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复置南义州
丁酉禁 灌顶
水陆道场
辛丑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上所修开宝通礼二百卷义
纂一百卷并付有司施行诏改乡贡开元礼为乡贡通
(第 5a 页)
唐僧飞/锡集)
皇三宝录十四卷 无上秘密小录五卷(宋朝魏/德誉撰)润文
官录一卷 国清道埸百录一卷 (隋僧灌顶
纂/智者事迹)释迦谱 …… (第 40a 页)
   右塔寺(十部六/十卷)
齐三教论七卷(卫元/嵩撰)笑道论三卷(甄鸾/撰)甄正论三卷(杜/义)

(撰/)又三卷(唐僧元/嶷撰)心镜论十卷(李思/慎撰)崇正论六卷(僧彦/琮撰)
福田论一卷(唐僧彦琮撰序沙/门不拜王者之事)沙门不拜俗议六卷(彦/琮)
(撰/)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唐僧道/宣撰)辨正论八卷(唐僧法/琳撰)
破邪论二卷(僧法/琳撰)又一卷(楚南/撰)十门辨惑论二卷(唐僧/复礼)
(撰/)六趣论六卷(杨上/善撰)三教铨衡十卷(杨上/善撰)安养苍生论
一卷(唐僧元/琬撰)三德论一卷(僧元/琬撰)入道方便门二卷(僧元/琬撰)
鉴谕论三卷 内德论一卷(唐李师/正撰)辨量三教论三卷 (唐僧法/云
撰)十王正业论十 (第 41b 页)
(僧法/云
撰)敬福论十卷(唐僧元/恽撰)略 …… (第 41b 页)
   右铨述(三十五部四/百七十三卷)
三藏本疏二十二卷(释道/岳撰)杂心元章并钞八卷(释道/基撰)
乘章钞八卷(释道/基撰)华严疏十卷(释智/正撰)杂心元文三十卷
(释慧/净撰)俱舍论文疏三十卷(同/上)大庄严论文疏三十卷
法华经缵述三十卷 义源文本四卷(释元/会撰)时文释钞

四卷(释元/会撰)涅槃义章句四卷(释元/会撰)涅槃义疏十三卷(释/灵)
(润/撰)又元章三卷 遍摄大乘论义钞十三卷 又元章
五卷 金刚经口诀正义一卷(六祖慧/能撰)天台智者词旨
一卷 (隋僧灌/顶
私记)又义记一卷 五部区分钞二十卷(释智/首撰)
四分疏十卷(释法/砺撰)大乘要句三卷(释空/藏撰) (第 44b 页)
 分律科共二十六卷晚归绛将化预戒众三分其躯
 一投水中一投郭外一随煨烬勿塔勿铭以违佛戒
 言已升座而化茶毗获舍利百馀粒舌不坏色如黄
 金 僧法云
绛州人著辨量三教论三卷又十王三业论十
 卷见唐艺文志

志公闻喜南丘村有志公寺内有石刻记相传志公避 (第 64a 页)
 国朝

圣祖仁皇帝发帑金重修有
御制碑记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赍送香银哈达到山各
  寺修建上祝
太皇太后延寿无疆道场
御书匾额曰甘露津曰绀园
 大文殊寺在台怀即菩萨顶真容院 唐僧法云
创建相
  传塑像时塑工安生祷求菩萨现身七日倏显现全
  像遂绘图模塑名真容院 广德元年上在华阴文 (第 12b 页)
  不澡心于群经具本性而无明不服膺于佛乘说
  妙行而听荧
  佳兆
  一人首出万国尊亲湛恩汪濊普被生民百花敷
  荣一日悦目 灌顶
宝光万众所伏 (第 59a 页)
  度本音以传真谛顾缁流持诵迥非西僧梵韵是岂
  说咒不译之本意耶和硕庄亲王当
皇祖时面承音韵阐微之要旨精贯字母博涉明辨爰命
  率同儒臣咨之 灌顶
普善广慈国师章嘉胡土克图
  考西番本音溯其渊源别其同异为之列以图谱系 (第 26a 页)
  竹克基长官司(本杂谷闸土司所属乾隆十四/年以从征金川功授长官司)
  沃日安抚司(在杂谷厅东南三百馀里其先于明/时授 灌顶
净慈妙智国师 本朝顺)
  (治七年归附仍授原/职复改为安抚司) (第 45b 页)
  奕有光雨辄应(张瓒天井山诗缘萝蹑磴共跻攀/水色山光远近间五井龙蟠通海)
  (窟半空猿啸隔尘寰石坛云冷人稀到溪路苔/深马倦还驻节相看秋社散夕阳箫鼓度前山)
  灌顶
山 延祐四明志在县西南七十里其山直上
  二十里方至顶有普净禅院岁纳学租宋有采铁
  于此者朝旨禁之 (第 11a 页)
 白山 舆地纪胜在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按临海记
  云白山望之如雪其上有湖旧传金鹅于此集焉
 合旗山 舆地纪胜在县东一百三十里旧传 僧灌
  顶
居摄静寺会有海寇至顶讲经自若寇见旌旗
  耀日有神皆丈馀惧而遁因以名山
 东刋山 台州府志在县东七十 …… (第 7a 页)
  志山之麓有岩极深广晋义熙初僧昙猷造寺号
  中岩齐僧惠明复就塑一佛名卧佛又有岩二曰
  结习曰释签盖 灌顶
湛然遗迹也西有玉京洞北
  有金钱池上有仙人井飞流喷沫冬夏不竭神僧
  传赤城山有孤岩独立秀出干云释 …… (第 27b 页)
  三月桃花盛开巨鱼如织

 安洲山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五里旧名九旬山宋
  罗适作 唐僧灌顶
记云师止安洲以波澜四绝乃
  誓曰使地坦夷当就讲焉未浃旬而沙涌地平朱
  文公熹题为第一山
 紫箨山 (第 39b 页)
  (不久当有善知识领徒至此俄而师至宣帝建修/禅寺割始丰县租以充众费及隋炀帝请受戒乃)
  (号师为智者门人 灌顶
日记万/言而编结之总目为天台教莂)
 智晞(续高僧传俗姓陈颍川人禀受禅诀加修寂定/常居佛陇修禅道场乐 …… (第 20b 页)
  (变顾视其剑哮吼有声/遂惊惧不敢取而去)
 王仙姑(舆地纪胜黄岩人小名子松家/岱石村行至石匮山遇仙成道)
  灌顶(天台山方外志姓吴氏始生三月能随母称三/宝名有僧过门谓曰此子非凡因以灌顶为名)
  (七岁入摄静寺依慧拯出家年二十受具戒陈至/德初谒智者于修禅寺禀受观法祯明元年随智)
  (者止金陵光宅听讲法华隋开皇十三年夏受法/华元义于江陵玉泉十四年夏受圆顿止观于玉)
  (泉著涅槃元义二卷疏二十卷唐贞观六年终于/国清寺佛祖统纪义宁元年五祖章安灌顶禅师)
  (于天台国清寺为智/威禅师说止观心要)

(第 23a 页)
 王仙姑(舆地纪胜黄岩人小名子松家/岱石村行至石匮山遇仙成道)
 灌顶(天台山方外志姓吴氏始生三月能随母称三/宝名有僧过门谓曰此子非凡因以 灌顶
为名)
  (七岁入摄静寺依慧拯出家年二十受具戒陈至/德初谒智者于修禅寺禀受观法祯明元年随智)
  (第 23a 页)
 (者止金陵光宅听讲法华隋开皇十三年夏受法/华元义于江陵玉泉十四年夏受圆顿止观于玉)
  (泉著涅槃元义二卷疏二十卷唐贞观六年终于/国清寺佛祖统纪义宁元年五祖章安 灌顶禅师)
  (
于天台国清寺为智/威禅师说止观心要) …… (第 23a 页)
 元朗(佛祖通载如意中得度就会稽叩宗法师商略/律部依恭禅师研究心法行头陀教初南岳惠)
  (文禅师悟法华宗旨以授惠思思授天台智顗顗/授章安 灌顶
顶授缙云智威威授东阳惠威朗奉)
  (事东阳尽传其道独处岩穴凡三十年宴坐左溪/因以为号每曰泉石可以洗 (第 37a 页)
  (事然后告以行日及期题于门曰鸡鸣时去门人/闻珠佩杂鼓乐声于空中须叟鸡鸣观之已化矣)
  (年七/十四)
 智威(高僧传姓蒋氏缙云人闻天台宗教遂往沃州/石城寺亲 灌顶禅师
求请心要著桃岩寺碑与)
  (头陀寺碑气度相表后以法眼付授慧威威姓留/氏东阳人总角之年径入空门闻缙云 (第 27a 页)
  (寺/)唐会昌中废咸通八年重建改法华台寺天祐
  四年吴越武肃王改兴邑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
  今额嵊县志旧有应天塔 灌顶
坛增胜堂幽远庵
  元至元间寺废明宣德中僧文彬重建(赵嘏早发/法华台寺)
  (诗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 …… (第 33a 页)
  槃真身尚存祈祷多验唐咸通中赐额延恩明末
  僧道奇募建
 无碍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一百三十四里旧名栖
  道梁时嘉法师建隋改摄静 五代时僧灌顶
尝升
  座讲经时海寇拥兵入见持帜戟者甚盛身皆丈
  馀乃骇而窜宋治平中改今额(寺有佛像旧传章/安客 (第 51a 页)
 法界寺 金华府志在县西一百四十步旧名华严
  宋乾德初建东阳县志祥符中易今名明圮
国朝僧海华等重建
  灌顶
寺 东阳县志在县南三十里旧名甘泉为教
  院晋开运三年厉刺史舍宅建大中祥符元年改 …… (第 38a 页)
  (紫霄观诗绮霄重叠武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
  (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閒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
   武义县
  法云
教寺 嘉靖武义县在县西一里宋大中祥符
  元年建
 惠安禅寺 万历金华府志在县东一十五里旧名
  明 (第 45a 页)
 涅槃义疏十卷(续高僧传释慧皎/著会稽上虞人)

 涅槃元义二卷疏十卷(佛祖统纪章安尊者 灌顶
撰/师姓吴氏临海章安人 按)
  (宋高僧傅台州国清寺僧湛然重治定涅槃疏十/五卷天台山方外志荆溪治 …… (第 4a 页)
  (谨按东浙禅林台教古称极/盛故经律论之外特标此𩔖)
 义记十二卷(宋高僧传唐钱塘天竺/寺僧法诜著姓孙氏)
 私记天台智者词旨一卷义记一卷(唐书艺文/志 灌顶
撰)
 三观义(天台山方外志/荆溪尊者撰) …… (第 14b 页)
 永嘉集十卷(宋高僧传唐温州龙兴寺僧元觉著字/明道俗姓戴氏永嘉人庆州刺史魏靖)
  (都缉缀之宿按通志艺文略又/有永嘉一 觉禅师宗集一卷)
 国清道场百录五卷(宋史艺文志 僧灌/顶
纂僧智顗修)
 天台国师百会语要一卷(通志艺文略唐僧义荣/纂天台般若和尚语) (第 17b 页)
比丘等觉与妙觉
与不可得而知也当是时也得大师之门者千数得深
心者三十有二人纂其言行于后世者曰章安禅师
顶传缙云威禅师威传东阳东阳缙云同号时谓小
威威传左溪朗禅师自缙云至左溪以元珠相付向晦
宴息而已左溪门 (第 36a 页)
  张升字启昭南城人成化己丑进士第一历谕德迁庶
子大学士刘吉当国升因天变疏言陛下即位言者
率以万安刘吉尹直为言安直被斥吉独存乃倾身
阿佞取悦言官昏暮款门祈免纠劾许以超迁由是
谏官缄口奸计始遂贵戚万喜依凭宫壸凶燄炽张
吉与缔姻及喜下狱犹为营救父存则异居各㸑父
没则夺情起官且历数其纳贿纵子等十罪吉愤甚
风科道劾升诬诋调南京工部员外郎吉罢复故官

历礼部左右侍郎代傅瀚为尚书孝宗崩西番 灌顶
大国师以祓除率其徒入乾清宫升请寘之法诏夺
国师名号斥逐之升在部五年遇灾异辄进直言亦
数为言者所攻正德 (第 10a 页)
 封额尔勒额布根为昌宁王赐金印至元元年十二
 月诏宗室托克托穆尔袭封荆王赐金印三年七月
 赐衮布巴勒西平王印十二月徵西域僧结喇嘛
 至京师号 灌顶
法师赐玉印至正元年三月给还特
 穆尔布哈宣让王印七年十月诏左右丞相平章枢
 密知院御史大夫得赐玉押字 (第 44b 页)
 刹于碾白南川以居其众及来朝诸敕护持赐寺额
 名瞿昙寺立西宁及河州番汉凡三僧纲司其徒遂
 争建寺辄赐嘉名番僧来者日众至是又多授喇嘛
 禅师 灌顶
国师之号有加至大国师西天佛子者由 (第 24b 页)
   三库印信用钟鼎篆通州仓关防照武职三品

   关防用悬针篆 灌顶
普善广慈大国师印慧悟
   禅师印总管
  京师喇嘛班第扎萨克大喇嘛印
  盛京总管喇嘛班第印均用转 (第 63b 页)
   说妙行而听荧

    佳兆
   一人首出万国尊亲湛恩汪濊普被生民百花
   敷荣一日悦目 灌顶
宝光万众所伏
    诚感辞
   良胡畏哉襄以至诚良胡过哉竭已所能良胡
   伪哉语无文饰良胡怠哉 (第 4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