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己丑契丹国母遣林牙临海军节度使耶律仁先吏部
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张宥
契丹主遣左监门卫上将军
萧福善光禄少卿崇禄馆直学士王纲来贺乾元节
己亥诏秦州管界诸县令佐并镇寨主都监 (第 31a 页)
明堂(按旧书帝纪即东都/乾元殿改修明堂) 丙戌上幸骊山
温泉十一月辛丑还宫 甲辰明堂成 剑南节度使 张宥
文吏不习军旅悉以军政委团练副使章仇兼琼
(据旧志上元后置团练使余考唐制凡有团结兵之地/则置团练使此时 (第 39a 页)
 时帝幸内果园宴京民聚观求进士得七十二人命
 赋诗第其工拙以张昱等一十四人为太子校书郎
 韩栾等五十八人为崇文馆校书郎
八年放进士 张宥
等五十七人
  (臣/)等谨按七年十一月纪云以杨又元邢祥知贡
  举而不言放进士 (第 27b 页)
 不克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运资粮以逼
 之吐蕃发兵来救昱众大败脱身走资仗皆没于是
 贬昱高要(注见/前)尉以 张宥
代之宥文吏不习军旅悉
 以军政委团练副使(唐注凡有团结营/之处置团练使)章仇(复姓本/章氏因)
 ( (第 5a 页)
 (行已而/竟无功)集览(凶门淮南子兵略训曰君命将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凿凶门而出杜甫秋)
 (日荆南述怀诗/凶门毂少推)
冬十月吐蕃寇安戎城发关中兵救之
 (初剑南节度使 张宥
文吏不习军旅悉以军政委团/练副使章仇兼琼兼琼入奏事盛言安戎城可取上)
 (悦之以宥为光禄卿兼琼为节度 (第 37a 页)
救安戎城官军大败两城并为贼所陷
昊脱身走免将士以下数万人及军粮资仗等并没于
贼昊坐左迁括州刺史以华州 刺史张宥
为益州长史
剑南防御使主客员外郎章仇兼琼为益州司马防御
副使宥既文吏素无攻战之策兼琼遂专其戎事俄而 (第 4a 页)
可/寻而易名之典不坠也星复执前议庆礼兄子辞玉称)
(冤乃谥/曰敬)太子少保徐国公刘幽求光禄卿清河县公
赠户部尚书邓景山赠礼部尚书程镇之赠尚书左
仆射萧国公班宏赠太子太傅刘从一赠刑部尚书周
皓赠吏部尚书刘 (第 2a 页)
 后卒为边患 城距龙尾城十里夷语山陂陀为和
 故谓之大和城也
开元二十八年复取安戎城吐蕃入寇发关中兵救之
 剑南节度使 张宥
文吏不习军旅军政悉委副使章
 仇兼琼兼琼入奏事盛言安戎城可取上悦之以兼 (第 9a 页)
救安戎城官军大
败两城并为贼所陷昊脱身走免将士以下数万人及军粮资仗等
并没于贼昊坐左迁括州刺史以华州 刺史张宥
为益州张史剑南
防御使主客员外郎章仇兼琼为益州司马防御副使宥既文吏素
无攻战之策兼琼遂专其戎事俄而琼 (第 17b 页)
断临洮军之路。白水军守捉使高柬于拒守连旬,俄而贼退,萧炅遣偏将掩其后,击破之。王昊既败之后,诏以华州 刺史张宥
为益州长史、剑南防御使,主客员外郎章仇兼琼为益州司马、防御副使。宥既文吏,素无攻战之策,兼琼遂专其戎事。俄而兼琼入奏,盛陈攻取安戎之策。上甚悦,徙 张宥
为光禄卿,拔兼琼令知益州长史事,代 张宥
节度,仍为之亲画取城之计。

二十八年春,兼琼密与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及维州别驾董承宴等通谋。都局等遂
杨国忠
杨国忠,太真妃之从祖兄,张易之之出也。嗜饮博,数丐贷于人,无行检,不为姻族齿。年三十从蜀军,以屯优当迁,节度使 张宥
恶其人,笞屈之,然卒以优为新都尉。罢去,益困,蜀大豪鲜于仲通颇资给之。从父玄琰死蜀州,国忠护视其家,
朔方分援。虏绝临洮道,白水军使高柬于拒守,虏引去。炅遣将追尾,有云出军上,白兔舞,大破吐蕃。昱之败, 以张
宥代节度剑南,以章仇兼琼为益州司马。宥,文吏,不知兵,委事兼琼。兼琼因得入奏,天子果其议,拔兼琼代宥
谏、曹英、张逸、刘永钊贺来岁两宫正旦。诏两国舅及南、北王府乃国之贵族,贱庶不得任本部官。是岁,放进士 张宥
等五十七人。

  九年春正月,至自中京。二月戊辰,遣使赐高丽王钦物。如斡凛河。夏五月,清暑永安山。
。庚戌,录囚。壬子,出南府宰相韩知白为武定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杨绩长宁军节度使,翰林学士王纲泽州刺史, 张宥
徽州刺史,知制诰周白海北州刺史。闰月乙卯,以汉王贴不为中京留守。辛未,以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革为南院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