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列傳類
神安于徙因而建寝于礼至顺又它陵皆在柏城随便
营作不越封兆力省易从帝重改先帝制还宫山颠
武宗会昌中 李德裕 上奏曰奉宣宣懿皇太后祔光陵
同玄宫及不移福陵只祔庙何者为便商量奏来者右
臣等伏以园寝已安神道贵静光陵 (第 41b 页)
营作不越封兆力省易从帝重改先帝制还宫山颠
武宗会昌中 李德裕 上奏曰奉宣宣懿皇太后祔光陵
同玄宫及不移福陵只祔庙何者为便商量奏来者右
臣等伏以园寝已安神道贵静光陵 (第 41b 页)
也上不得已流承偕于远州
文宗暴感风害语言郑注始因王守澄以药进帝少间
又荐李训使待诏帝欲授谏官中书侍郎 李德裕 曰昔
诸葛亮有言亲贤臣远小人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 (第 34b 页)
吉尝言之
对曰圣贤则有改过若训天资奸邪尚何能改逢吉位
宰相而顾爱凶回以累陛下亦罪人也帝语王涯别与
官 德裕 摇手止涯帝适见不怿训注皆怨即复召宗闵
辅政拜 (第 35a 页)
德裕 为兴元节度使
武宗会昌四年以赵归真为道门教授先生得幸 (第 35a 页)
李德
裕 諌曰归真敬宗朝罪人不宜亲近上曰朕宫中无事 …… (第 35a 页)
时与之谈道涤烦耳至于政事朕必问卿等与次对官
虽百归真不能惑也 德裕 曰小人见势所在则奔趋之
旬日以来归真之门车马辐凑愿陛下深戒之
时邢洺磁三州既降郭谊惧谋斩刘稹以降宰相 (第 35b 页)
入贺
上曰郭谊宜如何处之 李德裕 对曰刘稹年少懦弱騃
孺子耳阻兵拒命皆谊为之谋主及势孤力屈又卖稹
以求赏此而不诛何以惩恶宜及诸军在境并 …… (第 35b 页)
公朝引巫师妖术厌魅宫闱易神寝龙冈
冀消王气今禋柴展礼涣汗推恩必虑谓潜输琛货私
结要权假息遐荒冀移善地 李德裕 止因用党不获生
还卢多逊曲事王藩卒无牵复请不原赦帝然之
景祐元年监察御史里行孙沔奏论许申妄荐狂人疏 (第 37a 页)
文宗暴感风害语言郑注始因王守澄以药进帝少间
又荐李训使待诏帝欲授谏官中书侍郎 李德裕 曰昔
诸葛亮有言亲贤臣远小人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 (第 34b 页)
吉尝言之
对曰圣贤则有改过若训天资奸邪尚何能改逢吉位
宰相而顾爱凶回以累陛下亦罪人也帝语王涯别与
官 德裕 摇手止涯帝适见不怿训注皆怨即复召宗闵
辅政拜 (第 35a 页)
德裕 为兴元节度使
武宗会昌四年以赵归真为道门教授先生得幸 (第 35a 页)
李德
裕 諌曰归真敬宗朝罪人不宜亲近上曰朕宫中无事 …… (第 35a 页)
时与之谈道涤烦耳至于政事朕必问卿等与次对官
虽百归真不能惑也 德裕 曰小人见势所在则奔趋之
旬日以来归真之门车马辐凑愿陛下深戒之
时邢洺磁三州既降郭谊惧谋斩刘稹以降宰相 (第 35b 页)
入贺
上曰郭谊宜如何处之 李德裕 对曰刘稹年少懦弱騃
孺子耳阻兵拒命皆谊为之谋主及势孤力屈又卖稹
以求赏此而不诛何以惩恶宜及诸军在境并 …… (第 35b 页)
公朝引巫师妖术厌魅宫闱易神寝龙冈
冀消王气今禋柴展礼涣汗推恩必虑谓潜输琛货私
结要权假息遐荒冀移善地 李德裕 止因用党不获生
还卢多逊曲事王藩卒无牵复请不原赦帝然之
景祐元年监察御史里行孙沔奏论许申妄荐狂人疏 (第 37a 页)
稽典律况欲诛宰相乎臣为陛下惜
天下法不为申锡言也俯伏流涕帝感悟众亦服其不
挠繇此名重朝廷
武宗会昌中 李德裕 上奏曰臣等每蒙延英召对获闻
圣言常欲朝廷尊臣下肃此则是陛下沈究为理之本
伏以管仲古之大贤明于理国其言 (第 45a 页)
天下法不为申锡言也俯伏流涕帝感悟众亦服其不
挠繇此名重朝廷
武宗会昌中 李德裕 上奏曰臣等每蒙延英召对获闻
圣言常欲朝廷尊臣下肃此则是陛下沈究为理之本
伏以管仲古之大贤明于理国其言 (第 45a 页)
言若以为然速赐裁断臣等受恩日久忧国情深
志在恳切言无方便伏望圣鉴俯察愚衷
武宗既数讨叛有功司徒 李德裕 虑忲于武不可戢即
奏言曹操破袁绍于官渡不追奔自谓所获已多恐伤
威重养由基古善射者柳叶虽百步必中观者曰 (第 56a 页)
志在恳切言无方便伏望圣鉴俯察愚衷
武宗既数讨叛有功司徒 李德裕 虑忲于武不可戢即
奏言曹操破袁绍于官渡不追奔自谓所获已多恐伤
威重养由基古善射者柳叶虽百步必中观者曰 (第 56a 页)
非卿所知頔大喜上因使人讽
之入朝頔遂奉诏
文宗太和五年吐蕃请和约弛兵而大酋悉怛谋举维
州入之剑南于是 李德裕 上言韦皋经略西山至死恨
不能致今以生羌三千人烧十三桥捣敌之虚可以得
志帝使群臣大议请如 (第 53b 页)
德裕 策僧孺持不可曰吐蕃绵 …… (第 53b 页)
辞不
三日至咸阳桥此时西南数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
之徒弃诚信有害无利此匹夫所不为况天子乎上以
为然诏 德裕 以其城及悉怛谋等归之吐蕃吐蕃诛之
境上
武宗会昌中时回鹘先为黠戛斯所破乌介可汗挟公 …… (第 54a 页)
口重器易粟于边退浑党项
利虏掠因天德军使田牟上言回纥叛将嗢没斯等侵
迫塞下愿以部落兵击之议者请可其奏 德裕 曰穷鸟
入怀犹当活之况回纥于国屡建大功今为邻国所破
以穷来归未辄扰边遽伐之非汉宣帝待呼韩之义不
如与 (第 54b 页)
之食以待其变陈夷行曰资盗粮非计也不如击
之便 德裕 曰沙陀退浑不可恃也夫见利则进遇敌则
走此辈之常态孰肯为国家用邪天德兵素弱以一城 …… (第 54b 页)
转战云
州刺史张献节婴城不出回纥乃大掠党项退浑皆保
险莫敢拒帝益知向不许田牟用二部兵之效乃复问
以计 德裕 曰杷头峰北皆大碛利用骑不可以步当之
今乌介所恃公主尔得健将出奇夺还之王师急击彼 …… (第 55a 页)
沔令雄邀击可汗于
杀狐山败之迎公主还回纥遂败进位司徒黠忧斯遣
使来且言攻取安西北廷帝欲从黠戛斯求其地 德裕
曰不可安西拒京师七千里北廷五千里异时繇河西
陇右抵玉门关皆我郡县往往有兵故能缓急调发自
河陇入吐蕃则 …… (第 55b 页)
贪外以耗内此三臣者当全盛时尚欲弃
割以肥中国况久没甚远之地乎是持实费市虚事灭
一回鹘而又生之帝乃止 德裕 又请遣使访问太和公主状奏曰右伏以元和中
回鹘累请和亲宪宗不许至长庆初穆宗以北敌代结 …… (第 56a 页)
德裕 又论田牟请许党项雠复回鹘嗢没斯部落状奏
曰右臣等虽不习兵钤昧于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
知伏希圣慈特赐详 …… (第 57a 页)
其国诏宰相即鸿胪寺见使者使译官考山川国风 德
裕 上言贞观时远国皆来中书侍郎颜师古请如周史
臣集四夷朝事为王会篇今黠戛斯大通中国宜为王
会图以示后世有 (第 59b 页)
诏以鸿胪所得缋著之
三年 德裕 言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界平川
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陇尽没惟此独存吐蕃潜
以妇人嫁此州门者二十 (第 59b 页)
之入朝頔遂奉诏
文宗太和五年吐蕃请和约弛兵而大酋悉怛谋举维
州入之剑南于是 李德裕 上言韦皋经略西山至死恨
不能致今以生羌三千人烧十三桥捣敌之虚可以得
志帝使群臣大议请如 (第 53b 页)
德裕 策僧孺持不可曰吐蕃绵 …… (第 53b 页)
辞不
三日至咸阳桥此时西南数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
之徒弃诚信有害无利此匹夫所不为况天子乎上以
为然诏 德裕 以其城及悉怛谋等归之吐蕃吐蕃诛之
境上
武宗会昌中时回鹘先为黠戛斯所破乌介可汗挟公 …… (第 54a 页)
口重器易粟于边退浑党项
利虏掠因天德军使田牟上言回纥叛将嗢没斯等侵
迫塞下愿以部落兵击之议者请可其奏 德裕 曰穷鸟
入怀犹当活之况回纥于国屡建大功今为邻国所破
以穷来归未辄扰边遽伐之非汉宣帝待呼韩之义不
如与 (第 54b 页)
之食以待其变陈夷行曰资盗粮非计也不如击
之便 德裕 曰沙陀退浑不可恃也夫见利则进遇敌则
走此辈之常态孰肯为国家用邪天德兵素弱以一城 …… (第 54b 页)
转战云
州刺史张献节婴城不出回纥乃大掠党项退浑皆保
险莫敢拒帝益知向不许田牟用二部兵之效乃复问
以计 德裕 曰杷头峰北皆大碛利用骑不可以步当之
今乌介所恃公主尔得健将出奇夺还之王师急击彼 …… (第 55a 页)
沔令雄邀击可汗于
杀狐山败之迎公主还回纥遂败进位司徒黠忧斯遣
使来且言攻取安西北廷帝欲从黠戛斯求其地 德裕
曰不可安西拒京师七千里北廷五千里异时繇河西
陇右抵玉门关皆我郡县往往有兵故能缓急调发自
河陇入吐蕃则 …… (第 55b 页)
贪外以耗内此三臣者当全盛时尚欲弃
割以肥中国况久没甚远之地乎是持实费市虚事灭
一回鹘而又生之帝乃止 德裕 又请遣使访问太和公主状奏曰右伏以元和中
回鹘累请和亲宪宗不许至长庆初穆宗以北敌代结 …… (第 56a 页)
德裕 又论田牟请许党项雠复回鹘嗢没斯部落状奏
曰右臣等虽不习兵钤昧于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
知伏希圣慈特赐详 …… (第 57a 页)
其国诏宰相即鸿胪寺见使者使译官考山川国风 德
裕 上言贞观时远国皆来中书侍郎颜师古请如周史
臣集四夷朝事为王会篇今黠戛斯大通中国宜为王
会图以示后世有 (第 59b 页)
诏以鸿胪所得缋著之
三年 德裕 言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界平川
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陇尽没惟此独存吐蕃潜
以妇人嫁此州门者二十 (第 59b 页)
右二曲文宗诏太常卿冯定采开元雅乐作也
臣下功高者赐之乐又改法曲为仙韶曲
万斯年曲
右一曲武宗朝 李德裕 命乐工作万斯年以献
播皇猷曲
右一曲宣宗每宴群臣备百戏帝自制新曲故
有播皇猷之作 (第 55b 页)
臣下功高者赐之乐又改法曲为仙韶曲
万斯年曲
右一曲武宗朝 李德裕 命乐工作万斯年以献
播皇猷曲
右一曲宣宗每宴群臣备百戏帝自制新曲故
有播皇猷之作 (第 55b 页)
玉泉子见闻真录五卷(纪唐懿宗至/昭宗时事)封氏见闻记五
卷(唐封/演撰)天祚承归记一卷(唐萧叔和撰/记睿宗即位)唐末见闻八卷
(纪僖昭/两朝事)金华子杂编三卷(伪唐刘荣远记/太中咸通后事)燕南记三卷
(唐谷况撰以建中时河朔/叛惟易定张孝忠不从)唐故事稽疑十卷(唐崔/立撰)平蔡
录一卷(唐郑澥记李愬/平吴元济事)平淮西记一卷(唐路隋撰记吴/元济始末事)
河南记一卷(薛图存撰记元和/中平李师道事)元和辨谤录三卷 (李德/裕 撰)
太和摧凶记一卷(记太和甘露事诛/郑注等作十八传)乙卯记(李潜用撰/记太和乙)
(卯岁李训/等甘 (第 21a 页)
露事)甘露记二卷 开成纪事三卷(记太和/甘露事)次柳
氏旧闻一卷 (李德/裕 撰)开成承诏录二卷(李石纂记文宗朝/与郑覃等奏对事) …… (第 21a 页)
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李德裕 撰记太/和会昌间事)唐录备阙十五
卷(伪蜀欧阳炳撰记武/宗僖宗中和初事)上党纪叛一卷(刘从/谏事)贞 (第 21b 页)
陵遗事
二卷(唐令狐/澄撰)会昌伐叛记一卷(记 李德裕 相武宗/破回鹘平刘稹)壶关
录三卷(韩昱撰昱遭安史之乱/追述李密王世充事)续贞陵遗事一卷(唐柳/玭撰 …… (第 21b 页)
右孝友(二十二部三/百四十一卷)
显忠录二十卷(梁元/帝撰)忠臣传二十卷(梁元/帝撰)自古忠臣传
三十卷(武谨/传)功臣录三十卷(自太公至/郭子仪)武成王庙配享
事迹三十卷(宋朝乾德三年修自太公/及张良以下七十三人)凌烟功臣故事
四卷(令狐德/棻撰)义士传十五卷(崔元/炜撰)异域归忠传三卷 (唐/李)
(德裕 撰起由/余至尚可孤)丹阳尹传十卷(梁元/帝撰)良吏传十卷(钟岏/撰)忠
烈图一卷(伪吴徐温客记安/金 …… (第 42a 页)
生传一卷(廖子/孟撰)感应书一卷
甘泽谣一卷(唐袁/郊撰)录异诫一卷(童蒙/亨撰)虬须客传一卷(记 李)
(卫公/ 事)拾遗录二卷(伪秦姚苌方/士王子年撰)王子年拾遗记十卷
杜阳杂编三卷(唐苏/鹗撰)前定录一卷(唐钟 (第 49a 页)
卷(唐封/演撰)天祚承归记一卷(唐萧叔和撰/记睿宗即位)唐末见闻八卷
(纪僖昭/两朝事)金华子杂编三卷(伪唐刘荣远记/太中咸通后事)燕南记三卷
(唐谷况撰以建中时河朔/叛惟易定张孝忠不从)唐故事稽疑十卷(唐崔/立撰)平蔡
录一卷(唐郑澥记李愬/平吴元济事)平淮西记一卷(唐路隋撰记吴/元济始末事)
河南记一卷(薛图存撰记元和/中平李师道事)元和辨谤录三卷 (李德/裕 撰)
太和摧凶记一卷(记太和甘露事诛/郑注等作十八传)乙卯记(李潜用撰/记太和乙)
(卯岁李训/等甘 (第 21a 页)
露事)甘露记二卷 开成纪事三卷(记太和/甘露事)次柳
氏旧闻一卷 (李德/裕 撰)开成承诏录二卷(李石纂记文宗朝/与郑覃等奏对事) …… (第 21a 页)
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李德裕 撰记太/和会昌间事)唐录备阙十五
卷(伪蜀欧阳炳撰记武/宗僖宗中和初事)上党纪叛一卷(刘从/谏事)贞 (第 21b 页)
陵遗事
二卷(唐令狐/澄撰)会昌伐叛记一卷(记 李德裕 相武宗/破回鹘平刘稹)壶关
录三卷(韩昱撰昱遭安史之乱/追述李密王世充事)续贞陵遗事一卷(唐柳/玭撰 …… (第 21b 页)
右孝友(二十二部三/百四十一卷)
显忠录二十卷(梁元/帝撰)忠臣传二十卷(梁元/帝撰)自古忠臣传
三十卷(武谨/传)功臣录三十卷(自太公至/郭子仪)武成王庙配享
事迹三十卷(宋朝乾德三年修自太公/及张良以下七十三人)凌烟功臣故事
四卷(令狐德/棻撰)义士传十五卷(崔元/炜撰)异域归忠传三卷 (唐/李)
(德裕 撰起由/余至尚可孤)丹阳尹传十卷(梁元/帝撰)良吏传十卷(钟岏/撰)忠
烈图一卷(伪吴徐温客记安/金 …… (第 42a 页)
生传一卷(廖子/孟撰)感应书一卷
甘泽谣一卷(唐袁/郊撰)录异诫一卷(童蒙/亨撰)虬须客传一卷(记 李)
(卫公/ 事)拾遗录二卷(伪秦姚苌方/士王子年撰)王子年拾遗记十卷
杜阳杂编三卷(唐苏/鹗撰)前定录一卷(唐钟 (第 49a 页)
右朝聘(三十七部/九十二卷)
张骞出关志一卷 江表行记一卷 封君义行记一
卷 序行记十卷(姚最/撰)李谐行记一卷 南岳胜游录
一卷(僧文/政撰)周秦行记一卷(韦瓘/撰)舆驾东行记一卷(隋薛/泰撰)
巡抚扬州记七卷(诸葛/颍撰)北伐记七卷(诸葛/颍撰)宋武北征记
一卷(戴氏/撰)郭缘生述征记二卷 戴祚西征记二卷
姚最述行记二卷 隋王入沔记一卷(宋侍中沈/怀文撰)诸道
行程血脉图一卷(马敬/寔撰)张氏燕吴行役记二卷 云南
行记一卷 韩琬南征记十卷 李德裕 南迁录一卷
丁谓南迁录一卷 平蜀记一卷 李氏朝陵记一
卷(李遵勖朝/永熙陵撰)入洛记十卷(周王仁 …… (第 11b 页)
郊居草木记一卷 荔枝新谱一卷(蔡襄/撰)又一卷
莆田荔枝谱一卷(徐师/闵撰)增城荔枝谱一卷(张宗/闵撰)洛阳花
木记一卷(周师/厚撰)洛阳牡丹记一卷(欧阳/修撰)牡丹花品一卷
(越僧仲/林撰)洛阳贵尚录十卷(邱浚/撰)洛阳花谱三卷(张峋/撰)木
谱一卷 平泉山居草木记一卷 (唐李德/裕 撰)漆经三卷(伪/唐)
(朱遵/撰)
右种艺(二十四部一/百三十九卷)
茶经三卷(唐陆/羽撰) (第 20b 页)
张骞出关志一卷 江表行记一卷 封君义行记一
卷 序行记十卷(姚最/撰)李谐行记一卷 南岳胜游录
一卷(僧文/政撰)周秦行记一卷(韦瓘/撰)舆驾东行记一卷(隋薛/泰撰)
巡抚扬州记七卷(诸葛/颍撰)北伐记七卷(诸葛/颍撰)宋武北征记
一卷(戴氏/撰)郭缘生述征记二卷 戴祚西征记二卷
姚最述行记二卷 隋王入沔记一卷(宋侍中沈/怀文撰)诸道
行程血脉图一卷(马敬/寔撰)张氏燕吴行役记二卷 云南
行记一卷 韩琬南征记十卷 李德裕 南迁录一卷
丁谓南迁录一卷 平蜀记一卷 李氏朝陵记一
卷(李遵勖朝/永熙陵撰)入洛记十卷(周王仁 …… (第 11b 页)
郊居草木记一卷 荔枝新谱一卷(蔡襄/撰)又一卷
莆田荔枝谱一卷(徐师/闵撰)增城荔枝谱一卷(张宗/闵撰)洛阳花
木记一卷(周师/厚撰)洛阳牡丹记一卷(欧阳/修撰)牡丹花品一卷
(越僧仲/林撰)洛阳贵尚录十卷(邱浚/撰)洛阳花谱三卷(张峋/撰)木
谱一卷 平泉山居草木记一卷 (唐李德/裕 撰)漆经三卷(伪/唐)
(朱遵/撰)
右种艺(二十四部一/百三十九卷)
茶经三卷(唐陆/羽撰) (第 20b 页)
幽闲鼓吹一卷(唐张/固撰)卢氏杂说一卷(唐卢/言撰)桂苑丛谭
一卷 会昌解颐一卷 松窗录一卷 潇湘录十卷
(唐柳/祥撰)醉乡日月三卷(唐皇甫/松撰)笑林三卷(唐何自/然撰)牛羊日
历一卷(唐刘/轲撰)猗犴子一卷(元结/撰)刋误一卷(唐李/滂撰)资暇三
卷(李匡/文撰)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唐王/睿撰)杜阳杂编三卷(苏/鹗)
(撰/)家学要录二卷(唐柳/珵撰)俳谐集十五卷(刘讷/言撰)说纂四卷
(李繁/撰)刘公嘉话录一卷(韦绚/撰)戎幕闲谈一卷(韦绚纪 李/德裕 镇蜀)
(时/话)通微子十物志一卷 因话录六卷(唐赵/璘撰)乾𦠆子一
卷(温庭/筠撰)酉阳杂俎三十 …… (第 6b 页)
右兵阴阳(九十九部二/百四十卷)
定边安远策三卷(郭元/振撰)开复西南夷事状十七卷(唐韦/皋撰)
西陲要略三卷(范传/正撰)御戎新录二十卷(李渤/撰)西南备
边录十三卷 (李德/裕 撰)徐德占策三卷 清边备要五十二
卷(宋朝曾/致尧撰)
右边策(七部一百/一十一卷)
凡兵 (第 14b 页)
一卷 会昌解颐一卷 松窗录一卷 潇湘录十卷
(唐柳/祥撰)醉乡日月三卷(唐皇甫/松撰)笑林三卷(唐何自/然撰)牛羊日
历一卷(唐刘/轲撰)猗犴子一卷(元结/撰)刋误一卷(唐李/滂撰)资暇三
卷(李匡/文撰)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唐王/睿撰)杜阳杂编三卷(苏/鹗)
(撰/)家学要录二卷(唐柳/珵撰)俳谐集十五卷(刘讷/言撰)说纂四卷
(李繁/撰)刘公嘉话录一卷(韦绚/撰)戎幕闲谈一卷(韦绚纪 李/德裕 镇蜀)
(时/话)通微子十物志一卷 因话录六卷(唐赵/璘撰)乾𦠆子一
卷(温庭/筠撰)酉阳杂俎三十 …… (第 6b 页)
右兵阴阳(九十九部二/百四十卷)
定边安远策三卷(郭元/振撰)开复西南夷事状十七卷(唐韦/皋撰)
西陲要略三卷(范传/正撰)御戎新录二十卷(李渤/撰)西南备
边录十三卷 (李德/裕 撰)徐德占策三卷 清边备要五十二
卷(宋朝曾/致尧撰)
右边策(七部一百/一十一卷)
凡兵 (第 14b 页)
武儒衡集二十五卷 李道古文舆三十卷 董侹
武陵集 刘禹钖集四十卷 元氏长庆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 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 白行简集二
十卷 张仲方集三十卷 郑浣集三十卷 冯宿集
四十卷 刘伯刍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韦
处厚集七十卷 刘栖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温造集八十卷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咸集二十
卷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舆集一卷 李德裕 姑臧
集五卷 又会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一品外集十卷
又穷愁志三卷 又别集八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
卷 又 …… (第 9b 页)
乐朋龟赋一卷 蒋
凝赋一卷 公乘亿赋集十二卷 林嵩赋一卷 王
翃赋一卷 贾嵩赋三卷 李山甫赋一卷 李德裕
赋二卷 玉溪生赋一卷(李商/隐撰)朱邺赋一卷 薛逢赋
四卷 顾云赋二卷 陆龟蒙赋六卷 罗隐赋一卷
(第 27b 页)
武陵集 刘禹钖集四十卷 元氏长庆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 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 白行简集二
十卷 张仲方集三十卷 郑浣集三十卷 冯宿集
四十卷 刘伯刍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韦
处厚集七十卷 刘栖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温造集八十卷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咸集二十
卷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舆集一卷 李德裕 姑臧
集五卷 又会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一品外集十卷
又穷愁志三卷 又别集八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
卷 又 …… (第 9b 页)
乐朋龟赋一卷 蒋
凝赋一卷 公乘亿赋集十二卷 林嵩赋一卷 王
翃赋一卷 贾嵩赋三卷 李山甫赋一卷 李德裕
赋二卷 玉溪生赋一卷(李商/隐撰)朱邺赋一卷 薛逢赋
四卷 顾云赋二卷 陆龟蒙赋六卷 罗隐赋一卷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