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時令類
正史類
州安置取空头敕填之差使臣即日押行其意/以谓少缓则中变也呜呼魏公真宰相也欧阳云吾为)
(魏公作画锦堂记 公垂绅
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盖以此按二书所载不同私记毁琦特甚见) (第 16a 页)
于濆古风一卷 雍裕之诗一卷 杨巨源诗一卷
孟郊诗集十卷 张籍诗集七卷 李涉诗一卷 李
贺诗五卷  李绅
追昔游诗三卷 章孝标诗一卷
李敬方诗一卷 殷尧藩诗一卷 玉川子诗一卷(卢/仝)
裴夷直诗一卷 姚合诗 …… (第 17b 页)
 东汉诏仪二十卷 古今诏集三十卷(温彦/博集)古今诏
集一百卷(李义/府集)唐德音录三十卷 太平内制五卷
明皇制诏录一卷 元和制集十卷 王言会最十卷
(马文/敏集)唐旧制编录六卷 拟状注制十卷(唐末中书拟/状及所下制)
(命/)王元制敕书奏一卷 咸通后麻制一卷(伪蜀毛/文宴纂)
壁出言三卷(毛文晏纂/唐制诏)唐批答一卷 (李绅/
撰)唐杂诏册诰
命二十一卷 陆贽制集二卷 元稹制集二卷 (第 30b 页)
(李绅/
撰)
常衮诏集六十卷 杨炎制集十卷 权德舆制集五 (第 30b 页)
惟真书/会昌四年)
(寿/州)寿州刺史张镒去思颂(王湍分书/大历中)光州刺史郭道瑜
德政碑 四望亭记 (李绅
文并/书濠州)龙兴寺碑(李涉分书景/龙四年杭州)
胥山铭(王遹书元和/十年杭州)大觉禅师塔铭(萧起书 …… (第 30a 页)
书润州)复禹庙衮冕记(马/稹)
(书元和五/年越州)禹庙祈雨诗(薛平等唱/和越州)法华山寺诗二十韵 (李绅
作/越州)十哲赞(越/州)馀姚县休光寺真法师行业赞(洪元/慎书)
(天宝十五/年越州)龙泉寺碑(虞世 …… (第 31a 页)
圣像记(欧阳詹文福/州南润寺)南海庙记(陈諌书/广州)贪泉铭(一/篆)
(书一分/书广州)石室题名 (李绅
魏元/忠端州)诸葛武侯祠堂碑(柳公权/书元和)
(四年成/都府)平南蛮碑(韦悟微书/成都府)学馆朝堂 (第 32b 页)
 卢 鼎(朔州人白/河知县)    韩 震(朔州人陜西/行太仆寺丞)

 牛 辅(高平人永/寿知县)    郭 淳(高平人西/安府同知)
  李 绅(高平人嘉/兴府通判)
    原应宿(阳城人松/江府通判)
 卫 瑛(阳城人滦/城知县)    孟 隆(辽州人成/都府通判 (第 35a 页)
 欲改适氏痛哭留之不从犹馈衣食殁姑身乃止

参政张光奎继室 李氏二十
四岁抚子茂琨茂琨妻李
 氏二十七岁抚子廷矿廷矿妻尚氏偕妾刘氏年二
 十抚子淮入郡庠三世四孀白首矢节 (第 33b 页)
官李郁彦请以铜像钟
磬炉铎皆归巡院州县铜亦多矣盐铁使以工有常力
不足以加铸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淮南 节度使
李绅
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
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会宣宗即位尽黜会昌之政新
钱以字可辩复铸为 (第 50b 页)
  其子孙
吴湘事迹录一卷

  晁氏曰唐大中中 李绅
镇扬州陷湘湘以罪抵死
  后其兄汝纳辨诉其枉状录总载焉
陵园记一卷
  陈氏曰唐宗正丞李(失其名/) (第 10a 页)
  陈氏曰唐承旨河南元稹微之撰载承旨姓名自
  贞元二十一年郑絪至元和十五年杜元颖并稹
  为十二人末又有李德裕 李绅
韦处厚三人盖后 (第 6a 页)
  此集内今未之见
韩昌黎集四十卷 集外文一卷
  晁氏曰韩愈字退之南阳人贞元八年进士累擢
  知制诰进中书舍人迁吏部侍郎为京兆尹与
  绅
不协绅出愈罢为兵部俄复旧刘煦唐书称愈 …… (第 13a 页)
  陈氏曰元宾与韩退之贞元八年同年进士明年
  试博学宏词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颜子不贰过
  论其年所试文也又一年观年 二十
九而卒愈为
  之志铭使观不死岂可量哉
欧阳集十卷 (第 24a 页)
 扬州再召之未赴而卒

王涯集一卷
  陈氏曰唐宰相王涯广津撰
袁不约集一卷
  陈氏曰唐袁不约还朴撰长庆三年进士其年试
  丽龟赋 李绅
追昔游集三卷
  晁氏曰 (第 32a 页)
唐李绅公垂
也亳州人元和元年进士补
  国子助教穆宗召为翰林学士累进中书舍人武 (第 32a 页)
  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绅为人短小精悍于
  诗最有名号 短李
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 (第 32b 页)
三俊

  昔游者盖赋诗纪其平生所游历谓起梁汉归谏
  署升翰苑及播越荆楚踰岭峤上高安移九江过
  钟陵 (第 32b 页)
熙二年诏帅臣张栻草书
付琼管司谕以中国马自来不许出外界令还所掠人
口等自今不得生事知吉阳军林宝慈令王 三俊
指引
占城国人买马图利令本司取勘具奏三年占城𤼵回 (第 26b 页)
(通一说而丧 三俊
应劭注云谓烹郦生/败田横骄韩信也说式芮翻相息亮翻)岂若班彪王命
识所归乎(王命论见四十一卷/汉光武建 (第 32a 页)
七卷宪宗元和三年)宗闵又与翰林学
士元稹争进取有隙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
掌贡举西川节度使段文昌 翰林学士李绅
各以书属
所善进士于徽及榜出文昌绅所属皆不预(属之欲翻/下属书同)
(榜者书取中进士/姓名而揭示之) …… (第 34a 页)
官韦雍辈多年少轻薄之士嗜酒豪纵出入传
呼甚盛或夜归烛火满街皆燕人所不习也诏以钱百
万缗赐将士弘靖留其 二十
万缗充军府杂用雍辈复
裁刻军士粮赐(复扶/又翻)绳之以法数以反虏诟责吏卒(数/所)
(角翻诟许候/翻 (第 37a 页)
(排摈之时德裕与 李绅
元稹俱在翰林以学识才名相/类情颇款密逢吉之党深恶之其月自学士出为御史)
(中丞按德裕元和中剔历清要非 …… (第 19a 页)
(元稹传作王友明今/从实录之初及新书)间说贼党使出元翼(间古苋翻/说式芮翻)
赂兵吏部令史伪出告身 二十
(文官告身赂吏部令/史伪为之武官告身) …… (第 27b 页)
为然遣中使诣三州宣慰逢吉因请以将军徵㝏入朝
以义成节度使韩充镇宣武充弘之弟素宽厚得众心
(韩弘镇宣武 二十
馀年将士怀之其/弟又以宽厚得众故逢吉请以代㝏)脱㝏旅拒则命徐
许两军攻其左右而滑军蹙其北(徐帅王智兴 (第 30a 页)
之迹故云用训/谋因注以交守澄耳又张又新李续之为逢吉藩僚乃)
(在逢吉再镇襄阳后/于此时未也今不取) 翰林学士李绅
每承顾问常排
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拟状谓进状所拟除目/也翰林学士院在内庭)
(盖李逢吉所进拟者 (第 6a 页)
穆宗访其/可否于 李绅
故得言之否音鄙)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
厚不能远也(远于/愿翻)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
风宪之地上 …… (第 6a 页)
书侍郎同平章事
杜元颖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为杜元颖以刻/削致寇张本) 辛
卯安南奏黄洞蛮为寇 韩愈 李绅
入谢上各令自叙
其事乃深寤壬辰复以愈为吏部侍郎绅为户部侍郎
(颇考异曰穆宗实录曰绅性险果交结权倖自以 …… (第 7a 页)
 自戊寅至庚辰上赐宦官服色及锦䌽金银甚众
或今日赐绿明日赐绯(史言上眤于近/习赐予无度) 初穆宗既留 李绅(事见/上年)
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
言不乐仕进(乐音/洛)隐居华阳川(华阳川在虢州华/阳山南华户化翻 …… (第 9a 页)
白逢吉曰事迫矣若俟听政悔不可追逢吉乃令王守
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
也如杜元颖 李绅
辈皆欲立深王(深王察后改名悰宪/宗之子穆宗之弟也)
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疑未
信会 …… (第 10a 页)
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况无罪乎于是
上稍开寤(素考异曰处厚传曰敬宗即位李逢吉用事/ 恶 李绅
乃搆成其罪祸将不测处厚乃上)
(疏云云帝悟其事绅得减死贬端州司/马今从实录处厚上疏在绅贬端州后)会阅 …… (第 11a 页)
有穆宗所封文书一箧𤼵之得裴度杜元颖 李绅
疏请
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焚人所上谮绅书(所上时/掌翻)
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己亥尊郭太后为 …… (第 11b 页)
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
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经量移者宜与量移不言
未量移者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逢吉恐 李绅
量移故 …… (第 22b 页)
有此处置如此则应近年流贬官因 李绅
一人皆不得
量移也(量音良处/昌吕翻)上即追赦文改之绅由是得移江州
长史 秋七月甲辰盐铁使王播进羡馀 …… (第 23a 页)
万匹播
领盐铁诛求严急正入不充而羡馀相继(正入谓岁入/有正额者羡)
(弋线/翻) 己未诏王播造竞渡船 二十
(荆楚岁时记屈/原以五月五日)
(死于汨罗人伤其死并以舟楫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自唐以来治竞渡船务 (第 23a 页)
屯天德振武北境以兵部郎中李拭为巡边使察将帅
能否拭鄘之子也(李鄘见二百四十/卷元和十二年) 二月淮南 节度
使李绅
入朝丁丑以绅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
 河东节度使苻澈修杷头烽旧戍以备回鹘(杷头烽/北临大)
(碛东 (第 31a 页)
 唐纪六十四(起阏逢困敦闰月尽屠/维大荒落凡五年有奇)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
会昌四年闰月壬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李绅
同平
章事充淮南节度使 李德裕奏镇州奏事官高迪(方/镇)
(遣牙职入奏事/因谓之奏事官)密陈意见二事 …… (第 1a 页)
价弘
宣遣吏守之会春旱弘宣命军民随意自往取之粟皆
入境约秋稔偿之时成德魏博皆饥独易定之境无害
 淮南 节度使李绅
按江都令吴湘盗用程粮钱(新书/百官)
(志主客郎中主蕃客东南蕃使还者给入海程粮西北/蕃使还者给度碛程 …… (第 14a 页)
故 祠部奏括天下寺四千六百兰若四万僧尼 二十
六万五百(祠部掌僧尼故使括之若人者翻释氏要览/曰兰若者梵言阿兰若唐言无诤也四方律)
(云空静处智度经 …… (第 15b 页)
寺天下所谓节度观察同华汝三十四治所)
(得留一寺僧准西京数其他刺史州不得有寺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䈂冠 二十
六万五百实录注又云按唐)
(时石刻云两都留寺僧各十人郡国留寺/二僧各三人数皆不同今从实录前文)馀僧及 …… (第 16b 页)
人戍晋州如
此贼必无能为(分守四境使潞之乱卒/不得越逸而奔他镇)皆从之 八月
李德裕等奏东都九庙神主 二十
六今贮于太微宫小
(玄宗天宝二年改东都玄元皇帝庙曰太微宫刘煦/曰东都太微宫本武后家庙神龙初中宗反正 …… (第 17b 页)
为南埵北有覆宿/堆即夏屋山也后魏孝文皇帝避暑往复宿此下见云)
(州谓之北埵中台稍近西北有太华泉有古寺 二十
馀/处东台去太华泉四十二里台上遥见沧瀛诸州日出)
(时下视大海犹陂泽焉有古寺十五处西台去太华泉/四里 …… (第 19a 页)
(请复/之)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于庙东增置两室为
九代十一室从之 秋七月壬寅淮南 节度使李绅

 回鹘乌介可汗之众稍稍降散及冻馁死所馀不及
三千人国相逸隐啜杀乌介于金山(乌介可汗自杀胡/山之败 …… (第 26a 页)
  九月丁卯以金
吾大将军郑光为平卢节度使光润州人太后之弟也
 乙酉前永宁尉吴汝纳讼其弟湘罪不至死 李绅
与 …… (第 32a 页)
域志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
西川节度使李回桂管观察使郑亚坐前不能直吴湘
冤乙酉回左迁湖南观察使亚贬循州 刺史李绅
追夺
三任告身 (第 33a 页)
(李绅
已薨/故追夺)中书舍人崔嘏坐草李德裕制不
尽言其罪己丑贬端州刺史 回鹘遏捻可汗仰给于
奚王石舍朗(仰 (第 33a 页)
  宋志云每朝廷恩命至池水必先黑
 玉带泉 旧浙江通志在琵琶山下泉味甘而冽色
  微白故谓之玉带
 半月泉 西溪丛语 李绅
天衣寺诗殿涌全身塔池
  开半月泉此泉隐岩下虽月圆只见其半最为佳
  处绍兴初僧法聪凿开岩上名曰满月 …… (第 17a 页)
  子钓鱼之所成化新昌县志山岩陡险皆沙石积
  成如筑墙状以物触之时有坠落世传大禹治水
  东注积成此岩是为海门 (李绅
龙宫寺碑南岩/迹高下犹存王十朋)
  (稽风俗赋南岩嵯峨禹迹古兮卢天骥游南岩山/诗不著乌纱只岸巾寻山 (第 62b 页)
 海尖㳽漫无际下瞰众山如龙虎蟠踞旗鼓布列
  之状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僧智顗与司马子微常
  晏坐修真焉 (李绅
题华顶峰诗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真坛石标琪木凌天碧)
  (水挂银河映日寒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 (第 32b 页)
  有地道通于震泽嘉泰会稽志在县东二里石桥
  二相去各十步吴越春秋勾践领功于灵汜汉书
  山阴有灵文园此园之桥也汜一作圯俗呼为灵
  桥 (李绅
灵汜桥诗灵汜桥边多感伤水分湖𣲖达/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映绿杨能促)
  (岁华惟白发巧乘风马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