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素臣请受败挠之罪
德宗初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罢镇者相承用麻纸
写制时窦文埸为护军中尉讽宰相比统军降麻 翰林
学士郑絪 奏曰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不识陛下
特以宠文埸耶遂为著令也上乃谓文埸曰武德贞观
时中人不过员外将军衣 (第 24a 页)
德宗初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罢镇者相承用麻纸
写制时窦文埸为护军中尉讽宰相比统军降麻 翰林
学士郑絪 奏曰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不识陛下
特以宠文埸耶遂为著令也上乃谓文埸曰武德贞观
时中人不过员外将军衣 (第 24a 页)
刘太真集三十卷 于邵集四十卷 梁肃集二十
卷 独孤及毗陵集二十卷 窦叔向集七卷 柳浑
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顾况集二十卷(皇甫/湜编)鲍溶集五卷 齐抗集二十卷
郑馀庆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杨凝集二十
卷 欧阳詹集十卷 李观集三卷(陆希/声纂)又一卷 吕
温集十卷 穆员集十卷 窦常集十八卷 郑絪 集
三十卷 符载籍十四卷 郗纯集六十卷 戴叔伦
述稿十卷 张登集六卷 陆迅集十卷 柳冕集(卷/亡) (第 8b 页)
卷 独孤及毗陵集二十卷 窦叔向集七卷 柳浑
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顾况集二十卷(皇甫/湜编)鲍溶集五卷 齐抗集二十卷
郑馀庆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杨凝集二十
卷 欧阳詹集十卷 李观集三卷(陆希/声纂)又一卷 吕
温集十卷 穆员集十卷 窦常集十八卷 郑絪 集
三十卷 符载籍十四卷 郗纯集六十卷 戴叔伦
述稿十卷 张登集六卷 陆迅集十卷 柳冕集(卷/亡) (第 8b 页)
右刘禹钖
百岩禅师碑(京兆/府)太子中允范阳卢府君碑(西/京)检校工
部尚书赠兵部尚书卢俊碑(绛/州)赠吏部尚书武就碑(未/详)
相国贾耽碑(未/详)著作郎赠太子太保权贞孝公碑(分书/西京)
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遗爱碑(襄/州)左常侍潞公碑(未/详)尚
书省新修记(未/详)太子宾客孔述睿碑(未/详)
右郑馀庆
太常卿赠吏部尚书崔忠公碑(西/京)百岩禅师铭(京兆/府)
右 郑絪
太子少傅窦希瑊碑(京兆/府)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碑(京兆/府) (第 44a 页)
百岩禅师碑(京兆/府)太子中允范阳卢府君碑(西/京)检校工
部尚书赠兵部尚书卢俊碑(绛/州)赠吏部尚书武就碑(未/详)
相国贾耽碑(未/详)著作郎赠太子太保权贞孝公碑(分书/西京)
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遗爱碑(襄/州)左常侍潞公碑(未/详)尚
书省新修记(未/详)太子宾客孔述睿碑(未/详)
右郑馀庆
太常卿赠吏部尚书崔忠公碑(西/京)百岩禅师铭(京兆/府)
右 郑絪
太子少傅窦希瑊碑(京兆/府)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碑(京兆/府) (第 44a 页)
内外系心必不得已宜立广陵王议乃定王叔文等
用事多所持正知礼部贡举斥华取实不为权力侵
挠由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改兵部侍郎坐 郑絪 罢
下除太子宾客久乃为陜虢州观察使蠲横租钱岁
三百万复入为兵部侍郎李绩徐有功孙皆以负不
得调召 (第 28b 页)
用事多所持正知礼部贡举斥华取实不为权力侵
挠由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改兵部侍郎坐 郑絪 罢
下除太子宾客久乃为陜虢州观察使蠲横租钱岁
三百万复入为兵部侍郎李绩徐有功孙皆以负不
得调召 (第 28b 页)
刘光琦相倚为奸每宰相议为光琦沮变者令涣往
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弟泳至官刺史杜佑
郑絪 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至馀庆议事
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馀庆叱去后涣以赃败宪宗
闻而善之
唐法置 (第 19b 页)
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弟泳至官刺史杜佑
郑絪 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至馀庆议事
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馀庆叱去后涣以赃败宪宗
闻而善之
唐法置 (第 19b 页)
重与团奏仍限五日内
毕其如官超一资半资以今授稍优者至后选日量事
降折尚书侍郎注拟不一致令都省以此兴词 郑絪 丁
公著宜罚一季俸东铨所落人数较少杨嗣复罚两月
俸其今年选格仍分明标出近例冀绝徼求时尚书左
丞崔弘景 (第 38a 页)
毕其如官超一资半资以今授稍优者至后选日量事
降折尚书侍郎注拟不一致令都省以此兴词 郑絪 丁
公著宜罚一季俸东铨所落人数较少杨嗣复罚两月
俸其今年选格仍分明标出近例冀绝徼求时尚书左
丞崔弘景 (第 38a 页)
崇德之舞乐章阙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室酌献奏钧天之舞
中宗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室酌献奏太和之舞
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室酌献奏景云之舞
十四年六月日颜师古许敬宗已定乐章庙舞之号至
开元二十九年六月十日太常又奏准十三年封禅日
有司所定九庙酌献用舞之号皆列于次
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室酌献奏广运之舞(中书/令郭)
(子仪撰/乐章)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室酌献奏惟新之声
(吏部尚书刘/晏撰乐章)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室酌献奏保大之舞(中书令郭子/仪撰乐章)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室酌献奏文明之舞(尚书左丞平/章事郑馀庆)
(撰乐/章)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室酌献奏大顺之舞(中书/侍郎)
(平章事 郑/絪 撰乐章) (第 35a 页)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室酌献奏钧天之舞
中宗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室酌献奏太和之舞
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室酌献奏景云之舞
十四年六月日颜师古许敬宗已定乐章庙舞之号至
开元二十九年六月十日太常又奏准十三年封禅日
有司所定九庙酌献用舞之号皆列于次
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室酌献奏广运之舞(中书/令郭)
(子仪撰/乐章)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室酌献奏惟新之声
(吏部尚书刘/晏撰乐章)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室酌献奏保大之舞(中书令郭子/仪撰乐章)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室酌献奏文明之舞(尚书左丞平/章事郑馀庆)
(撰乐/章)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室酌献奏大顺之舞(中书/侍郎)
(平章事 郑/絪 撰乐章) (第 35a 页)
处节度使罢镇者(兴元元年置六统军事见/二百二十九卷处昌吕翻)相承用麻
纸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麻 翰林学士郑絪
(絪音/因)
奏言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以命中尉不识
陛下特以宠文场邪遂为著令也(著令者定/著为令)上乃谓文
场曰 (第 13b 页)
纸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麻 翰林学士郑絪
(絪音/因)
陛下特以宠文场邪遂为著令也(著令者定/著为令)上乃谓文
场曰 (第 13b 页)
(会要所载/初谥误也)
永贞元年(是年八月始/改元永贞)春正月辛未朔诸王亲戚入贺
德宗太子独以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由是得疾日
益甚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癸巳德宗
崩(年六/十四)苍猝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等至金銮殿(絪/音)
(因程大昌雍录曰金銮坡者龙首山之支陇隐起平地/而坡陁靡迤者也其上有殿名曰 …… (第 14b 页)
上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李程王涯入金銮殿草立
太子制时牛昭容辈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
书纸为立嫡以长字呈上(复扶又 …… (第 22a 页)
圣孝德皇帝上许上上皇尊号而自辞不受 壬戌以 翰林学士郑絪 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以刑部郎中
杜兼为苏州刺史兼辞行上书称李锜且反必奏族臣
上然之留为吏部郎中
(第 34a 页)
永贞元年(是年八月始/改元永贞)春正月辛未朔诸王亲戚入贺
德宗太子独以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由是得疾日
益甚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癸巳德宗
崩(年六/十四)苍猝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等至金銮殿(絪/音)
(因程大昌雍录曰金銮坡者龙首山之支陇隐起平地/而坡陁靡迤者也其上有殿名曰 …… (第 14b 页)
上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李程王涯入金銮殿草立
太子制时牛昭容辈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
书纸为立嫡以长字呈上(复扶又 …… (第 22a 页)
圣孝德皇帝上许上上皇尊号而自辞不受 壬戌以 翰林学士郑絪 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以刑部郎中
杜兼为苏州刺史兼辞行上书称李锜且反必奏族臣
上然之留为吏部郎中
(第 34a 页)
结宰相议事有与光𤦺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杜佑 郑絪
等皆低意善视之郑馀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
陈是非馀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四方赂遗无虚日(几居/岂翻)
(遗唯 …… (第 12b 页)
及诏下讨贼兵出逗/留不进阴与承宗通谋令军士潜怀贼号按三年九月)
(戊戌李吉甫罢相出镇剔州四年二月丁卯 郑絪 罢相/三月乙酉王士真卒承宗始袭位四月壬辰从史起复)
(若以从史山东就粮即请讨承宗之时则于是吉甫絪/皆 …… (第 22b 页)
以想事宜则浴堂也必在紫宸殿东而不在其西也)
语之曰事有极异者朕比不欲言之(语牛倨翻/比毗至翻)朕与 郑
絪 议敕从史归上党续徵入朝絪乃泄之于从史使称
上党乏粮就食山东为人臣负朕乃尔将何以处之(处/昌)
(吕 …… (第 24a 页)
指陈时政之/失吉甫泣诉故贬考覆官裴垍等虽欲为谗若云执政)
(自教举人诋时政之失岂近人情邪吉甫自以诬搆 郑/絪 贬斥裴垍盖宪宗察见其情而疏薄之故出镇淮南)
(及子德裕秉政掩先人之/恶改定实录故有此说耳)河中晋绛节 …… (第 35a 页)
于黄纸
后批之(批匹/迷翻)吏请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
敕裴垍荐藩有宰相器上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郑絪
循默取容二月丁卯罢絪为太子宾客擢藩为门下侍 (第 35b 页)
陈是非馀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四方赂遗无虚日(几居/岂翻)
(遗唯 …… (第 12b 页)
及诏下讨贼兵出逗/留不进阴与承宗通谋令军士潜怀贼号按三年九月)
(戊戌李吉甫罢相出镇剔州四年二月丁卯 郑絪 罢相/三月乙酉王士真卒承宗始袭位四月壬辰从史起复)
(若以从史山东就粮即请讨承宗之时则于是吉甫絪/皆 …… (第 22b 页)
以想事宜则浴堂也必在紫宸殿东而不在其西也)
语之曰事有极异者朕比不欲言之(语牛倨翻/比毗至翻)朕与 郑
絪 议敕从史归上党续徵入朝絪乃泄之于从史使称
上党乏粮就食山东为人臣负朕乃尔将何以处之(处/昌)
(吕 …… (第 24a 页)
指陈时政之/失吉甫泣诉故贬考覆官裴垍等虽欲为谗若云执政)
(自教举人诋时政之失岂近人情邪吉甫自以诬搆 郑/絪 贬斥裴垍盖宪宗察见其情而疏薄之故出镇淮南)
(及子德裕秉政掩先人之/恶改定实录故有此说耳)河中晋绛节 …… (第 35a 页)
于黄纸
后批之(批匹/迷翻)吏请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
敕裴垍荐藩有宰相器上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郑絪
循默取容二月丁卯罢絪为太子宾客擢藩为门下侍 (第 35b 页)
六月甲申白居易复上奏以为臣比请罢兵(易以豉/翻下同)
(复扶又翻下同上时掌/翻下同上言比毗至翻)今之事势又不如前不知陛下
复何所待是时上每有军国大事必与诸学士谋之尝
踰月不见学士李绛等上言臣等饱食不言其自为计
则得矣如陛下何陛下询访理道(理道治/道也)开纳直言实
天下之幸岂臣等之幸上遽令明日三殿对来(三殿麟/德殿也)
(殿有三面故曰三殿三殿之西即翰林学士院对来者/言明日当召对可前来也时召对廷臣诏旨率有对来)
(之/语)白居易尝因论事言陛下错上色庄而罢密召承旨
李绛(唐置翰林学士之始无承旨永贞元年上始命 郑/絪 为承旨大诰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
(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受专对翰林学士凡十厅/南厅五间北厅五 (第 18b 页)
(复扶又翻下同上时掌/翻下同上言比毗至翻)今之事势又不如前不知陛下
复何所待是时上每有军国大事必与诸学士谋之尝
踰月不见学士李绛等上言臣等饱食不言其自为计
则得矣如陛下何陛下询访理道(理道治/道也)开纳直言实
天下之幸岂臣等之幸上遽令明日三殿对来(三殿麟/德殿也)
(殿有三面故曰三殿三殿之西即翰林学士院对来者/言明日当召对可前来也时召对廷臣诏旨率有对来)
(之/语)白居易尝因论事言陛下错上色庄而罢密召承旨
李绛(唐置翰林学士之始无承旨永贞元年上始命 郑/絪 为承旨大诰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
(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受专对翰林学士凡十厅/南厅五间北厅五 (第 18b 页)
初上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罢镇者相承用麻纸
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麻 翰林学士郑絪
(字文明郑/州荣阳人) 奏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不识陛下
特以宠文场邪遂为著令也上乃谓文场曰武德贞
观时中人不过员外将军 (第 9a 页)
初上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罢镇者相承用麻纸
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麻翰林学士郑絪
(字 文明 郑/州荣阳人)奏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不识陛下
特以宠文场邪遂为著令也上乃谓文场曰武德贞
观时中 …… (第 9a 页)
正月朔诸王亲戚入贺太子独以疾不能来上涕泣
悲叹由是得疾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
否帝崩仓猝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字从周/河东人)等草 …… (第 25a 页)
上久疾不愈中外危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
欲专大权恶闻之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疾
叔文等乃启上召 学士郑絪 等入草制时牛昭容辈
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书纸为立嫡以长
字呈上上颔之乃立淳为太子更名纯百官 …… (第 29a 页)
讨辟因授辟节度副使谏议大夫韦丹上疏曰今释
辟不诛则朝廷可以指臂而使者惟两京耳此外谁
不为叛上善其言以丹镇东川
以 郑絪 同平章事
絪由翰林学士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第 35a 页)
后
九月堂后主书(堂后/官也)滑涣伏诛
涣久在中书与知枢密(代宗时始置内枢/密使以宦者为之)刘光琦相
结杜佑 郑絪 等皆善视之郑馀庆与诸相议事涣从
旁指陈是非馀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四方赂遗无虚 …… (第 39a 页)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内与王士真刘济通而外献策
请图山东擅引兵东出邢洺上召令还从史不时奉
诏久之乃还上召李绛语之曰朕与 郑絪 议敇从史
归上党续徵入朝絪乃泄之于从史使称上党乏粮
就食山东负朕乃尔将何以处之对曰审如此灭族
…… (第 44a 页)
处外天下尝所属意至是卒年七十赠司徒
(己/丑)四年春正月南方旱饥遣使宣慰赈恤
宣慰使郑敬德等将行上戒之曰朕宫中用帛一匹
皆籍其数惟赒救百姓则不计费卿等宜识此意 郑絪 罢以李藩同平章事
藩为给事中制敇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
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敇裴垍荐 (第 49b 页)
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麻 翰林学士郑絪
(字文明郑/州荣阳人) 奏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不识陛下
特以宠文场邪遂为著令也上乃谓文场曰武德贞
观时中人不过员外将军 (第 9a 页)
初上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罢镇者相承用麻纸
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麻翰林学士郑絪
(字 文明 郑/州荣阳人)奏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不识陛下
特以宠文场邪遂为著令也上乃谓文场曰武德贞
观时中 …… (第 9a 页)
正月朔诸王亲戚入贺太子独以疾不能来上涕泣
悲叹由是得疾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
否帝崩仓猝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字从周/河东人)等草 …… (第 25a 页)
上久疾不愈中外危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
欲专大权恶闻之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疾
叔文等乃启上召 学士郑絪 等入草制时牛昭容辈
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书纸为立嫡以长
字呈上上颔之乃立淳为太子更名纯百官 …… (第 29a 页)
讨辟因授辟节度副使谏议大夫韦丹上疏曰今释
辟不诛则朝廷可以指臂而使者惟两京耳此外谁
不为叛上善其言以丹镇东川
以 郑絪 同平章事
絪由翰林学士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第 35a 页)
后
九月堂后主书(堂后/官也)滑涣伏诛
涣久在中书与知枢密(代宗时始置内枢/密使以宦者为之)刘光琦相
结杜佑 郑絪 等皆善视之郑馀庆与诸相议事涣从
旁指陈是非馀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四方赂遗无虚 …… (第 39a 页)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内与王士真刘济通而外献策
请图山东擅引兵东出邢洺上召令还从史不时奉
诏久之乃还上召李绛语之曰朕与 郑絪 议敇从史
归上党续徵入朝絪乃泄之于从史使称上党乏粮
就食山东负朕乃尔将何以处之对曰审如此灭族
…… (第 44a 页)
处外天下尝所属意至是卒年七十赠司徒
(己/丑)四年春正月南方旱饥遣使宣慰赈恤
宣慰使郑敬德等将行上戒之曰朕宫中用帛一匹
皆籍其数惟赒救百姓则不计费卿等宜识此意 郑絪 罢以李藩同平章事
藩为给事中制敇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
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敇裴垍荐 (第 49b 页)
裴佶(稷山/人) 刘公济(河间人贞/元十八年)
冯伉(魏州人/德宗时) 崔颋(元和四年同州刺史/本州防御长春宫等)
(使/)
郑絪(元和/中) 刘禹锡(彭城人/元和中)
元稹(河南人长/庆二年) 萧俛(南兰陵人/穆宗时)
(第 41b 页)
冯伉(魏州人/德宗时) 崔颋(元和四年同州刺史/本州防御长春宫等)
(使/)
郑絪(元和/中) 刘禹锡(彭城人/元和中)
元稹(河南人长/庆二年) 萧俛(南兰陵人/穆宗时)
(第 41b 页)
(正月朔诸王亲戚入贺太子独以疾不能来上涕泣/悲叹由是得疾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
(否帝崩仓猝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等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
(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 …… (第 9a 页)
(初上疾久不愈中外危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欲专大权恶闻之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
(疾叔文等乃启上召 学士郑絪 等入草制时牛昭容/辈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书纸为立嫡以)
(长字呈上上颔之乃立淳为太子更名纯百 …… (第 14a 页)
(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质实(东川节度注见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梓潼韦丹杜陵人孝宽六)
(世/孙)
以 郑絪 同平章事
(丙/戌)宪宗皇帝元和元年春正月太上皇崩○刘辟反命
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兵讨之
(辟既 …… (第 22b 页)
(州注见汉武帝/征和二年诸邑)
九月堂后主书滑涣伏诛
(涣久在中书与知枢密刘光琦相结杜佑 郑絪 等皆/善视之郑馀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馀庆)
(怒叱之未几罢相四方赂遗无虚日中书舍人李吉/甫言 …… (第 29a 页)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内与王士真刘济通而外献策/请图山东擅引兵东出邢洺上召令还从史不时奉)
(诏久之乃还上召李绛语之曰朕与 郑絪 议敇从史/归上党续徵入朝絪乃泄之于从史使称上党乏粮)
(就食山东负朕乃尔将何以处之对曰审如此灭族 …… (第 36a 页)
书法(于是从史献策请图山东则其书擅出兵何/诛意也从史之请非诚也而引兵东出召不)
(时还故书/擅罪之)
发明(从史擅出兵罪当诛讨然宪宗不谋于广众/而独与 郑絪 议之既己敇归上党续又欲召)
(入朝致其迁延不时奉命则亦有以召/之矣直书于册盖亦著其逋诛之迹也) …… (第 37a 页)
(宣慰使郑敬等将行上戒之曰朕宫中用帛一匹/皆籍其数惟赒救百姓则不计费卿等宜识此意) 郑絪 罢以李藩同平章事
(藩给事中制敕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敇裴垍荐藩 (第 42b 页)
(否帝崩仓猝召 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等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
(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 …… (第 9a 页)
(初上疾久不愈中外危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欲专大权恶闻之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
(疾叔文等乃启上召 学士郑絪 等入草制时牛昭容/辈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书纸为立嫡以)
(长字呈上上颔之乃立淳为太子更名纯百 …… (第 14a 页)
(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质实(东川节度注见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梓潼韦丹杜陵人孝宽六)
(世/孙)
以 郑絪 同平章事
(丙/戌)宪宗皇帝元和元年春正月太上皇崩○刘辟反命
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兵讨之
(辟既 …… (第 22b 页)
(州注见汉武帝/征和二年诸邑)
九月堂后主书滑涣伏诛
(涣久在中书与知枢密刘光琦相结杜佑 郑絪 等皆/善视之郑馀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馀庆)
(怒叱之未几罢相四方赂遗无虚日中书舍人李吉/甫言 …… (第 29a 页)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内与王士真刘济通而外献策/请图山东擅引兵东出邢洺上召令还从史不时奉)
(诏久之乃还上召李绛语之曰朕与 郑絪 议敇从史/归上党续徵入朝絪乃泄之于从史使称上党乏粮)
(就食山东负朕乃尔将何以处之对曰审如此灭族 …… (第 36a 页)
书法(于是从史献策请图山东则其书擅出兵何/诛意也从史之请非诚也而引兵东出召不)
(时还故书/擅罪之)
发明(从史擅出兵罪当诛讨然宪宗不谋于广众/而独与 郑絪 议之既己敇归上党续又欲召)
(入朝致其迁延不时奉命则亦有以召/之矣直书于册盖亦著其逋诛之迹也) …… (第 37a 页)
(宣慰使郑敬等将行上戒之曰朕宫中用帛一匹/皆籍其数惟赒救百姓则不计费卿等宜识此意) 郑絪 罢以李藩同平章事
(藩给事中制敕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敇裴垍荐藩 (第 4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