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哲宗
元符元年五月戊申朔上御大庆殿受传国宝行朝会
礼初咸阳民段义郊居因造屋斸地得玉玺其文曰受
命于天既寿永昌藏于家未献有诣尚书省言雍人有
得宝物匿而不献者都省方下长安问状而义已持玺
来献玺玉甚美色正绿蹇序辰为礼部尚书安惇为谏
议大夫皆言此秦玺汉以为传国宝自五代亡之今为
时而出天所贶赐当以礼祇受告于郊庙遂下学士院
御史台尚书礼部秘书省集官议而舍人给事不与蔡
京邢恕辈与序辰唱和以为希世之宝为时而出而御
史台主簿 李公麟 以谓玺文乃小篆为鸟鱼状盖李斯
所篆又云初学记云蓝田之玉如蓝故谓之蓝田此真
秦玺也京等以传记所传难于考 (第 1b 页)
元符元年五月戊申朔上御大庆殿受传国宝行朝会
礼初咸阳民段义郊居因造屋斸地得玉玺其文曰受
命于天既寿永昌藏于家未献有诣尚书省言雍人有
得宝物匿而不献者都省方下长安问状而义已持玺
来献玺玉甚美色正绿蹇序辰为礼部尚书安惇为谏
议大夫皆言此秦玺汉以为传国宝自五代亡之今为
时而出天所贶赐当以礼祇受告于郊庙遂下学士院
御史台尚书礼部秘书省集官议而舍人给事不与蔡
京邢恕辈与序辰唱和以为希世之宝为时而出而御
史台主簿 李公麟 以谓玺文乃小篆为鸟鱼状盖李斯
所篆又云初学记云蓝田之玉如蓝故谓之蓝田此真
秦玺也京等以传记所传难于考 (第 1b 页)
知所在(米芾画史/)
王晋卿收江南画小雪山二轴易余岁馀小木一笔缠
起作枝叶如草书不俗后易书与苏之友 李伯时 云
其父所收失去知在晋卿家不知归余恨不得易云
王维笔非也(同上/)
江干初雪图真迹藏李邦直家唐蜡 (第 41a 页)
王晋卿收江南画小雪山二轴易余岁馀小木一笔缠
起作枝叶如草书不俗后易书与苏之友 李伯时 云
其父所收失去知在晋卿家不知归余恨不得易云
王维笔非也(同上/)
江干初雪图真迹藏李邦直家唐蜡 (第 41a 页)
负盏于背则不可以反坫簠簋如桶其上为龟则不
可以郤盖此𩔖甚多盖出于臆度而未尝亲见古器
也自刘敞著先秦古器记欧阳脩著集古录 李公麟
著古器图吕大临著考古图乃亲得三代之器验其
款识可以为据政和新成礼器制度皆出于此其用 (第 41a 页)
可以郤盖此𩔖甚多盖出于臆度而未尝亲见古器
也自刘敞著先秦古器记欧阳脩著集古录 李公麟
著古器图吕大临著考古图乃亲得三代之器验其
款识可以为据政和新成礼器制度皆出于此其用 (第 41a 页)
集(楚词/) (别集/)
钦定补绘离骚全图二卷
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
敕补绘云从见经类
(臣/)等谨按 宋李公麟 等多以离骚事物写摹情状
然不过一篇一章未能赅备云从始因章句广为
此图一时诧为神品然考原图九歌 (第 2a 页)
钦定补绘离骚全图二卷
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
敕补绘云从见经类
(臣/)等谨按 宋李公麟 等多以离骚事物写摹情状
然不过一篇一章未能赅备云从始因章句广为
此图一时诧为神品然考原图九歌 (第 2a 页)
(手书易书诗春秋论孟中庸儒行诸篇刻石于学/京兆尹赵磻老建尊经阁以储之二十六年复制)
(宣圣洎颜曾以下七十二贤赞并 李伯时 旧所绘/像皆刻石置之学理宗绍定五年又以所制伏羲)
(来道统赞刻之附诸石经之末宋亡学废元西/杨琏 (第 3b 页)
(宣圣洎颜曾以下七十二贤赞并 李伯时 旧所绘/像皆刻石置之学理宗绍定五年又以所制伏羲)
(来道统赞刻之附诸石经之末宋亡学废元西/杨琏 (第 3b 页)
(馀丈撑空突兀跨陆俯川宣和中燬绍兴二十二/年僧智昙重建七级而止塔中有汤思退等汇写)
(佛说四十二章经 李伯时 石刻观音像嘉靖三年/燬万历间袾宏重修张翥登六和塔诗江上浮图)
(快一登望中烟火是西兴日生沧海横流 (第 39a 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 李伯时 石刻观音像嘉靖三年/燬万历间袾宏重修张翥登六和塔诗江上浮图)
(快一登望中烟火是西兴日生沧海横流 (第 39a 页)
仁和县学科目题名碑(嘉靖仁和县志/进士张洽撰)
仁和县学题名记(仁和县志教/谕李璧撰)
(谨按县学有宋高宗御书九经理宗御制道统/十三赞 李伯时 画圣贤像已详学校志不录)
丰储仓记(咸淳临安志著作/佐郎林应辰记) (第 21a 页)
仁和县学题名记(仁和县志教/谕李璧撰)
(谨按县学有宋高宗御书九经理宗御制道统/十三赞 李伯时 画圣贤像已详学校志不录)
丰储仓记(咸淳临安志著作/佐郎林应辰记) (第 21a 页)
菽园杂记吴文恪公讷为御史巡按两浙时坏秦桧
碑因刻石记曰右宣圣及七十二弟子赞宋高宗
制并书其像则 李龙眠 所画也高宗南渡建行宫
于杭绍兴十四年正月始即岳飞第作太学三月
临幸首制先圣赞后自颜渊而下亦撰 (第 18b 页)
碑因刻石记曰右宣圣及七十二弟子赞宋高宗
制并书其像则 李龙眠 所画也高宗南渡建行宫
于杭绍兴十四年正月始即岳飞第作太学三月
临幸首制先圣赞后自颜渊而下亦撰 (第 18b 页)
仞下有四洞可容数千人其侧有披雪洞尤胜瀑
水悬崖如练
龙眠山在桐城县西北十里岩壑幽邃擅名江北
与华崖山并峙 宋李公麟 归老于此自绘龙眠山
庄图县有东西两龙眠与舒城县连界
投子山在桐城县北二里相傅吴鲁肃有子投此 (第 3b 页)
水悬崖如练
龙眠山在桐城县西北十里岩壑幽邃擅名江北
与华崖山并峙 宋李公麟 归老于此自绘龙眠山
庄图县有东西两龙眠与舒城县连界
投子山在桐城县北二里相傅吴鲁肃有子投此 (第 3b 页)
文游台在高邮州东宋苏轼孙觉秦观王巩同游
载酒论文于此因名 李公麟 为图刻于石
国朝王士祯重修文游台记(古来风流文采魁梧奇杰/之士其在当时或不遇或)
(遇矣而以名高 (第 18a 页)
载酒论文于此因名 李公麟 为图刻于石
国朝王士祯重修文游台记(古来风流文采魁梧奇杰/之士其在当时或不遇或)
(遇矣而以名高 (第 18a 页)
马亮宅在府城和平桥东明改为下察院
包拯宅在府凤凰桥巷
余阙宅即今合肥县治明洪武中建恩柱坊尚存
归来宅在舒城县治东 宋李公麟 归隐处
亚父故居在巢县东北二十里亚父山皇览云吏 …… (第 20b 页)
崇明馆在庐江旧县治南数十步宋谢惟士知县
事省以拓县治见碑记后为儒学
璇源馆在舒城县宋元符中 李公麟 自为记 …… (第 21a 页)
不上屯一步者是也
姚苌村在巢县东新安乡相传东晋时姚苌驻师
屯田于此
春秋山庄在舒城县春秋山 宋李公麟 读书处 (第 23a 页)
公
麟 有春秋山庄四时乐词又有洗砚池亦 (第 23a 页)
公麟 遗
迹
文翁庄在舒城县南九十里汉文翁尝读书于此
濡须坞在无为州东北五十里一名偃月城吴用 (第 23a 页)
包拯宅在府凤凰桥巷
余阙宅即今合肥县治明洪武中建恩柱坊尚存
归来宅在舒城县治东 宋李公麟 归隐处
亚父故居在巢县东北二十里亚父山皇览云吏 …… (第 20b 页)
崇明馆在庐江旧县治南数十步宋谢惟士知县
事省以拓县治见碑记后为儒学
璇源馆在舒城县宋元符中 李公麟 自为记 …… (第 21a 页)
不上屯一步者是也
姚苌村在巢县东新安乡相传东晋时姚苌驻师
屯田于此
春秋山庄在舒城县春秋山 宋李公麟 读书处 (第 23a 页)
公
麟 有春秋山庄四时乐词又有洗砚池亦 (第 23a 页)
公麟 遗
迹
文翁庄在舒城县南九十里汉文翁尝读书于此
濡须坞在无为州东北五十里一名偃月城吴用 (第 23a 页)
宋鉴建以祀宋包拯嘉靖中御史杨瞻重修于南
岸建屋数楹以居其子孙焉
龙眠书院在舒城县治东舒王祠西即 宋李公麟
龙眠山庄故址元至顺中知县燮理溥化建集师
生为肄业之地(附/)元揭傒斯记(治民之道使民知/礼义而已 …… (第 37b 页)
(第得兹邑首理学政咸用其学以教导民民始益/知人之所以为贵儒之所以为重而复知所以养)
(生而送死居二年曰民其可教矣乎如是又治地/邑东得 李公伯时 龙眠山庄故基于东禅寺舒王)
(祠西尝没于寺者据山川之会想昔贤之游处乃/会其禄入募工度功作书院以事 …… (第 38a 页)
(义觉尔民民亦知所尚乎若曰升其堂陈其器设/其牲齐而行其典礼如是而已此事圣人之疏节)
(也非作书院意也舒之人尚其勖哉 李公讳公麟/ 邑人博学好古举进士历删定及检法官未老致)
(仕苏文忠黄文节二公尝过其山庄故合祀于堂/之北是役也建 (第 38b 页)
岸建屋数楹以居其子孙焉
龙眠书院在舒城县治东舒王祠西即 宋李公麟
龙眠山庄故址元至顺中知县燮理溥化建集师
生为肄业之地(附/)元揭傒斯记(治民之道使民知/礼义而已 …… (第 37b 页)
(第得兹邑首理学政咸用其学以教导民民始益/知人之所以为贵儒之所以为重而复知所以养)
(生而送死居二年曰民其可教矣乎如是又治地/邑东得 李公伯时 龙眠山庄故基于东禅寺舒王)
(祠西尝没于寺者据山川之会想昔贤之游处乃/会其禄入募工度功作书院以事 …… (第 38a 页)
(义觉尔民民亦知所尚乎若曰升其堂陈其器设/其牲齐而行其典礼如是而已此事圣人之疏节)
(也非作书院意也舒之人尚其勖哉 李公讳公麟/ 邑人博学好古举进士历删定及检法官未老致)
(仕苏文忠黄文节二公尝过其山庄故合祀于堂/之北是役也建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