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宗室传第八上
北齐
赵郡王琛(子睿信睿/子整)清河王岳(子/劢)广平公盛(子子/瑗)
阳州公永乐(继子孝绪弼/永乐弟长) 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
思宗(子元海好思/宗弟思)平秦王归彦 武兴王普 长 (第 1a 页)
北齐
赵郡王琛(子睿信睿/子整)清河王岳(子/劢)广平公盛(子子/瑗)
阳州公永乐(继子孝绪弼 永乐 弟长)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
思宗(子元海好思/宗弟思)平秦王归彦 武兴王普 长 …… (第 1a 页)
郡公历位司徒
太尉天平三年薨于位赠假黄钺太尉太师录尚书事
无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于魏尹 阳州公永乐 神武徔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
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桥之战司徒高昂失利奔 …… (第 12b 页)
退 永乐 守洛阳南城昂走趣城南西军追者将至 (第 13a 页)
永乐
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禽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
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
别驾受王委寄 (第 13a 页)
斗酒只鸡不敢入神武乃以 永乐 为济
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 (第 13a 页)
永乐 曰尔勿大贪小小
义取莫复畏 (第 13a 页)
永乐 至州遽有受纳监公正谏不见听以
状启闻神武封以示永乐永乐由是知二人清直并擢
用之后卒于州赠太师太尉录尚 …… (第 13a 页)
徔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修城
郡王 永乐 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欧击
行路时人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
道人至凶暴横行闾肆后 (第 13b 页)
宗室传第八上
北齐
赵郡王琛(子睿信睿/子整)清河王岳(子/劢)广平公盛(子子/瑗)
阳州公永乐(继子孝绪弼/永乐弟长) 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
思宗(子元海好思/宗弟思)平秦王归彦 武兴王普 长 (第 1a 页)
北齐
赵郡王琛(子睿信睿/子整)清河王岳(子/劢)广平公盛(子子/瑗)
阳州公永乐(继子孝绪弼 永乐 弟长)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
思宗(子元海好思/宗弟思)平秦王归彦 武兴王普 长 …… (第 1a 页)
郡公历位司徒
太尉天平三年薨于位赠假黄钺太尉太师录尚书事
无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于魏尹 阳州公永乐 神武徔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
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桥之战司徒高昂失利奔 …… (第 12b 页)
退 永乐 守洛阳南城昂走趣城南西军追者将至 (第 13a 页)
永乐
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禽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
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
别驾受王委寄 (第 13a 页)
斗酒只鸡不敢入神武乃以 永乐 为济
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 (第 13a 页)
永乐 曰尔勿大贪小小
义取莫复畏 (第 13a 页)
永乐 至州遽有受纳监公正谏不见听以
状启闻神武封以示永乐永乐由是知二人清直并擢
用之后卒于州赠太师太尉录尚 …… (第 13a 页)
徔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修城
郡王 永乐 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欧击
行路时人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
道人至凶暴横行闾肆后 (第 13b 页)
齐宗室诸王
赵郡王琛神武皇帝弟天平三年追封子睿嗣(后主时/见杀)
清河王岳神武从父弟天保初封子劢嗣齐亡入周仕
隋至上开府
广平公盛神武从叔祖以从起兵封子瑗嗣改封平昌
王 阳州公永乐 神武从祖兄子太昌时封子孝绪嗣后改 (第 1b 页)
赵郡王琛神武皇帝弟天平三年追封子睿嗣(后主时/见杀)
清河王岳神武从父弟天保初封子劢嗣齐亡入周仕
隋至上开府
广平公盛神武从叔祖以从起兵封子瑗嗣改封平昌
王 阳州公永乐 神武从祖兄子太昌时封子孝绪嗣后改 (第 1b 页)
如人意
(言恐韶/为变)岂可径往投之帝不听既至以长弼语告之曰
如君忠诚人犹有谗况其馀乎长弼永乐之弟也 (高永/乐 不)
(内高昂使之丧元长弼又谗/段韶高欢父子为失刑矣)乙酉以特进元韶为尚书
左仆射段韶为右仆射 乙未 (第 24b 页)
(言恐韶/为变)岂可径往投之帝不听既至以长弼语告之曰
如君忠诚人犹有谗况其馀乎长弼永乐之弟也 (高永/乐 不)
(内高昂使之丧元长弼又谗/段韶高欢父子为失刑矣)乙酉以特进元韶为尚书
左仆射段韶为右仆射 乙未 (第 24b 页)
元凯所立后魏庄帝时梁)
(将陈庆之来伐尅洛阳渡河守北中府城即此孝文太/和中筑之齐神武使潘乐镇于此又使 高永乐 守南城)
(以备西魏并今城也其中潬城本东魏所筑仍置河阳/关今县西南十三里古遮马堤即后魏尔朱荣杀朝士) (第 8a 页)
(将陈庆之来伐尅洛阳渡河守北中府城即此孝文太/和中筑之齐神武使潘乐镇于此又使 高永乐 守南城)
(以备西魏并今城也其中潬城本东魏所筑仍置河阳/关今县西南十三里古遮马堤即后魏尔朱荣杀朝士) (第 8a 页)
(在孟县北/即今安村)河阳三城(在孟县西南旧有三城按北/城后魏太和中筑齐使潘乐)
(镇于此今孟县是也又使 高永乐 守南城以备西/魏今孟津是也中潬城东魏元象元年筑今夹滩)
(是也唐至德中史思明来寇李光弼率士马数万 (第 45b 页)
(镇于此今孟县是也又使 高永乐 守南城以备西/魏今孟津是也中潬城东魏元象元年筑今夹滩)
(是也唐至德中史思明来寇李光弼率士马数万 (第 45b 页)
(河桥河桥自此始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作桥于/河北侧岸置北中郎府戍守之谓之北中城东魏)
(元象元年更筑南城及中潬城中潬即河中渚所/谓河阳三城者是也高欢使潘乐守北城 高永乐)
( 守南城以备西魏方勺河阳三城记曰北城南临/大河长桥驾险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潬表) (第 22a 页)
(元象元年更筑南城及中潬城中潬即河中渚所/谓河阳三城者是也高欢使潘乐守北城 高永乐)
( 守南城以备西魏方勺河阳三城记曰北城南临/大河长桥驾险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潬表) (第 22a 页)
建国侯乂若赵郡王琛初封南赵郡公清河王
岳初封清河郡公及广平公盛 阳州公永乐 则
受封皆在魏世也
后周
周书明帝本纪武成元年正月封大将军章武孝
公导子亮为永昌公翼 (第 26b 页)
岳初封清河郡公及广平公盛 阳州公永乐 则
受封皆在魏世也
后周
周书明帝本纪武成元年正月封大将军章武孝
公导子亮为永昌公翼 (第 26b 页)
自河阳以下五县今权隶三城节度
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后为晋邑在汉为河阳县属河
内高齐省入温轵二县隋开皇十六年分温轵二县重
置属怀州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后割属河南府
南城在县西四面临河即孟津之地亦谓之富平津后
魏使 高永乐 守河南以备西魏即此也周隋为宫贞观 (第 21a 页)
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后为晋邑在汉为河阳县属河
内高齐省入温轵二县隋开皇十六年分温轵二县重
置属怀州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后割属河南府
南城在县西四面临河即孟津之地亦谓之富平津后
魏使 高永乐 守河南以备西魏即此也周隋为宫贞观 (第 21a 页)
清河王岳父翻卒于侍御中散元象中赠假黄钺使持
节侍中都督冀定洛瀛并肆燕恒云朔十州诸军事大
将军太傅公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北齐书第云
魏朝赠太尉 阳州公永乐 兴和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永弟弼武定中安西将军安陵县开国男凡此官阶
北齐书皆略不书(弼亦作长弼)䐗儿 (第 54b 页)
节侍中都督冀定洛瀛并肆燕恒云朔十州诸军事大
将军太傅公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北齐书第云
魏朝赠太尉 阳州公永乐 兴和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永弟弼武定中安西将军安陵县开国男凡此官阶
北齐书皆略不书(弼亦作长弼)䐗儿 (第 54b 页)
无辟城(在孟县东后魏太和二十年废太子恂置/于河阳无鼻城在河桥北二里水经注湨)
(水径无辟邑西世谓/无比城亦曰马髀城)北中城(在孟县南水经注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
(置北中郎府徙诸县隶府户并羽林虎责领队防/之后魏武泰初尔朱荣自晋阳南下胡太后遣将)
(守河桥及北中城以拒之永安元年元颢入洛遣/陈庆之守北中城自据南岸分兵守河中渚又遣)
(别将缘河固守三年魏主诛尔朱荣遣将军奚毅/等将兵镇北中东魏元象元年又筑南城及中潬)
(城是为三城使潘乐屯北中城 高永乐 守南城其/后汗萨出为五城都督镇河阳盖有五城矣寰宇)
(记孟州城即北中府城也后魏太和二十年置高/齐于其 (第 61a 页)
(水径无辟邑西世谓/无比城亦曰马髀城)北中城(在孟县南水经注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
(置北中郎府徙诸县隶府户并羽林虎责领队防/之后魏武泰初尔朱荣自晋阳南下胡太后遣将)
(守河桥及北中城以拒之永安元年元颢入洛遣/陈庆之守北中城自据南岸分兵守河中渚又遣)
(别将缘河固守三年魏主诛尔朱荣遣将军奚毅/等将兵镇北中东魏元象元年又筑南城及中潬)
(城是为三城使潘乐屯北中城 高永乐 守南城其/后汗萨出为五城都督镇河阳盖有五城矣寰宇)
(记孟州城即北中府城也后魏太和二十年置高/齐于其 (第 61a 页)
三年,薨于位。赠假黄钺,太尉、太师、录尚书事。无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于魏尹。 阳州公
阳州公永乐, 神武从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阴之战,司徒高昂失利退。 永乐 守河阳南城,昂走趣城,西军追者将至, 永乐 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擒。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别驾,受王委寄,斗酒只鸡不入。」神武乃以 永乐 为济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 永乐 曰:「尔勿大贪,小小义取莫复畏。」 永乐 至州,监、公正谏不见听,以状启神武。神武封启以示 永乐。 然后知二人清直,并擢用之。 永乐 卒于州。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无子,从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脩城郡王。 永乐 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道人,至
阳州公永乐, 神武从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阴之战,司徒高昂失利退。 永乐 守河阳南城,昂走趣城,西军追者将至, 永乐 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擒。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别驾,受王委寄,斗酒只鸡不入。」神武乃以 永乐 为济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 永乐 曰:「尔勿大贪,小小义取莫复畏。」 永乐 至州,监、公正谏不见听,以状启神武。神武封启以示 永乐。 然后知二人清直,并擢用之。 永乐 卒于州。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无子,从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脩城郡王。 永乐 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道人,至
三年,薨于位,赠假黄钺、太尉、太师、录尚书事。无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于魏尹。 阳州公
阳州公永乐, 神武从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桥之战,司徒高昂失利奔退, 永乐 守洛阳南城。昂走趣城南,西军追者将至, 永乐 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禽。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别驾,受王委寄,斗酒只鸡不敢入。」神武乃以 永乐 为济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 永乐 曰:「尔勿大贪,小小义取莫复畏。」 永乐 至州,监、公正谏不见听,以状启神武。神武封启以示 永乐, 然后知二人清直,并擢用之。 永乐 卒于州,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无子,从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脩城郡王。 永乐 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道人,至
阳州公永乐, 神武从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河桥之战,司徒高昂失利奔退, 永乐 守洛阳南城。昂走趣城南,西军追者将至, 永乐 不开门,昂遂为西军所禽。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后罢豫州,家产不立。神武问其故,对曰:「裴监为长史,辛公正为别驾,受王委寄,斗酒只鸡不敢入。」神武乃以 永乐 为济州,仍以监、公正为长史、别驾。谓 永乐 曰:「尔勿大贪,小小义取莫复畏。」 永乐 至州,监、公正谏不见听,以状启神武。神武封启以示 永乐, 然后知二人清直,并擢用之。 永乐 卒于州,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无子,从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绪为后,袭爵。天保初,改封脩城郡王。 永乐 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道人,至
课役。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兴贵寻卒。
附 张公艺
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 高永乐 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
兴贵寻卒。
附 张公艺
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 高永乐 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