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章为集太宗谓崇曰朕
若制事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不师古乱
政坏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祇如 梁武帝
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 …… (第 23b 页)
不可以久郁四圣大业百年神器愿陛下念
之毋忽小臣无状辄献孤忠干冒天威伏俟斧钺
给事中王畴上疏曰董仲舒为 武帝
言天人之际曰事
在勉彊而已勉彊学问则闻见广而智益明勉彊行道 (第 48a 页)
蒸民之极
帝迁明德光宅八表太和宣被玄化遐通陛下以圣哲
嗣徽道孚万国祭礼久废思光鸿烈飨帝严亲今实宜
高祖武皇帝
宜配天郊至于地祇之配虽礼无明文
先代旧章每所因循魏晋故典足为前式谓武敬皇后 (第 30b 页)
 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六
           明 杨士奇等 撰
  郊庙
陈文皇帝天嘉中大中大夫太常卿许亨奏曰昔 梁武
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
并祭五祀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五祀郑玄云阴祀自
血起贵气臭也五 (第 1a 页)
祀五官之神也五神主五行𨽻于地

故与埋沈副辜同为阴祀既非烟柴无关阳祭故何休
云周爵五等者法地有五行也五神位在北郊圆丘不
宜重设制曰可亨又奏曰 梁武帝
议箕毕自是二十八
宿之名风师雨师自是箕毕下𨽻非即星也故郊雩之
所皆两祭之臣按周礼大宗伯之职云槱燎祀 (第 1b 页)

力排其非反招怪怒指为毁佛谤道几若漆沫不可解
者今以出于祖师之口者解之则可释然矣昔达摩自
南天竺来 梁武帝
诏至金陵问曰朕造寺舍经度生不
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此但天人小果有漏
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此语足 …… (第 3b 页)
朝廷
宠遇之太过所以养成今日之馀殃原其始然抑之不
早遂至身遭显戮祸及宰臣此眼前之辙迹也昔汉主
父偃说 武帝
曰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
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所谓不诛而害 (第 11a 页)
武帝
从之 …… (第 11a 页)
以与无田之民祸乱群兴必然之理也董仲舒在 武帝
朝此时去古未远井田之法尚可追也乃曰井田虽难
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言甚善而未克行
至哀帝时孔光 (第 13b 页)
心志清六合是故缵武脩文仍世弥
盛陛下当周康靖治之时岂得晏安于玄默然取外之
理要由内彊图人之本先在自备 萧衍
虽虐使其民而
窥觎不已若遇我虚疲士民凋窘贼衍年老志张思播
虺毒此之弗图恐受其病伏惟陛下妙龄在位圣德方 (第 11b 页)
郊则所尚省费周祭灵威仰若后稷各用一牲今祀五
帝世祖亦宜各用一犊斯外悉如南郊之礼也 武皇

密未终自可不奏盛乐至于旱祭舞雩盖是吁嗟之义
既非存欢乐谓此不涉嫌其馀祝史称辞仰祈灵泽而
已礼舞雩 (第 37a 页)

梁武帝
初乐缘齐旧 (第 7a 页)
武帝
思弘古乐天监元年遂下诏
访百寮曰夫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所以移风易俗明贵
辨贱而韶濩之称空传咸英之实靡托魏 (第 7a 页)
家事必先请托缁
点皇风尘鄙正化此而不纠将何以肃整阿䛕奖厉忠
槩请免所居官以肃风轨奏可
孝明帝正光四年 萧衍
弟子西丰侯正德来降尚书左
仆射萧宝夤表曰伏见扬州表萧正德自云避祸远投
宸掖背父叛君骇议众口深心指趣厥 (第 36a 页)
可致长生则爽鸠氏且因之永有天下
非陛下乃今可得能致神人邪秦汉且因之永有天下
非陛下乃今可得能致佛法邪 梁武帝
且因之永有天
下非陛下乃今可得能鬼道邪墨翟干宝且各献其主
永有天下非陛下乃今可得自古尧舜称圣者臣观所 (第 9a 页)
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静言庸违不能
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
下溃叛不得闻也 梁武帝
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 (第 26b 页)
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吾周旋
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
赦故诸葛亮理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 梁武帝
每年数
赦卒至倾败夫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
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将 (第 6b 页)
宾者义隆而已今
天网遐举殊方仰德固宜扫清东南齐一区宇使济济
之风被于江汉世祖以兵久劳不从
太武帝末年 萧衍
遣将康绚遏淮将灌扬徐左仆射郭
祚表曰 (第 34a 页)
萧衍
狂悖擅断川渎役苦民劳危亡已兆然古
谚有之敌不可纵夫以一酌之水或为不测之渊如不
时灭恐同原草宜命一重将 (第 34a 页)
𤼵窃以
区区宝卷罔顾天常凭恃山河敢抗中国今妖逆数亡
骄纵日甚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淫刑以逞虐害无辜其
雍州 刺史萧衍
东伐秣陵扫土兴兵顺流而下唯有孤
城更无重卫此则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事易
走丸理同拾芥此而不乘将欲 …… (第 2b 页)
职为乱逆肆厥淫昏月滋日甚贵臣重将靡有孑遗崇
信奸回昵比阉竖内外离心骨肉猜叛萧宝融僣号于
荆郢其雍州 刺史萧衍
勒兵而东袭上流之众已逼其
郊广陵京口各持兵而怀两望钟离淮阴并鼎峙而观
得失秣陵孤危制不出门君子小人并 …… (第 4a 页)
来吴会之乡指期可举昔士治有言皓若暴死更立贤
主文武之官各得其任则勍敌也若 萧衍
克就上下同
心非直后图之难实亦扬境危逼何则寿春之去建邺
七百而已山川水陆彼所谙利脱江湘无波君臣效职 …… (第 4b 页)
绝唯资水路 萧衍
兄子渊藻去年四月十三日发扬州
今岁四月四日至蜀水军西上非周年不达外无军援
一可图也益州顷因刘季连反叛 …… (第 5b 页)
及苻坚之世杨安朱彤三月取汉中四月至涪
城兵未及州仲孙逃命桓温西征不旬月而平蜀地昔
来恒多不守况渊藻是 萧衍
兄子骨肉至亲若其逃亡
当无死理脱军剋涪城渊藻复何宜城中坐而受困若其
出斗庸蜀之卒唯便刀槊弓箭至少假有 …… (第 6a 页)
之则所益未几不获则亏损必大 萧衍
倾竭江东为今
岁之举疲兵丧众大败而还君臣失计取笑天下虽野
战非人敌守城足有馀今虽攻之未易可剋又广陵悬 …… (第 9b 页)
济淮掎角事如前敕何容犹尔盘桓方有此请可速进
军经略之宜听征南至要峦又表曰 萧衍
侵境久劳王
师今者奔走实除边患斯由灵赞皇魏天败寇竖非臣
等弱劣所能剋胜若臣之愚见今正宜修复边镇俟之 (第 10a 页)
后动且 萧衍
尚在凶身未除螳螂之志何能自息唯应
广备以待其来实不宜劳师远入自取疲困今中山进
军钟离实所未解若能为得 …… (第 10a 页)
中大夫赵煚曰河南洛
阳四面受敌纵得之不可守请从河北直指太原倾其
巢穴可一举而定
开府骠骑将军宇文忻从 武帝
伐齐攻拔晋州齐后主 …… (第 16b 页)
电迈臣虽驽怯请效鹰犬 高祖
览表嘉之荅以优诏
时虢州刺史崔仲方上书论取陈之策曰臣谨案晋太
康元年岁在庚子晋武平吴至今开皇六年岁次 (第 19a 页)
矣日
在虚一则鸟火昴虚皆以仲月昏中合于尧典刘炫依
大明历四十五年差一度则冬至在虚危而夏至火已
过中矣 梁武帝
据虞𠠎历百八十六年差一度则唐虞
之隆日在斗牛间而冬至昴尚未中以为皆承闰后节
前月却使然而此经终始一 (第 20b 页)
怀忿恚而伯荣骄淫尤甚与故朝阳侯
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
深疾之震复诣阙上疏曰臣闻 高祖
与群臣约非功臣
不得封故经制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篡也伏见诏
书封故朝阳侯刘护再从兄瑰袭护爵为侯护同产 (第 9a 页)
所及舟车
万里于时敌人款关上亦述遵遗志今大明临朝泽及
行苇国富兵彊能言率职何惮而为之何求而行此往
萧衍
通敬求和以诚肃未纯抑而不许先帝弃戎于
前陛下交敌于后无乃上乖高祖之心下违世宗之意
且彼虽慕德亦来观我 …… (第 50a 页)
疏之则怨狎之则侮其所由来久矣是以 高祖
世宗知
其若此来既莫逆去又不追不一之义于是乎在必其
委质玉帛之辰屈膝蕃方之礼则可丰其劳贿籍以珍
物至 (第 50b 页)
行于四时汉旧仪祠五祀五行官也 梁武帝
南北郊皆
祀五行之神故许亨以谓五神主五行𨽻于地为阴祀
位在北郊是也近世大雩五时迎气以五人神配而不 (第 9a 页)
    事一总历代之事也其例综括千古归一家

    言非学问足以该通文章足以镕铸则难以
    成书 梁武帝
作通史六百二十卷不久即已
    散佚故后有作者率莫敢措意于斯樵负其
    淹博乃网罗旧籍参以新意 …… (第 3b 页)
项此则无稽之谈也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
古今成间隔自 高祖
(第 9b 页)
武帝
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
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
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 …… (第 9b 页)
似此之类历世有之伤风败义莫大乎此迁法既失固
弊日深自东都至江左无一人能觉其非惟 梁武帝

此慨然乃命吴均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齐室书未成
而均卒隋杨素又奏令陆从典续史记讫于隋书未成
而免官岂 …… (第 12a 页)
谥法之
类改易本字则其义不行故亦准唐旧(汉景帝名启改/启为开安帝名)
(庆改庆为贺唐太祖名虎改虎为武 高祖
名渊改渊为/水若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则濯龙渊不得而讳杜佑作)
(通典则虎贲/不得而讳)夫学术超诣本乎心识 …… (第 21a 页)
末自然浇漓学术之末自然浅近九流设教至末皆弊
然他教之弊微有典刑惟儒家一家去本太远此理何
由班固有言自 武帝
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
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馀年传业者寖盛枝叶繁滋
一经说至百馀万言大师众至千馀 (第 21b 页)
   和曲 祀飨别声序论 汉三侯之章 汉房

   中祠乐十七章 隋房内曲二首  梁武帝

   佛法十曲 陈后主四曲 北齐后主二曲
   唐七朝五十五曲 立部技八曲 坐部伎六
   曲  …… (第 20b 页)
   曹仁(弟/纯)曹洪 曹休 曹真(真子爽丁何晏毕/邓飏 谧)
   (轨文李胜夏桓范/弟 叔妻 侯氏) (爽从/)
    武帝
二十五子 …… (第 38b 页)
   (鲍/昭)营浦侯遵考(从父弟/子季连)

    武帝
七男
   卢陵孝献王义真 彭城王义康 江夏文献
   王义恭 南郡王义宣 衡阳文王义季
   文帝 …… (第 42b 页)
   铿 晋熙王銶 河东王铉

    武帝
诸子
   文惠皇太子 竟陵文宣王子良(子昭胄/ 孙贲)庐陵
   王子卿 鱼复侯子响 安陆王子敬 …… (第 44b 页)
   (恭弟/祗)鄱阳忠烈王恢(恢子范弟范子嗣弟范弟/咨 咨 脩 脩 泰)

   (泰弟/退)始兴忠武王憺(憺子亮弟亮弟/映 映 煜)
    武帝
八男
   昭明太子统(子欢/子栋) (欢/誉)豫章王综 南康简王
   绩(子会理理通/理 义) (第 46a 页)
痛之将为举哀有司奏旧尚书郎不在举哀之例帝曰
衰乱之弊特相痛悼于是遂举哀哭之甚恸丁未 梁王
悝薨以太尉荀组为司徒弛山泽之禁八月甲午封梁
王世子翘为梁王荆州刺史第五猗为贼帅杜曾所推
遂与曾同反九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