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知食处。
佛既悬记不可不信。今时道士偷佛经将为
己法。亦不可怪若今不偷佛便妄语。非大圣
人也。故吴主 孙权 问尚书令阚泽曰。仙有灵
宝之法。其教如何。阚泽对曰。夫灵宝者。一无
氏族可依。二无成道处所。教出山谷 (第 0704a 页)
佛既悬记不可不信。今时道士偷佛经将为
己法。亦不可怪若今不偷佛便妄语。非大圣
人也。故吴主 孙权 问尚书令阚泽曰。仙有灵
宝之法。其教如何。阚泽对曰。夫灵宝者。一无
氏族可依。二无成道处所。教出山谷 (第 0704a 页)
谁见不留连」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二验)
* 周隐王二年地暴长
* 夏秦周汉时山亡
* 汉哀帝时有灵树变
* 汉建昭五年有大槐树变
* 汉灵帝有二樗树变
* 汉光和年时有灵草变
* 晋永嘉年时有偃鼠出怪 吴先主 时有灵树出变
* 吴时太守郡境有灵槎怪
* 太古之时有女马皮变为蚕虫
* 宋沙门释僧瑜亡 …… (第 0769a 页)
晋永嘉五年十一月。有偃鼠出延陵。郭璞筮
之遇临之益。曰此郡东县当有妖人。欲搆制
者。寻亦自死矣。 吴先主 时陆敬叔。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树。
下数斧忽有血出。至树断有一物。人头狗身。
从树穴中出走。叔曰。此 (第 0769c 页)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二验)
* 周隐王二年地暴长
* 夏秦周汉时山亡
* 汉哀帝时有灵树变
* 汉建昭五年有大槐树变
* 汉灵帝有二樗树变
* 汉光和年时有灵草变
* 晋永嘉年时有偃鼠出怪 吴先主 时有灵树出变
* 吴时太守郡境有灵槎怪
* 太古之时有女马皮变为蚕虫
* 宋沙门释僧瑜亡 …… (第 0769a 页)
晋永嘉五年十一月。有偃鼠出延陵。郭璞筮
之遇临之益。曰此郡东县当有妖人。欲搆制
者。寻亦自死矣。 吴先主 时陆敬叔。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树。
下数斧忽有血出。至树断有一物。人头狗身。
从树穴中出走。叔曰。此 (第 0769c 页)
明帝(于邺下造大觉寺)
魏敬宗孝庄帝(造五精舍一万石像)
西魏武帝(长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大帝(造般若寺。用给贫者。口诵法华。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临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国家
大寺四十七所。北台常安。镌石置龛。东
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 …… (第 1026a 页)
一十四部。度人与魏相接。
周孝明帝(为先皇造织成像。高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躯。并诸侍卫)
周 太祖 文帝(于长安造追远陟岵大乘等六寺。度僧千人。又造五寺。供养实禅师众)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 …… (第 1026a 页)
会。诜诜法侣。若鹫岭之初开。济济
名宾。似鹤林之始集。车马偪侧。士女軿填。
竞庇禅枝。如争褉饮。又为 太祖 元皇帝元贞
皇后。造栴檀等身像三区。图九五之神仪。
摸四八之灵相。剞劂之饰。既有劣于优填。 (第 1026b 页)
魏敬宗孝庄帝(造五精舍一万石像)
西魏武帝(长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大帝(造般若寺。用给贫者。口诵法华。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临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国家
大寺四十七所。北台常安。镌石置龛。东
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 …… (第 1026a 页)
一十四部。度人与魏相接。
周孝明帝(为先皇造织成像。高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躯。并诸侍卫)
周 太祖 文帝(于长安造追远陟岵大乘等六寺。度僧千人。又造五寺。供养实禅师众)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 …… (第 1026a 页)
会。诜诜法侣。若鹫岭之初开。济济
名宾。似鹤林之始集。车马偪侧。士女軿填。
竞庇禅枝。如争褉饮。又为 太祖 元皇帝元贞
皇后。造栴檀等身像三区。图九五之神仪。
摸四八之灵相。剞劂之饰。既有劣于优填。 (第 1026b 页)
惟普贤以
十大愿显示法身。乃曰。请佛住世。劝转法轮。常随佛
学。之三者。义昭于此。初僧会至长干。吴主 孙权。 命求
舍利。期以七日。不应。展三七日。中夜犹不应。会稽首
哀请曰。佛以慈悲为心。苟不应。则使此方众生 (第 0645a 页)
十大愿显示法身。乃曰。请佛住世。劝转法轮。常随佛
学。之三者。义昭于此。初僧会至长干。吴主 孙权。 命求
舍利。期以七日。不应。展三七日。中夜犹不应。会稽首
哀请曰。佛以慈悲为心。苟不应。则使此方众生 (第 0645a 页)
(十四)二十三祖鹤勒那(十五)道始作灵宝
醮章
(十六)三国魏文帝
(十七)蜀先生
(十八) 吴大帝(十九) 维祇难支谦
(二十)明帝(二十一)曹植传
(二十二)齐王芳(二十三)康僧会至吴(二十四)吴
阚泽 (第 0479a 页)
醮章
(十六)三国魏文帝
(十七)蜀先生
(十八) 吴大帝(十九) 维祇难支谦
(二十)明帝(二十一)曹植传
(二十二)齐王芳(二十三)康僧会至吴(二十四)吴
阚泽 (第 0479a 页)
岁)。
谥曰昭烈大帝(改年章武)吴(姓孙氏都金陵)雷氏曰(权亮休浩四主六二)。
(十八 壬寅) 大帝权(字仲谋汉将军坚之子。盖孙武子之后。吴郡富春人。黄龙元年春即正位于南郊。迁
都建业。太元二年改神凤。夏四月薨寿七十一。葬蒋陵) 。
谥大帝(改年黄武)治三十一年。
论曰。自汉以来天下一统。建安之后鼎峙
始分。袁曹竞逐于中原。 (第 0515b 页)
谥曰昭烈大帝(改年章武)吴(姓孙氏都金陵)雷氏曰(权亮休浩四主六二)。
(十八 壬寅) 大帝权(字 仲谋 汉将军坚之子。盖孙武子之后。吴郡富春人。黄龙元年春即正位于南郊。迁
都建业。太元二年改神凤。夏四月薨 …… (第 0515b 页)
于高平陵)在位十三年。
(二十一) 陈思王曹植者。字子建。武帝中子。十
岁诵诗书十馀万言。善属文。 太祖 见而异
之曰。汝倩人耶。植曰。言出成论下笔成章。
顾面试。奈何倩人乎。及长于世间艺术无
不精练。邯郸 (第 0515c 页)
谥曰昭烈大帝(改年章武)吴(姓孙氏都金陵)雷氏曰(权亮休浩四主六二)。
(十八 壬寅) 大帝权(字仲谋汉将军坚之子。盖孙武子之后。吴郡富春人。黄龙元年春即正位于南郊。迁
都建业。太元二年改神凤。夏四月薨寿七十一。葬蒋陵) 。
谥大帝(改年黄武)治三十一年。
论曰。自汉以来天下一统。建安之后鼎峙
始分。袁曹竞逐于中原。 (第 0515b 页)
谥曰昭烈大帝(改年章武)吴(姓孙氏都金陵)雷氏曰(权亮休浩四主六二)。
(十八 壬寅) 大帝权(字 仲谋 汉将军坚之子。盖孙武子之后。吴郡富春人。黄龙元年春即正位于南郊。迁
都建业。太元二年改神凤。夏四月薨 …… (第 0515b 页)
于高平陵)在位十三年。
(二十一) 陈思王曹植者。字子建。武帝中子。十
岁诵诗书十馀万言。善属文。 太祖 见而异
之曰。汝倩人耶。植曰。言出成论下笔成章。
顾面试。奈何倩人乎。及长于世间艺术无
不精练。邯郸 (第 0515c 页)
释道东被毅有功焉。窃揆傅令
之才识。未可齐于武仲也。何为毁佛谤法。
与其先之反乎。吴尚书令阚泽对吴主 孙权
曰。孔老二家比方佛法优劣远矣。何以言
之。孔老设教。法天以制用。不敢违天。诸佛
说法。天奉而行。不敢 (第 0566b 页)
之才识。未可齐于武仲也。何为毁佛谤法。
与其先之反乎。吴尚书令阚泽对吴主 孙权
曰。孔老二家比方佛法优劣远矣。何以言
之。孔老设教。法天以制用。不敢违天。诸佛
说法。天奉而行。不敢 (第 0566b 页)
子明以佛为师
* 汉显宗开佛化立本传
* 后汉书郊祀志
* 吴主 孙权 论佛化三宗
* 宋文帝集朝宰叙佛教
* 元魏孝明召释老门人述宗
* 元魏书释老志 …… (第 0098b 页)
子书中以佛为师出老子符子
* 汉法本内传未详作者
* 后汉郊祀本志出范晔后汉书
* 吴主 孙权 论佛化三宗出吴书
* 宋文集朝宰叙佛教(前集略)出高僧传
* 元魏孝明述佛先后出魏书 …… (第 0098b 页)
等级非一。皆缘浅以及深。藉微
以为著。率在于积仁顺蠲嗜欲。习虚静而成
通照也。云云。
*** 吴主 孙权 论叙佛道三宗五出吴书
孙权赤乌四年。有康居国大承相长子。弃俗
出家为沙门。厥名僧会。姓康氏。神仪刚 (第 0099c 页)
* 汉显宗开佛化立本传
* 后汉书郊祀志
* 吴主 孙权 论佛化三宗
* 宋文帝集朝宰叙佛教
* 元魏孝明召释老门人述宗
* 元魏书释老志 …… (第 0098b 页)
子书中以佛为师出老子符子
* 汉法本内传未详作者
* 后汉郊祀本志出范晔后汉书
* 吴主 孙权 论佛化三宗出吴书
* 宋文集朝宰叙佛教(前集略)出高僧传
* 元魏孝明述佛先后出魏书 …… (第 0098b 页)
等级非一。皆缘浅以及深。藉微
以为著。率在于积仁顺蠲嗜欲。习虚静而成
通照也。云云。
*** 吴主 孙权 论叙佛道三宗五出吴书
孙权赤乌四年。有康居国大承相长子。弃俗
出家为沙门。厥名僧会。姓康氏。神仪刚 (第 0099c 页)
情而疑圣贤之事。何异
斗筲测大海。尺寸量虚空。其可得乎。舍利东
流吴王创感。僧会稽请。丹诚至而忽临。 孙权
验试。砧磓陷而弥固。于是腾光上彻。照灼斧
扆之间。发彩傍通。郁映岩廊之下。会时欣跃
广赞威灵。权及朝 …… (第 0170b 页)
有威
灵。雨旱祈诚片致恩福。况佛神仪嶷尔灵相
俨然。而欲轻毁。其可得也。自汉明感梦。寺兴
白马之名。 孙权 验瑞。塔始建初之号。自斯厥
后相系而兴。向若神道泯无帝王岂应敬事。 (第 0171a 页)
斗筲测大海。尺寸量虚空。其可得乎。舍利东
流吴王创感。僧会稽请。丹诚至而忽临。 孙权
验试。砧磓陷而弥固。于是腾光上彻。照灼斧
扆之间。发彩傍通。郁映岩廊之下。会时欣跃
广赞威灵。权及朝 …… (第 0170b 页)
有威
灵。雨旱祈诚片致恩福。况佛神仪嶷尔灵相
俨然。而欲轻毁。其可得也。自汉明感梦。寺兴
白马之名。 孙权 验瑞。塔始建初之号。自斯厥
后相系而兴。向若神道泯无帝王岂应敬事。 (第 0171a 页)
东被。毅
有功焉。窃揆傅令之才识。未可齐于武仲也。
何为毁佛谤法。与其先之反乎。吴尚书令阚
泽对吴主 孙权 曰。孔老二家比方佛法优劣
远矣。何以言之。孔老设教法天以制。不敢违
天。诸佛说法天奉而行。不敢违佛。 (第 0189c 页)
有功焉。窃揆傅令之才识。未可齐于武仲也。
何为毁佛谤法。与其先之反乎。吴尚书令阚
泽对吴主 孙权 曰。孔老二家比方佛法优劣
远矣。何以言之。孔老设教法天以制。不敢违
天。诸佛说法天奉而行。不敢违佛。 (第 0189c 页)
舍利宝塔。
其佛遗物衣钵杖等。及诸舍利神变非一。逮
汉明感梦金躯日佩丈六之容。一如释迦本
状。又吴主 孙权 烧搥舍利无所变坏爰及浮
江石像汎海瑞容。般若冥力观音密验。别记
具之事多不录。
***** 禅林妙 (第 0245c 页)
其佛遗物衣钵杖等。及诸舍利神变非一。逮
汉明感梦金躯日佩丈六之容。一如释迦本
状。又吴主 孙权 烧搥舍利无所变坏爰及浮
江石像汎海瑞容。般若冥力观音密验。别记
具之事多不录。
***** 禅林妙 (第 0245c 页)
人开化自近之远。展转住持终于汉祚。
魏氏一代五主四十五年。隆敬渐深不闻拜
毁。吴氏江表四主五十九年。 孙权 创开佛法。
感瑞立寺名为建初。其后孙皓虐政将事除
屏。诸臣谏之乃止。召僧而受五戒。
蜀中二主四十三 (第 0285b 页)
魏氏一代五主四十五年。隆敬渐深不闻拜
毁。吴氏江表四主五十九年。 孙权 创开佛法。
感瑞立寺名为建初。其后孙皓虐政将事除
屏。诸臣谏之乃止。召僧而受五戒。
蜀中二主四十三 (第 0285b 页)
教录卷第二
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 总括群经录上之二
吴孙氏。前都武昌。后都建业
从 孙权(谥大祖文皇帝) 黄武元年壬寅。至孙皓(无谥)天
纪四年庚子。凡经四主五十九年。缁素五人。
所出经等并及失译。总一百八 …… (第 0487b 页)
。同侣咸曰。何不相告。答曰。我若告发卿等必以劫罪罪之。岂宜以一被而杀一人乎。远近闻者莫不叹服。后吴主 孙权 闻其博学有才慧即召见之。因问经中深隐之义。越应机释难无疑不折。权大悦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甚加宠祑。越 …… (第 0489b 页)
孝服毕出家厉行甚峻。为人弘雅有识量笃志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于枢机善属文翰。时 孙权 称制江左而佛教未行。先有优婆塞支谦宣译经典。既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僧会欲使道振江左。兴立图寺。乃杖锡东 (第 0490b 页)
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 总括群经录上之二
吴孙氏。前都武昌。后都建业
从 孙权(谥大祖文皇帝) 黄武元年壬寅。至孙皓(无谥)天
纪四年庚子。凡经四主五十九年。缁素五人。
所出经等并及失译。总一百八 …… (第 0487b 页)
。同侣咸曰。何不相告。答曰。我若告发卿等必以劫罪罪之。岂宜以一被而杀一人乎。远近闻者莫不叹服。后吴主 孙权 闻其博学有才慧即召见之。因问经中深隐之义。越应机释难无疑不折。权大悦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甚加宠祑。越 …… (第 0489b 页)
孝服毕出家厉行甚峻。为人弘雅有识量笃志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于枢机善属文翰。时 孙权 称制江左而佛教未行。先有优婆塞支谦宣译经典。既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僧会欲使道振江左。兴立图寺。乃杖锡东 (第 0490b 页)
就乞。
因而言曰。君于前世施夷卫佛一钵之饭。
居得斯位。遣问严公徵其虚实。严公即送七
佛经呈闻。吴主 孙权 初疑佛法无验。当停
罢省遂获舍利。光明照宫。金铁不能碎。炉冶
不能融。今见帝京建初寺是。吴郡有石佛。 (第 0071c 页)
因而言曰。君于前世施夷卫佛一钵之饭。
居得斯位。遣问严公徵其虚实。严公即送七
佛经呈闻。吴主 孙权 初疑佛法无验。当停
罢省遂获舍利。光明照宫。金铁不能碎。炉冶
不能融。今见帝京建初寺是。吴郡有石佛。 (第 0071c 页)
深文。莫识奥
义。是以楚王修仁洁之祠。孝桓建华盖之祭。
法相未融。唯神之而已。至魏武英鉴书述妙
化。 孙权 雄略造立塔寺。晋武之初机缘渐
深。耆域耀神通之迹。竺护集法宝之藏。所以
百辟搢绅。洗心以进德。万邦黎 (第 0096a 页)
义。是以楚王修仁洁之祠。孝桓建华盖之祭。
法相未融。唯神之而已。至魏武英鉴书述妙
化。 孙权 雄略造立塔寺。晋武之初机缘渐
深。耆域耀神通之迹。竺护集法宝之藏。所以
百辟搢绅。洗心以进德。万邦黎 (第 0096a 页)
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
副车。立其子丕为太子。建安二十四年己亥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曹操表 孙权 为骠骑 …… (第 0768c 页)
立茅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沙门惊异之。有
司以闻。 孙权 曰。是汉明帝所梦佛道之遗风
耶。诏至问状。会进曰。如来大师化已千年。然
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 …… (第 0771c 页)
业之佛陀里。又为寺奉会居焉。额曰建初。
江南寺塔此为始也。僧会康居国大丞相之
长子也(弘明集)。 吴王权。 问太傅阚泽曰。汉明何年佛教入中
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
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 …… (第 0771c 页)
宣皇帝(懿字仲达)景王师为世宗景皇帝(师字子元)宣帝
长子也。寿四十八岁。文王昭为 太祖 文皇帝
(昭字子上)景帝母弟也。寿五十五岁。武帝在位二
十五年。寿五十五岁○泰始(十)咸宁(五)太 (第 0774a 页)
副车。立其子丕为太子。建安二十四年己亥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曹操表 孙权 为骠骑 …… (第 0768c 页)
立茅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沙门惊异之。有
司以闻。 孙权 曰。是汉明帝所梦佛道之遗风
耶。诏至问状。会进曰。如来大师化已千年。然
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 …… (第 0771c 页)
业之佛陀里。又为寺奉会居焉。额曰建初。
江南寺塔此为始也。僧会康居国大丞相之
长子也(弘明集)。 吴王权。 问太傅阚泽曰。汉明何年佛教入中
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
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 …… (第 0771c 页)
宣皇帝(懿字仲达)景王师为世宗景皇帝(师字子元)宣帝
长子也。寿四十八岁。文王昭为 太祖 文皇帝
(昭字子上)景帝母弟也。寿五十五岁。武帝在位二
十五年。寿五十五岁○泰始(十)咸宁(五)太 (第 0774a 页)
何惊异。衲子
于此见彻。方入阿字法门。
康僧会。天竺人。吴赤乌十年初至建业。营立茆茨。设
像行道。 孙权 疑为矫异。召问曰。有何灵验。对曰。如来
迁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耀无方。昔阿育王起塔
至八万四千。塔 (第 0253c 页)
于此见彻。方入阿字法门。
康僧会。天竺人。吴赤乌十年初至建业。营立茆茨。设
像行道。 孙权 疑为矫异。召问曰。有何灵验。对曰。如来
迁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耀无方。昔阿育王起塔
至八万四千。塔 (第 0253c 页)
之意。隐相契合如此。已丑夏秋间。阿君自日本传教来沪。许息安及子简。先后登其舟见之。阿
君即问曰。贵国 大皇帝。 信佛法否。息安敬答。列圣护持则欢喜曰。如此甚好。因问其以何为宗旨。则言祇要信
佛念佛。别无宗旨。现在 (第 0728c 页)
君即问曰。贵国 大皇帝。 信佛法否。息安敬答。列圣护持则欢喜曰。如此甚好。因问其以何为宗旨。则言祇要信
佛念佛。别无宗旨。现在 (第 0728c 页)
谶。汉明帝时人。光武中兴。故
名后汉。明帝即光武子也。
康僧铠魏人。曹丕篡汉
国号曰魏。
支谦吴人。 孙权 称帝。国号曰吴。
法贤
赵宋时人。赵匡胤为天子。国号曰宋。
菩提流志。南
北朝魏人。魏主本姓拓跋。改 (第 0730a 页)
名后汉。明帝即光武子也。
康僧铠魏人。曹丕篡汉
国号曰魏。
支谦吴人。 孙权 称帝。国号曰吴。
法贤
赵宋时人。赵匡胤为天子。国号曰宋。
菩提流志。南
北朝魏人。魏主本姓拓跋。改 (第 0730a 页)
节而叹曰尧舜禹汤不及梵王帝释远矣佛以梵
释作为凡夫始知佛是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无上法
王正等正觉昔时吴主 孙权 问尚书令阚泽曰仲尼
老子得与佛比对否阚泽曰若将孔老二家比校佛
法远之远矣所以然者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 (第 0468b 页)
释作为凡夫始知佛是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无上法
王正等正觉昔时吴主 孙权 问尚书令阚泽曰仲尼
老子得与佛比对否阚泽曰若将孔老二家比校佛
法远之远矣所以然者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 (第 046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