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寶積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然恐神有所未妥也。
徘徊而去。閒尝与紫柏禅师言。谓禅宗寥落。必源头
壅塞。当同疏导之。师大以为然。 师先 候予于匡山。及
乙未。予年五十。以弘法致谴。放于岭外。因得重𤀹曹
溪之原。以为禅道重兴之兆。辛苦八 (第 0606c 页)
徘徊而去。閒尝与紫柏禅师言。谓禅宗寥落。必源头
壅塞。当同疏导之。师大以为然。 师先 候予于匡山。及
乙未。予年五十。以弘法致谴。放于岭外。因得重𤀹曹
溪之原。以为禅道重兴之兆。辛苦八 (第 0606c 页)
圣母斋衬馀金。赎琬公塔。遂拉予偕往瞻礼。属予
作记。回寓慈寿。同居西郊园中。对谈四十昼夜。目不
交睫。信为生平至快事。遍融老巳入灭。为文吊之。有
嗣德不嗣法之语。师在潭柘。居常礼佛后方食。一日
客至。误先举一食。乃对知事曰。今日有犯戒者。命尔
痛责三十棒。轻则陪之。知事愕。不知为谁。顷师授杖。
自伏地。于佛前受责如数。两股如墨。乃云。众生无始
习气。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苟折情不痛。未易调伏也。
师与予计。修我 朝传灯录。予以禅宗凋敝。与师约。
往𤀹曹溪。以开法脉。 师先 至匡山以待。癸巳秋七月
也。越三年乙未。予供奉 圣母赐大藏经。建海印寺
成。以别缘触 圣怒。诏逮下狱 (第 0654a 页)
作记。回寓慈寿。同居西郊园中。对谈四十昼夜。目不
交睫。信为生平至快事。遍融老巳入灭。为文吊之。有
嗣德不嗣法之语。师在潭柘。居常礼佛后方食。一日
客至。误先举一食。乃对知事曰。今日有犯戒者。命尔
痛责三十棒。轻则陪之。知事愕。不知为谁。顷师授杖。
自伏地。于佛前受责如数。两股如墨。乃云。众生无始
习气。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苟折情不痛。未易调伏也。
师与予计。修我 朝传灯录。予以禅宗凋敝。与师约。
往𤀹曹溪。以开法脉。 师先 至匡山以待。癸巳秋七月
也。越三年乙未。予供奉 圣母赐大藏经。建海印寺
成。以别缘触 圣怒。诏逮下狱 (第 0654a 页)
人。
沉公子舟。持戈围帅府甚急。帅令中军诣关。涕泣求
救。师遂破关往谒。从容开晓。使者悟。俾散乱民。 师先
往大言于众曰。诸君所为。欲食贱米耳。今犯大法。当
取死。即有贱米。谁食之耶。围乃解。会城以宁复苏采 (第 0854a 页)
沉公子舟。持戈围帅府甚急。帅令中军诣关。涕泣求
救。师遂破关往谒。从容开晓。使者悟。俾散乱民。 师先
往大言于众曰。诸君所为。欲食贱米耳。今犯大法。当
取死。即有贱米。谁食之耶。围乃解。会城以宁复苏采 (第 0854a 页)
聚散。固当有时。净土胜缘。惟凭时刻。幸望大
众。念佛助往。言讫坐灭。满空雷鸣。白云覆地。三日方
歇。 师先 有玛瑙数珠一串。临终盘于指上。众人竟不
能取。
*** 慈照宗主
宋子元。号万事休。平江昆山茅氏 (第 0168a 页)
众。念佛助往。言讫坐灭。满空雷鸣。白云覆地。三日方
歇。 师先 有玛瑙数珠一串。临终盘于指上。众人竟不
能取。
*** 慈照宗主
宋子元。号万事休。平江昆山茅氏 (第 0168a 页)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
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谨按此结语。可见本 师先 说大本小本。后说此本。 …… (第 0723c 页)
也 本朝开国至今若干年。咸
丰以前年号。先后若何。不知也本省几府几县。在何方向不知也。父师不教乎。父 师先 不知也。如此等人。一县
以数百计。无财则可以教乡里。以其道传徒。有财则可以捐纳。可以得一榜。得甲榜。 (第 0726a 页)
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谨按此结语。可见本 师先 说大本小本。后说此本。 …… (第 0723c 页)
也 本朝开国至今若干年。咸
丰以前年号。先后若何。不知也本省几府几县。在何方向不知也。父师不教乎。父 师先 不知也。如此等人。一县
以数百计。无财则可以教乡里。以其道传徒。有财则可以捐纳。可以得一榜。得甲榜。 (第 0726a 页)
念念之间。多散者自必渐少。少散者自必渐一。原非
谓全不用心。随口叫唤也。愿深思之。愿深思之。每闻
他 师先 将一心不乱四字。打退多少信心学者。都说
今生做不到。西方也不想。甚或怕开口之易散。而用
力默努。致成 (第 0768a 页)
谓全不用心。随口叫唤也。愿深思之。愿深思之。每闻
他 师先 将一心不乱四字。打退多少信心学者。都说
今生做不到。西方也不想。甚或怕开口之易散。而用
力默努。致成 (第 0768a 页)
血畅怀四偈。皆从深信中流露。畅所欲言。且
其中皆有必定二字。此即预知之验。他日莲生上品。
(莹)当为 师先 庆也。特字拜覆。净安不宣。弟子照莹和
南百拜。
* 又覆恋公书
夫欲横超三界。径生安养者。无他奇 (第 0633c 页)
其中皆有必定二字。此即预知之验。他日莲生上品。
(莹)当为 师先 庆也。特字拜覆。净安不宣。弟子照莹和
南百拜。
* 又覆恋公书
夫欲横超三界。径生安养者。无他奇 (第 0633c 页)
圣。(维那白云。某月日良辰。某省府县寺。住持传法臣僧。谨集僧众。恭趋宝殿。讽诵秘典。称扬圣号。
所萃宏因。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安。仰劳大众。同念金刚无量寿护国仁王菩萨摩诃萨云云)课
毕。住持说小参。朔望粥后。斋堂集众。诵(四分戒本)。饭后诵
(梵网。仪详下布萨条)行堂 师先 于案上。中供一佛。香烛齐备。两
边桌上。备律本鱼磬等。候开小静。鸣钟三下。侍者传 (第 0383b 页)
所萃宏因。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安。仰劳大众。同念金刚无量寿护国仁王菩萨摩诃萨云云)课
毕。住持说小参。朔望粥后。斋堂集众。诵(四分戒本)。饭后诵
(梵网。仪详下布萨条)行堂 师先 于案上。中供一佛。香烛齐备。两
边桌上。备律本鱼磬等。候开小静。鸣钟三下。侍者传 (第 0383b 页)
座
师。 (某甲)西堂师(云云)。
△或逐日轮差。或三日一换。
从班首至清众。内外均派。严净时。经 师先 上方丈。顶
礼和尚。请开示巳。进坛。知客请施主拈香。严净巳。知
客呼(请主礼谢众师三拜)。各回。若系 (第 0416a 页)
师。 (某甲)西堂师(云云)。
△或逐日轮差。或三日一换。
从班首至清众。内外均派。严净时。经 师先 上方丈。顶
礼和尚。请开示巳。进坛。知客请施主拈香。严净巳。知
客呼(请主礼谢众师三拜)。各回。若系 (第 0416a 页)
今当为汝。启白
方丈。述诚恳请。汝应端意肃恭。随我而往。
(彼求度者。闻巳。一触礼而起。维那及引礼 师先 行。彼
随于后)。」
**** 第二启白
「(诸师导彼。至于方丈。安住门外。先通侍者。即于方丈。 …… (第 0463a 页)
那白云。大众普礼三拜。举忏悔功德殊胜行云云。大众同和。礼拜回向竟。师同维那书记将犯者引至
方丈。羯磨 师先 礼住持一拜。维那书记同一拜。呈上所犯人名及事。住持看明。维那呼发露者。作礼三拜。
长跪。合掌。住持再 (第 0476a 页)
方丈。述诚恳请。汝应端意肃恭。随我而往。
(彼求度者。闻巳。一触礼而起。维那及引礼 师先 行。彼
随于后)。」
**** 第二启白
「(诸师导彼。至于方丈。安住门外。先通侍者。即于方丈。 …… (第 0463a 页)
那白云。大众普礼三拜。举忏悔功德殊胜行云云。大众同和。礼拜回向竟。师同维那书记将犯者引至
方丈。羯磨 师先 礼住持一拜。维那书记同一拜。呈上所犯人名及事。住持看明。维那呼发露者。作礼三拜。
长跪。合掌。住持再 (第 0476a 页)
习安莲社堂。苦行接待。数十馀
年。不改初志。后遇轮庵和尚游滇回。卓锡本堂。与师
机缘相契。遂承付嘱。 师先 号云空。于是改号云庵。并
易莲社。为狮子林。师愈接纳无倦。更建左寮。为大士
阁。于上常居休老。僧问。 (第 0242b 页)
年。不改初志。后遇轮庵和尚游滇回。卓锡本堂。与师
机缘相契。遂承付嘱。 师先 号云空。于是改号云庵。并
易莲社。为狮子林。师愈接纳无倦。更建左寮。为大士
阁。于上常居休老。僧问。 (第 0242b 页)
利古画次第拜其父祖
坟墓。乃谭生前。事皆不爽。众往谒者。意之诚否。悉皆
先知。邑令周俊。秘使人往观。 师先 夜令徒一人。具茶
往候于途。人皆异之。号为神僧。后无恙跏趺而化。
** 实相
豫章人。万历壬辰。 (第 0223a 页)
坟墓。乃谭生前。事皆不爽。众往谒者。意之诚否。悉皆
先知。邑令周俊。秘使人往观。 师先 夜令徒一人。具茶
往候于途。人皆异之。号为神僧。后无恙跏趺而化。
** 实相
豫章人。万历壬辰。 (第 0223a 页)
更多。师在众日。为亡僧讷侍
者起龛。至龛前连呼讷侍者三。乃曰。三唤不应。果然
是讷。顶门放出辽天鹘。 师先 依妙峰于灵隐。尝题两
廊画壁曰。幸是十方无壁落。谁将五彩画虚空。善财
眼里生华瞖。去却一重又一重。晚 (第 0695a 页)
者起龛。至龛前连呼讷侍者三。乃曰。三唤不应。果然
是讷。顶门放出辽天鹘。 师先 依妙峰于灵隐。尝题两
廊画壁曰。幸是十方无壁落。谁将五彩画虚空。善财
眼里生华瞖。去却一重又一重。晚 (第 0695a 页)
师惑。还委悉么。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楚石琦云。圆相中着点墨。日月无光。天地黯黑。初未惑钦师。马 师先
自惑。累及老南阳。也一场狼籍。良久。平生肝胆向人倾。相识如同不相识)○马祖。令智
藏来问。十二时中。 (第 0187c 页)
藏来问。十二时中。 (第 0187c 页)
款话。说南方颇多知识。何滞于一隅。师从此回志参
寻。直造疏山。时仁和尚。坐法堂受参。 师先 顾视大众。
然后致问曰。刹那便去时如何。仁曰。畐塞虚空。汝作
么生去。师曰。畐塞虚空。不如不去。仁便 (第 0345b 页)
寻。直造疏山。时仁和尚。坐法堂受参。 师先 顾视大众。
然后致问曰。刹那便去时如何。仁曰。畐塞虚空。汝作
么生去。师曰。畐塞虚空。不如不去。仁便 (第 0345b 页)
吏者察其志。遂不苛留。且谓之曰。师
既为法忘身。回时愿无吝所闻。师欣谢。直造疏山。时
仁坐法堂受参。 师先 顾视大众。然后致问曰。刹那便
去时如何。山曰。畐塞虚空。汝作么生去。师曰。畐塞虚
空。不如不去。山便 (第 0663b 页)
既为法忘身。回时愿无吝所闻。师欣谢。直造疏山。时
仁坐法堂受参。 师先 顾视大众。然后致问曰。刹那便
去时如何。山曰。畐塞虚空。汝作么生去。师曰。畐塞虚
空。不如不去。山便 (第 066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