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
微星之数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蠢咸得系命
不然何得总而理诸后武帝时太史令 陈卓 总甘石巫
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
四星以为定纪(隋志总有二百五十四官一千二百八 …… (第 2b 页)
晋天文志十二次班固取三统历十二次配十二野其
言最详又有费直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
后魏太史令 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宿度今附而次之 …… (第 75b 页)
州郡躔次 陈卓 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
张衡并云营室东壁卫并州而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太
原入东井上党入舆鬼焉梁时 …… (第 76a 页)
郡县志
阳曲志古称太原参井分野此统一郡而言阳曲太原
之一邑耳旧志亦云参井分野何哉夫郡之西北既入
井复入昴毕郡之东北亦入井其东北逼近泽潞西南
直接汾州实居参宿分野原无可疑即帝王世纪及晋
唐天文志一云至东井十五度一云终东井八度此统
论实沈之次耳其云中参九度则阳曲之野也今据汉
志唐有晋水参为晋星之说惟以参宿为主
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文水志胥同参井
交城志赵吉士参井分属辩一统志武备志云中雁门
俱曰入东井汾州则曰参太原北与云中雁门界西南
与汾州界当二宿之交则所辖之地岂能曲折如一必
有参差出入于二宿之间者故曰参井盖言五州十二
县半属参半属井耳非谓太原所属诸邑俱半参半井
也据 陈卓 云太原入东井二十九度夫二十九度井之
垂末度也曰入者侵而入之之辞也非全属也今晋祠
已属参汾州又属参岂交 (第 86b 页)
城独半属参半属井耶据 陈
卓 云代郡入东井是太原府以北诸州县自属井以南
诸州县自属参则交城特属参星无疑也 …… (第 86b 页)
胃七度中昴至毕十一度为大梁
辰在酉赵之分野属冀州自危十六度中室毕至奎四
度为娵訾辰在亥卫之分野属并州 陈卓 京房张衡并 (第 90b 页)
微星之数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蠢咸得系命
不然何得总而理诸后武帝时太史令 陈卓 总甘石巫
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
四星以为定纪(隋志总有二百五十四官一千二百八 …… (第 2b 页)
晋天文志十二次班固取三统历十二次配十二野其
言最详又有费直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
后魏太史令 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宿度今附而次之 …… (第 75b 页)
州郡躔次 陈卓 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
张衡并云营室东壁卫并州而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太
原入东井上党入舆鬼焉梁时 …… (第 76a 页)
郡县志
阳曲志古称太原参井分野此统一郡而言阳曲太原
之一邑耳旧志亦云参井分野何哉夫郡之西北既入
井复入昴毕郡之东北亦入井其东北逼近泽潞西南
直接汾州实居参宿分野原无可疑即帝王世纪及晋
唐天文志一云至东井十五度一云终东井八度此统
论实沈之次耳其云中参九度则阳曲之野也今据汉
志唐有晋水参为晋星之说惟以参宿为主
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文水志胥同参井
交城志赵吉士参井分属辩一统志武备志云中雁门
俱曰入东井汾州则曰参太原北与云中雁门界西南
与汾州界当二宿之交则所辖之地岂能曲折如一必
有参差出入于二宿之间者故曰参井盖言五州十二
县半属参半属井耳非谓太原所属诸邑俱半参半井
也据 陈卓 云太原入东井二十九度夫二十九度井之
垂末度也曰入者侵而入之之辞也非全属也今晋祠
已属参汾州又属参岂交 (第 86b 页)
城独半属参半属井耶据 陈
卓 云代郡入东井是太原府以北诸州县自属井以南
诸州县自属参则交城特属参星无疑也 …… (第 86b 页)
胃七度中昴至毕十一度为大梁
辰在酉赵之分野属冀州自危十六度中室毕至奎四
度为娵訾辰在亥卫之分野属并州 陈卓 京房张衡并 (第 90b 页)
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
百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蠢咸得系命
不然何得总而理诸后武帝时太史令 陈卓 总甘石巫
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
四星以为定纪今略其昭昭者以备天官云 (第 2b 页)
百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蠢咸得系命
不然何得总而理诸后武帝时太史令 陈卓 总甘石巫
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
四星以为定纪今略其昭昭者以备天官云 (第 2b 页)
直之说周易蔡邕之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后故
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之宿度而分野之度数为尤
明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天文志十二次分野始角亢
者以东方 …… (第 9a 页)
信矣(鄞县志分野之说昉于周礼邦次之系注于/郑司农岁星之属取于贾氏京房以卦位积)
(算费直以周易起度蔡邕月令 陈卓 分躔皆各为/分野之疏以合占验之旨诸论纷纭张时彻嘉靖)
(郡志亦叙之博矣但浩而无涯弛而寡键今举其 …… (第 16a 页)
(多从洪氏来而又加臆说以人命吉凶附会分野谨/删而辨之又曰古今为分野之说者言其槩则分以)
(十二辰言其详则分以二十八宿按吴越系扬州晋/书天文志 陈卓 所定自南斗十一度至须女七度为)
(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唐宋皆因之元书郭守敬/所定自南斗四度九分至 …… (第 21b 页)
江去金华百里同婺女之次明矣
衢州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衢州府禹贡扬州之域牛女之分
明一统志衢州牛女分野
弘治衢州府志魏 陈卓 分星度最精乃以会稽入牛
一度若然则衢之分星当在牛而国史志地星又
谓两浙当南斗须女之分故并载以 (第 29a 页)
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之宿度而分野之度数为尤
明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天文志十二次分野始角亢
者以东方 …… (第 9a 页)
信矣(鄞县志分野之说昉于周礼邦次之系注于/郑司农岁星之属取于贾氏京房以卦位积)
(算费直以周易起度蔡邕月令 陈卓 分躔皆各为/分野之疏以合占验之旨诸论纷纭张时彻嘉靖)
(郡志亦叙之博矣但浩而无涯弛而寡键今举其 …… (第 16a 页)
(多从洪氏来而又加臆说以人命吉凶附会分野谨/删而辨之又曰古今为分野之说者言其槩则分以)
(十二辰言其详则分以二十八宿按吴越系扬州晋/书天文志 陈卓 所定自南斗十一度至须女七度为)
(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唐宋皆因之元书郭守敬/所定自南斗四度九分至 …… (第 21b 页)
江去金华百里同婺女之次明矣
衢州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衢州府禹贡扬州之域牛女之分
明一统志衢州牛女分野
弘治衢州府志魏 陈卓 分星度最精乃以会稽入牛
一度若然则衢之分星当在牛而国史志地星又
谓两浙当南斗须女之分故并载以 (第 29a 页)
射圃(在文昌/祠东北)名宦祠(祀陆南金/以下五人)乡贤祠(祀黄公以/下一百六)
(十二/人)社学(六所并在/城久圮)
菊坡书院(在县/治东) 鄞县志宋枢密 陈清敏卓 建
鲁斋书院(在县/治西) 成化四明郡志旧在西南隅浙
东道都元帅锁南班建以祀文正公许衡后徙建 (第 6b 页)
(十二/人)社学(六所并在/城久圮)
菊坡书院(在县/治东) 鄞县志宋枢密 陈清敏卓 建
鲁斋书院(在县/治西) 成化四明郡志旧在西南隅浙
东道都元帅锁南班建以祀文正公许衡后徙建 (第 6b 页)
(足官卑清自尊及代去百姓遮道攀辕请留涕泣/送之广信府志前此宰贵溪者无廉吏谚语云饮)
(却三山堂下水纵非污者也成污彦彬/曰自爱槛前山有意谁云堂下水污人)
陈卓(延祐四明志字立道居仁子登进士第守江州/宁国道由临安丞相欲见之卓谢不往丞相深)
(器之卒为翰苑李全反淮安卓草诏至淮人益自/励太庙灾草罪已诏京师争感动端平元年以卓)
(为签书枢密院事未几丐祠归里平生不营产业/以赞书所酬金筑世纶堂退居十有六年年八十)
(有六谥清敏将葬事不能具丞/相吴潜闻之为作书阃帅以助)
(第 29b 页)
(足官卑清自尊及代去百姓遮道攀辕请留涕泣/送之广信府志前此宰贵溪者无廉吏谚语云饮)
(却三山堂下水纵非污者也成污彦彬/曰自爱槛前山有意谁云堂下水污人)
陈卓(延祐四明志字 立道 居仁子登进士第守江州/宁国道由临安丞相欲见之卓谢不往丞相深)
(器之卒为翰苑李全反淮安卓草诏至淮 …… (第 29b 页)
(为签书枢密院事未几丐祠归里平生不营产业/以赞书所酬金筑世纶堂退居十有六年年八十)
(有六谥 清敏 将葬事不能具丞/相吴潜闻之为作书阃帅以助) (第 29b 页)
(却三山堂下水纵非污者也成污彦彬/曰自爱槛前山有意谁云堂下水污人)
陈卓(延祐四明志字立道居仁子登进士第守江州/宁国道由临安丞相欲见之卓谢不往丞相深)
(器之卒为翰苑李全反淮安卓草诏至淮人益自/励太庙灾草罪已诏京师争感动端平元年以卓)
(为签书枢密院事未几丐祠归里平生不营产业/以赞书所酬金筑世纶堂退居十有六年年八十)
(有六谥清敏将葬事不能具丞/相吴潜闻之为作书阃帅以助)
(第 29b 页)
(足官卑清自尊及代去百姓遮道攀辕请留涕泣/送之广信府志前此宰贵溪者无廉吏谚语云饮)
(却三山堂下水纵非污者也成污彦彬/曰自爱槛前山有意谁云堂下水污人)
陈卓(延祐四明志字 立道 居仁子登进士第守江州/宁国道由临安丞相欲见之卓谢不往丞相深)
(器之卒为翰苑李全反淮安卓草诏至淮 …… (第 29b 页)
(为签书枢密院事未几丐祠归里平生不营产业/以赞书所酬金筑世纶堂退居十有六年年八十)
(有六谥 清敏 将葬事不能具丞/相吴潜闻之为作书阃帅以助) (第 29b 页)
福建归化县御贼守城再任莆田开诚抚谕俱著
劳绩
张幼学字词臣泰州人顺治丙戌进士授鄞县知
县后迁大兴以廉能称有诗集
陈卓 字懋修江都人顺治丁亥进士由刑部郎提
学四川时蜀新定文学荒废卓出经籍令传写相
教授文风日振升陜 (第 34b 页)
劳绩
张幼学字词臣泰州人顺治丙戌进士授鄞县知
县后迁大兴以廉能称有诗集
陈卓 字懋修江都人顺治丁亥进士由刑部郎提
学四川时蜀新定文学荒废卓出经籍令传写相
教授文风日振升陜 (第 34b 页)
天官书以经星二十八舍主十二州班固取刘歆
三统历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其说最详继以费直
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魏 陈卓 景初历皇甫谧世
纪互有同异至唐僧一行为大衍历定岁差之法
以为天分度而有馀岁分日而不足故天度常 (第 19a 页)
三统历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其说最详继以费直
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魏 陈卓 景初历皇甫谧世
纪互有同异至唐僧一行为大衍历定岁差之法
以为天分度而有馀岁分日而不足故天度常 (第 19a 页)
其方隅辨其躔次大约郡及诸州邑入轸六度者十
之六入轸十六度者十之四然考验度分细极微茫
观汉费直蔡邕魏 陈卓 及唐书所分轸度起止未有
以楚属轸十六度者似轸十六度犹在寿星之次为
郑分也惟谯周京房张衡所论与晋书 (第 2b 页)
之六入轸十六度者十之四然考验度分细极微茫
观汉费直蔡邕魏 陈卓 及唐书所分轸度起止未有
以楚属轸十六度者似轸十六度犹在寿星之次为
郑分也惟谯周京房张衡所论与晋书 (第 2b 页)
帝
端平二年春正月甲寅诏议胡瑗孙复邵雍欧阳修周
惇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
庭升孔伋十哲 丙辰诏孟珙黄州驻劄措置边防珙
赴枢密院禀议因入对帝问恢复珙对曰愿陛下宽民
力蓄人材以俟机会问和议珙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
战不当言和赐赉甚厚珙至黄增埤浚隍蒐访军实边
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以居之厚加赈贷又
虑军民杂处因高阜为齐安镇淮二砦以居诸军 辛
酉遣程芾等为蒙古通好使 二月蒙古城和林作万
安宫和林本唐回鹘毗伽可汗故城蒙古以为会同之
所至是城之周围五里许 三月乙未诏太学生陈均
编宋长编纲目进士陈文蔚著尚书解并补迪功郎
乙巳以真德秀参知政事 吏部尚书陈卓 同签书枢密
院事德秀既参大政抚州司法罗必元遗德秀书曰老
医尝云伤寒坏證唯独参汤可救然其活者十无二三 …… (第 2a 页)
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
平阳编集经史召儒士梁陟充长官以王万庆赵著副
之 秋七月佥书枢密院事 陈卓 罢丁卯以郑性之参
知政事李鸣复佥书枢密院事 戊辰御史杜范吴昌
裔以言事不报上疏乞罢诏改授范太常少卿以 (第 15b 页)
端平二年春正月甲寅诏议胡瑗孙复邵雍欧阳修周
惇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
庭升孔伋十哲 丙辰诏孟珙黄州驻劄措置边防珙
赴枢密院禀议因入对帝问恢复珙对曰愿陛下宽民
力蓄人材以俟机会问和议珙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
战不当言和赐赉甚厚珙至黄增埤浚隍蒐访军实边
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以居之厚加赈贷又
虑军民杂处因高阜为齐安镇淮二砦以居诸军 辛
酉遣程芾等为蒙古通好使 二月蒙古城和林作万
安宫和林本唐回鹘毗伽可汗故城蒙古以为会同之
所至是城之周围五里许 三月乙未诏太学生陈均
编宋长编纲目进士陈文蔚著尚书解并补迪功郎
乙巳以真德秀参知政事 吏部尚书陈卓 同签书枢密
院事德秀既参大政抚州司法罗必元遗德秀书曰老
医尝云伤寒坏證唯独参汤可救然其活者十无二三 …… (第 2a 页)
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
平阳编集经史召儒士梁陟充长官以王万庆赵著副
之 秋七月佥书枢密院事 陈卓 罢丁卯以郑性之参
知政事李鸣复佥书枢密院事 戊辰御史杜范吴昌
裔以言事不报上疏乞罢诏改授范太常少卿以 (第 15b 页)
于下于以仰见天道至精法益详尽蔑以加矣
增尾箕康熙壬子年赤道积度尾一十九度九分箕一
十度三十六分黄道积度尾一十五度三十六分箕九
度二十分(恒星/纪要)
原刘向言地分燕地尾箕之分野也自尾四度至斗六
度谓之析木之次燕之分也(汉书地/理志)
原自尾十度至斗七度百三十五分而终曰析木之次
于辰在寅谓之摄提格于律为应钟斗建在亥今燕分
野(帝王/世纪)
(臣/)等谨按帝王世纪作自尾十度至斗七度汉书
作危字误今改正
原 陈卓 谓尾箕燕幽也自尾十至南斗十一费直谓起
尾九蔡邕谓起尾四(玉/海)
增尾九星去极一百二十七度半箕四星距 (第 7b 页)
西北星去
极一百二十一度半(宋两朝/天文志)
原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
野属幽州 陈卓 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
张衡并云尾箕燕幽州上谷入尾一度渔阳入尾三度
右北平入尾七度涿郡入尾十 (第 8a 页)
增尾箕康熙壬子年赤道积度尾一十九度九分箕一
十度三十六分黄道积度尾一十五度三十六分箕九
度二十分(恒星/纪要)
原刘向言地分燕地尾箕之分野也自尾四度至斗六
度谓之析木之次燕之分也(汉书地/理志)
原自尾十度至斗七度百三十五分而终曰析木之次
于辰在寅谓之摄提格于律为应钟斗建在亥今燕分
野(帝王/世纪)
(臣/)等谨按帝王世纪作自尾十度至斗七度汉书
作危字误今改正
原 陈卓 谓尾箕燕幽也自尾十至南斗十一费直谓起
尾九蔡邕谓起尾四(玉/海)
增尾九星去极一百二十七度半箕四星距 (第 7b 页)
西北星去
极一百二十一度半(宋两朝/天文志)
原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
野属幽州 陈卓 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
张衡并云尾箕燕幽州上谷入尾一度渔阳入尾三度
右北平入尾七度涿郡入尾十 (第 8a 页)
负海之地故丽于鹑尾
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轸为车主风 又曰翼
轸荆州
蔡邕月令章句自张十六度至轸六度谓之鹑尾之次
楚之分野 陈卓 分配星度翼轸楚荆州 又曰桂阳入轸六度(今/连)
(州/)
天文书东瓯五星在翼之南张衡云主东越
唐书 …… (第 11b 页)
较著也其间又或分星分度不同天官书独主南斗
语稍阔略迨明之作志始考镜于班固与僧一行之
说以广州九郡并属牛女而旁蠡翼轸为廉州灿然
辨矣若 陈卓 分星以配郡仅取诸吴越故疆而东南 …… (第 19a 页)
(五度者地既卑下又以黎母五指诸山蔽乎其北故/北极出地度止此耳 按帝王世纪云自斗十一度)
(至女七度为吴越分与 陈卓 魏志同而蔡邕月令起/斗六度至女五度独曰越分其说又与汉书荧惑守)
(南斗语合岂象著于上自有常度而人自 (第 27b 页)
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轸为车主风 又曰翼
轸荆州
蔡邕月令章句自张十六度至轸六度谓之鹑尾之次
楚之分野 陈卓 分配星度翼轸楚荆州 又曰桂阳入轸六度(今/连)
(州/)
天文书东瓯五星在翼之南张衡云主东越
唐书 …… (第 11b 页)
较著也其间又或分星分度不同天官书独主南斗
语稍阔略迨明之作志始考镜于班固与僧一行之
说以广州九郡并属牛女而旁蠡翼轸为廉州灿然
辨矣若 陈卓 分星以配郡仅取诸吴越故疆而东南 …… (第 19a 页)
(五度者地既卑下又以黎母五指诸山蔽乎其北故/北极出地度止此耳 按帝王世纪云自斗十一度)
(至女七度为吴越分与 陈卓 魏志同而蔡邕月令起/斗六度至女五度独曰越分其说又与汉书荧惑守)
(南斗语合岂象著于上自有常度而人自 (第 27b 页)
晋书天文志班固取三统历十二次配十二野其言
最详又有费直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
后魏太史令 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宿度今附而次之
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
属兖州(费直周易分野寿星起 (第 3b 页)
最详又有费直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
后魏太史令 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宿度今附而次之
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
属兖州(费直周易分野寿星起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