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趣境。又声离质。来入耳闻。亦不
应理。钟鼓等声。现不离质。远可闻故。若耳与
声无闻而取。如香等。不辩 方维。
若耳与声不
合而取。应无远近一切皆闻。不合体无。相无
别故。或应一切皆不能闻。是故耳根。声合不
合。 (第 0731c 页)
云。谁敢压良为贱。

天宁节上堂云。乾坤同寿。无以穷其岁年。物
我同心。无以分其中外。以法为界。则无 方维。
以智为身。则无向背。诸禅德。且道。个人作么
生行履。还会么。国付一人敷舜化。恩临四海
戴尧仁。 (第 0012b 页)
日忽竟夜明其家摇首语莫决所自巳询之则山
昭雪脱事外是夜过吴江 方维
舟城下师寂光炯炯
交相摄其家不知也师有法语卷行世越五年
酉三月朔其家奉师全身葬于邓尉山紫岭山谓
衣往 (第 0405a 页)
逊于位。高祖即皇帝位于长安。改国号唐。建
元武德。在位九年。内禅太宗。太宗佛心天子也。创基
定业廓靖 方维。
传世二十凡二百九十年。自开辟以
来有天下者。俱未若皇唐之甚盛也。吾教盛衰常与
帝道相望。繇是内外护圣 (第 0157c 页)
纪异八月下浣戒雷兄出所赓之什属
予和因步韵四章。

#+BEGIN_VERSE
「 点画分明纪古年万 方维
昔想曾宣藏山不朽昭前制冒土无心卜后妍坐觏巳符文化洽走瞻何碍颂声绵试临渊水徵其德取象乎乾一一圆」 (第 0663a 页)
良然若弟者本
录录无所能人顷以风波屡阅忧畏婴心弥益虺虺
徒彰残朽而己况毁求全而日至过欲寡而未能进
退 方维
谷敢曰不采无穷高自矜伐哉白云古香火
几烬赖法力复然耳然山在有力之家终必负之而
趋何幸掇而听赎此殆天诱 (第 0422b 页)
水陆相侵则随远近故
也。遮妄中初引彼所据。但云方各不言维。故
谓不释通文意。身面所向者则通一切不局 方维
也。非下遮简略音测。文下举事例难。彼
执十诵方。各二字不量四维。故以此并而质
之。受戒犍度明弟子法。 …… (第 0188c 页)
从寺门左角发首
可为定准。相当者始未还合也。律下遮滥。恐
执律文妨行事。故以起方则四维不分。起维
方维
俱显。又方面通漫起无所从故也。空 (第 0205b 页)
等者即下八门。不犯皆非定也。三中注
绵毛者此约不成衣相者为言。释第三缘。明
分齐中。言地了者即明相现 方维
可辨故。指
同前者上云过限作吉罗忏。次科缚束者不
问财体同异多少。同为一物。不缚束者纵在
一处亦随别 (第 0292a 页)
。通用所
归。准律文意。应百二十里。以下品为定。僧下。即僧祇
五分善见。并云三由旬为量合。角量取。显 方维
俱三
由旬也。

一拘卢。十诵多论计二里。十拘卢共二十里也。若下
约山寺。上下互明宽广也。但在十拘卢 (第 0828a 页)


(此云
灭度亦云圆寂)

𦪶艞

(音礼耀江中大船名)
艆䑼

(音狼邹海中大船名)
方维


(以舟为桥者曰造天子舟也连四船者曰维诸侯舟也两船并者曰方大夫舟也单一船者曰特士人舟
也)

(第 0382b 页)
应趣境。又声离质。来入耳闻。亦不应理。钟鼓等声。现不离质。远可闻故。若耳与声。无闻
而取。如香等不辨 方维。
若耳与声。不合而取。应无远近。一切皆闻。不合体无。相无别故。或应一切皆不能
闻。是故耳根。声合不合。 (第 0596b 页)
因三若成。果三自
剋。复欲行者效彼修因。故释因三。三中初乞
士。今举身子答彼净目乞士之义。须离上下 方维
之食。常行乞食清净活命。故名乞士。至
果乃成应供德也。二怖魔。魔主生死。在家受
欲增长生死。出家离染 (第 0214b 页)
必地心心高则四河分汪斯一正也神州乃昆山
东南明知 方维
两别斯二正也大夏背山面海神
州东南海曲西北无闻斯三正也凡圣大王治必
地心此方未闻斯四正也此方黄帝神游 (第 0137b 页)
非人往故郭璞云河源灵府出
于天柱是也今详诸说天柱其必地心地心高则
四河分注斯一正也神州乃昆崙东南明知 方维
自别斯二正也天夏背山面海神洲东南海曲西
此无闻斯三正也凡圣大王治必地心此方未闻
斯四正也此土黄帝神游 (第 0418b 页)
二兼明三将(馀三)
* 二明所领(二)

* 初出部数(二)

* 初就 方维
明数(管领)
* 二约五大明数(又说)
* 二示功能(巡游)
* 二经文(二) (第 0121a 页)
盖此下明属领二。初明所属二。初正明所属。
二馀三下兼明三将。二管领下明所领二。初
出部数二。初就 方维
明数。六方者。四方天地
也。四维者。四隅也。二又说下约五大明数。此
五各有主执之神故。二巡游下示功能 (第 014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