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师。特特出世一番。单为开示此事。使
之悟其本有。不假外求。若悟此本有。则日用六根门
头应缘作用者。皆 佛智 现前。名佛知见。非众生妄想
知见也。若悟此知见。则头头法法。皆真实用心。凡一
切动用诸行。皆真实妙行 (第 0504a 页)
之悟其本有。不假外求。若悟此本有。则日用六根门
头应缘作用者。皆 佛智 现前。名佛知见。非众生妄想
知见也。若悟此知见。则头头法法。皆真实用心。凡一
切动用诸行。皆真实妙行 (第 0504a 页)
赞叹。祖又语
彼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
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 佛智。 复告遍
行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于衷乎。遍行曰。我
忆念七劫前。生常安乐国。师与智者月净。记 (第 0037b 页)
彼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
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 佛智。 复告遍
行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于衷乎。遍行曰。我
忆念七劫前。生常安乐国。师与智者月净。记 (第 0037b 页)
。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 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
姑苏陈氏子。东斋川和
尚为落发。师久依 佛智。 每入室。智以狗子无佛性话
问之。师罔对。一日。闻僧举五祖颂云赵州露刃剑。忽
大悟。有偈曰。鼓吹轰轰袒 …… (第 0431a 页)
道场全禅师法嗣
**** 常州华藏伊庵有权禅师
临安昌化祁氏子。年十四
得度。十八岁。礼 佛智 裕禅师于灵隐。时无庵为第一 …… (第 0441c 页)
。邻僧以手触之。师感悟。为偈
曰。黑漆昆崙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芦华影里弄
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 佛智 尝问。心包太虚。量廓沙
界时如何。师曰。大海不宿死尸。智抚其座曰。此子他
日当据此座。呵佛骂祖去在。 (第 0442a 页)
**** 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
姑苏陈氏子。东斋川和
尚为落发。师久依 佛智。 每入室。智以狗子无佛性话
问之。师罔对。一日。闻僧举五祖颂云赵州露刃剑。忽
大悟。有偈曰。鼓吹轰轰袒 …… (第 0431a 页)
道场全禅师法嗣
**** 常州华藏伊庵有权禅师
临安昌化祁氏子。年十四
得度。十八岁。礼 佛智 裕禅师于灵隐。时无庵为第一 …… (第 0441c 页)
。邻僧以手触之。师感悟。为偈
曰。黑漆昆崙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芦华影里弄
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 佛智 尝问。心包太虚。量廓沙
界时如何。师曰。大海不宿死尸。智抚其座曰。此子他
日当据此座。呵佛骂祖去在。 (第 0442a 页)
(三十七)死心悟新禅师 (三十八)灵芝元照律
师 (三十九)林灵素以术要君 (四十)黄龙惟
清禅师 (四十一)佛鉴惠勤禅师 (四十二)上听
林灵素讲经 (四十三)大金立国 (四十四)改
佛号灭僧寺 (四十五)张无尽传 (四十六)觉
范德洪禅师 (四十七)诏道法师复僧服
(北涧铭附)
第二十卷
(一)南宋高宗(二)西竺苏陀室利(三)圆悟克勤
禅师(四)虎丘绍隆禅师(五) 佛智端裕 禅师
(六)牧庵法忠禅师(七)真歇清了禅师(八)感
山晓莹禅师(九)宏智正觉禅师
(十)孝宗 (十 (第 0482c 页)
师 (三十九)林灵素以术要君 (四十)黄龙惟
清禅师 (四十一)佛鉴惠勤禅师 (四十二)上听
林灵素讲经 (四十三)大金立国 (四十四)改
佛号灭僧寺 (四十五)张无尽传 (四十六)觉
范德洪禅师 (四十七)诏道法师复僧服
(北涧铭附)
第二十卷
(一)南宋高宗(二)西竺苏陀室利(三)圆悟克勤
禅师(四)虎丘绍隆禅师(五) 佛智端裕 禅师
(六)牧庵法忠禅师(七)真歇清了禅师(八)感
山晓莹禅师(九)宏智正觉禅师
(十)孝宗 (十 (第 0482c 页)
谢曰。仆以习俗生常违道自佚。忽于所未
究。玩其所先述。背正法而异论。受邪言以
同失。今闻 佛智 之玄邃。乃知释教之忠质。
豁然神悟而理摅。足以荡迷而祛疾。虽从
邪于昔岁。请归正于兹日。谨诵来戒以为 (第 0567c 页)
究。玩其所先述。背正法而异论。受邪言以
同失。今闻 佛智 之玄邃。乃知释教之忠质。
豁然神悟而理摅。足以荡迷而祛疾。虽从
邪于昔岁。请归正于兹日。谨诵来戒以为 (第 0567c 页)
其钦敬古所未有
帝后亲奉接足礼授。
(五 丁卯) 金国与蒙国议和○蒙国自称祖元皇帝。
(戊辰) 佛智端裕 禅师入寂。师吴越钱氏之裔。
嗣圆悟。初住邓之丹霞。迁住虎丘。次径
山。庵居于西华秀峰。敕住建康保宁。 (第 0687b 页)
帝后亲奉接足礼授。
(五 丁卯) 金国与蒙国议和○蒙国自称祖元皇帝。
(戊辰) 佛智端裕 禅师入寂。师吴越钱氏之裔。
嗣圆悟。初住邓之丹霞。迁住虎丘。次径
山。庵居于西华秀峰。敕住建康保宁。 (第 0687b 页)
西夏 |
金国海慧大师迁化。帝偕后亲奉舍利。五处
立塔。特谥佛觉佑国大禅师。次年正月赐清
慧号 佛智 护国大师。登国师座。特赐金襕僧
伽黎大衣珍异瓶炉宝器。帝与后亲奉接足
礼拜授衣。其钦敬古所未有(本传 …… (第 0890b 页)
宗嘉
定间。东阳吴克已为道作传(府志)。
| 戊辰 |绍兴十八年 |大金 皇统八年 |西夏 宋佛智禅师。 名端裕。吴越王钱氏之裔。嗣圜
悟勤禅师。初住邓州丹霞。迁虎丘移径山庵
于西华。敕住保宁万寿。迁闽之玄 (第 0890c 页)
金国海慧大师迁化。帝偕后亲奉舍利。五处
立塔。特谥佛觉佑国大禅师。次年正月赐清
慧号 佛智 护国大师。登国师座。特赐金襕僧
伽黎大衣珍异瓶炉宝器。帝与后亲奉接足
礼拜授衣。其钦敬古所未有(本传 …… (第 0890b 页)
宗嘉
定间。东阳吴克已为道作传(府志)。
| 戊辰 |绍兴十八年 |大金 皇统八年 |西夏 宋佛智禅师。 名端裕。吴越王钱氏之裔。嗣圜
悟勤禅师。初住邓州丹霞。迁虎丘移径山庵
于西华。敕住保宁万寿。迁闽之玄 (第 0890c 页)
不期自办。舜何乐焉。故曰有天下而不与也。
二者曲为钝根凡夫。须示苦乐。令生忻厌。先以欲钩
率。后令入 佛智。 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匆闻饱暖之望。
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岂不身心踊跃。舍故
即新。但得往生。终 (第 0382b 页)
二者曲为钝根凡夫。须示苦乐。令生忻厌。先以欲钩
率。后令入 佛智。 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匆闻饱暖之望。
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岂不身心踊跃。舍故
即新。但得往生。终 (第 0382b 页)
即佛。念念念佛。无念不佛。
心净土净。亦复如是。读诵大乘者。不读大乘。则不明
佛心。不明佛心。则不契 佛智。 不 (第 0449b 页)
佛智。 纵生彼国。不 …… (第 0449b 页)
得见佛。果明佛心。果契 佛智。 自利利他。机不容巳。以
佛与众生同一体故。三福齐修。净因具足。或观或念。
随所愿求。譬如持镜取像。扬 …… (第 0449c 页)
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本往生三辈。皆发菩提。而除五逆谤法。别有胎生
一类。以疑惑 佛智 故。盖菩提心非智慧不发。此经唯
上品三辈。略与大本三辈相当。中品唯求自利。纵不
生疑惑。要为不了 (第 0451b 页)
佛智。 故在胎化之间。下品末后回
心。处华胎中。自七七日以往。至十二大劫。并是大本
胎生所摄。天台以此经九品 …… (第 0451b 页)
彼之三辈。纯是化生。其胎生者。未尝不信罪福。修习
善本。由不信 佛智。 尚堕疑城。此经下品积恶巳稔。纵
不生疑城。定在边地。去化生诸辈甚远。然则五逆谤
法。大本三辈不收者。 (第 0451c 页)
心净土净。亦复如是。读诵大乘者。不读大乘。则不明
佛心。不明佛心。则不契 佛智。 不 (第 0449b 页)
佛智。 纵生彼国。不 …… (第 0449b 页)
得见佛。果明佛心。果契 佛智。 自利利他。机不容巳。以
佛与众生同一体故。三福齐修。净因具足。或观或念。
随所愿求。譬如持镜取像。扬 …… (第 0449c 页)
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本往生三辈。皆发菩提。而除五逆谤法。别有胎生
一类。以疑惑 佛智 故。盖菩提心非智慧不发。此经唯
上品三辈。略与大本三辈相当。中品唯求自利。纵不
生疑惑。要为不了 (第 0451b 页)
佛智。 故在胎化之间。下品末后回
心。处华胎中。自七七日以往。至十二大劫。并是大本
胎生所摄。天台以此经九品 …… (第 0451b 页)
彼之三辈。纯是化生。其胎生者。未尝不信罪福。修习
善本。由不信 佛智。 尚堕疑城。此经下品积恶巳稔。纵
不生疑城。定在边地。去化生诸辈甚远。然则五逆谤
法。大本三辈不收者。 (第 0451c 页)
父母。且自身者。一心既运。三宝
复归。各运虔诚。求哀发露。我等佛子自从无始旷大
劫来。无明覆心。迷自 佛智。 妄惑造业。生死转回。背佛
法僧。随恶师友。眼根著色。为恩爱奴。不睹如来法身
周遍。耳贪声境。残害无穷 (第 0102b 页)
复归。各运虔诚。求哀发露。我等佛子自从无始旷大
劫来。无明覆心。迷自 佛智。 妄惑造业。生死转回。背佛
法僧。随恶师友。眼根著色。为恩爱奴。不睹如来法身
周遍。耳贪声境。残害无穷 (第 0102b 页)
不尽。我之大愿终亦不尽。运此不尽之
愿力。度此不尽之众生。方显无量心光。能与弥陀
同调矣。
○种智。 佛智 也谓能通达一相无量相也。
○或问曰。此经单言持名。愿文忽说禅观。何也。答
曰。若神明不入观中。所持 (第 0909c 页)
愿力。度此不尽之众生。方显无量心光。能与弥陀
同调矣。
○种智。 佛智 也谓能通达一相无量相也。
○或问曰。此经单言持名。愿文忽说禅观。何也。答
曰。若神明不入观中。所持 (第 0909c 页)
彻底担荷得去。其馀世智辩
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确确)。又不若愚夫妇
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 佛智。 暗合道妙也(确确)。我见是
利。故说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岂敢违
抗。不善顺入也哉二正宗分 …… (第 0873a 页)
十二岁。后有僧病中入冥。
见王礼一僧像。询之。乃永明禅师。往生西方上上
品。王重其德。故礼敬耳。潜通 佛智。 暗合道妙者。老
实人念佛。无思量分别。唯一实信暗暗与佛智道
妙合也。经文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竟。 (第 0873b 页)
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确确)。又不若愚夫妇
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 佛智。 暗合道妙也(确确)。我见是
利。故说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岂敢违
抗。不善顺入也哉二正宗分 …… (第 0873a 页)
十二岁。后有僧病中入冥。
见王礼一僧像。询之。乃永明禅师。往生西方上上
品。王重其德。故礼敬耳。潜通 佛智。 暗合道妙者。老
实人念佛。无思量分别。唯一实信暗暗与佛智道
妙合也。经文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竟。 (第 0873b 页)
。
故难沮。】
「日生佛。」
【慧光普照。如日初生。】
「网明佛。」
【梵网千珠。光明洞彻。 佛智 如宝网。无所不照。】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
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 (第 0806b 页)
故难沮。】
「日生佛。」
【慧光普照。如日初生。】
「网明佛。」
【梵网千珠。光明洞彻。 佛智 如宝网。无所不照。】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
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 (第 0806b 页)
劫。发无上道心。下
下。十二大劫。发菩提之心。
问极乐九品下。是释明妙宗钞或有差误。
钞。
不了 佛智 志意犹豫者。若了 (第 0781b 页)
佛智。 则知非净非
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
疑。依违不决也。又犹豫者。利根执自性 …… (第 0781b 页)
刹。兼了 佛智。 则径生极乐。不修功德。愿生彼刹。又不
了 (第 0781c 页)
佛智。 则竟滞娑婆。今因修诸功德。又临终自悔。故
得入边地。不滞娑婆。以不了 (第 0781c 页)
佛智。 志意犹豫。故见七
宝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乐如忉利天者。古云。华中快乐如忉利。
不比人间父母胎 …… (第 0781c 页)
。阎
浮金锁。系其两足。不得自在。喻五百岁不见佛闻法。
如处胎也。
识其本罪。谓志意犹豫之罪。能了 佛智。 方名深自悔
责。
钞。
是最后心者。此心之后。更无馀心故。
名为大
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谛 (第 0781c 页)
下。十二大劫。发菩提之心。
问极乐九品下。是释明妙宗钞或有差误。
钞。
不了 佛智 志意犹豫者。若了 (第 0781b 页)
佛智。 则知非净非
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
疑。依违不决也。又犹豫者。利根执自性 …… (第 0781b 页)
刹。兼了 佛智。 则径生极乐。不修功德。愿生彼刹。又不
了 (第 0781c 页)
佛智。 则竟滞娑婆。今因修诸功德。又临终自悔。故
得入边地。不滞娑婆。以不了 (第 0781c 页)
佛智。 志意犹豫。故见七
宝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乐如忉利天者。古云。华中快乐如忉利。
不比人间父母胎 …… (第 0781c 页)
。阎
浮金锁。系其两足。不得自在。喻五百岁不见佛闻法。
如处胎也。
识其本罪。谓志意犹豫之罪。能了 佛智。 方名深自悔
责。
钞。
是最后心者。此心之后。更无馀心故。
名为大
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谛 (第 0781c 页)
发起各不同故。
白毫放光启一乘之教者。如来于法华会上。先放白
毫相光。照万八千土。然后告舍利弗。诸 佛智 慧。甚深
无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
便说等。
毗耶示疾开不二之谈者。维摩居 (第 0746b 页)
白毫放光启一乘之教者。如来于法华会上。先放白
毫相光。照万八千土。然后告舍利弗。诸 佛智 慧。甚深
无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
便说等。
毗耶示疾开不二之谈者。维摩居 (第 0746b 页)
光明。映蔽一切也。
【钞】智慧光明极其广大。映蔽凡小。及以因人。
△五释大明佛。
【疏】大明者 佛智 大明。无惑不破也。
【钞】佛證三智。皆有大明。能破三惑。及以二死既能
自破。亦能破他。
△六释宝 (第 0592b 页)
【钞】智慧光明极其广大。映蔽凡小。及以因人。
△五释大明佛。
【疏】大明者 佛智 大明。无惑不破也。
【钞】佛證三智。皆有大明。能破三惑。及以二死既能
自破。亦能破他。
△六释宝 (第 0592b 页)
除无
量亿劫者。通见彼国依报诸境故。今观除五万亿
劫者。始见彼佛一华座故。较前则胜。于次则劣。然
是 佛智 如量说耳。非馀者所可道也。
必下。次当来
生方。
作是下。四拣邪正也。
△八圣像观。】
「佛告阿难 (第 0436c 页)
量亿劫者。通见彼国依报诸境故。今观除五万亿
劫者。始见彼佛一华座故。较前则胜。于次则劣。然
是 佛智 如量说耳。非馀者所可道也。
必下。次当来
生方。
作是下。四拣邪正也。
△八圣像观。】
「佛告阿难 (第 0436c 页)
师不应自是而非他。师曰。或名异
体同。或名同体异。因兹滥矣。只如菩提涅槃
真如佛性名异体同。真心妄心 佛智 世智名
同体异。缘南方错将妄心言是真心。认贼为
子。有取世智称为 (第 0438c 页)
佛智。 犹如鱼目而乱明珠。
不可雷同事须甄别。曰若为离得此过。师曰。
汝但子细反观阴入界处一一推穷。有纤豪 …… (第 0438c 页)
常巧唇薄舌。及
乎问著总皆不道。何不出来。莫论佛出世时
事。兄弟今时人担佛著肩上行。闻老僧言
心不是 佛智 不是道。便聚头拟推老僧无尔 …… (第 0445a 页)
尔后人恁么行履。今时学人披个衣服。
傍家疑恁么闲事还得否。曰既不是心不是
佛不是物。和尚今却云心不是 佛智 不是道。
未审若何。师曰。尔不认心(一有不字)是 (第 0445b 页)
佛智 不是
道。老僧勿(一作忽)得心来复何处著。曰总既不
得何异太虚。师曰。既不是物比什么太虚。又
教谁异 (第 0445b 页)
体同。或名同体异。因兹滥矣。只如菩提涅槃
真如佛性名异体同。真心妄心 佛智 世智名
同体异。缘南方错将妄心言是真心。认贼为
子。有取世智称为 (第 0438c 页)
佛智。 犹如鱼目而乱明珠。
不可雷同事须甄别。曰若为离得此过。师曰。
汝但子细反观阴入界处一一推穷。有纤豪 …… (第 0438c 页)
常巧唇薄舌。及
乎问著总皆不道。何不出来。莫论佛出世时
事。兄弟今时人担佛著肩上行。闻老僧言
心不是 佛智 不是道。便聚头拟推老僧无尔 …… (第 0445a 页)
尔后人恁么行履。今时学人披个衣服。
傍家疑恁么闲事还得否。曰既不是心不是
佛不是物。和尚今却云心不是 佛智 不是道。
未审若何。师曰。尔不认心(一有不字)是 (第 0445b 页)
佛智 不是
道。老僧勿(一作忽)得心来复何处著。曰总既不
得何异太虚。师曰。既不是物比什么太虚。又
教谁异 (第 04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