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为氏 晋公族有晋进戊恭整舅咎羊田献射席籍

 及士贞楼季大戊叔鱼叔向叔夙季婴扬食食我凡
 䦚 伯宗
伯州公仇公师弗忌臼季子羽之氏
(平凉/)本姓刘氏以忠谏比伍员改姓员氏赐名怀远
  唐员半千临汾人( …… (第 45a 页)
 代父子相续为政因氏 伯宗 
世本晋孙伯起生 (第 57a 页)
伯宗
因氏焉
百里(秦国/)风俗通秦相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
 里因氏焉
綦连 代人号綦连部即以为氏 其 (第 57a 页)
 韩贽(齐州人/神宗时)     熊本(鄱阳人/神宗时)
 黄廉(分宁人/元祐初)     郑仅(彭城人/哲宗时)
  李伯宗(河阳人/徽宗时)
    薛嗣昌(向子崇/宁中)
 张奎        赵开(绍兴/初)
 傅求(考城/人)      (第 82b 页)
矣非徒危己也又且危父矣) 五月
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
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伯献捷于
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谷梁传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
 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 (第 15b 页)
   时 彦(阳武人状元/吏部尚书) 郑居中(开封人/枢密院)
   杜 常(卫人工/部尚书)    李伯宗(河阳人显/谟阁待制)
   程端中(颐子知六/安军使)  许 翰(襄邑人资/政殿学士)
   高若讷(本䄖次人居卫/及第 (第 11a 页)
  亟谒归卒知衍名不敢近元祐初大臣议弃熙兰
  衍以为不可议遂止累迁陜西转运使加直龙图
  阁知庆州卒后追录不弃兰州议官其一子
   李伯宗
(第 124a 页)
会之
河阳人举进士历官大理卿入对
  言今情重法轻者许奏请而情轻法重者不得焉
  恐非仁圣忠恕之意徽宗纳之 (第 124a 页)
  刘本立(海阳人/通判)丁 杞(海阳人/知县) 戴 玠(海阳人/通判)
  卢 昊(海阳人/训导) 李伯宗(海阳人/训导)
 陈添民(海阳人/训导)
  谢 昌(海阳人/)刘以贯(海阳人/) 郭张善(潮阳人/检讨)
  周彦 (第 7a 页)
骑人二千人粮有一月弓箭鎗弩之类悉
无却出城于行衙安下令诸军饱食憩歇一日是日午
未间忽报制置使张灏运副 李伯宗
由石州路今晚宿 …… (第 13b 页)
隰州余云二公何故忽来至申后运副 李伯宗
至余即
谒之问所以李漕云初十日侵夜张制置并张统制闻破
太原不相关白不令汾守知拽军马起行某即出来张
(第 14a 页)
年弗得宁矣侨以字行是为郑子产晋侯将命朝
聘之数于邢丘使诸侯之大夫听命故齐高厚宋向戌
鲁季孙宿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伯因献捷亲听命焉
鲁侯归莒伐鲁疆鄫田鲁大雩楚师伐郑公子騑欲从
楚公孙舍之欲待晋騑曰民急矣姑从楚以舒 (第 10b 页)
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 五
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
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伯献捷 (第 17a 页)
  七年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晋侯郑伯齐人宋人鲁人
卫人邾人会于邢丘(左氏曰郑子国子耳侵蔡获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
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
矣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
大夫会之
郑伯献捷于会
故亲听命)
楚公子贞帅师伐郑(左氏曰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
子孔子蟜子展
(第 4a 页)
彼京边官军亲冒矢石岁历炎霜每经万
死千生方进尺资寸级若使白面书生皆得锦衣世荫
以五品官阶之贵为一时幸 会之荣
将使衣冠相率以
蒙羞将士闻之而解体若银币之赏本非所安臣等已
仰体圣心强颜登受正以荫子恩命决不敢承故略 (第 15b 页)
  穆衍(河内人第进士调华池令后知淳化考课为/一路最元丰中种谔西征参其军事谔第赏)
(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力争之元祐/初大臣议弃熙兰衍与孙路论疆事以为兰弃则)
(熙危熙弃则关中震议遂止改陜西转运判官户/部员外郎熙河分画未决诏衍视之还请城李诺)
(平以控要害及他城堡皆起亭障以逼泾/原绍圣初加直龙图阁知庆州徙泰州卒) 李伯宗
(河阳人第进士知内邱咸阳太康县括县壮丁为/兵得千馀人上其名数与按阅之法提举京畿保)
(甲使增籍二万为将作少监开封民有鬻神祠故/帽饰以龙者吏以为乘舆服御宗伯曰此无他当)

(第 14a 页)
(坐不应为耳尹不从具以请如 伯宗
议历大理卿/入对言今情重法轻者许奏请而情轻法重者不)
(得焉恐非仁圣忠恕之道徽宗纳之迁/刑部侍郎以显 (第 14b 页)
而卒,或曰为盗所杀,或曰婢杀之,终亦不能明也。贯恶其曩言,追削官职。建炎中,宰相上其书,乃悉复之。 李伯宗
李伯宗,
字会之,河阳人。第进士,知内丘、咸阳、太康县。建言:「朝廷行方田均税之法,令以丰岁推行。今州县吏,苟 ……、提举白波辇运,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

开封民有鬻神祠故帽,饰以龙者,吏以为乘舆服御, 伯宗
曰:「此无他,当坐不应为尔。」尹不从,具以请,如 伯宗
议。历大理卿,入对言:「今情重法轻者许奏请,而情轻法重者不得焉,恐非仁圣忠恕之意。」徽宗纳之。迁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