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见闻琐碎皆录之盖南渡以来野史之最详者
西陲泰定录九十卷
陈氏曰李心传撰记 吴曦 叛逆以及削平本末起
嘉泰辛酉迄嘉定辛未为三十七卷其后蜀事益
多又增修至辛巳之冬通为九十卷仍颇 (第 14b 页)
西陲泰定录九十卷
陈氏曰李心传撰记 吴曦 叛逆以及削平本末起
嘉泰辛酉迄嘉定辛未为三十七卷其后蜀事益
多又增修至辛巳之冬通为九十卷仍颇 (第 14b 页)
四年正月己亥朔阴云不见 五年正月癸巳朔阴
云不见 六年六月乙酉朔日食太史言夜食不见
嘉泰二年五月甲辰朔食于毕占主大水潦诸侯死边
将亡远国谋乱后三年 吴曦 反于蜀伏诛 三年四月
己亥朔日当食而太史局言日体圆明不见亏分凡言
不见亏分者食不及一分也 开禧二年二 (第 25a 页)
云不见 六年六月乙酉朔日食太史言夜食不见
嘉泰二年五月甲辰朔食于毕占主大水潦诸侯死边
将亡远国谋乱后三年 吴曦 反于蜀伏诛 三年四月
己亥朔日当食而太史局言日体圆明不见亏分凡言
不见亏分者食不及一分也 开禧二年二 (第 25a 页)
二年和议成割所复海泗唐邓四州及商秦等地
归于金疆界悉如绍兴之旧开禧韩侂胄启衅开边致
金师渡淮侵破诸郡 吴曦 遂据西蜀以叛韩吴既诛和
好如旧侵疆俱复嘉定而后金人被兵中原扰乱山东
河北间有据土地内附者然旋得旋失故 (第 29b 页)
归于金疆界悉如绍兴之旧开禧韩侂胄启衅开边致
金师渡淮侵破诸郡 吴曦 遂据西蜀以叛韩吴既诛和
好如旧侵疆俱复嘉定而后金人被兵中原扰乱山东
河北间有据土地内附者然旋得旋失故 (第 29b 页)
刘甲(宋史本传字师文其先东光人父著葬龙游因/家焉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枢密院检讨使金)
(还擢权工部侍郎除知江陵府移知兴元府利东/安抚使时程松为四川宣抚使 吴曦 副之蜀口出)
(师败衄曦已遣人献四川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甲未至镇金人破大散关甲告急于朝乞下两) (第 39a 页)
(还擢权工部侍郎除知江陵府移知兴元府利东/安抚使时程松为四川宣抚使 吴曦 副之蜀口出)
(师败衄曦已遣人献四川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甲未至镇金人破大散关甲告急于朝乞下两) (第 39a 页)
有麦田虽垦无种若贷与贫民犹可种春麦臣僚亦
言江浙旱田虽已耕亦无麦种于是诏诸路帅漕常
平司以常平麦贷之至是复有是诏
四年四月以 吴曦 没官田租代除关外四州旱伤秋税
时袁甫知衢州西安龙游常山三邑积窘预借甫为
代输三万五千缗蠲放四万七 (第 2b 页)
言江浙旱田虽已耕亦无麦种于是诏诸路帅漕常
平司以常平麦贷之至是复有是诏
四年四月以 吴曦 没官田租代除关外四州旱伤秋税
时袁甫知衢州西安龙游常山三邑积窘预借甫为
代输三万五千缗蠲放四万七 (第 2b 页)
事实二十七年进玉牒仙源类谱明年进神宗宝
训祖宗仙源积庆图徽宗实录祐陵迎奉录三十
一年金人叛盟兴师开禧二年 吴曦 伏诛(二事已/载马端)
(临前/考)嘉定七年进高宗中兴经武要略十三年进
宗藩庆系录刋正宪圣慈 (第 2a 页)
训祖宗仙源积庆图徽宗实录祐陵迎奉录三十
一年金人叛盟兴师开禧二年 吴曦 伏诛(二事已/载马端)
(临前/考)嘉定七年进高宗中兴经武要略十三年进
宗藩庆系录刋正宪圣慈 (第 2a 页)
(腊将吕师/囊者也)开禧中吴昉知荆门军钟相之党攻城昉
阖室被害诏立庙于军城南赐额英悯嘉定二年杨
震仲权知大安军不从 吴曦 之叛饮药死赠开奉大
夫谥节悯赐庙额曰旌忠十四年金人陷蕲州知州
李诚之及其家人官属皆死之赠朝散大夫 (第 4a 页)
阖室被害诏立庙于军城南赐额英悯嘉定二年杨
震仲权知大安军不从 吴曦 之叛饮药死赠开奉大
夫谥节悯赐庙额曰旌忠十四年金人陷蕲州知州
李诚之及其家人官属皆死之赠朝散大夫 (第 4a 页)
山是四者皆有险可恃有泉可饮又为之粮以食
为之屋以居无事则寓于州有事则归于寨其为
虑盖甚悉也古人设险守国殆不过此 吴曦 之变
以后边帅欲筑城以为守而家计寨之实遂废曩
时蜀帅又欲列栅以为固而山寨之役遂兴夫谓
之 (第 16b 页)
为之屋以居无事则寓于州有事则归于寨其为
虑盖甚悉也古人设险守国殆不过此 吴曦 之变
以后边帅欲筑城以为守而家计寨之实遂废曩
时蜀帅又欲列栅以为固而山寨之役遂兴夫谓
之 (第 16b 页)
自立
二月寿慈宫火
太皇太后移居大内
二月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 吴曦 副之
松移司兴元东军三万属焉曦进屯河池西军六万
属焉(松始至欲以执政礼见曦责庭参曦闻之及境/而还 …… (第 1b 页)
南皆听节制尽徵诸道籍兵分守要害命彰德守臣护
韩琦坟凡宋宗族所居有司提控之 吴曦 反
曦既得志与其从弟晛及徐景望赵富米修之董镇
共为反谋阴遣其客姚淮源献关外阶成和凤四州
于金求 …… (第 2b 页)
下江表大震
金人入西和州(本宋长道县之白石镇绍兴中移岷州/来治改曰西和明降为县今属甘肃巩)
(昌/府)
十二月入成州(西魏置明降为县/今属甘肃阶州) 吴曦 焚河池退壁青
野原(注见/前)
曦既遣姚淮源如金因按兵河池韩侂胄日夜望其
进兵使者相继曦恐谋泄乃 …… (第 6b 页)
以济自是淮西县镇皆没于金
金人入大散关 吴曦 还兴州
时兴州都统制母(广韵注云母/邱或为母氏)思以重兵守关曦闻
金兵至因撤蓦关之戍金人由板闸谷 …… (第 7b 页)
孤军不能支遂破曦退屯置口(在汉中府/略阳县西)完颜纲遣
张仔会之曦言愿附金之情仔请曦告身为报曦尽
出以付仔纲乃以金主命遣马良显持诏书金印立
曦为 蜀王曦 密受之遂还兴州是夜天赤如血光烛
地如昼翌日曦召幕属谕意谓东南失守车驾幸四 …… (第 7b 页)
(帜于营并縳生羊置其前二足于鼓上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复相持数日及觉欲追之则已远矣)
程松自兴元逃归
金完颜绰哈(旧作完颜抄合/今改后仿此)攻凤州松求援于 吴曦
曦始言当发三千骑往松信不疑及曦受金诏宣言 …… (第 9b 页)
不知所为会报金兵至百姓奔走相蹂躏松使趋宋
仓山(在今汉中府南郑/县南一名玉女山)而遁自阆州顺流至重庆以
书抵曦丐赆礼称曦为 蜀王曦 以匣封致馈松望见
大恐疑为剑亟逃奔使者追与之乃金宝也松受而
兼程出峡西向掩泪曰吾今始获保头颅矣 …… (第 10a 页)
(吉斯以为瑞遂取其音为/号今依蒙古源流改正)
(丁/卯)三年(金泰和/七年)春正月罢邱崇以张岩督视江淮军马
时金已有和意崇上疏乞移书金帅以成前议且言金人既
指韩侂胄为元谋若移书宜暂免系衔侂胄大怒罢崇 吴曦 自称蜀王权大安军(宋置今陜西汉/中府宁羌州是)杨震仲(字革/父成) …… (第 12b 页)
瞽其目李道传邓性甫等悉弃官去又有权汉州事
刘当可简州守李大全高桥巡检郭靖皆不屈而死
二月以杨辅为四川制置使 吴曦 逐之
辅知成都尝 (第 13b 页)
吴曦 必反帝意辅能诛曦乃密诏授
辅制置使许以便宜从事诏至人劝以倡义辅自以 …… (第 13b 页)
度
金平章政事布萨揆卒于下蔡
揆有疾金主命左丞相完颜宗浩行省事于汴至是
揆卒揆为政多惠人乐为用
四川转运使安丙诛 吴曦 传首临安
监兴州合江仓杨巨源(字子渊其先成都人/父信臣家于益昌)谋讨曦
乃阴与曦将张林朱邦宁及忠 …… (第 14b 页)
势径取秦陇以牵制江淮宣抚司不许士气皆沮
以杨辅为四川宣抚使安丙副之夏四月召辅知建康府
吴曦 既诛安丙趣杨辅还成都诏以辅为宣抚使
丙副之兼知兴州许奕(字成之/简州人)为宣谕使改兴州为
沔州( …… (第 17a 页)
国通谢国信所参议官持张岩书以行
程松以罪窜澧州(明年再/窜宾州)以钱象祖参知政事
金人复破大散关
五月太皇太后谢氏崩(谥曰/成肃)
李好义袭秦州与金将珠格高琪战败绩
好义还为 吴曦 将王喜所毒而卒朝廷虑喜为变授 (第 17b 页)
节度使移荆鄂都统制
六月安丙杀宣抚司参议官杨巨源
初 吴曦 诛奖谕诏至兴州巨源谓人曰诏命一字不
及巨源疑有以蔽其功者俄报王喜授节度使而巨
源与道判心益不平乃 (第 18a 页)
二月寿慈宫火
太皇太后移居大内
二月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 吴曦 副之
松移司兴元东军三万属焉曦进屯河池西军六万
属焉(松始至欲以执政礼见曦责庭参曦闻之及境/而还 …… (第 1b 页)
南皆听节制尽徵诸道籍兵分守要害命彰德守臣护
韩琦坟凡宋宗族所居有司提控之 吴曦 反
曦既得志与其从弟晛及徐景望赵富米修之董镇
共为反谋阴遣其客姚淮源献关外阶成和凤四州
于金求 …… (第 2b 页)
下江表大震
金人入西和州(本宋长道县之白石镇绍兴中移岷州/来治改曰西和明降为县今属甘肃巩)
(昌/府)
十二月入成州(西魏置明降为县/今属甘肃阶州) 吴曦 焚河池退壁青
野原(注见/前)
曦既遣姚淮源如金因按兵河池韩侂胄日夜望其
进兵使者相继曦恐谋泄乃 …… (第 6b 页)
以济自是淮西县镇皆没于金
金人入大散关 吴曦 还兴州
时兴州都统制母(广韵注云母/邱或为母氏)思以重兵守关曦闻
金兵至因撤蓦关之戍金人由板闸谷 …… (第 7b 页)
孤军不能支遂破曦退屯置口(在汉中府/略阳县西)完颜纲遣
张仔会之曦言愿附金之情仔请曦告身为报曦尽
出以付仔纲乃以金主命遣马良显持诏书金印立
曦为 蜀王曦 密受之遂还兴州是夜天赤如血光烛
地如昼翌日曦召幕属谕意谓东南失守车驾幸四 …… (第 7b 页)
(帜于营并縳生羊置其前二足于鼓上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复相持数日及觉欲追之则已远矣)
程松自兴元逃归
金完颜绰哈(旧作完颜抄合/今改后仿此)攻凤州松求援于 吴曦
曦始言当发三千骑往松信不疑及曦受金诏宣言 …… (第 9b 页)
不知所为会报金兵至百姓奔走相蹂躏松使趋宋
仓山(在今汉中府南郑/县南一名玉女山)而遁自阆州顺流至重庆以
书抵曦丐赆礼称曦为 蜀王曦 以匣封致馈松望见
大恐疑为剑亟逃奔使者追与之乃金宝也松受而
兼程出峡西向掩泪曰吾今始获保头颅矣 …… (第 10a 页)
(吉斯以为瑞遂取其音为/号今依蒙古源流改正)
(丁/卯)三年(金泰和/七年)春正月罢邱崇以张岩督视江淮军马
时金已有和意崇上疏乞移书金帅以成前议且言金人既
指韩侂胄为元谋若移书宜暂免系衔侂胄大怒罢崇 吴曦 自称蜀王权大安军(宋置今陜西汉/中府宁羌州是)杨震仲(字革/父成) …… (第 12b 页)
瞽其目李道传邓性甫等悉弃官去又有权汉州事
刘当可简州守李大全高桥巡检郭靖皆不屈而死
二月以杨辅为四川制置使 吴曦 逐之
辅知成都尝 (第 13b 页)
吴曦 必反帝意辅能诛曦乃密诏授
辅制置使许以便宜从事诏至人劝以倡义辅自以 …… (第 13b 页)
度
金平章政事布萨揆卒于下蔡
揆有疾金主命左丞相完颜宗浩行省事于汴至是
揆卒揆为政多惠人乐为用
四川转运使安丙诛 吴曦 传首临安
监兴州合江仓杨巨源(字子渊其先成都人/父信臣家于益昌)谋讨曦
乃阴与曦将张林朱邦宁及忠 …… (第 14b 页)
势径取秦陇以牵制江淮宣抚司不许士气皆沮
以杨辅为四川宣抚使安丙副之夏四月召辅知建康府
吴曦 既诛安丙趣杨辅还成都诏以辅为宣抚使
丙副之兼知兴州许奕(字成之/简州人)为宣谕使改兴州为
沔州( …… (第 17a 页)
国通谢国信所参议官持张岩书以行
程松以罪窜澧州(明年再/窜宾州)以钱象祖参知政事
金人复破大散关
五月太皇太后谢氏崩(谥曰/成肃)
李好义袭秦州与金将珠格高琪战败绩
好义还为 吴曦 将王喜所毒而卒朝廷虑喜为变授 (第 17b 页)
节度使移荆鄂都统制
六月安丙杀宣抚司参议官杨巨源
初 吴曦 诛奖谕诏至兴州巨源谓人曰诏命一字不
及巨源疑有以蔽其功者俄报王喜授节度使而巨
源与道判心益不平乃 (第 18a 页)
宋末废(明一/统志)黄金县乾德四年并入真符仍移县就
废黄金县(舆地/纪胜)
沔州顺政郡 本兴州绍兴十四年为利州路治开禧
三年 吴曦 僭改开德府曦平改沔州县二(宋史地/理志)
顺政 开禧三年改为略阳(宋史地/理志)沔州治顺政县(通/考 (第 55a 页)
废黄金县(舆地/纪胜)
沔州顺政郡 本兴州绍兴十四年为利州路治开禧
三年 吴曦 僭改开德府曦平改沔州县二(宋史地/理志)
顺政 开禧三年改为略阳(宋史地/理志)沔州治顺政县(通/考 (第 55a 页)
名欣云山山半有灵惠洞(县/册)
酒奠凹 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汉高祖曾经此(府/志)
东西堡子山 在县南三里(县/册)旧有堡传为 吴曦 屯兵
处(府/志) …… (第 55b 页)
如盘龙(方舆/胜览)一名盘龙山(元一/统志)三公山在县西五里
上有王夫人墓以三子贵故名(府/志)
堡子山(一名走/马岭)在县西二十里 宋吴曦 屯兵其上故名
(贾/志)即走马岭也又县西三十里有白嵓两崖夹对屹 …… (第 80a 页)
沔(水经注长按此或以为即东谷水考元一统志东/谷水在 举废县后三百步自略阳界来合嘉陵)
(江则东谷水非入沮之水/也以为即泉街水者恐误)
养鱼池 在县东五里相传为 吴曦 养鱼处甃石尚存
(府/志)东池在沔州城东三里(方舆胜览即按/养鱼池疑 此)
金池 在县东北八十里 (第 87a 页)
酒奠凹 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汉高祖曾经此(府/志)
东西堡子山 在县南三里(县/册)旧有堡传为 吴曦 屯兵
处(府/志) …… (第 55b 页)
如盘龙(方舆/胜览)一名盘龙山(元一/统志)三公山在县西五里
上有王夫人墓以三子贵故名(府/志)
堡子山(一名走/马岭)在县西二十里 宋吴曦 屯兵其上故名
(贾/志)即走马岭也又县西三十里有白嵓两崖夹对屹 …… (第 80a 页)
沔(水经注长按此或以为即东谷水考元一统志东/谷水在 举废县后三百步自略阳界来合嘉陵)
(江则东谷水非入沮之水/也以为即泉街水者恐误)
养鱼池 在县东五里相传为 吴曦 养鱼处甃石尚存
(府/志)东池在沔州城东三里(方舆胜览即按/养鱼池疑 此)
金池 在县东北八十里 (第 87a 页)
把总(府/志)
清风阁 在县东北一百里今一名北星(县/册)唐僖宗曾
驻跸于此山险林密盗贼出没明嘉靖八年设巡司
戍守(府/志)
避难寨 在县南六十里(县/图) 吴曦 堡 在县南二里即今东西二堡子山(县/册) (第 97a 页)
宋吴曦
所筑(府/志)
黄牛堡 在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交宝鸡界(县/册)据黄
牛寨山当散关之冲吴玠将杨从乂 …… (第 97a 页)
在县西北三十里宝虹山下沿江迤西五里弘
治初设巡司(府/志)宋开禧二年金人由扳闸谷绕出关
后遂陷 吴曦 退屯罝口(通/鉴) (第 105b 页)
清风阁 在县东北一百里今一名北星(县/册)唐僖宗曾
驻跸于此山险林密盗贼出没明嘉靖八年设巡司
戍守(府/志)
避难寨 在县南六十里(县/图) 吴曦 堡 在县南二里即今东西二堡子山(县/册) (第 97a 页)
宋吴曦
所筑(府/志)
黄牛堡 在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交宝鸡界(县/册)据黄
牛寨山当散关之冲吴玠将杨从乂 …… (第 97a 页)
在县西北三十里宝虹山下沿江迤西五里弘
治初设巡司(府/志)宋开禧二年金人由扳闸谷绕出关
后遂陷 吴曦 退屯罝口(通/鉴) (第 105b 页)
知陇州(属秦/凤路) 知凤州(属秦/凤路)
知洋州(属利/州路) 知沔州(本兴州 吴曦 僣改/开德府曦诛改沔)
(州属利/州路)
知金州(本京西路南/渡𨽻利州路) 知麟州(属河 …… (第 67b 页)
孙永(赵人神/宗时)
冯京(鄂州江夏/人神宗时) 吴璘(陇干人安抚/陜西诸路)
吴曦(开禧二年以兴州都/统制兼陜西安抚使) …… (第 77a 页)
杨偕(中部人/咸平中)
利州西路经略安抚使
吴璘(陇干人绍/兴十四年) 吴挺(璘子淳/熙四年)
吴曦(挺子庆/元元年) 罗大义(镇江/人)
张诏(光宗/时) 郭杲(光宗/时)
利州东路经略安抚使 …… (第 78b 页)
杨从义(绍兴十年/凤翔统制) 王彦(绍兴三十一年/凤翔金州统制)
任天锡(绍兴三十/一年统制) 吴曦(嘉泰元年兴/州都统制) 王大节(嘉泰元年兴/州副都统) 母思(开禧二年兴/州都统制)
秦世辅(开禧二年/兴元都统) (第 81a 页)
知洋州(属利/州路) 知沔州(本兴州 吴曦 僣改/开德府曦诛改沔)
(州属利/州路)
知金州(本京西路南/渡𨽻利州路) 知麟州(属河 …… (第 67b 页)
孙永(赵人神/宗时)
冯京(鄂州江夏/人神宗时) 吴璘(陇干人安抚/陜西诸路)
吴曦(开禧二年以兴州都/统制兼陜西安抚使) …… (第 77a 页)
杨偕(中部人/咸平中)
利州西路经略安抚使
吴璘(陇干人绍/兴十四年) 吴挺(璘子淳/熙四年)
吴曦(挺子庆/元元年) 罗大义(镇江/人)
张诏(光宗/时) 郭杲(光宗/时)
利州东路经略安抚使 …… (第 78b 页)
杨从义(绍兴十年/凤翔统制) 王彦(绍兴三十一年/凤翔金州统制)
任天锡(绍兴三十/一年统制) 吴曦(嘉泰元年兴/州都统制) 王大节(嘉泰元年兴/州副都统) 母思(开禧二年兴/州都统制)
秦世辅(开禧二年/兴元都统) (第 81a 页)
之也泣数行下蘩感其言奏免之民大悦梁洋间绘
像祠之(宋史/本传)
陈咸蜀人字逢儒淳熙二年进士第利州路转运判官
吴曦 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
军督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四州盗众稍安曦
既诛安丙奏以咸总 …… (第 16a 页)
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守赖以固(宋/史)
(本/传)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 吴曦 僣号丙与杨巨源李好义等
谋诛之朝廷加丙知兴州安抚使饬将士以攻为守
威声甚著又以沔州都统司权太重请 …… (第 16b 页)
祀祀名宦(旧/志)
李师颜高宗朝守耀州金兵入境城陷率所部来归弃
其家属时人服其忠义(马/志)
杨震仲字革父成都府人登淳熙二年进士辟兴元府
通判权大安军 吴曦 叛素闻震仲名驰檄召之震仲
辞疾不行时军教授史次秦亦被檄谋于震仲震仲
曰大安自武兴而来为西蜀第一州 …… (第 102a 页)
年曦伏诛蜀帅安丙杨辅以闻赠朝奉大夫直宝谟
阁吴猎宣谕西蜀为之请庙与谥名其庙旌忠谥曰
节毅(宋史/本传)史次秦眉山人及进士第 吴曦 招次秦甚
遽次秦迁延固逊郭鹏飞迫之行乃以石灰桐油涂 (第 102b 页)
像祠之(宋史/本传)
陈咸蜀人字逢儒淳熙二年进士第利州路转运判官
吴曦 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
军督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四州盗众稍安曦
既诛安丙奏以咸总 …… (第 16a 页)
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守赖以固(宋/史)
(本/传)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 吴曦 僣号丙与杨巨源李好义等
谋诛之朝廷加丙知兴州安抚使饬将士以攻为守
威声甚著又以沔州都统司权太重请 …… (第 16b 页)
祀祀名宦(旧/志)
李师颜高宗朝守耀州金兵入境城陷率所部来归弃
其家属时人服其忠义(马/志)
杨震仲字革父成都府人登淳熙二年进士辟兴元府
通判权大安军 吴曦 叛素闻震仲名驰檄召之震仲
辞疾不行时军教授史次秦亦被檄谋于震仲震仲
曰大安自武兴而来为西蜀第一州 …… (第 102a 页)
年曦伏诛蜀帅安丙杨辅以闻赠朝奉大夫直宝谟
阁吴猎宣谕西蜀为之请庙与谥名其庙旌忠谥曰
节毅(宋史/本传)史次秦眉山人及进士第 吴曦 招次秦甚
遽次秦迁延固逊郭鹏飞迫之行乃以石灰桐油涂 (第 10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