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张华原 宋世良 郎基 孟业 崔伯谦 苏
琼 房豹 路去病
隋
梁彦光(子文谦/ 文让)樊叔略 赵轨 房恭懿 公 孙
景茂 辛公义 柳俭(郭绚/敬肃)刘旷 王伽 魏德
深 …… (第 2a 页)
十六门灌田五千馀顷人赖其利秩满归卒于家子弘
安弘智并知名 房恭懿 字 (第 74b 页)
慎言 河南洛阳人也父谟魏赠司空前史有
傅 (第 74b 页)
恭懿 沉深有局量达于从政仕齐历平恩令济阴守
并有能名齐亡不得调后预尉迟迥乱废于家开皇初
吏部尚书苏威举为新 (第 74b 页)
丰令政为三辅之最上闻而嘉
之赐物四百段 恭懿 以所得赐分给穷乏未几复赐粟
三百 (第 74b 页)
恭懿 又以赈贫人上闻而止之时雍州诸县令 …… (第 74b 页)
每朔朝谒上见 恭懿 必呼至榻前访以治民之术威又
荐之历泽德二州司马卢恺复奏 (第 75a 页)
恭懿 政为天下之最
上甚异之复赐以帛因谓诸州朝集使者曰 (第 75a 页)
房恭懿 志
在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
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当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
师敩也乃 (第 75a 页)
下诏褒美因授海州刺史未几国子博士何
妥奏 恭懿 尉迟迥之党苏威卢恺曲相举荐上大 (第 75a 页)
恭
懿 竟放岭南未几徵还至洪州卒论者冤之 (第 75a 页)
琼 房豹 路去病
隋
梁彦光(子文谦/ 文让)樊叔略 赵轨 房恭懿 公 孙
景茂 辛公义 柳俭(郭绚/敬肃)刘旷 王伽 魏德
深 …… (第 2a 页)
十六门灌田五千馀顷人赖其利秩满归卒于家子弘
安弘智并知名 房恭懿 字 (第 74b 页)
慎言 河南洛阳人也父谟魏赠司空前史有
傅 (第 74b 页)
恭懿 沉深有局量达于从政仕齐历平恩令济阴守
并有能名齐亡不得调后预尉迟迥乱废于家开皇初
吏部尚书苏威举为新 (第 74b 页)
丰令政为三辅之最上闻而嘉
之赐物四百段 恭懿 以所得赐分给穷乏未几复赐粟
三百 (第 74b 页)
恭懿 又以赈贫人上闻而止之时雍州诸县令 …… (第 74b 页)
每朔朝谒上见 恭懿 必呼至榻前访以治民之术威又
荐之历泽德二州司马卢恺复奏 (第 75a 页)
恭懿 政为天下之最
上甚异之复赐以帛因谓诸州朝集使者曰 (第 75a 页)
房恭懿 志
在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
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当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
师敩也乃 (第 75a 页)
下诏褒美因授海州刺史未几国子博士何
妥奏 恭懿 尉迟迥之党苏威卢恺曲相举荐上大 (第 75a 页)
恭
懿 竟放岭南未几徵还至洪州卒论者冤之 (第 75a 页)
司马而有治中焉治中旧州
职也(旧谓隋/以前)州废遂为郡官(说在州佐/后治中篇)开皇三年改治
中为司马 (隋房恭懿 为泽州司马有异绩迁德州司马/理为天下之最文帝曰此乃上天社稷之所)
(祐岂朕寡薄能致/之乎迁海州刺史) (第 18a 页)
职也(旧谓隋/以前)州废遂为郡官(说在州佐/后治中篇)开皇三年改治
中为司马 (隋房恭懿 为泽州司马有异绩迁德州司马/理为天下之最文帝曰此乃上天社稷之所)
(祐岂朕寡薄能致/之乎迁海州刺史) (第 18a 页)
皇甫绩 刘 权
陈子迈(以上吴州刺史/)
闻人遂安(苏州总管/)
房恭懿(海州刺史/) 高 劢(楚州刺史/)
贺若弼(吴州总管镇广陵/)
燕 荣(扬州总管/)
上官弘 (第 2b 页)
陈子迈(以上吴州刺史/)
闻人遂安(苏州总管/)
房恭懿(海州刺史/) 高 劢(楚州刺史/)
贺若弼(吴州总管镇广陵/)
燕 荣(扬州总管/)
上官弘 (第 2b 页)
(至万以律尚严密敕苏威及牛弘更定之刑纲简要/疏而不失仍置律博士弟子员 牛弘字里仁安定)
(鹑觚人夲姓尞文/允仕魏赐姓牛氏)
隋以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为相州 刺史房恭懿(字慎言/䧄阳人) 为
海州(东魏置今/𨽻江南)刺史
初彦光为岐州(魏置今陜西/凤翔府是)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
静镇 (第 49a 页)
(至万以律尚严密敕苏威及牛弘更定之刑纲简要/疏而不失仍置律博士弟子员 牛弘字里仁安定)
(鹑觚人夲姓尞文/允仕魏赐姓牛氏)
隋以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为相州刺史房恭懿(字 慎言/ 䧄阳人)为
海州(东魏置今/𨽻江南)刺史
初彦光为岐州(魏置今陜西/凤翔府是)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 …… (第 49a 页)
(境大治于是招致名儒每乡立学亲临策试褒勤黜/怠风化大变无复讼者 著帽饧饧软而甘言其乘)
(善/也)新丰令 房恭懿 政为三辅之最每朝谒隋主呼至
榻前访以治民之术谓诸州朝集使曰 (第 49b 页)
房恭懿 志存
体国爱养我民卿等宜师之因擢为海州刺史由是
吏多称职百姓富庶
十二月突厥佗钵可汗死分立四可汗 (第 49b 页)
(鹑觚人夲姓尞文/允仕魏赐姓牛氏)
隋以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为相州 刺史房恭懿(字慎言/䧄阳人) 为
海州(东魏置今/𨽻江南)刺史
初彦光为岐州(魏置今陜西/凤翔府是)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
静镇 (第 49a 页)
(至万以律尚严密敕苏威及牛弘更定之刑纲简要/疏而不失仍置律博士弟子员 牛弘字里仁安定)
(鹑觚人夲姓尞文/允仕魏赐姓牛氏)
隋以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为相州刺史房恭懿(字 慎言/ 䧄阳人)为
海州(东魏置今/𨽻江南)刺史
初彦光为岐州(魏置今陜西/凤翔府是)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 …… (第 49a 页)
(境大治于是招致名儒每乡立学亲临策试褒勤黜/怠风化大变无复讼者 著帽饧饧软而甘言其乘)
(善/也)新丰令 房恭懿 政为三辅之最每朝谒隋主呼至
榻前访以治民之术谓诸州朝集使曰 (第 49b 页)
房恭懿 志存
体国爱养我民卿等宜师之因擢为海州刺史由是
吏多称职百姓富庶
十二月突厥佗钵可汗死分立四可汗 (第 49b 页)
(音患注见晋元帝太/兴三年刘行本沛人)
书法(此后世以笞杖徒/流死定罪始此)
隋以梁彦光为相州 刺史房恭懿 为海州刺史
(初彦光为岐州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静镇之奏课/连为天下最隋主下诏褒美赐粟帛徙相州刺史邺) …… (第 70b 页)
(彦光官彦光请复为之发摘奸伏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阖境大治于是招致名儒每乡立学亲临策试褒)
(勤黜怠风化大变无复讼者新礼令 房恭懿 政为三/辅之最每朝谒隋主呼至榻前访以治民之术谓诸)
(州朝集使曰 (第 71a 页)
房恭懿 志存体国爱养我民卿等宜/师之因擢为海州刺史由是吏多称职百姓富庶)集
览(奏课连为天下最本传作奏课连 …… (第 71a 页)
(作戴帽饧朝集使自外入/朝与朝班者曰朝集使)质实(梁彦光乌氐人岐州/注见周显王八年新)
(丰县名注见汉元帝建昭二年 房恭懿 洛阳人三辅/注见汉武帝元朔四年右内史海州注见秦二世二)
(年/郯)
十二月隋听民出家赋钱写书造像 (第 71a 页)
书法(此后世以笞杖徒/流死定罪始此)
隋以梁彦光为相州 刺史房恭懿 为海州刺史
(初彦光为岐州刺史岐俗质厚彦光以静镇之奏课/连为天下最隋主下诏褒美赐粟帛徙相州刺史邺) …… (第 70b 页)
(彦光官彦光请复为之发摘奸伏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阖境大治于是招致名儒每乡立学亲临策试褒)
(勤黜怠风化大变无复讼者新礼令 房恭懿 政为三/辅之最每朝谒隋主呼至榻前访以治民之术谓诸)
(州朝集使曰 (第 71a 页)
房恭懿 志存体国爱养我民卿等宜/师之因擢为海州刺史由是吏多称职百姓富庶)集
览(奏课连为天下最本传作奏课连 …… (第 71a 页)
(作戴帽饧朝集使自外入/朝与朝班者曰朝集使)质实(梁彦光乌氐人岐州/注见周显王八年新)
(丰县名注见汉元帝建昭二年 房恭懿 洛阳人三辅/注见汉武帝元朔四年右内史海州注见秦二世二)
(年/郯)
十二月隋听民出家赋钱写书造像 (第 71a 页)
(疑之唯弘深识其贞推心委任隋之选举于斯为最又/曰卢恺摄吏部尚书何孚奏苏威阴事恺相连谳司奏)
(恺曰 房恭懿 者尉迟迥之党不当仕进威恺二人曲相/荐达累转为海州刺史又吏部参选者甚多恺即不授) (第 3b 页)
(恺曰 房恭懿 者尉迟迥之党不当仕进威恺二人曲相/荐达累转为海州刺史又吏部参选者甚多恺即不授) (第 3b 页)
司马而有治中焉治中
旧州职也(旧谓隋/以前)州废遂为郡官(说在州佐/后治中篇)开皇三年
改治中为司马 (隋房恭懿 为泽州司马有异绩迁德州/司马理为天下之最文帝曰此乃上天)
(社稷之所祐岂朕寡薄/能致之乎迁海州刺史) (第 13a 页)
旧州职也(旧谓隋/以前)州废遂为郡官(说在州佐/后治中篇)开皇三年
改治中为司马 (隋房恭懿 为泽州司马有异绩迁德州/司马理为天下之最文帝曰此乃上天)
(社稷之所祐岂朕寡薄/能致之乎迁海州刺史) (第 13a 页)
三益(平原人/太守)房思安(平原人/太守)房伯怜(平原人/太守)房幼安
(平原人/太守)房景远(平原人/功曹)房延裕(平原人/太守) 房恭懿(平原/人司)
(马/) 赵仲将(平原人/刺史)王孝藉(平原人/秘书监)李昶(卫国人/司马)窦瑾
(卫国人/刺史)臧焘(莒县 …… (第 12a 页)
(县/)侯提封(郓城人/知县)周朝瑞(临清州人/给事中)邢其任(临清州/人副使)
张耀采(临清州/人参政)杨邦宪(益都人/巡抚)邢 慎言(益都人/参议) 张晓
(益都人/尚书)王佐才(临朐人/布政使)隋所居(诸城人/御史)杨觐光(招远/人通) …… (第 67b 页)
(人/)邵暹(曹州人/知县)李楠(曹州/人)成周凤(东平州/人知县)李子贞(东/平)
(州人/同知)陈一箴(东平/州人)李一科(东平州人/癸丑进士)于 慎言(东阿/人) 王
来聘(平阴人/知县)朱崇道(费县人壬/戌进士)李用荧(高唐州人/丙辰进士)姚
希欧(平原/人 (第 152a 页)
(平原人/太守)房景远(平原人/功曹)房延裕(平原人/太守) 房恭懿(平原/人司)
(马/) 赵仲将(平原人/刺史)王孝藉(平原人/秘书监)李昶(卫国人/司马)窦瑾
(卫国人/刺史)臧焘(莒县 …… (第 12a 页)
(县/)侯提封(郓城人/知县)周朝瑞(临清州人/给事中)邢其任(临清州/人副使)
张耀采(临清州/人参政)杨邦宪(益都人/巡抚)邢 慎言(益都人/参议) 张晓
(益都人/尚书)王佐才(临朐人/布政使)隋所居(诸城人/御史)杨觐光(招远/人通) …… (第 67b 页)
(人/)邵暹(曹州人/知县)李楠(曹州/人)成周凤(东平州/人知县)李子贞(东/平)
(州人/同知)陈一箴(东平/州人)李一科(东平州人/癸丑进士)于 慎言(东阿/人) 王
来聘(平阴人/知县)朱崇道(费县人壬/戌进士)李用荧(高唐州人/丙辰进士)姚
希欧(平原/人 (第 152a 页)
道(武阳/太守)魏德深(武阳司/户参军)杜猷(济阴/太守)令狐熙(沧州刺史/燉煌人)
柳裘(曹州刺/史解人)韦寿(毛州刺史/杜陵人)高劢(光州刺史/齐清河王) 房恭懿
(德州/司马) 裴蕴(棣州刺史/闻喜人)陈孝意(鲁郡司/法书佐)公孙景茂(淄州/刺史)
(阜城/人)王顗(乐陵/太 (第 27b 页)
柳裘(曹州刺/史解人)韦寿(毛州刺史/杜陵人)高劢(光州刺史/齐清河王) 房恭懿
(德州/司马) 裴蕴(棣州刺史/闻喜人)陈孝意(鲁郡司/法书佐)公孙景茂(淄州/刺史)
(阜城/人)王顗(乐陵/太 (第 27b 页)
(待奏报当委沟壑矣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不责其后屡胜剧贼以缉捕功进齐郡通守)
(附/)乞伏慧(齐州刺史/详曹州府)房彦谦(齐州主簿/详人物) 房恭懿(德/州)
(司马详/人物) 唐
权万纪(太宗时为齐州都督府长史刚直敢言初齐/王祐领齐州都督溺群小好弋猎帝数以书)
(让之万 (第 28a 页)
(附/)乞伏慧(齐州刺史/详曹州府)房彦谦(齐州主簿/详人物) 房恭懿(德/州)
(司马详/人物) 唐
权万纪(太宗时为齐州都督府长史刚直敢言初齐/王祐领齐州都督溺群小好弋猎帝数以书)
(让之万 (第 28a 页)
(门学士武帝令与太史官属正定新历隋文帝受禅/位率更令太子以师道处之诏与太常牛弘修礼议)
(乐当朝典故多所裁正著孝经义疏一部古今帝/代记一卷文类四卷子馀庆为越王侗国子祭酒)
房恭懿(字慎言清河东武城人开皇中为德州司马/考绩为天下最帝谓诸州朝集使曰房恭懿)
(爱养我百姓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之所能致其即拜为刺史以风天下) 段文振(北海人少强于力有胆气性刚直明达时务/初仕周及归高祖累有战功为行军总管炀)
(帝即位从征 (第 85a 页)
(门学士武帝令与太史官属正定新历隋文帝受禅/位率更令太子以师道处之诏与太常牛弘修礼议)
(乐当朝典故多所裁正著孝经义疏一部古今帝/代记一卷文类四卷子馀庆为越王侗国子祭酒)
房恭懿(字 慎言 清河东武城人开皇中为德州司马/考绩为天下最帝谓诸州朝集使曰 (第 85a 页)
房恭懿)
( 爱养我百姓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之所能致其即拜为刺史以风天下)
段文振(北海人少强于力有胆气 (第 85a 页)
(乐当朝典故多所裁正著孝经义疏一部古今帝/代记一卷文类四卷子馀庆为越王侗国子祭酒)
房恭懿(字慎言清河东武城人开皇中为德州司马/考绩为天下最帝谓诸州朝集使曰房恭懿)
(爱养我百姓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之所能致其即拜为刺史以风天下) 段文振(北海人少强于力有胆气性刚直明达时务/初仕周及归高祖累有战功为行军总管炀)
(帝即位从征 (第 85a 页)
(门学士武帝令与太史官属正定新历隋文帝受禅/位率更令太子以师道处之诏与太常牛弘修礼议)
(乐当朝典故多所裁正著孝经义疏一部古今帝/代记一卷文类四卷子馀庆为越王侗国子祭酒)
房恭懿(字 慎言 清河东武城人开皇中为德州司马/考绩为天下最帝谓诸州朝集使曰 (第 85a 页)
房恭懿)
( 爱养我百姓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之所能致其即拜为刺史以风天下)
段文振(北海人少强于力有胆气 (第 85a 页)
解题曰韦述两京记曰隋文帝承周武之后大崇释
氏以收人望
隋褒廉吏以岐州刺史梁彦光为相州刺史相州刺史
樊叔略为大司农新丰今 房恭懿 累迁德州司马(以通/鉴修)
隋太子左庶子卢贲柱国刘昉除名(以吕祖谦/标目修)突厥佗
钵可汗死沙钵略可 (第 3a 页)
氏以收人望
隋褒廉吏以岐州刺史梁彦光为相州刺史相州刺史
樊叔略为大司农新丰今 房恭懿 累迁德州司马(以通/鉴修)
隋太子左庶子卢贲柱国刘昉除名(以吕祖谦/标目修)突厥佗
钵可汗死沙钵略可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