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营道/) (冯乘/)
熙平郡九县(桂阳武阳山桂连山开宣乐/平 化 岭 建) (游 安/) (熙/ )
武陵郡二县(武陵/) (龙阳/)
澧阳郡六县(澧阳/利) (石门/) (孱陵/) (安乡/) ( (第 6b 页)
熙平郡九县(桂阳武阳山桂连山开宣乐/平 化 岭 建) (游 安/) (熙/ )
武陵郡二县(武陵/) (龙阳/)
澧阳郡六县(澧阳/利) (石门/) (孱陵/) (安乡/) ( (第 6b 页)
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
四书辨疑十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据苏天爵 安熙 行状盖为宁晋陈
天祥所作朱彝尊经义考曰四书辨疑元人凡有
四家云峰胡氏偃师陈氏黄岩陈成甫氏孟长 (第 12b 页)
四书辨疑十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据苏天爵 安熙 行状盖为宁晋陈
天祥所作朱彝尊经义考曰四书辨疑元人凡有
四家云峰胡氏偃师陈氏黄岩陈成甫氏孟长 (第 12b 页)
谦字益之号白云婺源人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程端礼畏斋集六卷
端礼见子类 安熙默庵 集五卷
熙字敬仲藁城人
胡炳文云峰集十卷
炳文见经类
王恽秋涧集一百卷
惮见史类 (第 25a 页)
程端礼畏斋集六卷
端礼见子类 安熙默庵 集五卷
熙字敬仲藁城人
胡炳文云峰集十卷
炳文见经类
王恽秋涧集一百卷
惮见史类 (第 25a 页)
江西通志曹居贞庐陵人著诗义发挥永乐中修大
全多采之
焦氏(悦/)诗讲疑
佚
苏天爵表墓曰先生姓焦氏讳悦字子和与同郡 安
熙 讲说六经之旨伊洛诸儒之训莫不究其精微中
台御史表其学行可为人师授真定郡学官号其居
曰兑斋有诗讲疑 (第 17a 页)
全多采之
焦氏(悦/)诗讲疑
佚
苏天爵表墓曰先生姓焦氏讳悦字子和与同郡 安
熙 讲说六经之旨伊洛诸儒之训莫不究其精微中
台御史表其学行可为人师授真定郡学官号其居
曰兑斋有诗讲疑 (第 17a 页)
王滹南祠 在藁城县学东元泰定甲子为金学士
王若虚建草庐吴澄有记
安先生祠 在藁城县西西管镇元苏天爵李士兴
为乡先生 安熙 建其祖滔父松皆与焉欧阳元功
记
平都司祠 在府东城上祀明都指挥司平安安山
西人任指挥司屯正定 (第 6a 页)
王若虚建草庐吴澄有记
安先生祠 在藁城县西西管镇元苏天爵李士兴
为乡先生 安熙 建其祖滔父松皆与焉欧阳元功
记
平都司祠 在府东城上祀明都指挥司平安安山
西人任指挥司屯正定 (第 6a 页)
望风台 在藁城县赵武灵王所筑以望齐及中山
亦曰寒台
问山堂 在无极县治宋晁说之筑
尊经堂 在藁城县西管镇 元安熙 建以储六经翰
林承旨富珠哩翀有记
昔阳亭 在藁城县肥累城内水经注祗水东径昔
阳城南十三州志曰今 (第 14a 页)
亦曰寒台
问山堂 在无极县治宋晁说之筑
尊经堂 在藁城县西管镇 元安熙 建以储六经翰
林承旨富珠哩翀有记
昔阳亭 在藁城县肥累城内水经注祗水东径昔
阳城南十三州志曰今 (第 14a 页)
学年月日太常博士文某白
元
安先生文集序 虞 集
晦庵集者诗文凡若干篇槁城 安君敬仲 之所作与
门人赵郡苏天爵之所辑录者也既缮写乃来告曰
昔容城刘静修先生得朱子之书于江南因以之溯
乎周邵 (第 22b 页)
程张之传以求达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
说古所谓闻而知之者此其人欤闻其风而慕焉者 敬仲 也与静修之居间数百里耳然而未尝见焉徒
因其门人乌叔备承问其说以为学则是 (第 23a 页)
敬仲 之于
静修盖亦闻而知之者乎愿序而传焉嗟乎知之为
知有未易一概言者圣贤之道大矣世之豪杰能因
其才识之所 …… (第 23a 页)
而人莫知夺之也观其考察于异端几微
之辨其精如此则其下视一世之苟且污浊者不啻
蠛蠓之细犬彘之秽岂不信然 敬仲 氏终身师慕之
则其所见何可量哉然静修门人尝有与余同为国
学官者从问其师说不予告也退而求诸其书见其 …… (第 23b 页)
是哉又尝求 敬仲 于其书矣其告先圣文曰追忆旧
闻卒究前业洒扫应对谨行信言馀力学文穷理尽
性循循有序发轫圣途以存诸心以行 (第 24b 页)
已以及诸
物以化于乡然则 敬仲 得于朱子之端绪平实切密
何可及哉诚使得见静修廓之以高明厉之以奋发
则刘氏之学不既昌大于时已乎惜乎静修 (第 24b 页)
既不见
朱子而 敬仲 又不获亲于静修二君子者皆未中寿
而卒岂非天乎予 (第 24b 页)
敬仲 年相若也少则持未成之 …… (第 24b 页)
学以出及粗闻用力之要而血气尚衰凛然有不及
之叹视 敬仲 之蚤有誉于当世宁无慨然者乎若苏
生之拳拳于其师之遗书如此亦可见其取友之端
矣是皆予之所敬畏而感发者故 (第 25a 页)
元
安先生文集序 虞 集
晦庵集者诗文凡若干篇槁城 安君敬仲 之所作与
门人赵郡苏天爵之所辑录者也既缮写乃来告曰
昔容城刘静修先生得朱子之书于江南因以之溯
乎周邵 (第 22b 页)
程张之传以求达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
说古所谓闻而知之者此其人欤闻其风而慕焉者 敬仲 也与静修之居间数百里耳然而未尝见焉徒
因其门人乌叔备承问其说以为学则是 (第 23a 页)
敬仲 之于
静修盖亦闻而知之者乎愿序而传焉嗟乎知之为
知有未易一概言者圣贤之道大矣世之豪杰能因
其才识之所 …… (第 23a 页)
而人莫知夺之也观其考察于异端几微
之辨其精如此则其下视一世之苟且污浊者不啻
蠛蠓之细犬彘之秽岂不信然 敬仲 氏终身师慕之
则其所见何可量哉然静修门人尝有与余同为国
学官者从问其师说不予告也退而求诸其书见其 …… (第 23b 页)
是哉又尝求 敬仲 于其书矣其告先圣文曰追忆旧
闻卒究前业洒扫应对谨行信言馀力学文穷理尽
性循循有序发轫圣途以存诸心以行 (第 24b 页)
已以及诸
物以化于乡然则 敬仲 得于朱子之端绪平实切密
何可及哉诚使得见静修廓之以高明厉之以奋发
则刘氏之学不既昌大于时已乎惜乎静修 (第 24b 页)
既不见
朱子而 敬仲 又不获亲于静修二君子者皆未中寿
而卒岂非天乎予 (第 24b 页)
敬仲 年相若也少则持未成之 …… (第 24b 页)
学以出及粗闻用力之要而血气尚衰凛然有不及
之叹视 敬仲 之蚤有誉于当世宁无慨然者乎若苏
生之拳拳于其师之遗书如此亦可见其取友之端
矣是皆予之所敬畏而感发者故 (第 25a 页)
奏明是抚提二标同为百粤之枢机邻省之控制不
惟居重驭轻兼可长虑却顾粤西通省除柳庆二
府属有提臣就近酌量分防外省城根本重地其
抚标兵三千名除周围接壤州县四路布塘以疏
通声势外其留守待遣之兵有限拟将援剿营应
裁之内精拔骁健并器甲坚完之兵一千名即以
副将温绍贤统𨽻臣标以资驱策俟一二年允成
泰山四维之势再议抽减以 安熙 恬今既以援剿
标兵一千名调𨽻臣标则于臣标量调数百名驻
防平乐仍听臣驱策则是提标抚标均系通省之 (第 8a 页)
惟居重驭轻兼可长虑却顾粤西通省除柳庆二
府属有提臣就近酌量分防外省城根本重地其
抚标兵三千名除周围接壤州县四路布塘以疏
通声势外其留守待遣之兵有限拟将援剿营应
裁之内精拔骁健并器甲坚完之兵一千名即以
副将温绍贤统𨽻臣标以资驱策俟一二年允成
泰山四维之势再议抽减以 安熙 恬今既以援剿
标兵一千名调𨽻臣标则于臣标量调数百名驻
防平乐仍听臣驱策则是提标抚标均系通省之 (第 8a 页)
卷(字次道长子/人太子宾客)
张须立文集
萧㪺勤斋文集十五卷
同恕矩庵同先生文集二十卷(官赞/善) 安熙默庵 集五卷(一作十卷门/人苏天爵编)
杜英中山文集十卷
杜秉彝文集四十卷(瑛曾孙累官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 (第 31a 页)
张须立文集
萧㪺勤斋文集十五卷
同恕矩庵同先生文集二十卷(官赞/善) 安熙默庵 集五卷(一作十卷门/人苏天爵编)
杜英中山文集十卷
杜秉彝文集四十卷(瑛曾孙累官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 (第 31a 页)
赵闲闲滏水集一部四册
王元老拙轩集一部三册 王若虚滹南文集一部(十/册)
王若虚滹南文集一部(五/册) 耶律湛然居士集(一部十/七册)
耶律湛然居士集一部(三/册) 许文正公集一部三册
元遗山文集一部十二册 元遗山文集一部十册
王秋涧大全集一部(四十/二册) 王秋涧大全集一部(四十/二册)
郝经陵川集一部十册 程文宪公文集一部五册
程雪楼文集一部二册 卢疏斋集一部九册
卢疏斋集一部八册 姚牧庵文集一部二十册 默庵先生 文集一部二册 耶律文献公集一部六册
姚云江村近稿一部五册 赵青山文集一部五册
萧㪺勤斋文集一部六册 (第 42a 页)
王元老拙轩集一部三册 王若虚滹南文集一部(十/册)
王若虚滹南文集一部(五/册) 耶律湛然居士集(一部十/七册)
耶律湛然居士集一部(三/册) 许文正公集一部三册
元遗山文集一部十二册 元遗山文集一部十册
王秋涧大全集一部(四十/二册) 王秋涧大全集一部(四十/二册)
郝经陵川集一部十册 程文宪公文集一部五册
程雪楼文集一部二册 卢疏斋集一部九册
卢疏斋集一部八册 姚牧庵文集一部二十册 默庵先生 文集一部二册 耶律文献公集一部六册
姚云江村近稿一部五册 赵青山文集一部五册
萧㪺勤斋文集一部六册 (第 42a 页)
院(在赞皇县/本朝/乾隆十二年建)资川书院(在无极县/本朝/雍正十年建乾隆)
(十四年修/按旧志载恒阳书院在正定县西北/明嘉靖中建万历十四年修赵南星有记太行书)
(院在获鹿县北二十里元学士高健建封龙书院/在获鹿县南封龙山上相传汉李躬授业之所唐)
(郭震宋李昉张蟠叟元李冶 安熙 皆尝讲学于此/西溪书院在封龙山龙首峰西唐隐士姚敬棣遁)
(之所宋有九经张著为山长中溪书院在龙首峰/下 (第 67a 页)
(十四年修/按旧志载恒阳书院在正定县西北/明嘉靖中建万历十四年修赵南星有记太行书)
(院在获鹿县北二十里元学士高健建封龙书院/在获鹿县南封龙山上相传汉李躬授业之所唐)
(郭震宋李昉张蟠叟元李冶 安熙 皆尝讲学于此/西溪书院在封龙山龙首峰西唐隐士姚敬棣遁)
(之所宋有九经张著为山长中溪书院在龙首峰/下 (第 67a 页)
淮阴侯祠(在井陉县西门外又有庙在/获鹿县西六十里古井陉口)白石神祠
(在元氏县白氏山麓汉光和四年守令以其神善/行雨有祷辄应请于朝立祠祀之初为水冲毁移)
(于苏庄复移开化寺有/汉人白石神君祠记)赵文正祠(在赞皇县学祀/元赵良弼良弼)
(常出私帑建/庙学因祀之)魏文贞祠(在晋州城内/本朝康熙/二十八年修又有祠在赞)
(皇县/城东)王滹南祠(在槁城县学东元泰定閒建/祀金学士王若虚吴澄有记)安先
生祠(在槁城县西四管镇元苏天爵李士/兴为乡先生 安熙 建欧阳原功记)闵子祠
(在新乐县西/五十里闵泉)三皇庙(在府/治东)邳彤庙(有二一在灵寿/县东关一在 …… (第 15b 页)
治三年显念侄彦昉等年幼无恃/谓弟耀曰父子兄弟本同一气可异处乎乃会拜)
(祖墓下取分劵/焚之复与同居) 安熙(藁城人慕保定刘因之学将/造其门而因已殁乃从因门)
(人问其绪说熙简静和易务为下学之功遭时承/平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
(所成就既殁乡人为立祠/门人苏天爵为辑其遗文) 李元礼(真定人资性庄/重燕居不妄言)
(笑元贞初拜监察御史劾弹无所回挠有旨建五/台山佛寺皇太后将临幸 (第 35a 页)
(在元氏县白氏山麓汉光和四年守令以其神善/行雨有祷辄应请于朝立祠祀之初为水冲毁移)
(于苏庄复移开化寺有/汉人白石神君祠记)赵文正祠(在赞皇县学祀/元赵良弼良弼)
(常出私帑建/庙学因祀之)魏文贞祠(在晋州城内/本朝康熙/二十八年修又有祠在赞)
(皇县/城东)王滹南祠(在槁城县学东元泰定閒建/祀金学士王若虚吴澄有记)安先
生祠(在槁城县西四管镇元苏天爵李士/兴为乡先生 安熙 建欧阳原功记)闵子祠
(在新乐县西/五十里闵泉)三皇庙(在府/治东)邳彤庙(有二一在灵寿/县东关一在 …… (第 15b 页)
治三年显念侄彦昉等年幼无恃/谓弟耀曰父子兄弟本同一气可异处乎乃会拜)
(祖墓下取分劵/焚之复与同居) 安熙(藁城人慕保定刘因之学将/造其门而因已殁乃从因门)
(人问其绪说熙简静和易务为下学之功遭时承/平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
(所成就既殁乡人为立祠/门人苏天爵为辑其遗文) 李元礼(真定人资性庄/重燕居不妄言)
(笑元贞初拜监察御史劾弹无所回挠有旨建五/台山佛寺皇太后将临幸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