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即得不退转」
#+END_VERSE
述曰。今创发起一切恭敬者。一者谓普及为
言。切者谓尽际为语。恭谓束身翘仰。敬谓心
无异念。若不唱此恐心驰散。故勤情恭敬正
观现前也。敬礼常住三宝者。如涅槃经云。若
有人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以法
身凝然不变故常。报身相续不断故常。化
身作用无休故不变。又佛身体一随义说三。
故释迦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由是法身所
依持故。如泥木灵像造有所表。敬诚 殷礼
获福无量。轻心毁谤招罪弥殃。然后供养严
持香华。运心周普作用佛事。现前不现前。常
须普荐香华一切衣服 (第 0433a 页)
#+END_VERSE
述曰。今创发起一切恭敬者。一者谓普及为
言。切者谓尽际为语。恭谓束身翘仰。敬谓心
无异念。若不唱此恐心驰散。故勤情恭敬正
观现前也。敬礼常住三宝者。如涅槃经云。若
有人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以法
身凝然不变故常。报身相续不断故常。化
身作用无休故不变。又佛身体一随义说三。
故释迦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由是法身所
依持故。如泥木灵像造有所表。敬诚 殷礼
获福无量。轻心毁谤招罪弥殃。然后供养严
持香华。运心周普作用佛事。现前不现前。常
须普荐香华一切衣服 (第 0433a 页)
大安因与妻
及家人共起观像。乃同所见无异。其背点宛
然补处。于是叹异。信知圣教不虚遂加崇信
佛法。弥 殷礼 敬益年不死。自佛法东流已来。
灵像感应者述不能尽。略件如前(右一验出冥报记也)。
唐幽州渔阳县无终 (第 0391c 页)
及家人共起观像。乃同所见无异。其背点宛
然补处。于是叹异。信知圣教不虚遂加崇信
佛法。弥 殷礼 敬益年不死。自佛法东流已来。
灵像感应者述不能尽。略件如前(右一验出冥报记也)。
唐幽州渔阳县无终 (第 0391c 页)
从草今从三十作卉讹也[草-屮]音丑列反)。
圭璋(上桂畦反说文瑞玉也上圆下方公侯伯所执从重土字统土 殷礼 封诸侯有三等公侯伯皆有重土故执圭
子男无重土故无圭圭古字也下止阳反说文云半圭为璋从玉章声也畦音慧圭反 (第 0313a 页)
圭璋(上桂畦反说文瑞玉也上圆下方公侯伯所执从重土字统土 殷礼 封诸侯有三等公侯伯皆有重土故执圭
子男无重土故无圭圭古字也下止阳反说文云半圭为璋从玉章声也畦音慧圭反 (第 0313a 页)
收入栏师与一掌云何不道出入自由。
殷道人为僧师问须发已除僧相现前如何是超佛
越祖底意殷罔措师便喝 殷礼 拜师劈脊一拳云睡
眼未开徒劳话会。
师一日唤悦众语浪问云堂中有几多禅师浪云连
公务三十位师云几个惺 (第 0432a 页)
殷道人为僧师问须发已除僧相现前如何是超佛
越祖底意殷罔措师便喝 殷礼 拜师劈脊一拳云睡
眼未开徒劳话会。
师一日唤悦众语浪问云堂中有几多禅师浪云连
公务三十位师云几个惺 (第 0432a 页)
朝,遂为法师陈奏,
天皇皆可之。
壬辰,光禄大夫中书令兼捡挍
太子詹事监修国史柱国固安县开国公崔 殷礼 宣
敕曰:「大慈恩寺僧玄奘所翻经、论,既新翻
译,文义须精,宜令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
国公于志宁、中 (第 0266b 页)
天皇皆可之。
壬辰,光禄大夫中书令兼捡挍
太子詹事监修国史柱国固安县开国公崔 殷礼 宣
敕曰:「大慈恩寺僧玄奘所翻经、论,既新翻
译,文义须精,宜令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
国公于志宁、中 (第 0266b 页)
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
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
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 殷礼 有宋
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此章释前章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义也前
云明哲能保其身此以愚 (第 0741c 页)
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
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 殷礼 有宋
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此章释前章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义也前
云明哲能保其身此以愚 (第 0741c 页)
图吾巳矣夫且画卦明畴圣人岂不能哉非有河图
洛书之證则道统之源无自而来矣又曰夏礼吾能
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 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无所
證而言之则疑惑者众而诤论起又何取信而行之
乎故阴阳造化之理三网五常之道圣人得 (第 0317c 页)
洛书之證则道统之源无自而来矣又曰夏礼吾能
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 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无所
證而言之则疑惑者众而诤论起又何取信而行之
乎故阴阳造化之理三网五常之道圣人得 (第 0317c 页)
文笔
之士须便检用。致令悬发握锥缘仍懈怠。又
有寿光苑二百卷。要录六十卷。类苑一百二
十卷。终是周因 殷礼 损益可知。名目虽殊还
广前致。亦犹床上铺床屋下架屋也。庾信哀
江南赋云。渚宫陷夕。元帝手自烧书十四万 (第 0541c 页)
之士须便检用。致令悬发握锥缘仍懈怠。又
有寿光苑二百卷。要录六十卷。类苑一百二
十卷。终是周因 殷礼 损益可知。名目虽殊还
广前致。亦犹床上铺床屋下架屋也。庾信哀
江南赋云。渚宫陷夕。元帝手自烧书十四万 (第 0541c 页)
。三译。吴时支谦所译。为毗摩罗鞊经。二卷。唐玄奘所译。为说无垢称经。六卷。繁略折衷难逮秦翻。终是周因 殷礼
损益可知云。
* 诸法无行经(二卷三十一纸)
后秦罗什译
右一经。再译隋崛多所翻。为诸法本无经。 (第 0315b 页)
* 诸法无行经(二卷三十一纸)
后秦罗什译
右一经。再译隋崛多所翻。为诸法本无经。 (第 0315b 页)
道无不同也。见孟下离娄篇。
继周百世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
也。周因于 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
可知也。见论语上。
巽与法语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 (第 0704c 页)
继周百世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
也。周因于 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
可知也。见论语上。
巽与法语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 (第 0704c 页)
无因果。宣言
此辈。徒窃善名。归供赞礼。实无功德。唐丧资财。何
有利益。那知泥木灵像。远有所表。敬诚 殷礼。 获福
无边。轻心毁谤。招罪弥劫。愚痴无知。阻退善根。或
露齿而轻笑。或面是而背非。自巳非之。复劝人共 (第 0711a 页)
此辈。徒窃善名。归供赞礼。实无功德。唐丧资财。何
有利益。那知泥木灵像。远有所表。敬诚 殷礼。 获福
无边。轻心毁谤。招罪弥劫。愚痴无知。阻退善根。或
露齿而轻笑。或面是而背非。自巳非之。复劝人共 (第 07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