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佛部
午岁为晋成帝。咸和九
年师十二岁。从舅氏令孤游学许洛。博通六
经尤通周易庄老之书。二十一岁欲渡江与 范宣子 俱隐值中原兵戈塞路。闻道安法师
居太行山。遂与弟慧持俱投之。听讲般若经
豁然大悟。叹曰。儒道九流皆糠 (第 0320b 页)
年师十二岁。从舅氏令孤游学许洛。博通六
经尤通周易庄老之书。二十一岁欲渡江与 范宣子 俱隐值中原兵戈塞路。闻道安法师
居太行山。遂与弟慧持俱投之。听讲般若经
豁然大悟。叹曰。儒道九流皆糠 (第 0320b 页)
令狐
君。学于许洛间。博极群书。得老庄之要。风鉴朗拔。在
诸生中。龙章凤姿。照映鱼鸟。既冠。将渡江与 范宣子
俱隐。值中原乱。兵戈塞路。闻道安在太行恒山寺讲
般若。遂与弟慧持俱造之。一面归敬。愿落发。就弟子
之 (第 0164a 页)
君。学于许洛间。博极群书。得老庄之要。风鉴朗拔。在
诸生中。龙章凤姿。照映鱼鸟。既冠。将渡江与 范宣子
俱隐。值中原乱。兵戈塞路。闻道安在太行恒山寺讲
般若。遂与弟慧持俱造之。一面归敬。愿落发。就弟子
之 (第 0164a 页)
洛。故少为诸生。
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伟风鉴朗拔。虽
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渡江
东就 范宣子 共契。值石虎已死中原𡨥乱南
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
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遂 (第 0957a 页)
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伟风鉴朗拔。虽
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渡江
东就 范宣子 共契。值石虎已死中原𡨥乱南
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
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遂 (第 0957a 页)
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
弘博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
致。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 范宣子 共契
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
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 (第 0357c 页)
弘博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
致。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 范宣子 共契
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
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 (第 0357c 页)
释慧远。俗姓贾雁门娄烦人也。少依舅氏游
学于许洛。博总经史。尤通庄老。年二十一。欲
度江东。定契于 范宣子。 南路阻塞。志不获从。
时道安于太行。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往归
之。一面尽敬。后听安讲般若经。豁然开 (第 0109c 页)
学于许洛。博总经史。尤通庄老。年二十一。欲
度江东。定契于 范宣子。 南路阻塞。志不获从。
时道安于太行。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往归
之。一面尽敬。后听安讲般若经。豁然开 (第 0109c 页)
法师讳慧远。本姓贾。雁门楼烦人。弱而好
学。年十二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
为书生。二十一欲度江就 范宣子。 于时王
路尚鲠。有志不遂。于关右遇释道安。一面
定敬以为真吾师也。遂抽簪落发求直道
场。沙门昙翼每资 (第 0270a 页)
学。年十二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
为书生。二十一欲度江就 范宣子。 于时王
路尚鲠。有志不遂。于关右遇释道安。一面
定敬以为真吾师也。遂抽簪落发求直道
场。沙门昙翼每资 (第 0270a 页)
贾。雁门楼烦人也。幼为书生。
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尤善庄老。性
度弘伟。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 范宣子 共契
嘉遁。中原冠乱。南路阻塞。时沙门释道安。立
寺于太行。弘赞佛法。遂往归之。初闻讲般若
经。豁然 (第 1039a 页)
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尤善庄老。性
度弘伟。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 范宣子 共契
嘉遁。中原冠乱。南路阻塞。时沙门释道安。立
寺于太行。弘赞佛法。遂往归之。初闻讲般若
经。豁然 (第 1039a 页)
。故少
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性度弘伟风鉴
朗拔。虽宿儒才彦莫不服其深致焉。年二十
一。欲度江东就 范宣子 共契嘉遁。值王路屯
阻有志不果。乃于关左遇见安公。一面尽敬。
以为真吾师也。遂投簪落饰忘质受业。既入 (第 0109b 页)
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性度弘伟风鉴
朗拔。虽宿儒才彦莫不服其深致焉。年二十
一。欲度江东就 范宣子 共契嘉遁。值王路屯
阻有志不果。乃于关左遇见安公。一面尽敬。
以为真吾师也。遂投簪落饰忘质受业。既入 (第 010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