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史傳部類
立志报非虚」
#+END_VERSE
*** 感应缘(详夫古今无问道俗但有至诚剋必感徵且列外中有三内中十一内外合说略述一十四验) 晋明帝 杀力士含玄
* 楚熊渠夜行射石
* 楚干将莫耶藏剑
* 宋韩凭妻康王夺
* 宋伏万寿 (第 0483c 页)
念观音
* 宋顾迈念观音
* 宋沙门慧和念观音
* 宋韩徽念观音
* 宋彭子乔念观音
* 赵沙门单服松吞石
* 唐董雄念观音
* 唐沙门道积谏志
* 唐沙门法诚经验
* 唐比丘尼法信经验 晋明帝 杀力士含玄。玄谓持刀者曰。我颈多
筋。斫之必令即断。吾将报汝。持刀者不能
留意。遂斫数疮然始绝。寻后 (第 0483c 页)
#+END_VERSE
*** 感应缘(详夫古今无问道俗但有至诚剋必感徵且列外中有三内中十一内外合说略述一十四验) 晋明帝 杀力士含玄
* 楚熊渠夜行射石
* 楚干将莫耶藏剑
* 宋韩凭妻康王夺
* 宋伏万寿 (第 0483c 页)
念观音
* 宋顾迈念观音
* 宋沙门慧和念观音
* 宋韩徽念观音
* 宋彭子乔念观音
* 赵沙门单服松吞石
* 唐董雄念观音
* 唐沙门道积谏志
* 唐沙门法诚经验
* 唐比丘尼法信经验 晋明帝 杀力士含玄。玄谓持刀者曰。我颈多
筋。斫之必令即断。吾将报汝。持刀者不能
留意。遂斫数疮然始绝。寻后 (第 0483c 页)
。今日
岂得在此。时以为名言。译孔雀经。梵名尸
黎密。盖让王位出家。如吴泰伯然。
(十二 癸未) 明帝绍 改太宁(字道畿。元之长子。敏有机断。故能以弱制强。克复大业。惜乎
降年不永。未致太平崩。寿二十七。葬 …… (第 0520a 页)
一尺。德胜王创浮图而
秘之。当东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岁也。
(十四 丙戌) 成帝衍。改咸和(字世根。 明帝 长子。五岁即位。庾后临政。寿二十五)治
十七年。 …… (第 0520b 页)
与充合。而门
下承冰风旨为驳。尚书令充仆射褚翌诸
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世祖武皇帝。
以盛明革命。 肃祖 明皇帝。聪圣玄览。岂于
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
所以通天下之志也。臣等谓。宜遵承先帝 (第 0520c 页)
合。而门
下承冰风旨为驳。尚书令充仆射褚翌诸
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世祖武皇帝。
以盛明革命。肃祖 明皇帝。 聪圣玄览。岂于
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
所以通天下之志也。臣等谓。宜遵承先帝
故事于义 …… (第 0520c 页)
庐江士人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彼郡人。所
闻异此。敦默然。坐客皆为不安。充宴然
自若。丞相庾亮尝荐之于 明帝 曰。何充器
局方概。有万夫之望。若能总录朝端为老
臣副。及充拜尚书令。推能用功不私树恩。
世甚重之。 (第 0521c 页)
岂得在此。时以为名言。译孔雀经。梵名尸
黎密。盖让王位出家。如吴泰伯然。
(十二 癸未) 明帝绍 改太宁(字道畿。元之长子。敏有机断。故能以弱制强。克复大业。惜乎
降年不永。未致太平崩。寿二十七。葬 …… (第 0520a 页)
一尺。德胜王创浮图而
秘之。当东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岁也。
(十四 丙戌) 成帝衍。改咸和(字世根。 明帝 长子。五岁即位。庾后临政。寿二十五)治
十七年。 …… (第 0520b 页)
与充合。而门
下承冰风旨为驳。尚书令充仆射褚翌诸
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世祖武皇帝。
以盛明革命。 肃祖 明皇帝。聪圣玄览。岂于
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
所以通天下之志也。臣等谓。宜遵承先帝 (第 0520c 页)
合。而门
下承冰风旨为驳。尚书令充仆射褚翌诸
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世祖武皇帝。
以盛明革命。肃祖 明皇帝。 聪圣玄览。岂于
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
所以通天下之志也。臣等谓。宜遵承先帝
故事于义 …… (第 0520c 页)
庐江士人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彼郡人。所
闻异此。敦默然。坐客皆为不安。充宴然
自若。丞相庾亮尝荐之于 明帝 曰。何充器
局方概。有万夫之望。若能总录朝端为老
臣副。及充拜尚书令。推能用功不私树恩。
世甚重之。 (第 0521c 页)
东流四百馀年矣。
虽藩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训先行上
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藻悦涛波下士而已。
唯 肃祖明皇帝。 实天降德。始钦斯道。手画
如来之容。口味三昧之旨。戒行峻于岩隐。玄
祖畅乎无生。大块既唱万窍怒呺。贤 …… (第 0076c 页)
重荡濯于一代矣。不胜延豫。裁
书致心意之蕴积。曷云能畅。弟子襄阳习凿
齿稽首和南(庾阐乐贤堂颂序亦云 肃祖 (第 0077a 页)
明皇帝 雅好佛道手摹灵像)。
* 谯王书论孔释
佛教以罪福因果有若影响。圣言明审令人
寒心。然自上古帝皇 …… (第 0077a 页)
长平伯臣翌。散骑常侍右仆射建安伯
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
等言。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 肃祖 (第 0079b 页)
明皇帝
聪圣玄览。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
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愚谓宜
遵承先帝故事。于义为长 (第 0079b 页)
虽藩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训先行上
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藻悦涛波下士而已。
唯 肃祖明皇帝。 实天降德。始钦斯道。手画
如来之容。口味三昧之旨。戒行峻于岩隐。玄
祖畅乎无生。大块既唱万窍怒呺。贤 …… (第 0076c 页)
重荡濯于一代矣。不胜延豫。裁
书致心意之蕴积。曷云能畅。弟子襄阳习凿
齿稽首和南(庾阐乐贤堂颂序亦云 肃祖 (第 0077a 页)
明皇帝 雅好佛道手摹灵像)。
* 谯王书论孔释
佛教以罪福因果有若影响。圣言明审令人
寒心。然自上古帝皇 …… (第 0077a 页)
长平伯臣翌。散骑常侍右仆射建安伯
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
等言。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 肃祖 (第 0079b 页)
明皇帝
聪圣玄览。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
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愚谓宜
遵承先帝故事。于义为长 (第 0079b 页)
衣。化被十方人自信向。祖乃现于神变。化三
昧火自焚其身。平地舍利可高一尺。德胜王
创浮图而秘之。当此 东晋明帝 之世也(正宗记)。
*** 显宗成帝
衍。 (第 0778b 页)
明帝 长子。太宁三年八月即帝位。年五岁。
庾太后临朝。咸和二年冠军苏峻拒命谋逆。
三年四月苏峻劫帝幸石头。 (第 0778b 页)
京城宫室悉皆
煨烬。独太宁殿壁 明帝 手画佛像屹然不坏。
人皆嗟美称其神异。陶侃温峤攻石头。峻战
坠马。斩首脔割之焚其骨。峻馀众立峻弟逸 (第 0778b 页)
昧火自焚其身。平地舍利可高一尺。德胜王
创浮图而秘之。当此 东晋明帝 之世也(正宗记)。
*** 显宗成帝
衍。 (第 0778b 页)
明帝 长子。太宁三年八月即帝位。年五岁。
庾太后临朝。咸和二年冠军苏峻拒命谋逆。
三年四月苏峻劫帝幸石头。 (第 0778b 页)
京城宫室悉皆
煨烬。独太宁殿壁 明帝 手画佛像屹然不坏。
人皆嗟美称其神异。陶侃温峤攻石头。峻战
坠马。斩首脔割之焚其骨。峻馀众立峻弟逸 (第 0778b 页)
真。元真有美名。潜服膺。后落发。善仪止。二十四讲
法花大品。道俗日万指。永嘉乱。渡江。中宗元皇肃祖 明帝 敬之。承相王茂弘。大尉庾元规。并造门结友。尝
著屐至殿中。时人叹其道德高风。初不省有朝市也。
久之去 (第 0161a 页)
法花大品。道俗日万指。永嘉乱。渡江。中宗元皇肃祖 明帝 敬之。承相王茂弘。大尉庾元规。并造门结友。尝
著屐至殿中。时人叹其道德高风。初不省有朝市也。
久之去 (第 0161a 页)
至年二十四
讲法华大品。既蕴深解复能善说。故观风
味道者。常数盈五百。晋永嘉初避乱过江。
中宗元皇及 肃祖明帝。 丞相王茂弘大尉庾
元规。并钦其风德友而敬焉。建武太宁中。
潜恒著屐至殿内。时人咸谓方外之士。以
德重 (第 0347c 页)
故也。中宗 肃祖 升遐王庾又薨。乃隐
迹剡山以避当世。追踪问道者已复结旅
山门。潜优游讲席三十馀载。或畅方等。或
释老 (第 0347c 页)
讲法华大品。既蕴深解复能善说。故观风
味道者。常数盈五百。晋永嘉初避乱过江。
中宗元皇及 肃祖明帝。 丞相王茂弘大尉庾
元规。并钦其风德友而敬焉。建武太宁中。
潜恒著屐至殿内。时人咸谓方外之士。以
德重 (第 0347c 页)
故也。中宗 肃祖 升遐王庾又薨。乃隐
迹剡山以避当世。追踪问道者已复结旅
山门。潜优游讲席三十馀载。或畅方等。或
释老 (第 0347c 页)
无道亦无理」
#+END_VERSE
蜜多既受付法。复告斯多曰。尊者以祖师僧
伽梨衣秘于王宫。不蒙授之。其何谓耶。斯多
曰。我昔传衣。盖先师遇难。付法不显用为今
之信验。汝适嗣我。五天皆知。何用衣为。但勤
化导。汝之已后者度人无量。蜜多默然奉命。
已而尊者超身太虚。作一十八变。大放光明
照耀天地。即于空中化火自焚。虽雨舍利而
不坠于地。大众各以衣裓接之。寻建浮图合
而秘之。其时当此 东晋明帝 之世也。
评曰。谓衣不焚。不亦太神乎。曰宝剑出乎良
冶。尚能变化不测。而光贯星斗。方士资乎世
术。 (第 0737c 页)
#+END_VERSE
蜜多既受付法。复告斯多曰。尊者以祖师僧
伽梨衣秘于王宫。不蒙授之。其何谓耶。斯多
曰。我昔传衣。盖先师遇难。付法不显用为今
之信验。汝适嗣我。五天皆知。何用衣为。但勤
化导。汝之已后者度人无量。蜜多默然奉命。
已而尊者超身太虚。作一十八变。大放光明
照耀天地。即于空中化火自焚。虽雨舍利而
不坠于地。大众各以衣裓接之。寻建浮图合
而秘之。其时当此 东晋明帝 之世也。
评曰。谓衣不焚。不亦太神乎。曰宝剑出乎良
冶。尚能变化不测。而光贯星斗。方士资乎世
术。 (第 0737c 页)
书庾冰辅政。奏沙门
尽敬王者。为帝出诏。令沙门致敬。尚书令何充等议
奏。充等言。世祖武帝。盛明革命。 肃祖明帝。 聪圣玄览。
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愿以不变其修善之法。以通
天下之志也。愚谓宜遵先帝于义为天下。礼官博 (第 0148c 页)
尽敬王者。为帝出诏。令沙门致敬。尚书令何充等议
奏。充等言。世祖武帝。盛明革命。 肃祖明帝。 聪圣玄览。
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愿以不变其修善之法。以通
天下之志也。愚谓宜遵先帝于义为天下。礼官博 (第 0148c 页)
善说法。王导庾亮周
顗桓彝。皆造门结友。时呼为高座法师。又善咒术能
梵咀。至是广译诸经。
| 癸未 (明帝绍)( 大宁元) |(六) |(五) (第 0022b 页)
明帝 聪明有机断。晋代有君德者。帝一人而巳。每崇
斋兴福。造皇兴道场二寺(六帖)。
| 甲申(二) |( (第 0022b 页)
顗桓彝。皆造门结友。时呼为高座法师。又善咒术能
梵咀。至是广译诸经。
| 癸未 (明帝绍)( 大宁元) |(六) |(五) (第 0022b 页)
明帝 聪明有机断。晋代有君德者。帝一人而巳。每崇
斋兴福。造皇兴道场二寺(六帖)。
| 甲申(二) |( (第 0022b 页)
(东晋)(丁丑)元帝睿(武帝从子建武元都建康) (戊寅)泰兴元(二年三月帝崩元帝方即位改元) (己卯)二 (庚辰)三 (辛巳)四
(壬午)永昌元(闰十二月帝崩)
(癸未) 明帝绍(元帝子称太宁元) (甲申) 二 (乙酉)三(闰八月帝崩)
(酉戌)成帝衍 (第 0038a 页)
(明帝 子称咸和元) (丁亥)二 (戊子)三 (己丑)四(丹阳尹高悝旦行至张侯桥。望自中有五色光。出水上高数 (第 0038a 页)
(壬午)永昌元(闰十二月帝崩)
(癸未) 明帝绍(元帝子称太宁元) (甲申) 二 (乙酉)三(闰八月帝崩)
(酉戌)成帝衍 (第 0038a 页)
(明帝 子称咸和元) (丁亥)二 (戊子)三 (己丑)四(丹阳尹高悝旦行至张侯桥。望自中有五色光。出水上高数 (第 0038a 页)
合。而门下承水风旨为驳尚书令充。仆射
褚翌.诸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
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 肃祖明皇帝 聪圣玄览。岂
于时沙门不易屈膝。[(厂@((既-旡)-日+口))*页]以不变其修善之法。所以通 …… (第 0119a 页)
卢江士人称之。充正色曰。充
即彼郡人。所闻异此。敦默然然。客皆为不安。充晏然
自若。丞相庾亮尝荐之于 明帝 曰。何充器局方槩。有
万夫之望。若能总录朝端为老臣副。及充拜尚书令。
推能用功。不私树恩。世甚重之。 (第 0120a 页)
褚翌.诸葛恢。尚书冯怀.戴广等奏曰。
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 肃祖明皇帝 聪圣玄览。岂
于时沙门不易屈膝。[(厂@((既-旡)-日+口))*页]以不变其修善之法。所以通 …… (第 0119a 页)
卢江士人称之。充正色曰。充
即彼郡人。所闻异此。敦默然然。客皆为不安。充晏然
自若。丞相庾亮尝荐之于 明帝 曰。何充器局方槩。有
万夫之望。若能总录朝端为老臣副。及充拜尚书令。
推能用功。不私树恩。世甚重之。 (第 0120a 页)
舍斯多
* 罽宾国人。姓婆罗门。生有异迹。师子尊者辨其夙缘。付大法信衣。遂化中印土南天竺。 东晋明帝 世入灭。
*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 南天竺国德胜王太子。从婆舍斯多出家。付法。东晋 (第 0323a 页)
* 罽宾国人。姓婆罗门。生有异迹。师子尊者辨其夙缘。付大法信衣。遂化中印土南天竺。 东晋明帝 世入灭。
*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 南天竺国德胜王太子。从婆舍斯多出家。付法。东晋 (第 03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