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尤邃华严宗旨。
帝素敬重之。尝引入宫禁。导迎善气妃主。
戚里诸贵奉之有如生佛。集华严法界观
门弟子 智俨 尊者传其教。
(十八) 傅奕感报。于十四年秋卒暴而亡冥报
记曰。奕初与傅仁均薛迹同司太史。仁均
先 (第 0570c 页)
帝素敬重之。尝引入宫禁。导迎善气妃主。
戚里诸贵奉之有如生佛。集华严法界观
门弟子 智俨 尊者传其教。
(十八) 傅奕感报。于十四年秋卒暴而亡冥报
记曰。奕初与傅仁均薛迹同司太史。仁均
先 (第 0570c 页)
心。于前矢
大愿言。生生世世归命和尚。习学大乘成
就大事。弟子必为檀越供给资缘。湘乃径
趋长安终南山 智俨 三藏所。综习华严经。时
康藏国师为同学也。所谓知微知章有伦
有要。德瓶云满。藏海嬉游。乃议回程传法 (第 0729a 页)
大愿言。生生世世归命和尚。习学大乘成
就大事。弟子必为檀越供给资缘。湘乃径
趋长安终南山 智俨 三藏所。综习华严经。时
康藏国师为同学也。所谓知微知章有伦
有要。德瓶云满。藏海嬉游。乃议回程传法 (第 0729a 页)
陀赍华严梵夹
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
与胜庄大仪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传华严
法界观。与弟子 智俨 讲授此晋译之本。智
俨付藏。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
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
眼境 (第 0732a 页)
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
与胜庄大仪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传华严
法界观。与弟子 智俨 讲授此晋译之本。智
俨付藏。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
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
眼境 (第 0732a 页)
。文殊
维摩是王府友吴道子装塑。又开元十四年。
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
王样就寺壁画焉。 僧智俨 募众画西库北
壁。三乘入道位次皆称奇绝。今之殿宇皆大
顺年火灾之后盖造。宋太祖重修。翰林待诏
高益笔 (第 0875a 页)
维摩是王府友吴道子装塑。又开元十四年。
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
王样就寺壁画焉。 僧智俨 募众画西库北
壁。三乘入道位次皆称奇绝。今之殿宇皆大
顺年火灾之后盖造。宋太祖重修。翰林待诏
高益笔 (第 0875a 页)
法顺。生壅州杜氏。少时隋文
帝敬重给月俸供之。至是帝素敬重。常引入
宫奉之如佛。顺集华严法界观。弟子 智俨 传
其教。贞观十四年五月顺示寂(本传)。
壬寅贞观十六年五月。帝为太穆皇后追福
于弘福寺。手疏愿文 (第 0815a 页)
帝敬重给月俸供之。至是帝素敬重。常引入
宫奉之如佛。顺集华严法界观。弟子 智俨 传
其教。贞观十四年五月顺示寂(本传)。
壬寅贞观十六年五月。帝为太穆皇后追福
于弘福寺。手疏愿文 (第 0815a 页)
根器不等。权实不同。以此教门。千差万别。须
知权实。识假修真。不可久滞权宗。迷其实教
者也。
故 智俨 法师问。一地即摄一切诸地功
德者。一法即具。何用馀门耶。
答曰。若无馀门。
一门。即不成故。如一升 (第 0522a 页)
知权实。识假修真。不可久滞权宗。迷其实教
者也。
故 智俨 法师问。一地即摄一切诸地功
德者。一法即具。何用馀门耶。
答曰。若无馀门。
一门。即不成故。如一升 (第 0522a 页)
。又如月喻品。此方见半。他方见满。而彼
月性。本无亏盈。随缘所见。故有增减。此即是
大乘宗中说也。如 智俨 法师。依华严一乘宗
辩者。不待说与不说。常半而常满。隐显无别
时。如彼月性。常满而常半。增减无异路。 (第 0620c 页)
月性。本无亏盈。随缘所见。故有增减。此即是
大乘宗中说也。如 智俨 法师。依华严一乘宗
辩者。不待说与不说。常半而常满。隐显无别
时。如彼月性。常满而常半。增减无异路。 (第 0620c 页)
我东土。贤家五祖。遥相承接。则应如台
宗。遥禀龙树为初祖。杜顺帝心。作华严法界观为二
祖。顺传云华。 智俨 至相。制华严搜玄义钞为三祖。相
传法藏。贤首国一。制晋译华严探玄记。一乘教义分
齐章等。著述百馀卷。 (第 0498b 页)
宗。遥禀龙树为初祖。杜顺帝心。作华严法界观为二
祖。顺传云华。 智俨 至相。制华严搜玄义钞为三祖。相
传法藏。贤首国一。制晋译华严探玄记。一乘教义分
齐章等。著述百馀卷。 (第 0498b 页)
巨火
中。祷曰。若契合圣心。令一字无损。忽感华严海会菩
萨。现身赞叹。后果无燬(十七)。时弟子中。唯 智俨 独得其
奥。僧有樊玄智。安定人也。弱岁修道于京城。南投为
上足。尚令诵华严。劝依法界观门。修普贤行。 …… (第 0534c 页)
时尚。巳前一日化
去矣。以此验知是文殊应身也(二十三)。馀广传记。
*** 二祖智俨和尚
二祖讳 智俨。 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别号云
华和尚。师居是寺。因而名之。又号至相尊者。亦因主
化其中。人故称 (第 0535a 页)
中。祷曰。若契合圣心。令一字无损。忽感华严海会菩
萨。现身赞叹。后果无燬(十七)。时弟子中。唯 智俨 独得其
奥。僧有樊玄智。安定人也。弱岁修道于京城。南投为
上足。尚令诵华严。劝依法界观门。修普贤行。 …… (第 0534c 页)
时尚。巳前一日化
去矣。以此验知是文殊应身也(二十三)。馀广传记。
*** 二祖智俨和尚
二祖讳 智俨。 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别号云
华和尚。师居是寺。因而名之。又号至相尊者。亦因主
化其中。人故称 (第 0535a 页)
之玄奘奘东
归授窥基基乃网罗制疏学者宗之名为慈恩法相
教或立为法性宗起于文殊大士现为燉煌杜顺师
师传 智俨 俨传康居国法藏大师后入中国为隋文
帝所敬开演新译华严宗旨光从口出藏传清凉观
观传圭峰密学者宗之名为贤 (第 0391b 页)
归授窥基基乃网罗制疏学者宗之名为慈恩法相
教或立为法性宗起于文殊大士现为燉煌杜顺师
师传 智俨 俨传康居国法藏大师后入中国为隋文
帝所敬开演新译华严宗旨光从口出藏传清凉观
观传圭峰密学者宗之名为贤 (第 0391b 页)
。其舌闻经犹能振动。道俗闻之观者
如堵。莫不嗟叹咸发胜心。 出弘赞第七。
** 舍利流出于金文 释智俨。 同州人也。年至十三忽遇梵僧出家。住戒业
寺。遍学法华.维摩.般若等。并穷其了义。遂当法匠。实
所谓高 (第 0014a 页)
如堵。莫不嗟叹咸发胜心。 出弘赞第七。
** 舍利流出于金文 释智俨。 同州人也。年至十三忽遇梵僧出家。住戒业
寺。遍学法华.维摩.般若等。并穷其了义。遂当法匠。实
所谓高 (第 0014a 页)
逝于京师南郊之义善寺。春
秋八十四。葬樊川之北原。颜色经月丰润。阅三期开
龛视之。骸不仆散。
弟子 智俨 名贯至相。振绩京皋。阐
述华严摄论。以继其烈。
**** 唐慈藏
新罗国王诸公子也。金氏。父武。 …… (第 0096a 页)
湘。依长安终南山 智俨 三藏。研究华严。未几遂返本。
国扬化。道经善妙家。将附商舶。即解缆。而善妙悉出
诸衣服什器。素所备物 …… (第 0101c 页)
中。安佛像。然一炬以照之则互影交光。
重重映蔽。不可得而思议矣。
始燉煌杜顺以华严法
界观。传弟子 智俨。 俨传藏。其统绪之正如此。别疏般
若心经。复号康藏国师云。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第 0103a 页)
秋八十四。葬樊川之北原。颜色经月丰润。阅三期开
龛视之。骸不仆散。
弟子 智俨 名贯至相。振绩京皋。阐
述华严摄论。以继其烈。
**** 唐慈藏
新罗国王诸公子也。金氏。父武。 …… (第 0096a 页)
湘。依长安终南山 智俨 三藏。研究华严。未几遂返本。
国扬化。道经善妙家。将附商舶。即解缆。而善妙悉出
诸衣服什器。素所备物 …… (第 0101c 页)
中。安佛像。然一炬以照之则互影交光。
重重映蔽。不可得而思议矣。
始燉煌杜顺以华严法
界观。传弟子 智俨。 俨传藏。其统绪之正如此。别疏般
若心经。复号康藏国师云。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第 0103a 页)
觊。觊授灌顶。顶授智威。智威授惠威。惠威授玄
朗。朗授湛然。是为四教法性观行之宗。隋末顺以法
界观授 智俨。 俨授贤首法藏。至清凉大统国师澄观。
追宗其学。著华严疏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
其化广被西方。是 (第 0559a 页)
朗。朗授湛然。是为四教法性观行之宗。隋末顺以法
界观授 智俨。 俨授贤首法藏。至清凉大统国师澄观。
追宗其学。著华严疏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
其化广被西方。是 (第 0559a 页)
巨火
中。祷曰。若契合圣心。令一字无损。忽感华严海会菩
萨。现身赞叹。后果无燬(十七)。时弟子中。唯 智俨 独得其
奥。僧有樊玄智。安定人也。弱岁修道于京城。南投为
上足。尚令诵华严。劝依法界观门。修普贤行。 …… (第 0619c 页)
浐水瀑涨。三日方济。到时。尚巳前一日化
去矣。以此验知是文殊应身也(二十三)。馀广传记。
* 二祖 智俨 和尚
二祖讳 (第 0620a 页)
智俨。 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别号云
华和尚。师居是寺。因而名之。又号至相尊者。亦因主
化其中。人故称 (第 0620a 页)
中。祷曰。若契合圣心。令一字无损。忽感华严海会菩
萨。现身赞叹。后果无燬(十七)。时弟子中。唯 智俨 独得其
奥。僧有樊玄智。安定人也。弱岁修道于京城。南投为
上足。尚令诵华严。劝依法界观门。修普贤行。 …… (第 0619c 页)
浐水瀑涨。三日方济。到时。尚巳前一日化
去矣。以此验知是文殊应身也(二十三)。馀广传记。
* 二祖 智俨 和尚
二祖讳 (第 0620a 页)
智俨。 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别号云
华和尚。师居是寺。因而名之。又号至相尊者。亦因主
化其中。人故称 (第 0620a 页)
巳长往。关中常作文殊忌斋。岂为师乎。塔樊川北原。
翰林学士许康佐铭。师著法界观门弘华严经。付云
华 智俨。 俨付贤首法藏。
** 法藏
康姓。康居人。年十六鍊一指供养明之育王舍
利塔。寻听华严。则天策名宫 (第 0358b 页)
翰林学士许康佐铭。师著法界观门弘华严经。付云
华 智俨。 俨付贤首法藏。
** 法藏
康姓。康居人。年十六鍊一指供养明之育王舍
利塔。寻听华严。则天策名宫 (第 0358b 页)
宗风。是盖示后人以遍参之
意。可不知乎。
** 贤首宗教(附李长者)
初祖终南法顺法师 二祖云华 智俨 法师
三祖贤首法藏法师 四祖清凉澄观法师
五祖圭峰宗密法师 长水子𤀹法师 慧
因净源法师 能仁 …… (第 0292c 页)
趋
归。师已长往。至今关中以是日作文殊忌
斋。师著法界观门一卷。妄尽还源观一卷。专
弘华严。以授云华 智俨。 俨授贤首法藏。其
教遂行(此中当有 (第 0293a 页)
智俨 法师传。本纪原文遗失)。
法师法藏。其祖康居国(在葱岭铁门北境居音渠)人来居长
安。藏年十六。诣四 (第 0293a 页)
意。可不知乎。
** 贤首宗教(附李长者)
初祖终南法顺法师 二祖云华 智俨 法师
三祖贤首法藏法师 四祖清凉澄观法师
五祖圭峰宗密法师 长水子𤀹法师 慧
因净源法师 能仁 …… (第 0292c 页)
趋
归。师已长往。至今关中以是日作文殊忌
斋。师著法界观门一卷。妄尽还源观一卷。专
弘华严。以授云华 智俨。 俨授贤首法藏。其
教遂行(此中当有 (第 0293a 页)
智俨 法师传。本纪原文遗失)。
法师法藏。其祖康居国(在葱岭铁门北境居音渠)人来居长
安。藏年十六。诣四 (第 0293a 页)
终南山至相寺 智俨
尊者处。邻有宣律师。常
受天供。每斋时天厨送食。一日律师请湘公
斋。湘至坐定既久。天供过时不至。湘乃 …… (第 0993c 页)
鹿园鹤树二千年
流传海外真堪贺
东震西乾共一天」
#+END_VERSE
按此录义湘传云。永徽初。入唐谒 智俨。 然据
浮石本碑。湘武德八年生。丱岁出家。永徽
元年庚戌。与元晓同伴欲西入。至高丽有难
而回。至龙朔元 (第 0994b 页)
年辛酉入唐。就学于 智俨。 总 (第 0994b 页)
受天供。每斋时天厨送食。一日律师请湘公
斋。湘至坐定既久。天供过时不至。湘乃 …… (第 0993c 页)
鹿园鹤树二千年
流传海外真堪贺
东震西乾共一天」
#+END_VERSE
按此录义湘传云。永徽初。入唐谒 智俨。 然据
浮石本碑。湘武德八年生。丱岁出家。永徽
元年庚戌。与元晓同伴欲西入。至高丽有难
而回。至龙朔元 (第 0994b 页)
年辛酉入唐。就学于 智俨。 总 (第 0994b 页)
门掩芬皇顾影空」
#+END_VERSE
回顾至。
** 义湘传教
法师义湘。考曰韩信金氏。年二十九依京师
皇福寺落发。未几西图观化。遂与元晓道出
辽东。边戍逻之为谍者。囚闭者累旬。仅免而
还(事在崔侯本传及晓师行状等)永徽初。会唐使舡有西还者。寓
载入中国。初止杨州。州将刘至仁请留衙内。
供养丰赡。寻往终南山至相寺谒 智俨。 俨前
夕梦一大树生海东。枝叶溥布。来荫神州。上
有凤巢。登视之。有一摩尼宝珠。光明属远。觉
而惊异。 (第 1006c 页)
#+END_VERSE
回顾至。
** 义湘传教
法师义湘。考曰韩信金氏。年二十九依京师
皇福寺落发。未几西图观化。遂与元晓道出
辽东。边戍逻之为谍者。囚闭者累旬。仅免而
还(事在崔侯本传及晓师行状等)永徽初。会唐使舡有西还者。寓
载入中国。初止杨州。州将刘至仁请留衙内。
供养丰赡。寻往终南山至相寺谒 智俨。 俨前
夕梦一大树生海东。枝叶溥布。来荫神州。上
有凤巢。登视之。有一摩尼宝珠。光明属远。觉
而惊异。 (第 1006c 页)
意。尤邃华严宗旨。帝素敬重之。尝引入宫禁导
迎善气。妃主戚里诸贵奉之有如生佛。集华严法界
观门。弟子 智俨 尊者传其教。
十六年三藏玄奘法师发王舍城入祇罗国。国主郊
迎之。巳而问曰。而国有圣人出世作小秦王破 (第 0166a 页)
迎善气。妃主戚里诸贵奉之有如生佛。集华严法界
观门。弟子 智俨 尊者传其教。
十六年三藏玄奘法师发王舍城入祇罗国。国主郊
迎之。巳而问曰。而国有圣人出世作小秦王破 (第 016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