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詔令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人物(七/)
太原府

杨宪字希武阳曲人少从父官江南遂家焉太祖克集
 庆宪进谒与语悦之留居幕府尝使 张士诚
被留踰
 年还除博士咨议擢江南行省都事军国事文案填 (第 1a 页)
 请减赋部议再令详察恐致迟延即照所请行十年疏

   言苏州松江二府额赋最重由明洪武初 张士诚
   
窃据其地久攻始克迁怒于民取豪户收租簿付
   有司定税苏松两府赋额较宋代多至七倍比元
   朝亦多三 (第 6b 页)
 查苏松嘉湖赋税加重之由盖始于明初洪武时四府

 之人为 张士诚
固守故平定之后籍诸富民之田以为
 官田按私租为税额夫负固之罪在 (第 22a 页)
士诚
一人而乃归
 咎于百姓加其赋税此洪武之苛政也明朝二百馀年
 减复不一我朝定鼎以来亦照明例徵收盖因陆续 (第 22a 页)
  是者皆盗贼之源也
皇考即位之元年即大免直省逋赋陜西甘肃二省以军

  兴运饷其所供赋税无岁不蒙豁免七年至九年轮
  蠲各省赋税有差自元季 张士诚
据苏松嘉湖陈友
  谅据南昌袁瑞与明太祖苦战于江东西横敛以给
  军终明之世故籍未改
特命永除数郡浮 (第 24b 页)
 湖二府每府多至数十万地方百姓未免难于输将此
 二事皆关系官民之要务也查苏松嘉湖赋税加重之
 由盖始于明初洪武时四府之人为 张士诚
固守故平 (第 95a 页)
 定之后籍诸富民之田以为官田按私租为税额夫负
 固之罪在 士诚
一人而乃归咎于百姓加其赋税此洪
 武之刻政也明朝二百馀年减复不一我朝定鼎以来
 亦照明例徵收盖因陆续 (第 95b 页)
 明大政记至正二十年改宁越府为金华府
 严陵志至正二十五年改建安府为严州府
 成化湖州府志丙午年定为湖州府
  (谨按至正十六年 张士诚
据湖州易号/吴兴郡后复为湖州路至是乃改定焉) (第 26b 页)
  苑(刘过同郭殿帅游凤凰山诗廉纤小雨久于梅/喜得新晴亦快哉五色波光丽鳷鹊十分云气)
  (近蓬莱旌旗侧畔宫墙转戈戟丛中武库/回走马看花生怕晚果然桃李一山开)名胜志
  旧在城内 元末张士诚
筑城截之于外今沿城南 (第 43b 页)
   桐庐县
 安乐山 严陵志在县北一里县以此山为主而差
  低于凤凰山宋时邑人罗彦升建塔以镇之高七
  级 元末张士诚
遣刘真据桐庐拆砖石他用塔遂
  毁 (第 17b 页)
  (料重修嘉靖三十五年知县郑茂增敌台一十六/座陆门四西水门一池周九里三步阔五丈深一)
(国朝丈一尺十七年知县梁泽奉檄重修/ 康熙五)
 石门县城池 弘治嘉兴府志自 元末张士诚
据苏 (第 17a 页)
  (作亭岭上名曰过/溪桥当由此易名)
 新河桥 成化杭州府志麦岭口西湖游览志路入
  西山桥下为新河坊口乃 张士诚
所开
 永福桥 西湖游览志俗称饮马桥吴越宋时皆牧
  马于此
 惠因桥 湖山胜槩秦少游游龙井记所谓濯 (第 20b 页)
  有古城曰避它(颜真卿妙喜寺碑按说文云它/蛇也上右患蛇筑城以避它也)
 南浔城 崇祯乌程县志在县东七十二里城周三
  里至正十三年 张士诚
筑洪武二年拆修苏州城 (第 2a 页)
  二十年废桐江西岸城改筑开元二十六年以水
  患复移城桐江口即今县治是也故邑人谓此为
  古县城(严州府志元 张士诚
令其部将刘真据桐/庐谋筑城毁安乐塔及牛山临江扶阑取)
  (其砧石掘地作河事寻寝今市心及/横港一带𨼆 (第 2a 页)
  (运嘉兴浙省大府而松江在元初为华亭府乃嘉/兴属邑而升为府者是海漕之利惟浙中之粟独)
  (多观顺帝至正时海漕不至徵粟于 张士诚
方国/珍更可见矣则元时海运其为浙江之漕运无疑)
  (也/)
 续文献通考至元二十年罢新河事海运立万 …… (第 7a 页)
 元史顺帝纪至元四年江浙海运粮数不足拨江西
  河南五十万石补之
 续通鉴纲目至正十九年江南海漕不通遣兵部尚
  书巴延特穆尔徵海运粮于 张士诚
巴延特穆尔
  至杭州 (第 10a 页)
张士诚
输粟方国珍具舟丞相达实特 …… (第 10a 页)
  (良法然风涛不测无岁无之顺帝至元以后岁运/之数渐不如旧至正元年江浙所运仅二百八十)
  (万石三年又仅二百六十万石且海运之舟不至/大都者数年十九年巴延特穆尔徵海运于江浙)
   (张士诚
输粟一十一万石二十年赴京是年复遣/王宗礼至江浙二十一年运粮赴京如上年之数)
  (二十二年运粮赴京视 (第 10b 页)
  (二县附郭门海宁县漕船于长安镇受兑由庄婆/堰北达石 县以会于运河 富阳等六县漕船)
  (俱在杭州府城外湖墅受兑/其运河与钱塘仁和二县同)
  (谨按杭州府运河 元末张士诚
自塘栖镇南五里/至五林港开河直至江涨桥凡阔二十馀丈其最)
  (阔处有三里漾十二里漾之名此/所谓新开 (第 38a 页)
  (咸应曰公言是也不踰月粮事以毕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
  (由海道趋绍兴为政宽猛不颇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会 张士诚
据浙西走至庆元俄改山南道廉访)
  (使浮海北往遇倭贼船遂遇害赠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谥忠肃) …… (第 17a 页)
  (濒海硗瘠民甚贫居二年盗息而民/阜在江浙七年涉历险艰劳绩最著)
 达鲁特兼善(弘治绍兴府志奈曼人至正中为南台御/史大夫治绍兴 张士诚
既称吴王讽行台)
  (请实授于朝兼善不从 (第 21b 页)
士诚
怒使夺其印兼善封/印置诸库曰头可断印不可得又迫之登舟曰我) …… (第 21b 页)
 李文忠(献徵录字思本旴𣅿人太祖之甥赐姓朱明/师下浙以舍人领军破苗军于于潜昌化会)
  (大兵取严州因守之 张士诚
遣其徒率苗军水陆/奄至文忠与战大败其众帅师攻诸暨克之擢浙)
  (江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谢再兴据诸暨以叛 (第 23a 页)
士/诚
寇东阳文忠自严锐师破之升右丞 (第 23a 页)
士诚
将李)
  (伯升二十万寇新城文忠即合将士未至新城十/里许有地曰龙潭立营其上新城守将遣人由间)
  …… (第 23a 页)
  (败元援师于淳安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进枢密院判官引兵克兰溪从取婺州迁)
  (佥枢密院事引兵下诸暨以为诸全州移兵攻绍/兴再破 张士诚
兵太祖以宁越重地召大海于绍)
  (兴使守之 (第 23b 页)
士诚
将吕珍围诸全大海救之珍解兵/去寻攻处州守将战败弃城走遂定处州七邑先)
  (是军粮少初得郡县将士皆徵 …… (第 23b 页)
 常遇春(献徵录字伯仁怀远人明师下浙东以同佥/行枢密院事守婺城攻衢州下之累拜行中)

  (书省参知政事大兵攻浙西为副将军师次太湖 张士诚
将尹义等逆战遇春擒之直趋湖州之毗)
  (山与敌兵水陆鏖战敌兵大溃遂抵城下士信悉/发境中兵为援屯于旧 …… (第 24b 页)
 邓愈(献徵录虹县人太祖下浙西愈取严州攻淳安/县破金子珍降其头目三千馀人进同佥行枢)
  (密院事领兵略浙江临安大败 张士诚
于闲林寨/破其元帅于乌龙岭后封卫国公赠宁河王谥武)
  (顺/)
 汤和(名山藏字鼎臣濠人拜征南将军 …… (第 24b 页)
  (年卫城成稽军次定考格立赏令四民一军守/之吴越海上父老指烽戍历历称汤信国焉)
 梅思祖(史槩夏邑人太祖授大都督府副使从大军/伐 张士诚
克昪山水寨平湖州有功迁浙江)
  (行省右丞/封汝南侯)
 耿炳文(史槩濠人从太祖领军取广德进攻长兴 (第 25a 页)
克/之长兴据太湖口陆通广德连环宣歙为江)
  (浙门户太祖改为长安州立永兴翼元帅府以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之 士诚
将潘元明严再兴帅)
  (师来争炳文奋击大败去 (第 25a 页)
士诚
复遣李伯升率众/十万水陆进攻城中兵七千炳文婴城固守随方) …… (第 25a 页)
  (御之昼夜不解甲者月馀太祖援兵集伯升遁太/祖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以)
  (炳文为指挥使已而 士诚
大发兵遣其弟士信复/来争炳文又大败之守长兴凡十年以寡御众大)
  (小数十战战无不胜 (第 25b 页)
士诚
迄不得逞太祖伐 (第 25b 页)
士/诚
炳文率所部克湖州洪武三年封长兴侯)
 朱亮祖(吾学编六合人以指挥使会胡深讨陈友定/攻桐庐馀杭至杭州降 …… (第 25b 页)
  (参知政事守杭帅马步舟师讨方国珍徇下仙居/诸县进兵温州国珍子明善拒战击败之方氏父)
  (子降送建康为征南副将/军洪武三年封永嘉侯)
 吴干臣(献徵录定远人太祖伐 张士诚
以指挥使从/大将军徐达率马步舟师由港口取湖州干)
  (臣勒奇兵出旧馆扼之战大捷事平遂留戍焉时/方国 …… (第 25b 页)
  (于梅花门外擒其将季弥章太祖以德济为枢密/院同佥守信州会大海为蒋英所害而处州降将)
  (李祐之亦杀耿再成以叛 张士诚
闻浙东乱遣其/将吕珍寇诸全德济自信州往救之乘懈得入城)
  (与知州栾凤院判谢再兴分门守夜过半出敌不 (第 26a 页)
意选甲士斫珍营珍士马大惊扰相蹂躏死者无)
  (算珍遂遁去擢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移守新城 士/诚
将李伯升率步骑大入寇德济闭城门戒将士) …… (第 26a 页)
  (兴学劝士政令一新在镇数十年/训练抚绥恩威兼济兵民赖之)
 刘成(史槩灵壁人以统兵总管从耿炳文定长兴为/永兴翼左副元帅数佐炳文败 士诚
兵李伯升)
  (以十万众来攻城中兵仅七千寇结九寨为楼车/下瞰城中运土石填濠成引数十骑出西门击败) …… (第 26b 页)
 费子贤(嘉靖浙江通志不知何许人太祖命诸将规/取湖州子贤率兵取武康克之寻破安吉命)
  (子贤筑城守焉 张士诚
出兵来攻为子贤所败 (第 27a 页)
士/诚
复遣兵八万攻安吉子贤所部仅三千人竟溃)
  (其兵湖州遂平以功升指挥同知时有张/德者与子贤同守安吉其 (第 27a 页)
  (当入湖州杨元杲当入金华夏禋当入衢州郭彦/仁当入严州马俊当入温州赖恩百户未详何府)
  (刘宜正裴琏胡有恒李叔元邹希贤卫承芳政绩/无考潘原明 张士诚
旧将槩从删逸而洪承畴梁)
(国朝云构皆应入明代人于史传文集及各省通志诸/ 大臣不) (第 43b 页)
 王正(绍兴府志沾化人父简为乌程尹至元中移知/福宁州御贼力战死立不仆无血惟白沫而已)
  (事闻赠太原郡侯正袭爵授绍兴/路总管 张士诚
陷郡亦不屈而死)
 王璘(弘治绍兴府志字景文临沂人至元末为上虞/知县冰蘖自守刑不妄施狱屡告空优老兴学 …… (第 24a 页)
  (不能归遂/家于姚)
 裴思聪(万历绍兴府志至正间尹萧山务以德化民/天旱蔬食退居引罪自责雨辄沾足 张士诚)
  (
据浙遂弃官居嘉兴 (第 25a 页)
士诚
厚聘之不受)
 周舜臣(万历会稽县志至正十九年尹会稽莅政公/勤废坠修举田税宿弊靡不釐革民畏爱之)
  (第 25a 页)
  (发兵御之而众恇扰不决基曰贼骄矣诱之深入/而伏兵徼取之易易耳于是决策破友谅尽覆其)

  (众母丧告归上于军国有所谋辄驰书叩基基事/事条对皆中俄召还上问曰吾欲取陈友谅 张士)
  (诚
而议者多谓 (第 25b 页)
士诚
密迩且富而弱宜先取若为/我策之对曰 (第 25b 页)
士诚
自守者耳陈氏据上游称帝此)
  (不宜久蕴崇之取陈氏则 (第 25b 页)
士诚
囊中物耳会友谅/攻围洪都上遂率师逆击之大战于彭蠡湖基请)
  (移军湖口以金木相犯日决胜陈氏遂平上即 (第 25b 页)
  (流是吾效灵之證遂赴水死时苕水陡涌高/丈馀绪尸立而逆流举葬于金龙山之侧)
 元
 邹世闻(杭州府志字闻远登州黄县人袭授百户戍/海宁遂为海宁人 张士诚
陷浙西见元官从)
  (贼者切齿骂不绝/口元亡不食而死)
 龚瑾(嘉靖海宁县志海宁人曾任知州死元节葬 …… (第 8b 页)
 (共戴天而尚尔官耶亦死之相妻潘亦被执贼首/欲乱之潘及二幼女皆死焉次子桢袭父爵除绍)
  (兴路总管 张士诚/
陷郡亦不屈死)
 明
 郎理(嘉靖湖州府志字子中安吉人洪武己巳由举/人授户部主事山西大歉逋赋上特命理 (第 33b 页)
 唐元嘉(金华先民传字显德兰溪人进士释褐授仁/和县丞升浙江行省掾至正末从丞相达尔)
  (罕节制金陵兵败/被执不屈死之)
 刘良(两浙名贤录金华人辰之从父也仕元为常州/万户府知事 张士诚
围常州援兵不至良遣其)
  (子毅赍蜡书浮江间道抵江浙行省求救未/及还而城陷良不屈阖门赴水死者十馀人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