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远公。刻莲漏。礼六时
耳。
** 西湖净慈寺宗镜堂记
武林西湖。有山曰南屏。有寺居其上。曰净慈。 宋高宗
南渡。崇五山十刹。而首兹焉。寺始于周显德。吴越钱
忠懿王建。初为永明院。迎智觉寿禅师。为开山第一
代 (第 0640a 页)
耳。
** 西湖净慈寺宗镜堂记
武林西湖。有山曰南屏。有寺居其上。曰净慈。 宋高宗
南渡。崇五山十刹。而首兹焉。寺始于周显德。吴越钱
忠懿王建。初为永明院。迎智觉寿禅师。为开山第一
代 (第 0640a 页)
(三十七)死心悟新禅师 (三十八)灵芝元照律
师 (三十九)林灵素以术要君 (四十)黄龙惟
清禅师 (四十一)佛鉴惠勤禅师 (四十二)上听
林灵素讲经 (四十三)大金立国 (四十四)改
佛号灭僧寺 (四十五)张无尽传 (四十六)觉
范德洪禅师 (四十七)诏道法师复僧服
(北涧铭附)
第二十卷
(一) 南宋高宗(二) 西竺苏陀室利(三)圆悟克勤
禅师(四)虎丘绍隆禅师(五)佛智端裕禅师
(六)牧庵法忠禅师(七)真歇清 (第 0482c 页)
师 (三十九)林灵素以术要君 (四十)黄龙惟
清禅师 (四十一)佛鉴惠勤禅师 (四十二)上听
林灵素讲经 (四十三)大金立国 (四十四)改
佛号灭僧寺 (四十五)张无尽传 (四十六)觉
范德洪禅师 (四十七)诏道法师复僧服
(北涧铭附)
第二十卷
(一) 南宋高宗(二) 西竺苏陀室利(三)圆悟克勤
禅师(四)虎丘绍隆禅师(五)佛智端裕禅师
(六)牧庵法忠禅师(七)真歇清 (第 0482c 页)
华亭念常集
南宋(姓赵氏都杭州)○不轻曰(南渡高孝光宁理度幼主。七宗百三十四)。
(一 丁未) 高宗构(母韦妃。徽宗梦吴越武肃钱王入室。已而生帝。封康王。靖康初尝出使斡离不军。
是冬斡离不再来。奉诏再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请无往。至磁州守臣宗泽。及磁人亦止之。相州守
亦以蜡书言。金人方遣骑。物色康王所在。乃回相州。揭榜召兵勤王。有诏以康王为大元帅。江伯彦宗泽
为副。速领兵入卫。王从伯彦议。出相州北门。渡河至大名。闻京城陷。请进兵向京城。伯彦不可。请王移
兵东平措身安地。南仲亦以为然。遂东。河间守黄潜善亦领兵至。进屯济州。探报张邦昌为金所立。二帝
北行。邦昌迎元祐孟后听政。文武官吏皆劝进邦昌。下手书以迎立康王。告中外有曰。汉家之厄十世。
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书来。邦昌继至伏地。恸哭请死。
使人自河北窜来。进道君手礼曰。便可即真来救父母。王恸哭拜受。遂趋应天即位)
。
改建炎元年。
金国天会五年。
(庚戌) 上自正月至温之江心。改额曰龙翔。东
轩曰浴日。宸翰 (第 0685a 页)
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请无往。至磁州守臣宗泽。及磁人亦止之。相州守
亦以蜡书言。金人方遣骑。物色 康王 所在。乃回相州。揭榜召兵勤王。有诏以 (第 0685a 页)
康王 为大元帅。江伯彦宗泽
为副。速领兵入卫。王从伯彦议。出相州北门。渡河至大名。闻京城陷。请进兵向京城。 …… (第 0685a 页)
兵至。进屯济州。探报张邦昌为金所立。二帝
北行。邦昌迎元祐孟后听政。文武官吏皆劝进邦昌。下手书以迎立 康王。 告中外有曰。汉家之厄十世。
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书来。邦昌继 (第 0685b 页)
南宋(姓赵氏都杭州)○不轻曰(南渡高孝光宁理度幼主。七宗百三十四)。
(一 丁未) 高宗构(母韦妃。徽宗梦吴越武肃钱王入室。已而生帝。封康王。靖康初尝出使斡离不军。
是冬斡离不再来。奉诏再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请无往。至磁州守臣宗泽。及磁人亦止之。相州守
亦以蜡书言。金人方遣骑。物色康王所在。乃回相州。揭榜召兵勤王。有诏以康王为大元帅。江伯彦宗泽
为副。速领兵入卫。王从伯彦议。出相州北门。渡河至大名。闻京城陷。请进兵向京城。伯彦不可。请王移
兵东平措身安地。南仲亦以为然。遂东。河间守黄潜善亦领兵至。进屯济州。探报张邦昌为金所立。二帝
北行。邦昌迎元祐孟后听政。文武官吏皆劝进邦昌。下手书以迎立康王。告中外有曰。汉家之厄十世。
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书来。邦昌继至伏地。恸哭请死。
使人自河北窜来。进道君手礼曰。便可即真来救父母。王恸哭拜受。遂趋应天即位)
改建炎元年。
金国天会五年。
(庚戌) 上自正月至温之江心。改额曰龙翔。东
轩曰浴日。宸翰 (第 0685a 页)
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请无往。至磁州守臣宗泽。及磁人亦止之。相州守
亦以蜡书言。金人方遣骑。物色 康王 所在。乃回相州。揭榜召兵勤王。有诏以 (第 0685a 页)
康王 为大元帅。江伯彦宗泽
为副。速领兵入卫。王从伯彦议。出相州北门。渡河至大名。闻京城陷。请进兵向京城。 …… (第 0685a 页)
兵至。进屯济州。探报张邦昌为金所立。二帝
北行。邦昌迎元祐孟后听政。文武官吏皆劝进邦昌。下手书以迎立 康王。 告中外有曰。汉家之厄十世。
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书来。邦昌继 (第 0685b 页)
。故安然
不寻逐之。惟勿逐乃七日自得。逐则失中道而弗
得矣。勿逐二字。即思患豫防之妙。】
「九三。 高宗 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三年克
之。惫也。」
【以重刚居明极。 (第 0451b 页)
高宗 伐鬼方之象也。然且三年克
之。困惫甚矣。况刚明未必如 (第 0451b 页)
高宗 者乎。况可用小
人以穷兵黩武殃民贼国乎。奈何不思患而豫防
之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象曰 (第 0451b 页)
不寻逐之。惟勿逐乃七日自得。逐则失中道而弗
得矣。勿逐二字。即思患豫防之妙。】
「九三。 高宗 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三年克
之。惫也。」
【以重刚居明极。 (第 0451b 页)
高宗 伐鬼方之象也。然且三年克
之。困惫甚矣。况刚明未必如 (第 0451b 页)
高宗 者乎。况可用小
人以穷兵黩武殃民贼国乎。奈何不思患而豫防
之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象曰 (第 0451b 页)
真宗
* 仁宗
* 英宗
* 神宗
* 哲宗
* 徽宗
* 钦宗 高宗(南渡) 孝宗
* 光宗
* 宁宗
* 理宗
* 度宗
* 幼主
** 太祖 …… (第 0859a 页)
观间。塔葬院南芙蓉浦上。有嗣子。曰可观
有朋齐璧如湛善荣。灯灯相续学侣皆龙象。
岁建法华三昧期忏。 高宗 居德寿宫。改寿圣
为广福院。吴越讲宗多车溪之派系(寺记)。
| 戊辰 元祐三年 |大辽 咸雍二十四 …… (第 0877a 页)
来有名德僧为众师
法未曾谥名者。仰所属勘会闻奏。谥给师号。
诏天下军州创崇宁寺。又改额曰天宁寺。至 高宗 改报恩寺光孝。追崇严荐(南渡中兴小历)。
| 癸未 崇宁二年 |大辽 乾统三年 |女真 二年 |西 …… (第 0880c 页)
密邓公子常奏赐紫服师号。
诏住建康蒋山。敕补汴京天宁万寿寺。帝召
见褒宠甚渥。建炎初又迁镇江金山。适 高宗
驾幸扬州。诏入对赐号圜悟禅师。迁江西云
居。久之还领昭觉。绍兴五年 (第 0882b 页)
(高宗 年号)八月己酉示
微恙。趺坐书偈别众投笔而逝。火化舌齿不
坏。舍利五色无数。塔于昭觉寺之侧。谥真觉 …… (第 0882b 页)
银犒
师。尊我主为伯父。归我燕云之人在汉者。割
中山太原河间之地。亲王宰相为质。我乃退
师。诏以皇弟 康王 为军前计谋使。张邦昌副
之。李邺高世则偕行。所求皆与之。其三镇
诏书。李纲留之不遣。乙亥诏金国以大金 …… (第 0887c 页)
亥勤王之兵并至号二十万。京师人心稍
安。二月金使复来。帝遣宇文虚中。赍李纲所
留三镇诏书以往。仍奉迎 康王。 先是 (第 0887c 页)
康王 留
金营。与金国太子同射。连发三矢皆中。鹄
连珠不断。金人谓将官良家子。似非亲王乃
遣归。更请肃王为 (第 0887c 页)
质。乙巳 康王 自金营还。金
人围京城凡三十三日。既得三镇诏书及肃
王。不俟金银数足。丙午金师退窜蔡京儋州。
至潭而 …… (第 0887c 页)
之。金人以三镇未
得。冬十月复两道入寇。十一月乙酉斡离不
犯京师屯刘家寺。闰月粘罕犯京师屯青城。
诏 康王 搆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陈搆为元帅。
宗泽副之。速领兵入卫。丙辰京城失守。辛
酉帝如青城。二酋令孙觐撰降 (第 0888a 页)
表书成。令帝
签名。北望拜发。且云其主别立贤君但称宋
王。帝默然。十二月壬戌朔帝留青城。 康王 开
元帅府于相州。癸亥帝自青城回。粘罕请遣
使迎 (第 0888a 页)
康王。 使还报不见 (第 0888a 页)
康王 为辞(宋鉴)。
西夏四月。夏人寇边攻震威城。戎酋呼知城
朱昭曰。大金约我夹攻。自河以北大金得之。 …… (第 0888a 页)
资善
堂(邦昌僣位凡三十三日。元祐孟太后哲宗后也。时六宫有位者皆从二帝。惟后以废得存)。癸亥群
臣请 康王 即帝位。辛巳 (第 0888b 页)
康王 至单州。壬午至
虞城县。邦昌闻车驾至南京。排辨舆辇冠冕
服御仪物。百官有司各以其职并赴南京以
备册礼 (第 0888b 页)
。癸未 康王 次应天府(今归德府隋曰宋州豫域)。翌日
诣鸿庆宫朝三殿御容张邦昌至。伏地恸哭
请罪。王慰抚之。甲申耿 …… (第 0888b 页)
王乃以己丑即帝位于南京。 高宗
讳搆。徽宗第九子。封康王。靖康二年五月康
寅朔。改元建炎。以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节。
窜张邦昌于潭州。 …… (第 0888c 页)
五年 |西夏 |
| 丙午 淳熙十三年 |大定二十六年 |西夏 |
| 丁未 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 太上皇高宗 崩 |大定二十七年 |西夏 |
| 戊申 淳熙十五年 |大定二十八年 |西夏 |
| 己酉 淳熙 (第 0896c 页)
* 仁宗
* 英宗
* 神宗
* 哲宗
* 徽宗
* 钦宗 高宗(南渡) 孝宗
* 光宗
* 宁宗
* 理宗
* 度宗
* 幼主
** 太祖 …… (第 0859a 页)
观间。塔葬院南芙蓉浦上。有嗣子。曰可观
有朋齐璧如湛善荣。灯灯相续学侣皆龙象。
岁建法华三昧期忏。 高宗 居德寿宫。改寿圣
为广福院。吴越讲宗多车溪之派系(寺记)。
| 戊辰 元祐三年 |大辽 咸雍二十四 …… (第 0877a 页)
来有名德僧为众师
法未曾谥名者。仰所属勘会闻奏。谥给师号。
诏天下军州创崇宁寺。又改额曰天宁寺。至 高宗 改报恩寺光孝。追崇严荐(南渡中兴小历)。
| 癸未 崇宁二年 |大辽 乾统三年 |女真 二年 |西 …… (第 0880c 页)
密邓公子常奏赐紫服师号。
诏住建康蒋山。敕补汴京天宁万寿寺。帝召
见褒宠甚渥。建炎初又迁镇江金山。适 高宗
驾幸扬州。诏入对赐号圜悟禅师。迁江西云
居。久之还领昭觉。绍兴五年 (第 0882b 页)
(高宗 年号)八月己酉示
微恙。趺坐书偈别众投笔而逝。火化舌齿不
坏。舍利五色无数。塔于昭觉寺之侧。谥真觉 …… (第 0882b 页)
银犒
师。尊我主为伯父。归我燕云之人在汉者。割
中山太原河间之地。亲王宰相为质。我乃退
师。诏以皇弟 康王 为军前计谋使。张邦昌副
之。李邺高世则偕行。所求皆与之。其三镇
诏书。李纲留之不遣。乙亥诏金国以大金 …… (第 0887c 页)
亥勤王之兵并至号二十万。京师人心稍
安。二月金使复来。帝遣宇文虚中。赍李纲所
留三镇诏书以往。仍奉迎 康王。 先是 (第 0887c 页)
康王 留
金营。与金国太子同射。连发三矢皆中。鹄
连珠不断。金人谓将官良家子。似非亲王乃
遣归。更请肃王为 (第 0887c 页)
质。乙巳 康王 自金营还。金
人围京城凡三十三日。既得三镇诏书及肃
王。不俟金银数足。丙午金师退窜蔡京儋州。
至潭而 …… (第 0887c 页)
之。金人以三镇未
得。冬十月复两道入寇。十一月乙酉斡离不
犯京师屯刘家寺。闰月粘罕犯京师屯青城。
诏 康王 搆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陈搆为元帅。
宗泽副之。速领兵入卫。丙辰京城失守。辛
酉帝如青城。二酋令孙觐撰降 (第 0888a 页)
表书成。令帝
签名。北望拜发。且云其主别立贤君但称宋
王。帝默然。十二月壬戌朔帝留青城。 康王 开
元帅府于相州。癸亥帝自青城回。粘罕请遣
使迎 (第 0888a 页)
康王。 使还报不见 (第 0888a 页)
康王 为辞(宋鉴)。
西夏四月。夏人寇边攻震威城。戎酋呼知城
朱昭曰。大金约我夹攻。自河以北大金得之。 …… (第 0888a 页)
资善
堂(邦昌僣位凡三十三日。元祐孟太后哲宗后也。时六宫有位者皆从二帝。惟后以废得存)。癸亥群
臣请 康王 即帝位。辛巳 (第 0888b 页)
康王 至单州。壬午至
虞城县。邦昌闻车驾至南京。排辨舆辇冠冕
服御仪物。百官有司各以其职并赴南京以
备册礼 (第 0888b 页)
。癸未 康王 次应天府(今归德府隋曰宋州豫域)。翌日
诣鸿庆宫朝三殿御容张邦昌至。伏地恸哭
请罪。王慰抚之。甲申耿 …… (第 0888b 页)
王乃以己丑即帝位于南京。 高宗
讳搆。徽宗第九子。封康王。靖康二年五月康
寅朔。改元建炎。以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节。
窜张邦昌于潭州。 …… (第 0888c 页)
五年 |西夏 |
| 丙午 淳熙十三年 |大定二十六年 |西夏 |
| 丁未 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 太上皇高宗 崩 |大定二十七年 |西夏 |
| 戊申 淳熙十五年 |大定二十八年 |西夏 |
| 己酉 淳熙 (第 0896c 页)
宗眼目。逆顺境
中。未尝动念。随方劝化。即成颂文。目曰西行集。又著
弥陀节要。證道歌。风月集。行世。 宋高宗。 诏至德寿殿。
说净土法。特赐净业导师慈照宗主。尝发誓言。愿大
地人。普觉妙道。以四字为定名之宗。导人 (第 0224b 页)
中。未尝动念。随方劝化。即成颂文。目曰西行集。又著
弥陀节要。證道歌。风月集。行世。 宋高宗。 诏至德寿殿。
说净土法。特赐净业导师慈照宗主。尝发誓言。愿大
地人。普觉妙道。以四字为定名之宗。导人 (第 0224b 页)
普劝念佛代为法界众生礼佛忏
悔祈生安养创白莲忏堂述四土三观选佛图开示
莲宗眼目立普觉妙道四字以定名派 高宗皇帝 召
见赐号慈照后于铎城三月二十三日告众曰吾化
缘巳毕时当行矣言讫合掌示寂茶毗舍利无数敕
赐最胜之塔。 (第 0088c 页)
悔祈生安养创白莲忏堂述四土三观选佛图开示
莲宗眼目立普觉妙道四字以定名派 高宗皇帝 召
见赐号慈照后于铎城三月二十三日告众曰吾化
缘巳毕时当行矣言讫合掌示寂茶毗舍利无数敕
赐最胜之塔。 (第 0088c 页)
慈母早崩。将报深恩。乃敕造大
慈恩寺。度僧一百人。造观一。名昊天观。宫一。名罔
极宫。度道士五十人。 高宗 贞观十年生矣。沙门此
云勤息。勤善息恶也。即出家都名。师。讳窥基。字洪
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 (第 0099b 页)
慈恩寺。度僧一百人。造观一。名昊天观。宫一。名罔
极宫。度道士五十人。 高宗 贞观十年生矣。沙门此
云勤息。勤善息恶也。即出家都名。师。讳窥基。字洪
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 (第 0099b 页)
盖欲令
利根钝根俱悟此道也。集白莲忏开四土图。
以信行愿为资粮。以戒定慧为枢要。盖立此
念佛正宗也。 宋高宗 御书莲社二字。盖崇此
法门也。钦惟大元普天一统。诸国来朝人心
乐善。庐山东林禅寺东岩圆应日禅师。钦奉 (第 0304a 页)
利根钝根俱悟此道也。集白莲忏开四土图。
以信行愿为资粮。以戒定慧为枢要。盖立此
念佛正宗也。 宋高宗 御书莲社二字。盖崇此
法门也。钦惟大元普天一统。诸国来朝人心
乐善。庐山东林禅寺东岩圆应日禅师。钦奉 (第 0304a 页)
书莲社二字。赐
防御使浙西路总管张[揙-户+(今-一)]。龙骧凤翥八法俱
全。真希世河洛之瑞也。窃惟 高宗皇帝。 以唐
虞之化甄陶天下。功成不居。脱屣万乘。退藏
之暇。游心内典。且欲追还庐阜念佛之风。故
有斯举焉。 (第 0149a 页)
防御使浙西路总管张[揙-户+(今-一)]。龙骧凤翥八法俱
全。真希世河洛之瑞也。窃惟 高宗皇帝。 以唐
虞之化甄陶天下。功成不居。脱屣万乘。退藏
之暇。游心内典。且欲追还庐阜念佛之风。故
有斯举焉。 (第 0149a 页)
师。
浮汴。直抵长芦。谒祖照。一语契投。命为侍者。踰年分
座。未几。照称疾退閒。命师继席。学者如归。 宋高宗 建
炎末。游四明。主补陀。台之天封。闽之雪峰。诏住育王。
徙温州龙翔。杭之径山。慈宁皇太后。命开山皋 …… (第 0681b 页)
甚么却造次。丹山无彩凤。宝殿不留
冠。有时憨有时痴。非我途中争得知 后徙水南兴
国。随守。以道行闻。 高宗 赐号慧照。绍兴中。退隐雪峰。
临寂书偈曰。末后一句最难明。转步回头千万程。除
却我家亲嫡子。更谁敢向 (第 0683a 页)
浮汴。直抵长芦。谒祖照。一语契投。命为侍者。踰年分
座。未几。照称疾退閒。命师继席。学者如归。 宋高宗 建
炎末。游四明。主补陀。台之天封。闽之雪峰。诏住育王。
徙温州龙翔。杭之径山。慈宁皇太后。命开山皋 …… (第 0681b 页)
甚么却造次。丹山无彩凤。宝殿不留
冠。有时憨有时痴。非我途中争得知 后徙水南兴
国。随守。以道行闻。 高宗 赐号慧照。绍兴中。退隐雪峰。
临寂书偈曰。末后一句最难明。转步回头千万程。除
却我家亲嫡子。更谁敢向 (第 0683a 页)
(潭州福严杰禅师)
(机语未见)
二十二之卷
圣君
太宗皇帝 真宗皇帝
仁宗皇帝 徽宗皇帝
高宗皇帝 孝宗皇帝
贤臣上
丞相王随居士 殿院李琛居士
文定公张方平居士 修撰曾会居士
郎中许式居 (第 0285c 页)
(机语未见)
二十二之卷
圣君
太宗皇帝 真宗皇帝
仁宗皇帝 徽宗皇帝
高宗皇帝 孝宗皇帝
贤臣上
丞相王随居士 殿院李琛居士
文定公张方平居士 修撰曾会居士
郎中许式居 (第 0285c 页)
往扣普融。深明旨要。融力称之。寻往玉泉分座。名震
旧京。宣和六年春。 诏住右街显忠寺。久而徙净因。 高宗皇帝 潜邸时。赐 御书扇面二十一事及 赐
钱饭僧。命升座。建炎初。居天台华顶。绍兴间。移闽中 (第 0364b 页)
旧京。宣和六年春。 诏住右街显忠寺。久而徙净因。 高宗皇帝 潜邸时。赐 御书扇面二十一事及 赐
钱饭僧。命升座。建炎初。居天台华顶。绍兴间。移闽中 (第 0364b 页)
忽失笑曰。达磨元来在这里。道誉之。往参佛
鉴.佛眼。蒙赏识。后依圆悟于金山。以所见告悟。弗之
许。 高宗皇帝 驾幸维扬。 召悟说法。 赐号圆悟。
又 赐侍僧十人.紫衣。师与焉。圆悟 诏住云居。师
从之。虽有信入 (第 0377b 页)
鉴.佛眼。蒙赏识。后依圆悟于金山。以所见告悟。弗之
许。 高宗皇帝 驾幸维扬。 召悟说法。 赐号圆悟。
又 赐侍僧十人.紫衣。师与焉。圆悟 诏住云居。师
从之。虽有信入 (第 0377b 页)
月。毁衣牒。屏居衡阳。乃裒先德机语。间与拈
提。离为三帙。目曰正法眼藏。凡十年。移居梅阳。又五
年。 高宗皇帝 特 恩放还。明年春。复僧伽梨。四方虚
席以邀。率不就。后奉 朝命居育王。逾年。有 旨改
径山。道俗歆 (第 0382a 页)
提。离为三帙。目曰正法眼藏。凡十年。移居梅阳。又五
年。 高宗皇帝 特 恩放还。明年春。复僧伽梨。四方虚
席以邀。率不就。后奉 朝命居育王。逾年。有 旨改
径山。道俗歆 (第 0382a 页)
道是无。旷野藏身。总不恁么。漭漭荡荡。朝行三千。暮
行八百。忽若眼开。方知驴唇先生不是泗州大圣。
高宗皇帝 庆典。请就使厅祝 圣。升座问答罢。师乃
曰。教中道。譬如琴瑟箜篌。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
能发。今 (第 0411a 页)
行八百。忽若眼开。方知驴唇先生不是泗州大圣。
高宗皇帝 庆典。请就使厅祝 圣。升座问答罢。师乃
曰。教中道。譬如琴瑟箜篌。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
能发。今 (第 04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