0438a 页)
婆三十二相但约业识中道感应一一称性相
相无边法华光明尊特身是此经既现净土被圆
顿机非示现尊特孰为教主 (慈室) 五说法处。】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 …… (第 0440a 页)
章同止观开解后十章拟对十乘略评如鄣南疏
鄣南自作广略二门初五番略明圆觉后六番广
明圆觉其分科生起甚详 慈室 以前二章开解后
九章修行今谓诸师各擅其美不暇广评谨准北
峰例天台三种止观俱是大乘同缘实相约行收
机以 …… (第 0441b 页)
之因地现在菩萨实
未来如来之因地以至永永若欲断无明成佛果
谁不由斯正道乎故下曰能使末世众生不堕邪
见 (慈室) 。
二问菩萨发心。】 …… (第 0441c 页)
有即此圆觉当体
为门全性起修依理设教义言出耳所谓从无住
本立一切法世教亦云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
道也 慈室 以圆觉为能通门今所不韪(私注)。
二照性断惑。】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
方 …… (第 0442c 页)
九界未能了性尽属一切中摄起无初相故
名无始以悟为迷故名颠倒情窦一凿狂澜肆流
错乱多途计执非一故云种种 (慈室) 今且按定其非
但云颠倒未显其相倒有所执颠则荒狂如人乍
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东为西既一方迷
馀三俱 …… (第 0443a 页)
转生死。」
【空本无华而执谓有故曰惑此虚空自性华从翳
生而不自省故曰迷彼实华生处从执为实故名
实华 (慈室) 月喻例华亦应云月实无二捏者妄执经
文影略故不具之既执华从空生不知从翳而起
翳则实是华生之处非真实华但 …… (第 0443b 页)
于眼翳径将华对空说其实因
眼有翳故见空中生华应知病眼见空华时其华
全体是空翳除华灭而虚空之体本无增损 (慈室) 幻
华虽灭者阐提断修善诸佛断修恶也空性不坏
者性之善恶阐提与佛莫断纤毫(鄣南)。
二法说。】
「众 …… (第 0445b 页)
私注)。
初二句正示次二句牒上对幻说觉后二句示无
觉亦幻此亦作下以幻修幻之张本幻灭不动者
再结觉体 (慈室)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者对幻说觉犹
属顺迷相待之义既涉言思觉成不觉学者应知
创心入道对境立观之日须分幻觉用 …… (第 0445c 页)
除天台谓之本自二空圆离四性下文云若得如
来寂灭随顺本无寂寂及寂灭者是也 (慈室) 先示阴
境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一切虽多不出九界三
科之阴内境则心外境则色因此妄境生起妄能
伐树得根诸幻 …… (第 0446a 页)
示所修也住持请示
所證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由开悟故复请
之其修行渐次亦当摄归所修请虽有六秪是修
證 (慈室) 。
二述意。】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
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 …… (第 0447a 页)
只言方便与
思惟耳又假说方便者上请六事无非出于善巧
故今结请只以方便兼之于无修證中强言修證
故云假说 (慈室) 。
三三展虔诚。】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佛答三。
初赞许。】
「尔时世 …… (第 0447a 页)
务也文多止行者欲明渐次行證直云戒定
方便助成观慧三学相由即答渐次之问然佛祖
垂轨广略随宜未应一准东阳 慈室 谓此文具二
十五法强以义求今所不用(私注)入道之首故曰先 …… (第 0447b 页)
同上缘影皆显体虚也无体则无
相又岂有名今且以生灭见之故言似且以虑知
召之故言假诸文只云名色者亦此意也 (慈室) 中外
合成者圭峰云四大为中六想为外今谓意根亦
在于内发毛爪齿亦在于外岂得例分之耶妄有 …… (第 0448a 页)
分故云缘气今谓缘气即能执妄情既云妄有何
谓真心于中积聚者对法尘领纳前境也(鄣南)窃详
中外之释且准 慈室 缘气者即第六识能造心王
谓妄身既成根必对境即有缘虑之气分此心于
中起受想行善恶无记念念不息故云于中积 …… (第 0448b 页)
则无心也四大分解者不止谓四大各归本性
此文须以请观音经地无坚性水性无住风性无
碍火大不实释之方显无体 (慈室) 缘尘者四缘六尘
也心托六尘尘依四大四大无体六尘即空故云
散灭缘尘既灭心体即空故决判云毕竟无有言
缘心 …… (第 0448b 页)
净。」
【既以身心合幻垢则人执法执性之与相皆属幻
垢十方乃十界也清净乃本具觉性显现合上非
幻不灭也 (慈室) 二诫迷真执妄二。
初喻。】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
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 (第 0448c 页)
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
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随迷染之气类应现而有也亦复如是乃合上喻 (慈室) 幻从觉生幻全是觉昧觉执幻非痴而何其犹
结水为冰讵可见冰而忘水也(私注)。】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 …… (第 0449a 页)
觉体显发正是开悟之相所发之体也 (慈室) 达诸法
虚幻如影像不实全是觉性当处寂灭得显此性
清净如空遍一切处亦无所在既曰證得必入圆
位位通浅深观 …… (第 0449b 页)
义根体是妄染故名
为尘眼根等者正指浮尘根也既云鼻舌身意则
觉知巳在其中细详识清净故觉尘清净二句似
多 (慈室) 性觉圆明即心而显历观诸法莫不咸尔既
云心净复言意者先观一念例显馀心重举意根
非无谓也天台止观破法遍后 …… (第 0449b 页)
前该六凡此
含四圣则显十界清净具足般若广示八十一科
法门始自色心终至无上正等菩提此中略说故
云乃至 (慈室) 从上觉圆明故展转蹑前相由以显世
出世间诸法清净至此五段历法备周馀六七两
段但是结通他身他界更无别义( …… (第 0450a 页)
也 (慈室) 。
四一多依报。】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
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 …… (第 0450b 页)
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此亦兼摄十界依正遍满即假也文殊章亦以觉
遍十方界是假 (慈室) 觉性无际故遍满性遍满故诸
法遍也(私注)。
二体德无坏。】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 …… (第 0450c 页)
」
【觉者圆觉也成就者牒上开悟也缚脱约惑生死
涅槃约报持戒毁禁约业久习初学约人喻取能
照前境之眼光 (慈室) 于四对法无胜劣心同佛于三
念之境同之所由经自徵释云一切觉故眼光者
光即眼识现量所得故无憎爱首楞严云其 …… (第 0450c 页)
本。」
【若远指前文即文殊章先断无明或指馀经皆如
是说(圭峰)取舍皆是轮回意令先断今重举以劝诫
也 (慈室) 四结斥疑情非问三。
初展转妄想。】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
实心体巳如空华用此 …… (第 0455a 页)
【慧目如如智也心镜如如境也 (慈室) 。
三三展虔诚。】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佛答三。
初赞许。】
「尔时世 …… (第 0456a 页)
本故须离爱方免轮回(私注)恩爱
即惑也贪欲即业也实由烦恼润业业能润生故
有生死是知轮回通以惑业为根本 (慈室) 二明种性
二初总示四生三。
初命因于欲。】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
而正性命。 …… (第 0456a 页)
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违顺皆是造业之境种种业者莫非三品贪嗔痴 (慈室) 由爱彼境境不顺心便生热恼憎嫉憎嫉故起
嗔嗔故杀害逼恼打骂陵辱种种恶业从此便兴
亦可境称爱心而生耽著淫 …… (第 0456c 页)
论人间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残
害驱摈岂能免苦若于天鬼畜中开出修罗即成
六道(圭峰)厌业之道五戒十善也 (慈室) 。
三定地。】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
增上善果。」
【知其爱恶爱善俱未免苦 …… (第 0456c 页)
其地而生彼天(圭峰)色无色界
虽是有为对下欲界故名增上乐舍者趣举四禅
八定之舍支而此乐舍之心本出于爱 (慈室) 。 …… (第 0456c 页)
由爱故虽兼憎意但说爱(圭峰)前云境背爱心而生
憎嫉故兼言耳(鄣南)能断三障即名勤求三障断处
心即清净 (慈室) 二答能断行愿二。
初行性差别二
初总标。】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
别不等依二 …… (第 0457a 页)
【圆乘真出假位也(鄣南)大悲乃拔苦之本心方便为
设化之通轨形相逆顺四摄化物无过于此清净
愿力必兼四弘 (慈室) 形相者如观世音随类应身逆
顺者或为亲友以引之或为怨家以怖之同事者
四摄之一意该馀三谓布施爱语利行清净 …… (第 0458b 页)
依愿修行即学法门渐断诸障即断烦恼发
是三愿全在度生此是因行障尽下果證也清净
殿庄严域皆是所證圆觉境界 (慈室) 圆信诸法即大
圆觉名增上心普会自他俱入实际是菩萨愿一
切胜行无愿不克如普贤十大愿王为无量智行
之本也 (第 04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