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可断众募乙卯河南国遣使朝贡丙辰诏遣兼散
骑常侍十二人巡行四方己未汝阴王殂齐志也追谥
为宋顺帝辛酉诛阴 安公刘
燮等六月乙亥诏宋末以
来枯骸毁榇宜下埋藏庚辰备法驾奉七庙主于太庙
甲申立齐太子赜为皇太子断诸州郡礼庆 (第 13a 页)
顼后国师刘歆子叠为伊休侯奉尧后嫣
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元
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 安公刘
婴位为宾周后卫
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 (第 31b 页)
 楠康海辈皆亟为推重卒时年七十七门人私谥曰
 忠毅先生
程鹏解州人正德辛未进士知鄠县清正自守刚介无
 私长 安尚书刘
玑绘十颂图美之历知邓州刑部郎
 中卒于京冢宰王琼见其囊橐萧然叹曰于此知其
 守矣为具棺敛之
相世芳安 (第 37b 页)
 重建天竺陡门记(钱塘县志/沈友儒撰)
 重建福全禅院记(咸淳临安志/程中书珌撰)
 南禅资福院建大殿记(咸淳临安志 安著作刘
撰)
 胜相寺记(武林梵志绍定己丑/仲夏程中书珌撰)
 敕赐慧因教院碑(万历杭州府/志章衡撰) …… (第 17a 页)
 永昌院记(成化杭州府志/邑人邓宝臣撰)

 普庆福田寺记(成化杭州府志僧/元熙撰赵孟頫书)
  东山
婆娑岩壑记(万历杭州府/志洪咨夔撰)
 杜太师棱筑城记(舆地纪胜在新城县/宝大元年罗隐文)
 筑城 (第 35a 页)
  金溪重冈复岭土沃税轻民勉贸迁士勤学业若宋儒

之道术昭代之勋庸裒然一郡举首岂非云林跃马
钟灵固有自耶顾西连闽建北接 安东山
藏莽伏虑
未释也(赵秉忠舆地图说)

  宋有二周三陆之理学元有危葛曾刘之文章忠义若
邓传黄冔孝烈则 (第 18b 页)
  按运字尊元父鹗字楚奇前志书字误入吉水今
改正

  胡氏泰和人年二十归乐大成未几大成卒抚孤守节
大学士杨士奇为之铭

  刘氏名灵万 安处士刘
本直女嫁泰和彭原复生二男
三女诩其长也年二十六而寡幼涉书纪能知古者
女妇贤行誓死不嫁尝以其父所藏书训 (第 11b 页)
   顺德县
山凤山 在县治西高约十五丈周围七里前曰金榜

城跨之
中山 在县治后高约十馀丈周围一里(即旧志 安东山)
梯云山 在县治东南高约十六丈周围一里(即旧志/迎晖山)
华盖山 在城南半里高约十三丈周围二里与拱北 (第 9b 页)
 五年移请今额

南禅资福院
 在鲍家田尼惠果开山绍熙元年移请今额景定五
 年更创佛殿
 记文 (安著作刘
撰建殿记高宗皇帝驻跸钱塘西有/湖为群山囿浸成福地旧浮图尤崇益无艺极)
 (至盈数百区有鲍家田最幽阻阒 (第 7a 页)
   步山(在顺德县东南四里临碧鉴海明万历中知/县倪尚忠自县城东南筑路直抵山麓纡回)
(十里名曰/青云路)太平山(在顺德县东南八里与神步山/隔碧鉴海南北对峙上有烽堠)
(可望香/山东莞)雁塔山(在顺德县东南十五里又南半里/为容山少西为奇山又县南十三)
(里有金钗山在/容奇二山之西)华盖山(在顺德县南半里又有 安/东山
迎晖山登俊山锦岩)
(山在县东北皆高十馀丈五山/环列累累如五星总名五峰山)翠竹山(在顺德县/南十六里 …… (第 13a 页)
县西右曰象山石角嶙/峋下瞰江水一名金斗山)龙山(舆地纪胜在新会/县西二里山有龙)
(窟东西相望近百步 东山
数穴窅不可窥以石投/之隐然不绝西山则玲珑下属表里洞开总于窟)
(者九旧传为神龙出入地又有雷电山在县西 …… (第 17b 页)
(分/又/支东/东入/出/香/为/山/小/海/梁海/中支/又东/为渡/为天门/江海南/海又/入香 东/山/
为横/海东/江/支) (第 27a 页)
古曰祁烈伯别一刘歆非国师公也)妫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
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元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 安公刘
婴位为宾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
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夏
后辽西姒丰封为章功 (第 11b 页)
    臣鼒曰:不曰复福宁州何?涂登华为闽中守将,闽中亡而登华私守之,与归命大清者异矣;故不言复也。登华降矣,然则何以不言降?登华降于郑彩,非降于中藻;其实中藻攻之而后降也,故归功中藻也(考曰:「福宁府志」云:『顺治四年八月,海寇郑寀率兵围城。五年正月,知县钱楷奉假印出降,自以真印遁往省。海寇入城,称监国鲁伪将军抚院等官。十月十三日,福 安进士刘
中藻来围州城七阅月,城中米价每石十两。后中藻于龙首山裁松木为炮,乱抛城内;至次年四月初六日城陷,州尹 …… (第 702 页)
  明御史李长祥、主事王翊、华夏、屠献宸、评事王家勤、推官杨文琦、董德钦、生员杜懋俊、施邦谋袭宁波,不克;夏、献宸、家勤、德钦、懋俊、邦皆死之。
    江上之溃,浙东士大夫之树义旂、踞山寨者:御史李长祥之 东山
寨,职方主事 …… (第 707 页)
应;愤而归。未几,慈溪有大侠以冯侍郎京第书往来海上事泄,牵连捕夏入狱,家勤悉力营救出之。旋复谒长祥于 东山;
长祥曰:『吾于会稽诸城俱有腹心,一鼓可集;但欲得海师以张军势』。夏曰:『海师不足用也』!长祥曰:『此 …… (第 708 页)
之师为内应,可千人;至慈溪,冯职方家桢当以子弟亲兵会,可五百人;至姚江,则李侍御长祥当已下绍兴,迟于 东山
之寨,除道以俟;而张都御史煌言当以平冈之师会,可三百人;渡曹江,章都督钦臣以称山之师会,可二千人;若 …… (第 709 页)
。文琦入曰:『期既屡失,事且坏;今监司而下送直指入天台,其虚可乘也。我当约诸道毕集,以待将军之楼船。 东山
之兵,亦以是日入绍兴』。斌卿乃诺之。夏与文琦、家勤飞书发使,诸寨响应。未发,而又为降绅谢三宾告变。 (第 709 页)
    三宾初欲杀六狂生,自度为清议所不容;及再降,益决裂,刊揭四布。自言前此归命之早,后为王之仁所胁;今幸复得反正见天日,然卒不见用,乃益思所以徼功。以计赚取夏贻大兰帛书,尽得其详。遂告之大府,密调慈溪兵袭大兰;翊走四

明山中。调姚江兵捣 东山,
长祥部下骁将章有功力战死;长祥走奉化。家勤见事急,奔管江;逻者踵至。施邦枭逻者首,与杜懋俊鸣鼓据寨 (第 710 页)
  康熙十三年五月十二日,据温州镇塘报内开:『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午时,据温州城守副将杨春芳、本标左营游击魏万侯报称:「卑职等带领官兵至南慈湖安营,于初三日寅时发兵前进,路遇乡民携妇女数百人北来;审问贼人情形,口称贼有万馀,两路进发:一路在瑞 安东山
塔下营,一路游上渡北来」等情。本日酉时,又据该副将报称:「卑职等领兵前往瑞安应援,于初三日已时到瑞安 (第 68 页)
    唐王谓群臣曰:『辅臣道周委身殉难,其子子中备述之,镇臣黄斌卿亦有此奏。读绝命诗有「支天千古事,失语一朝人」之句,朕亦不觉泣数行下。恤典,著于五日内察例具奏。其子子中年俱幼稚,更可怜悯;准给银二十两,以助读书之资』。
    鲁王授沈廷扬兵部右侍郎,总督水师。 廷扬航海至舟山依黄斌卿,唐王授官亦如之。
    万 安进士刘
士桢起兵龙泉,令四子肇履恢复泰和、房陵(士桢,天启壬戌进士)
    郑芝龙疏陈闽省守关兵饷、器械 (第 80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