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更封太原县男
灵丘县伯浑回贵豹韬卫大将军
高平县子徐彦伯神龙初以预修则天实录封
祁县子温造太和二年封
河东县子裴休会昌十年镇宣武封
晋城县子裴思义
河东县子韦震光化中封

乐平男刘林甫武德初封子道祥袭晋阳城县侯
冀氏男权万纪贞观中封 阳城县男
刘尹之永徽初以与撰国史暨实录封
河东县男柳冲天授初以安抚淮南封
清源县男王兆长寿中以讨吐番功封
正平 (第 15b 页)
尚书胡勋曰今
虽丧君境土尚完将士不叛且当并力拒之力不能拒
走未晚也胤怒以为沮众斩之遂帅百官奔上邽(以 刘/胤之)

(
才武不能守长安以抗石勒刘曜既/禽胤胆破矣丧息浪翻沮在吕翻)诸征镇亦皆弃所
守从之关中大乱将军蒋英辛恕 (第 21b 页)
而不妒忌更过之(吕后能诛韩信彭越刘/氏不能制虎殆不及也)赵河东王生
镇关中石朗镇洛阳 (刘胤之
西奔也石生自洛/阳镇长安朗代生镇洛阳)冬十月
生朗皆举兵以讨丞相虎生自称秦州刺史遣使来降
(降户/江 (第 9b 页)
刘翼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
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刘行功刑部员外郎辛丘驭 著作
郎刘胤之
光禄寺主簿杨仁卿御史台主簿李延寿校
书郎张文恭并分功撰录又令前雅州刺史令狐德棻
太子司议郎敬播主客员 …… (第 4b 页)
  国史
贞观十七年七月十六日司空房玄龄给事中许敬宗
著作郎敬播等上所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太宗
遣諌议大夫褚遂良读之前始读太宗初生祥瑞遂感

动流涕曰朕于今日富有四海追思膝下不可复得因
悲不自止命收卷仍遣编之秘阁并赐皇太子及诸王
各一部京官三品已上欲写者亦听永徽元年闰五月
二十三日史官太尉无忌等修贞观实录毕上之起贞
观十五年至二十三年五月勒成二十卷
显庆元年七月三日史官太尉无忌左仆射于志宁中
书令崔敦礼国子祭酒令狐德棻中书侍郎李义府
作郎刘胤之
杨仁卿起居郎李延寿秘书郎张文恭等 (第 6a 页)
 (总梁陈齐周之事俗号五代志按陈/氏即本史通立解也夹漈志略亦然)
惟大唐之受命也义宁(隋恭/帝元)武德(唐高/祖元)间工部尚书温
大雅首撰创业起居注三篇自是司空房玄龄给事中
许敬宗著作佐郎敬播相次立(一作相/与自立)编年体号为实

录迄乎三帝世有其书释(述本朝国史二体并陈/○已上为编年起本)贞观
初姚思廉始撰纪传粗成三十卷至显庆(高宗/改元)元年太
尉长孙无忌与于志宁令狐德棻 著作郎刘胤之
杨仁
卿起居郎顾胤等因其旧作(一作/书)缀以后事复为五十
卷虽云繁杂时有可观释(已上为纪/传起本)龙 …… (第 47a 页)
 (业至贞观十四年为二十卷后又撰太宗实/录从贞观十五年至二十三年为二十卷)
 姚长孙等撰纪传(姚思廉新旧本传阙书撰国史长/孙无忌于志宁令狐德棻三人传)
 (并浑书监修国史文苑 刘胤之
传永徽中累转著作/郎与令狐德棻著作杨仁卿等撰成国史封阳城县)
 (男其从孙即知几也杨仁卿无传顾胤传以 (第 49a 页)
 萧存 柳并 卢纶 欧阳詹 欧阳秬 吴武陵
  李频 吴融(案旧书文苑传无元正以下十七人/惟刘藏器附见 刘胤之
传末仅云从)
 (父兄子藏器亦有词学官至宋州司马是亦未可谓/有传矣其与尚可孤同传之李观乃洛阳人非赞皇 (第 11b 页)
子原、国子博士侯行果等又入侍讲,虽屡加赏赐,而礼遇不逮褚焉。

刘子玄

刘子玄,本名知几,楚州 刺史胤之
族孙也。少与兄知柔俱以词学知名,弱冠举进士,授获嘉主簿。證圣年,有制文武九品已上各言时政得失,知几上
怒,曰:「小子乃敢乱吾法耶?」令斩于东市。太宗寻悔,因发制,凡决死者,命所司五覆奏,自蕴古始也。 刘胤之

刘胤之,
徐州彭城人也。祖祎之,后魏临淮镇将。 胤之
少有学业,与隋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友。武德中,御史大夫杜淹表荐之,再迁信都令,甚存惠政
高明柔克,沈潜刚克',中道也。」帝曰:「善。」

  转中书侍郎,监脩国史。初,显庆中,令狐德棻、 刘胤之
撰国史,其后许敬宗复加绪次。帝恨敬宗所纪失实,更命宰相刊正,且曰:「朕昔从幸未央宫,辟仗既过,有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