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系念甚简。證果甚
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
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 于七 趣。立我与佛
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
如幻三昧。庄严其国。备极华好。复以辩智 (第 0145c 页)
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
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 于七 趣。立我与佛
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
如幻三昧。庄严其国。备极华好。复以辩智 (第 0145c 页)
言。见遍室莲华。并有幡
盖。悬于床前。口中念佛不辍。戌时吉祥而逝。
** 恶人往生类
*** 张 善和
唐 (第 0183b 页)
善和。 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言。索命 (第 0183b 页)
善和
大恐。告妻云。急请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十六观
经说。若人临终。地狱相现。至心十称南谟阿弥陀佛 (第 0183b 页)
。
即得往生净土。 善和 云。便入地狱也。不暇取香炉。即
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乃
云。我见阿弥陀佛 (第 0183c 页)
盖。悬于床前。口中念佛不辍。戌时吉祥而逝。
** 恶人往生类
*** 张 善和
唐 (第 0183b 页)
善和。 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言。索命 (第 0183b 页)
善和
经说。若人临终。地狱相现。至心十称南谟阿弥陀佛 (第 0183b 页)
。
即得往生净土。 善和 云。便入地狱也。不暇取香炉。即
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乃
云。我见阿弥陀佛 (第 0183c 页)
。
决意勇猛念佛。靠定这一念。成就决定往生的愿力。
寻善知识。开示讲论。增进信心。试看从前僧雄俊张 善和 辈。便是极恶往生的榜样。趁早趁早。莫疑莫疑。
除此念佛一门。更无直捷救度之法也。习空定人。正
好念佛 (第 0414c 页)
决意勇猛念佛。靠定这一念。成就决定往生的愿力。
寻善知识。开示讲论。增进信心。试看从前僧雄俊张 善和 辈。便是极恶往生的榜样。趁早趁早。莫疑莫疑。
除此念佛一门。更无直捷救度之法也。习空定人。正
好念佛 (第 0414c 页)
修行十地胜常乐」
#+END_VERSE
于末后三字。缓鸣引磬三下。即礼佛三拜。归单就寝。
众等尔时尤宜防护三业。正念寝息。不得作馀事。说
馀语。起馀杂想。亦不得礼馀佛。诵馀经咒。纵有恒课。
终身不缺者。亦皆停止。宁于七日。后追补之。不然则
未免间断夹杂。又乌得称为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乎。
寝息后。两炷官香将尽。香灯师预通厨房。办面水汤
点。即鸣报钟。此后六日入堂礼佛巳。即起赞佛偈。不
诵经咒。馀皆如初日行。持期中请定护七师。二人为
一期外护。凡缁素随喜。毋令入堂。唯专为念佛来者。
乃导之使入。礼佛三拜巳。即送随班旋念。或送左右
班后。不得揖众共语。若未满期欲去。亦伹礼佛而出。
不用别众缁素。 于七 前预到。发愿终七者。必须终竟
一期。不同随喜之例。倘年高有疾。力难支遣。可密启
护七师。乞其写帖。转 (第 0140c 页)
#+END_VERSE
于末后三字。缓鸣引磬三下。即礼佛三拜。归单就寝。
众等尔时尤宜防护三业。正念寝息。不得作馀事。说
馀语。起馀杂想。亦不得礼馀佛。诵馀经咒。纵有恒课。
终身不缺者。亦皆停止。宁于七日。后追补之。不然则
未免间断夹杂。又乌得称为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乎。
寝息后。两炷官香将尽。香灯师预通厨房。办面水汤
点。即鸣报钟。此后六日入堂礼佛巳。即起赞佛偈。不
诵经咒。馀皆如初日行。持期中请定护七师。二人为
一期外护。凡缁素随喜。毋令入堂。唯专为念佛来者。
乃导之使入。礼佛三拜巳。即送随班旋念。或送左右
班后。不得揖众共语。若未满期欲去。亦伹礼佛而出。
不用别众缁素。 于七 前预到。发愿终七者。必须终竟
一期。不同随喜之例。倘年高有疾。力难支遣。可密启
护七师。乞其写帖。转 (第 0140c 页)
往西。其肩
舆运舟者皆僧。不三日。安然念佛而逝。时为九月二
十六。
** 恶人往生类
*** 张 善和
唐张 (第 0127c 页)
善和。 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语索命。于是
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观经
中说临终 (第 0127c 页)
舆运舟者皆僧。不三日。安然念佛而逝。时为九月二
十六。
** 恶人往生类
*** 张 善和
唐张 (第 0127c 页)
善和。 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语索命。于是
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观经
中说临终 (第 0127c 页)
○楼氏○秦氏○郑氏○于媪○方氏○薛氏○张母○孙氏母○徐氏○杨选一妻○汤公甫母)
* 恶人往生(张 善和 ○雄俊○仲明○吴琼○陈企○附俘囚)
* 物类往生(鹦鹉○鸲鹆○鸡○蛇○又鸡)
净土晨钟目录(终 (第 0035a 页)
* 恶人往生(张 善和 ○雄俊○仲明○吴琼○陈企○附俘囚)
* 物类往生(鹦鹉○鸲鹆○鸡○蛇○又鸡)
净土晨钟目录(终 (第 0035a 页)
毕下坛方散此皆汤母虔修净土之现證也其往生
上品必然矣唐宜之目击载巳求书。
** 附恶人往生
唐张 善和 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语索命于是
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观经
中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 (第 0097b 页)
上品必然矣唐宜之目击载巳求书。
** 附恶人往生
唐张 善和 杀牛为业临终见群牛作人语索命于是
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观经
中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 (第 0097b 页)
队。
又失他经广赞之意。故今巧示推压。如军中密令未
许泄漏。盖前于十八界中。明抽耳根为重将矣。今乃 于七 大中。暗压根大为重将。而此根大正属念佛法
门。既不违他经广赞之宗。仍不乖此经用根之义。可
谓至巧亦至 (第 0137b 页)
又失他经广赞之意。故今巧示推压。如军中密令未
许泄漏。盖前于十八界中。明抽耳根为重将矣。今乃 于七 大中。暗压根大为重将。而此根大正属念佛法
门。既不违他经广赞之宗。仍不乖此经用根之义。可
谓至巧亦至 (第 0137b 页)
标心净土。坛经云。
除去十恶。即是十万。后人不必疑也。当知佛与祖。语
虽异而理则同。何也。观夫唐代张 善和。 乃极恶之人。
以杀牛为业。至临终地狱相现。有一善知识。指示善
和。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即见佛从西 …… (第 0555a 页)
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
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巳曾供
养。无量诸佛。 于七 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
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
无畏。彼有七百九十 (第 0558b 页)
除去十恶。即是十万。后人不必疑也。当知佛与祖。语
虽异而理则同。何也。观夫唐代张 善和。 乃极恶之人。
以杀牛为业。至临终地狱相现。有一善知识。指示善
和。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即见佛从西 …… (第 0555a 页)
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
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巳曾供
养。无量诸佛。 于七 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
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
无畏。彼有七百九十 (第 0558b 页)
只要吾人断是非。
理契方知径路工。死生关隘胜禅功。几多辩若悬河
辈。不及持名愚妇终。
恶则往生张 善和。 言其善者数弥多。大都莫不皆然
也。要在终时一刹那。
得入此门宿善根。巳今功就出乾坤。野人愿发莲花 (第 0572c 页)
理契方知径路工。死生关隘胜禅功。几多辩若悬河
辈。不及持名愚妇终。
恶则往生张 善和。 言其善者数弥多。大都莫不皆然
也。要在终时一刹那。
得入此门宿善根。巳今功就出乾坤。野人愿发莲花 (第 0572c 页)
妙观。
始修日观。必待成就。然后改观观水观冰等。缓缓而
进。办在一生。此经所示持名方法。极其长期。在 于七
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并
观经下辈往生。大弥陀经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故知 (第 0614b 页)
始修日观。必待成就。然后改观观水观冰等。缓缓而
进。办在一生。此经所示持名方法。极其长期。在 于七
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并
观经下辈往生。大弥陀经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故知 (第 0614b 页)
六年功圆齐成佛」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一句弥陀最可超
纵有杀业易能消
善和 十声佛未满
群牛退灭便消遥」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一句弥陀 (第 0641a 页)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一句弥陀最可超
纵有杀业易能消
善和 十声佛未满
群牛退灭便消遥」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一句弥陀 (第 0641a 页)
。慈母力故。
行者信他力法门。信到无疑之处。可以结期七日。若
自一人。务必禁语。若有同伴。务必择人。 于七 日前。简
择净室。持咒结界。凡道场所供尊像。要作真佛愿王
之想。(平时亦然)若想不真。则心不一。此想 …… (第 0680c 页)
拜 至少百拜)迎请慈尊降临道场。然后翘勤恳切。
对佛发愿。愿自所有身心性命。都交付与弥陀大誓
海中。 于七 日中。誓不起一念世閒想。是不起一念计
较身心性命想。发愿巳。求佛哀怜。于此七日。放光摄
受。如此依佛 (第 0680c 页)
行者信他力法门。信到无疑之处。可以结期七日。若
自一人。务必禁语。若有同伴。务必择人。 于七 日前。简
择净室。持咒结界。凡道场所供尊像。要作真佛愿王
之想。(平时亦然)若想不真。则心不一。此想 …… (第 0680c 页)
拜 至少百拜)迎请慈尊降临道场。然后翘勤恳切。
对佛发愿。愿自所有身心性命。都交付与弥陀大誓
海中。 于七 日中。誓不起一念世閒想。是不起一念计
较身心性命想。发愿巳。求佛哀怜。于此七日。放光摄
受。如此依佛 (第 0680c 页)
日。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者。非谓一日至七日。而得不乱也。此七
日而心不乱。不乱者。谓一心持名。 于七 日中閒。无
有别念夹杂。又一心有二义。谓事念。理念。事念者。
一心持名。忆念彼佛。念念无閒。理念者。 (第 0945b 页)
【一心不乱者。非谓一日至七日。而得不乱也。此七
日而心不乱。不乱者。谓一心持名。 于七 日中閒。无
有别念夹杂。又一心有二义。谓事念。理念。事念者。
一心持名。忆念彼佛。念念无閒。理念者。 (第 0945b 页)
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知身是幻。无贪著心。
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又愿云。我作佛时。生我刹者。皆 于七 宝水池。莲华
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又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
有宫殿 …… (第 0920b 页)
也。答云。不信佛语者。乃恶道中来。馀殃
未尽。所以愚痴不醒。未当解脱故。此人业尽。必亦
生信。昔有张 善和。 杀鸡为业。临终地狱现前。发极
十称念佛。即生莲界。故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
人起信。实心实行。便遂 (第 0933b 页)
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又愿云。我作佛时。生我刹者。皆 于七 宝水池。莲华
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又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
有宫殿 …… (第 0920b 页)
也。答云。不信佛语者。乃恶道中来。馀殃
未尽。所以愚痴不醒。未当解脱故。此人业尽。必亦
生信。昔有张 善和。 杀鸡为业。临终地狱现前。发极
十称念佛。即生莲界。故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
人起信。实心实行。便遂 (第 0933b 页)
钞】是则者。承上文胜异中。点出圆超圆绝二义。即
绝待圆融二义也。下凡众生者。即带业往生。张钟
馗。张 善和 之类也。超尽四十一因位者。即此等恶
人。以念念即佛之行。一生彼土。直等佛果。不历菩
萨因位。故曰圆超 (第 0865b 页)
绝待圆融二义也。下凡众生者。即带业往生。张钟
馗。张 善和 之类也。超尽四十一因位者。即此等恶
人。以念念即佛之行。一生彼土。直等佛果。不历菩
萨因位。故曰圆超 (第 0865b 页)
欣求门。一身念处者。
谓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对娑婆七种不净。略明
七种清净。发菩提心。为种子清净。投 于七 宝莲胎。
为受生清净。端坐莲台之上。为住处清净。禅悦法
喜。为食啖清净。华开见佛。为初生清净。三十二 (第 0853a 页)
谓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对娑婆七种不净。略明
七种清净。发菩提心。为种子清净。投 于七 宝莲胎。
为受生清净。端坐莲台之上。为住处清净。禅悦法
喜。为食啖清净。华开见佛。为初生清净。三十二 (第 0853a 页)
今十劫非但十劫于无始时尽
彼佛寿亦可作现在一时此意云何是本际无前
后际故唯有现在一时耳若不尔者一日至 于七
日亦为方便但生彼国始知阿弥陀佛与我同生
乃至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亦与我同生同说法皆
不离本住法故言同时说 (第 0813a 页)
彼佛寿亦可作现在一时此意云何是本际无前
后际故唯有现在一时耳若不尔者一日至 于七
日亦为方便但生彼国始知阿弥陀佛与我同生
乃至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亦与我同生同说法皆
不离本住法故言同时说 (第 0813a 页)
种种庄严。皆阿弥陀佛
功德之所成就也。行愿为功德。功德圆满为成就。
法藏愿云。我作佛时。生我刹者。皆 于七 宝水池莲
华化生。又云。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于虚
空。皆有宫殿楼阁。池流华树。悉以无量众宝。 …… (第 0800b 页)
。
念不绝口。天晓发囚。易枷锁。至三人刑具不足。惟
系以绳。既而审鞫。知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唐张 善和。 屠牛为业。临终见群牛索命。于是大怖。
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谕云。临终恶相
现者。但至心念佛 (第 0810a 页)
功德之所成就也。行愿为功德。功德圆满为成就。
法藏愿云。我作佛时。生我刹者。皆 于七 宝水池莲
华化生。又云。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于虚
空。皆有宫殿楼阁。池流华树。悉以无量众宝。 …… (第 0800b 页)
。
念不绝口。天晓发囚。易枷锁。至三人刑具不足。惟
系以绳。既而审鞫。知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唐张 善和。 屠牛为业。临终见群牛索命。于是大怖。
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谕云。临终恶相
现者。但至心念佛 (第 08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