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况
夫上为君父深求福利。须发之毁何足顾哉。
且夫圣人之教。有殊途而同归。君子之道。或
反经而合义。则 太伯 其人也。废在家之就养。
托采药而不归。弃中国之服章。依剪发以为
饰。反经悖礼莫甚于斯。然而仲尼称之曰 (第 0702a 页)
。太
伯可谓至德矣。其何故也。虽迹背君亲。而心
忠于家国。形亏百越而德全乎三让。故 太伯
弃衣冠之制。而无损于至德。沙门舍搢绅之 (第 0702a 页)
夫上为君父深求福利。须发之毁何足顾哉。
且夫圣人之教。有殊途而同归。君子之道。或
反经而合义。则 太伯 其人也。废在家之就养。
托采药而不归。弃中国之服章。依剪发以为
饰。反经悖礼莫甚于斯。然而仲尼称之曰 (第 0702a 页)
。太
伯可谓至德矣。其何故也。虽迹背君亲。而心
忠于家国。形亏百越而德全乎三让。故 太伯
弃衣冠之制。而无损于至德。沙门舍搢绅之 (第 0702a 页)
不窋○鞠○公刘
○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非○高
圉○亚圉○公祖类○太王亶父(一曰古公)生三
子 太伯 虞仲季历(文王父也。初国于豳。古公迁于岐伯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
昌。乃奔荆蛮。果立历以传昌也。古今记 (第 0493b 页)
○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非○高
圉○亚圉○公祖类○太王亶父(一曰古公)生三
子 太伯 虞仲季历(文王父也。初国于豳。古公迁于岐伯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
昌。乃奔荆蛮。果立历以传昌也。古今记 (第 0493b 页)
顶。况夫上
为君父深求福利。须发之毁何足顾哉。且夫
圣人之教有殊途而同归。君子之道或反经
而合义。则 太伯 其人也。废在家之就养。托
采药而不归。弃中国之服章。依剪发以为
饰。反经悖礼莫甚。于斯。然而仲尼称之 (第 0190b 页)
曰。 太伯 可谓至德矣。其故何也。虽迹背君亲
而心忠于家国。形亏百越而德全乎三让。故 (第 0190b 页)
太伯 弃衣冠之制而无损于至德。则沙门舍
搢绅之容。亦何伤乎妙道。虽易服改貌违臣
子之常仪。而信道归心愿君亲 (第 0190b 页)
为君父深求福利。须发之毁何足顾哉。且夫
圣人之教有殊途而同归。君子之道或反经
而合义。则 太伯 其人也。废在家之就养。托
采药而不归。弃中国之服章。依剪发以为
饰。反经悖礼莫甚。于斯。然而仲尼称之 (第 0190b 页)
曰。 太伯 可谓至德矣。其故何也。虽迹背君亲
而心忠于家国。形亏百越而德全乎三让。故 (第 0190b 页)
太伯 弃衣冠之制而无损于至德。则沙门舍
搢绅之容。亦何伤乎妙道。虽易服改貌违臣
子之常仪。而信道归心愿君亲 (第 0190b 页)
贵。邴吉前无阴德。终阙丞相
之尊。若然则天道以重华文命。答𩨬叟之极
愚。以商均丹朱。酬尧舜之至圣。 太伯 三世
无玩兵之咎。而假嗣于仲虞。汉祖七叶不闻
笃善之行。遂造配天之业。箕称享用五福。身
抱夷灭之痛。 …… (第 0255a 页)
散木。不
逢别玉遂等沈泥。暂且龙潜无亏。凤德岂容。
区区于天壤。扰扰于世间。自可固穷无烦殒
穫。至如 太伯 高让而流芳千祀。仲尼穷厄
而传名万代。颜称早世特是命。业不长。冉致
斯疾。当由病因未断。二子伏诛。弥 (第 0256c 页)
之尊。若然则天道以重华文命。答𩨬叟之极
愚。以商均丹朱。酬尧舜之至圣。 太伯 三世
无玩兵之咎。而假嗣于仲虞。汉祖七叶不闻
笃善之行。遂造配天之业。箕称享用五福。身
抱夷灭之痛。 …… (第 0255a 页)
散木。不
逢别玉遂等沈泥。暂且龙潜无亏。凤德岂容。
区区于天壤。扰扰于世间。自可固穷无烦殒
穫。至如 太伯 高让而流芳千祀。仲尼穷厄
而传名万代。颜称早世特是命。业不长。冉致
斯疾。当由病因未断。二子伏诛。弥 (第 0256c 页)
部十二卷见在后二部二卷阙本)。
沙门帛尸梨蜜多。罗晋言吉。友西域人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闇轨 太伯。 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蜜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于物。况其聪辩言悟者乎。西晋永嘉中始到此土。 (第 0503a 页)
沙门帛尸梨蜜多。罗晋言吉。友西域人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闇轨 太伯。 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蜜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于物。况其聪辩言悟者乎。西晋永嘉中始到此土。 (第 0503a 页)
财之不可
守。亦已信矣。老氏谓五色所以令人目盲。多
藏秘之后失。故乃剪发玄服损财去世让
之至也。是以 太伯 无德。孔父加焉。斯其类
矣。夫胡跪始自天竺而四方从之。天竺天地
之中。佛教所出者也。斯乃大法之整肃至 …… (第 0045c 页)
加周孔故老子还西。老子还西故生其群戎。
四夷推德故踰增其迷。夫正礼叵易真法莫
移。正礼叵易故 太伯 则于吴越而整服。真
法莫移故佛教则东流而无改。缘整服故令
裸壤玩裳。法无改故使汉贤落发。玩裳故使
形 …… (第 0047c 页)
落发故使仰齐西风。形逼中夏故
使山藏而空慢。远齐西风故使近见者莫不
信也。若谓圣轨无定。应随方异者。 太伯 亦
可裸步江东。君今亦可未服裳耶。故虽复方
类不同圣法莫异。君言义将安取者。谓取正
道也。于是道指洞 (第 0047c 页)
守。亦已信矣。老氏谓五色所以令人目盲。多
藏秘之后失。故乃剪发玄服损财去世让
之至也。是以 太伯 无德。孔父加焉。斯其类
矣。夫胡跪始自天竺而四方从之。天竺天地
之中。佛教所出者也。斯乃大法之整肃至 …… (第 0045c 页)
加周孔故老子还西。老子还西故生其群戎。
四夷推德故踰增其迷。夫正礼叵易真法莫
移。正礼叵易故 太伯 则于吴越而整服。真
法莫移故佛教则东流而无改。缘整服故令
裸壤玩裳。法无改故使汉贤落发。玩裳故使
形 …… (第 0047c 页)
落发故使仰齐西风。形逼中夏故
使山藏而空慢。远齐西风故使近见者莫不
信也。若谓圣轨无定。应随方异者。 太伯 亦
可裸步江东。君今亦可未服裳耶。故虽复方
类不同圣法莫异。君言义将安取者。谓取正
道也。于是道指洞 (第 0047c 页)
。今陜西风翔府)。豳人举国
扶老携弱。归古公于岐下(皇甫谥曰。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
古公有长子曰 太伯。 次曰虞仲。其妃大姜
生少子曰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
任生子曰昌。昌生有圣瑞。 (第 0747b 页)
太伯 虞仲知古
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
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子季历立。季历笃于
仁义。诸侯顺之 (第 0747b 页)
扶老携弱。归古公于岐下(皇甫谥曰。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
古公有长子曰 太伯。 次曰虞仲。其妃大姜
生少子曰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
任生子曰昌。昌生有圣瑞。 (第 0747b 页)
太伯 虞仲知古
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
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子季历立。季历笃于
仁义。诸侯顺之 (第 0747b 页)
是世间。经书章句。不
学而能。是时天下之士。学古文。慕韩愈拒我。以遵孔
子。东南有章表民。黄聱隅。李 太伯。 尤雄杰者。学者宗
之。嵩作原教论十馀万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
说。读之者畏服。未几复游衡岳。罢归 (第 0544c 页)
学而能。是时天下之士。学古文。慕韩愈拒我。以遵孔
子。东南有章表民。黄聱隅。李 太伯。 尤雄杰者。学者宗
之。嵩作原教论十馀万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
说。读之者畏服。未几复游衡岳。罢归 (第 0544c 页)
问他,我意作摩生?」
沙弥便去唤赵州,赵州头,沙弥便问:「和尚与摩道,意作摩生?」
赵州云:「遇著个 太伯。 」沙弥归,举似师,便大笑。
有僧举似雪峰,便问:「只如古人与摩道,意作摩生?」
雪峰曰:「将为我胡伯 (第 2041a 页)
沙弥便去唤赵州,赵州头,沙弥便问:「和尚与摩道,意作摩生?」
赵州云:「遇著个 太伯。 」沙弥归,举似师,便大笑。
有僧举似雪峰,便问:「只如古人与摩道,意作摩生?」
雪峰曰:「将为我胡伯 (第 2041a 页)
白玉鞭击骊珠不增瑕颣
光皎皎冷如灰
无缝塔要澄潭不卧苍龙
影团团黑似漆
无定古今眼
被韩 太伯 苍鹰当路生擒
立分儒释尊
使李殿院老虎通身汗出
多子塔前不曾拈花微笑
三指七马何用挂唇
少 (第 0610c 页)
光皎皎冷如灰
无缝塔要澄潭不卧苍龙
影团团黑似漆
无定古今眼
被韩 太伯 苍鹰当路生擒
立分儒释尊
使李殿院老虎通身汗出
多子塔前不曾拈花微笑
三指七马何用挂唇
少 (第 0610c 页)
请三藏与吕公对
定。词屈,谢而退焉。
显庆元年春正月景寅, 皇太子忠自以非
嫡,不敢久处元良,乃慕 太伯 之规,陈表累
让。大帝从之,封忠为梁王,赐物一万段、
甲第一区。即以其月册 代王弘为 皇
太子。 代 (第 0266a 页)
定。词屈,谢而退焉。
显庆元年春正月景寅, 皇太子忠自以非
嫡,不敢久处元良,乃慕 太伯 之规,陈表累
让。大帝从之,封忠为梁王,赐物一万段、
甲第一区。即以其月册 代王弘为 皇
太子。 代 (第 0266a 页)
而卒。
帛尸梨密多罗。此云吉友。西域人。时人呼
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
让弟。闇轨 太伯。 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
密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
于物。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 (第 0327c 页)
帛尸梨密多罗。此云吉友。西域人。时人呼
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
让弟。闇轨 太伯。 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
密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
于物。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 (第 0327c 页)
右三部合一十一卷。元帝世。西域沙门帛尸
梨蜜多罗。晋言吉友。国王之子。当承世位
以国让弟。暗轨 太伯 悟心内启。遂为沙门。天
姿高朗风神俊迈。直尔对之。便已卓然。出于
物表。况其聪辩言晤者乎。丞相王导一 (第 0069a 页)
梨蜜多罗。晋言吉友。国王之子。当承世位
以国让弟。暗轨 太伯 悟心内启。遂为沙门。天
姿高朗风神俊迈。直尔对之。便已卓然。出于
物表。况其聪辩言晤者乎。丞相王导一 (第 0069a 页)
三千里。依山岛而居。汉魏译通中国者三
十馀国。皆称王。大倭王居邪摩堆。其地在
会稽东。俗皆文身。自云 太伯 之后。自倭国
东千里名拘奴国。南四千里名朱儒国。人长
三四尺。自朱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黑
齿国。倭 (第 0311c 页)
十馀国。皆称王。大倭王居邪摩堆。其地在
会稽东。俗皆文身。自云 太伯 之后。自倭国
东千里名拘奴国。南四千里名朱儒国。人长
三四尺。自朱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黑
齿国。倭 (第 0311c 页)
国号朝鲜。与
高同时。古记云。昔有桓因(谓帝释也)庶子桓雄。数
意天下。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视三危 太伯
可以弘益人间。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
雄率徒三千。降于 (第 0961c 页)
太伯 山顶(即 (第 0961c 页)
太伯 今妙香山)神坛树
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
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人 …… (第 0961c 页)
六十二州。后唐天成
初。契丹攻破之。其后为丹所制(三国史云。仪凤三年。高宗戊寅。
高丽残孽类聚。北依 太伯 山下。国号渤海。开元二十年间。明皇遣将讨之。又圣德王三十二年。玄宗甲戌。渤海靺鞨
越海侵唐之登州。玄 …… (第 0963a 页)
始祖东明圣帝姓言氏讳朱蒙。先是北扶
馀王解夫娄。既避地于东扶馀。及夫娄薨。金
蛙嗣位。于时得一女子于 太伯 山南优渤水。
问之。云我是河柏之女。名柳花。与诸弟出游。
时有一男子。自言天帝子解慕漱。诱我于熊
神 (第 0963c 页)
高同时。古记云。昔有桓因(谓帝释也)庶子桓雄。数
意天下。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视三危 太伯
可以弘益人间。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
雄率徒三千。降于 (第 0961c 页)
太伯 山顶(即 (第 0961c 页)
太伯 今妙香山)神坛树
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
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人 …… (第 0961c 页)
六十二州。后唐天成
初。契丹攻破之。其后为丹所制(三国史云。仪凤三年。高宗戊寅。
高丽残孽类聚。北依 太伯 山下。国号渤海。开元二十年间。明皇遣将讨之。又圣德王三十二年。玄宗甲戌。渤海靺鞨
越海侵唐之登州。玄 …… (第 0963a 页)
始祖东明圣帝姓言氏讳朱蒙。先是北扶
馀王解夫娄。既避地于东扶馀。及夫娄薨。金
蛙嗣位。于时得一女子于 太伯 山南优渤水。
问之。云我是河柏之女。名柳花。与诸弟出游。
时有一男子。自言天帝子解慕漱。诱我于熊
神 (第 0963c 页)
状北台所见。来告曰。明日见汝于大松汀。惊
悸而起。早行而松汀。果感文殊来格。咨询法
要。乃曰。重期于 太伯 葛蟠地。遂隐不现(松汀至今不生
荆刺。亦不栖鹰鹯之类云)藏往 (第 1005c 页)
太伯 山寻之。见巨蟒蟠结树
下。谓侍者曰。此所谓葛蟠地。乃创石南院(今净
岩寺)以候圣降。粤有老居士。方袍 …… (第 1005c 页)
。伏希
上人不遗宿昔。在诸趣中。示以正道。人信之
次。时访存没。不具(文载大文类)湘乃令十刹传教。 太伯 山浮石寺。原州毗摩罗伽耶之海印。毗
瑟之玉泉。金井之梵鱼。南岳华严寺等是也。
又著法界图书印并略疏。 …… (第 1007a 页)
赞曰。
#+BEGIN_VERSE
「 披榛跨海冒烟尘
至相门开接瑞珍
采采杂花我故国
终南 太伯 一般春」
#+END_VERSE
** 蛇福不言
京师万善北里有寡女。不夫而孕。既产。年至 (第 1007a 页)
悸而起。早行而松汀。果感文殊来格。咨询法
要。乃曰。重期于 太伯 葛蟠地。遂隐不现(松汀至今不生
荆刺。亦不栖鹰鹯之类云)藏往 (第 1005c 页)
太伯 山寻之。见巨蟒蟠结树
下。谓侍者曰。此所谓葛蟠地。乃创石南院(今净
岩寺)以候圣降。粤有老居士。方袍 …… (第 1005c 页)
。伏希
上人不遗宿昔。在诸趣中。示以正道。人信之
次。时访存没。不具(文载大文类)湘乃令十刹传教。 太伯 山浮石寺。原州毗摩罗伽耶之海印。毗
瑟之玉泉。金井之梵鱼。南岳华严寺等是也。
又著法界图书印并略疏。 …… (第 1007a 页)
赞曰。
#+BEGIN_VERSE
「 披榛跨海冒烟尘
至相门开接瑞珍
采采杂花我故国
终南 太伯 一般春」
#+END_VERSE
** 蛇福不言
京师万善北里有寡女。不夫而孕。既产。年至 (第 100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