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載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而识之委而察之深也至若宰我见恶于宣尼逢萌被
知于文叔韩信无闻于项氏 毛遂
不齿于平原此失之
故也是以人主受不肖之士则政乖得贤良之士则时
泰故尧资八元而庶绩其理周任十乱而天下和 (第 32a 页)
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
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少习学艺不
更武职猥陈此言必受诬罔之辜昔 毛遂
厮养为众所
蚩终以一言克定从要臣惧贤等专守一城贤攻于西
而羌出于东且其将士必有高克溃叛之变朝廷不能 (第 19b 页)
  周邑
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周卿士子孙以)
(邑为氏又郑有祭仲足以其/地近于郑故亦为郑所并)尹氏(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

(周卿士食采于尹今汾州有尹吉甫墓即其地也古今/人表尹寿为尧师汉有尹咸尹赏尹齐尹翁归后汉有)
(尹敏晋/有尹奉)苏氏(己姓颛帝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至周)
(武王用忿生为司冠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世居河内又有拔略氏改为苏氏虏姓也)毛氏(周文/王之)
(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赵有 毛遂
汉有毛公治诗赵人也为河间王博士毛)
(苌亦治诗人古川又有/代北之族世为酋长)樊氏(姬姓周太王之子虞仲 (第 1b 页)
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
得定从而还士不必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
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
于平原曰请备员而行平原居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
年于此矣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
譬 …… (第 12b 页)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
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遂偕十
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毛遂
比至楚与十九人论
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日出而
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 (第 13a 页)
毛遂
曰先生上 (第 13a 页)
毛遂
案剑历
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
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
君曰 …… (第 13a 页)
汝何为者也 毛遂
案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
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矣王之命
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 …… (第 13b 页)
王不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
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毛遂
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第 14a 页)
毛遂
谓楚王左右曰取鸡狗马
之血来 (第 14a 页)
毛遂
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
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 (第 14a 页)
毛遂
左手持盘血
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
(音/禄)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 (第 14a 页)
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励埋根行
道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少习学蓺不更武
职猥陈此言必受诬罔之辜昔 毛遂
厮养为众所嗤终
以一言克定从要臣惧贤等专守一城言攻于西而羌
出于东且其将士必有高克溃叛之变朝廷不能用 (第 66a 页)
也吾亲属皆散卿何独留利鹿曰
臣老母在家方寸实乱但忠孝之义义不俱全虽不能
西哭沮渠申包胥之诚东感秦援展 毛遂
之操负羁靮
而侍陛下者臣之分也惟愿开弘远猷审进止之算傉
檀叹曰知人固未易人亦未易知大臣亲戚皆弃我去 (第 20a 页)
嬴烬蒸以汉云唐风之
所被宋德之所薰其间师师穆穆济济芸芸如信陵率
五国之师平原高十日之饮侯嬴收卧内之符 毛遂
(第 35b 页)
吕翻见贤遍翻)今先生处胜之门下
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
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以 毛遂
为不能/而使之留也) (第 26a 页)
毛遂
曰臣乃
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
其末见而已(处昌吕翻见贤遍翻/毛晃曰锥铓曰颖)平 …… (第 26a 页)
合从之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毛遂
按剑历阶而
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两言谓利与害/也从子容翻上)
(时掌/翻)今日出而言日中 (第 26b 页)
不决何也楚王怒叱曰胡不下
(胡何/也)吾乃与而君言(而犹/汝也)汝何为者也 毛遂
按剑而前
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
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
也 …… (第 26b 页)
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曰唯唯(恶乌路翻为于/伪翻唯于癸翻)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
以从(从如/字) 毛遂
曰从定乎楚王曰定 (第 27a 页)
毛遂
谓楚王之 …… (第 27a 页)
同天子用牛及马诸侯用犬)
(及豭大夫以下用鸡今此总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鸡狗马之血来耳索山客翻豭居牙翻) 毛遂
奉铜
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以定从(索隐曰歃血若/周礼则用珠盘)
(奉读曰捧歃色洽翻/又所甲翻从子 (第 27b 页)
容翻)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 毛遂
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相与歃此
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说文录录随/从之貌音禄) (第 27b 页)
(索隐曰音六王/劭曰录借字耳)平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不敢
相天下士矣(相息/亮翻)遂以 毛遂
为上客于是楚王使春申 (第 27b 页)
(燕丹于礼致荆轲之初画两端之策荆轲守其/初说所以事不成要之战国之士皆祖曹沫之)
(故智若蔺相如会秦王 毛遂
结从于楚之类/是也沫音末又读曰刿刺七亦翻又七赐翻)彼大将擅
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第 42a 页)
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
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
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十九人
相与目笑之平原君至 (第 60a 页)
楚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日出
而言之日中不决 毛遂
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
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 (第 60a 页)
而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
怒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
按剑 …… (第 60a 页)
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
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 毛遂
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第 61a 页)
毛遂
谓楚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 (第 61a 页)
毛遂
奉铜盘而
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以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
定从于殿 (第 61a 页)
毛遂
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
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
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 (第 61a 页)
不敢复相天下士矣
遂以 毛遂
为上客于是楚王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王 (第 61a 页)
 (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王使应侯请之终不肯行)乃以王龁代陵赵王
 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客文武备具
 者二十人与俱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 毛遂(毛以国/为氏)
 自荐(平原君曰贤士之处世如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矣胜未有所闻是先)
 (生无所有 (第 19b 页)
也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臣/得早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
 君乃与之俱十九人相与目笑之比至楚平原君与
 楚王言合从之利久而不决 毛遂
按剑历阶而上曰 …… (第 19b 页)
 先人此百世之怨赵之所羞而王不知恶焉合从者

 为楚非为赵也楚王曰唯唯乃与楚王歃血 (毛遂
取/血奉铜)
 (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次者吾君次者遂以/手招十九人曰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 (第 20b 页)
)
 (因人成/事者也)定从而归平原君曰胜不敢复相天下士矣
 因以 毛遂
为上客而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
魏晋鄙(晋既灭子孙以国/为氏鄙魏将军)帅师救赵次于邺(注见/前)公子
(第 20b 页)
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
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
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
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 (第 26a 页)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
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毛遂
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
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 (第 26b 页)
胜未有所
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
曰臣乃今
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
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 (第 26b 页)
毛遂
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
未发 (第 26b 页)
毛遂
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 …… (第 26b 页)
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
毛遂
曰先生上 (第 27a 页)
毛遂
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
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
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 (第 27a 页)
是胜之舍人也
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

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
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
叱者何也 …… (第 27a 页)
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
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
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毛遂
曰从定乎楚王曰定 (第 27b 页)
毛遂
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 (第 27b 页)
毛遂
奉铜 …… (第 27b 页)
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
遂遂定从于殿上 毛遂
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
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
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 (第 28a 页)
 (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臣得蚤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至楚与)
 (楚王言合从之利久而不决 毛遂
按剑历阶而上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
 (王怒叱之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 …… (第 66a 页)
 (人此百世之怨赵之所羞而王不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王曰唯唯乃与楚王歃血定从而归平)
 (原君曰胜不敢复相天下士矣因以 毛/遂
为上客而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集览(其末立/见末锥)
 (表也见音现脱颖而出脱突也颖锥铓也言犹锥铓/锐 …… (第 66b 页)
 (血增韵注盟者以血涂口旁曰歃血颜师古曰预盟/者各歃血馀者瘗之故云歃索隐曰盟之用牲贵贱)
 (不同天子用牛马诸侯犬猳大夫已下用鸡 毛遂
请/取鸡狗马血来者盖总盟之用牲也歃所甲反汉王)
 (陵传作唼血史记汉文本纪/啑血颜师古注啑与歃同) (第 66b 页)
 (矢死玄感/军乃稍却)集览(喑呜咄嗟喑音音咄当没反喑呜怀/怒气也咄嗟发怒声也独夫注见宋)
 (明帝泰始元年三牲即 毛遂
所谓鸡狗马血是也天/府之国战国策苏秦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地势形) (第 25a 页)
  与韩荆州书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
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周公之风
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杰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

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
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 毛遂
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
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
七尺而心雄万 (第 3a 页)
 之惊惧者必无唾可吐姑以卜之幸而中耳
 毛宪宪守长沙谢韩平原云湖南之地二千里序诗
 幸托于昌黎平原之客十九人脱颖愿同于 毛遂(旧/)
 (志/)
 刘次卿荆楚岁时记江夏刘次卿以正旦至市见一
 书生入市众鬼悉避刘问书生曰子有何术以至于 (第 20a 页)
畏臣也正使臣死于北庭亦
臣子之常分耳敢言赏乎故事使还当增秩右相周必
大言于上曰增秩常典耳京镗奇节今之 毛遂
也惟陛
下念之乃命镗权工部侍郎 五月己亥左丞相王淮
罢以薛叔似论之也 己巳帝虽用薛叔似之言罢
王淮复 (第 12a 页)
  赵武灵王墓 在邯郸县县志应劭谓墓在灵邱县
县以此得名据史记赵敬侯初徙邯郸败齐于灵
邱败齐之后五十馀年而生武灵是武灵未生之
先已有灵邱之名矣且武灵卒于沙邱越千里而
葬之灵邱亦不可晓按寰宇记谓沧州城东南隅
先有古墓高二丈唐贞元十三年增筑外城掘得
铭记是六国时赵武灵王墓遂致祠祭战国时沧

州属齐北境何为而葬于此似亦未确

  赵胜墓 在肥乡县东元和志平原君墓在县东南
七里

   毛遂
墓 在府城南二里寰宇记肥乡县 (第 32b 页)
毛遂
墓在
县南七里

  乐毅墓 在邯郸县东南史记乐毅卒于赵注张华
曰望诸君冢在邯郸西数里元和志乐毅墓在 (第 32b 页)
  白储玿(字栗仲南和人万历进士西安府推官再补辰州登州二郡有剿番寇及通海运功擢吏
部主事寻升太常卿推抚宁夏忤魏忠贤矫旨以负气偏执落职崇祯初徵拜总督仓场侍郎会病
卒于家)



  广平府

  周

  赵 胜(赵诸公子号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事详史记)

   毛 遂(赵人平原君与楚言合从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曰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遂定从于
殿上平原君以为上客事详史记)
  廉 颇(赵惠文王时为将伐齐大破之孝成王时破燕军于鄗封信平君居六年伐魏悼襄王使
乐乘代颇颇奔魏
(第 43b 页)
 胜(赵诸公子号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事详史记)

  毛 遂(赵人平原君与楚言合从不决 毛遂
按剑历阶而上曰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遂定从于
殿上平原君以为上客事详史记)


  廉 颇(赵惠文王时为将 (第 43b 页)
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
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
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于平原
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
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 (第 5a 页)
曰先生处胜之门几年于此矣 毛遂
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
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 …… (第 5a 页)
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得蚤处囊中
乃颍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 (第 5b 页)
毛遂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第 5b 页)
毛遂
比至楚与十九
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
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 (第 5b 页)
毛遂
曰先生 (第 5b 页)
毛遂
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
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 …… (第 5b 页)
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
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
按剑而前曰王
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
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
也 …… (第 6a 页)
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
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毛遂
曰从定
乎楚王曰定矣 (第 6b 页)
毛遂
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
血来 (第 6b 页)
毛遂
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
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 (第 6b 页)
毛遂
左手持盘
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