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史鈔類
大别山县东北半里禹贡嶓冢𨗳漾东流为汉内方
至于大别蔡氏注云左传吴与楚战济汉而阵自小
别至于大别今汉阳军汉阳县北大别是也元和志
鲁山 一名大别山在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 (第 53b 页)
蜀江北带汉水上有吴将鲁肃神祠故一名 鲁山 又
名翼际水经江水又东径 (第 54a 页)
鲁山 南注曰古翼际山也
山上有吴太守陆涣所治城山南即沔口旧志吴置
鲁山县梁武筑汉口城以守鲁山东昏侯云吾 (第 54a 页)
自围
鲁山 以攻沔皆相此
顿家岭县西南二里地势高耸树本阴森世传有顿
姓者家此
分金岭县西百一十里 (第 54a 页)
乌林峰临嶂山南
梅岩凤栖山南石壁上有梅岩二字
桃花洞 鲁山 前有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藏马洞大别山阴一名关王洞相传关忠义尝憩此
石上有马槽
洗马洞吴王矶侧相 (第 54b 页)
至于大别蔡氏注云左传吴与楚战济汉而阵自小
别至于大别今汉阳军汉阳县北大别是也元和志
鲁山 一名大别山在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 (第 53b 页)
蜀江北带汉水上有吴将鲁肃神祠故一名 鲁山 又
名翼际水经江水又东径 (第 54a 页)
鲁山 南注曰古翼际山也
山上有吴太守陆涣所治城山南即沔口旧志吴置
鲁山县梁武筑汉口城以守鲁山东昏侯云吾 (第 54a 页)
自围
鲁山 以攻沔皆相此
顿家岭县西南二里地势高耸树本阴森世传有顿
姓者家此
分金岭县西百一十里 (第 54a 页)
乌林峰临嶂山南
梅岩凤栖山南石壁上有梅岩二字
桃花洞 鲁山 前有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藏马洞大别山阴一名关王洞相传关忠义尝憩此
石上有马槽
洗马洞吴王矶侧相 (第 54b 页)
(数年/清)汝水(原出嵩县分水岭经流郏县会扈涧长/桥等水戴液围造等溪东流入淮)
𣹑水(源出 鲁山 流至叶县入沙河左传楚人与晋卒/师夹坻而军即此汉光武破王寻于昆阳士)
(溺死𣹑水为/之不流亦此) (第 53b 页)
𣹑水(源出 鲁山 流至叶县入沙河左传楚人与晋卒/师夹坻而军即此汉光武破王寻于昆阳士)
(溺死𣹑水为/之不流亦此) (第 53b 页)
(同/)忠义祠(在学宫内鲁山县祠在学宫内郏县祠/在学宫内宝丰县祠在学宫内伊阳县)
(祠在学/宫内)节孝祠(在学宫外 鲁山 县祠在城内南街/郏县祠在城内南街宝丰县祠在)
(县署西街伊阳/县祠在南街)城隍庙(在大街路北鲁山 …… (第 79a 页)
(宝丰县庙在东侯街伊/阳县庙在西门内后街)关帝庙(在西大街祀汉忠/义侯雍正元年奉)
(旨追封忠义侯三代为公爵另立祠祀 鲁山 县庙在西/ 门外郏县庙在城内东街宝丰县庙在城内伊阳)
(县庙在大/街路北)旗纛庙(在西关外 (第 79b 页)
鲁山 县庙在/东关郏县庙在东门外)龙神庙
(在西关正北/雍正五年奉)
(旨京师装塑神像各省遣官迎请崇祀 (第 79b 页)
鲁山 县庙在南/ 关东南郏县庙在城内南街宝丰县庙在城东北)
(伊阳县庙/在东门外)火神庙(在城隍 …… (第 79b 页)
(县庙在东关伊阳/县庙在城内南街)八蜡庙(在社稷坛西鲁山县庙/在东关郏县庙在城内)
(南街宝丰县庙在东关/伊阳县庙在东门外)东岳庙(在东关 鲁山 县庙/在东关郏县庙在)
(东门外宝丰县庙在北/关伊阳县庙在车坊西)文昌祠(在学宫内 (第 79b 页)
鲁山 县/祠在南门内郏县) (第 79b 页)
(祠在学/宫内)节孝祠(在学宫外 鲁山 县祠在城内南街/郏县祠在城内南街宝丰县祠在)
(县署西街伊阳/县祠在南街)城隍庙(在大街路北鲁山 …… (第 79a 页)
(宝丰县庙在东侯街伊/阳县庙在西门内后街)关帝庙(在西大街祀汉忠/义侯雍正元年奉)
(旨追封忠义侯三代为公爵另立祠祀 鲁山 县庙在西/ 门外郏县庙在城内东街宝丰县庙在城内伊阳)
(县庙在大/街路北)旗纛庙(在西关外 (第 79b 页)
鲁山 县庙在/东关郏县庙在东门外)龙神庙
(在西关正北/雍正五年奉)
(旨京师装塑神像各省遣官迎请崇祀 (第 79b 页)
鲁山 县庙在南/ 关东南郏县庙在城内南街宝丰县庙在城东北)
(伊阳县庙/在东门外)火神庙(在城隍 …… (第 79b 页)
(县庙在东关伊阳/县庙在城内南街)八蜡庙(在社稷坛西鲁山县庙/在东关郏县庙在城内)
(南街宝丰县庙在东关/伊阳县庙在东门外)东岳庙(在东关 鲁山 县庙/在东关郏县庙在)
(东门外宝丰县庙在北/关伊阳县庙在车坊西)文昌祠(在学宫内 (第 79b 页)
鲁山 县/祠在南门内郏县) (第 79b 页)
(三十里青条岭/邻元次山墓)孔畋墓(在宝丰县尧山之/阳畋处士孝子)
元唐古干墓(在鲁山县城西一十里头看花园后/唐古姓干名先世居真定府因官 鲁)
(山 遂家焉元擢武/信将军卒葬于此)邓顺墓(在鲁山县坊郭/保顺礼部侍郎)巴拜墓
(在宝丰县城东南五十 (第 40b 页)
元唐古干墓(在鲁山县城西一十里头看花园后/唐古姓干名先世居真定府因官 鲁)
(山 遂家焉元擢武/信将军卒葬于此)邓顺墓(在鲁山县坊郭/保顺礼部侍郎)巴拜墓
(在宝丰县城东南五十 (第 40b 页)
庠生牛景孺妻王氏宝丰人夫殁氏年二十八姑
老子幼家贫氏奉姑养子备历荼苦守节五十二
年雍正四年 旌表
武生杨植妻李氏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五守节
三十八年雍正四年 旌表
李愈女年姐 (第 73b 页)
鲁山 人佣工许羊群强欲污之不从
被杀于雍正五年 旌表 (第 73b 页)
李汝念妻任氏宝丰人夫殁氏年二十八守节三
十年雍正六年 旌表
监生赵琯妻程氏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五亲老
子幼坚守苦节三十年雍正七年 旌表
廪生赵琝妻王氏 (第 74a 页)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七守节
四十二年雍正七年 旌表
庠生赵琮妻李氏 (第 74a 页)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四守节
二十八年雍正七年 旌表 (第 74a 页)
老子幼家贫氏奉姑养子备历荼苦守节五十二
年雍正四年 旌表
武生杨植妻李氏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五守节
三十八年雍正四年 旌表
李愈女年姐 (第 73b 页)
鲁山 人佣工许羊群强欲污之不从
被杀于雍正五年 旌表 (第 73b 页)
李汝念妻任氏宝丰人夫殁氏年二十八守节三
十年雍正六年 旌表
监生赵琯妻程氏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五亲老
子幼坚守苦节三十年雍正七年 旌表
廪生赵琝妻王氏 (第 74a 页)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七守节
四十二年雍正七年 旌表
庠生赵琮妻李氏 (第 74a 页)
鲁山 人夫殁氏年二十四守节
二十八年雍正七年 旌表 (第 74a 页)
角山发源沿流由南
岭后曲折三十里入长乐界琴口与北琴江之水会合
入横流渡
义容江 在城西七十里其源出大 鲁山 折而至宽仁
司之前复折而入于东江
神江口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其源出鸡冠嶂周围
百折众水注之经梧桐山之 (第 11a 页)
岭后曲折三十里入长乐界琴口与北琴江之水会合
入横流渡
义容江 在城西七十里其源出大 鲁山 折而至宽仁
司之前复折而入于东江
神江口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其源出鸡冠嶂周围
百折众水注之经梧桐山之 (第 11a 页)
政和四年赐军额
县五梁(中/)襄城(𦂳/)叶(上/)鲁山(中/)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 鲁)
(山 元祐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唐义阳郡本申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
废钟山县(按宋 (第 14b 页)
县五梁(中/)襄城(𦂳/)叶(上/)鲁山(中/)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 鲁)
(山 元祐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唐义阳郡本申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
废钟山县(按宋 (第 14b 页)
崖为织女洞为双崮山为龙山为灵山濒于沂(东汶/与沂)
(水交/会)一西南入蒙阴县界为松仙岭(松仙河/东流)为 鲁山
为范协岭为艾山(沂水东/南流)为嵩崮山为雕崖山为龙 …… (第 8b 页)
(西三十里两山/相对蜿蜒若龙)公泉峪(在县西七十里/内有白龙洞)马鞍山(在县/西九)
(十里西/为 鲁山) 水泉峪(在县西一百里多/产音石类钟乳)尧山(在县西北八/里齐记补遗)
(云尧所登也/上有尧庙)二王 …… (第 28a 页)
县山(在县北六十里一名龙亭洞/西北与新泰县联界因名)嵩崮山(在县北一/百十里)
临乐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狗跑泉出山之东北) 鲁山(在县北一百六十/里螳螂之水出焉) 具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详新泰县)云云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详泰安县)昔贤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即 …… (第 46a 页)
沂水(太沂/水)自临朐县沂山西岭𤼵源南源出柞泉山
北源出鱼穷山合成一川东南入沂水县界一会松
仙河水经注所谓螳螂水也源出蒙阴县北 鲁山 之 (第 92b 页)
(水交/会)一西南入蒙阴县界为松仙岭(松仙河/东流)为 鲁山
为范协岭为艾山(沂水东/南流)为嵩崮山为雕崖山为龙 …… (第 8b 页)
(西三十里两山/相对蜿蜒若龙)公泉峪(在县西七十里/内有白龙洞)马鞍山(在县/西九)
(十里西/为 鲁山) 水泉峪(在县西一百里多/产音石类钟乳)尧山(在县西北八/里齐记补遗)
(云尧所登也/上有尧庙)二王 …… (第 28a 页)
县山(在县北六十里一名龙亭洞/西北与新泰县联界因名)嵩崮山(在县北一/百十里)
临乐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狗跑泉出山之东北) 鲁山(在县北一百六十/里螳螂之水出焉) 具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详新泰县)云云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详泰安县)昔贤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即 …… (第 46a 页)
沂水(太沂/水)自临朐县沂山西岭𤼵源南源出柞泉山
北源出鱼穷山合成一川东南入沂水县界一会松
仙河水经注所谓螳螂水也源出蒙阴县北 鲁山 之 (第 92b 页)
滍水自下兼波水之通称也是故阚骃有东北至定
陵入汝之文滍水又东径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
之故邑也有鲁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之 鲁山 也
昔在于楚文子守之与韩搆难战有返景之诚(淮南/子鲁)
(阳子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 …… (第 3b 页)
山横岭下夹谷东北出入𣹑𣹑水又东北合牛兰水
水发县北牛兰山东南径鲁阳城东水侧有汉阳侯
焦立碑牛兰水又东南与柏树溪水合水出 鲁山 北 (第 3b 页)
硖谷中东南流径 鲁山 西(明一统志 (第 4a 页)
鲁山 在鲁山县/东一百八十里一名露山)
(高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因以名县)而南合牛兰水又东南径 (第 4a 页)
鲁山 南
阚骃曰鲁阳县今其地 (第 4a 页)
鲁山 是也水南注于滍𣹑水
东径应城南故应乡也应侯之国诗所谓应侯顺德
者也彭水注之俗谓之小𣹑水水出鲁 (第 4a 页)
陵入汝之文滍水又东径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
之故邑也有鲁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之 鲁山 也
昔在于楚文子守之与韩搆难战有返景之诚(淮南/子鲁)
(阳子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 …… (第 3b 页)
山横岭下夹谷东北出入𣹑𣹑水又东北合牛兰水
水发县北牛兰山东南径鲁阳城东水侧有汉阳侯
焦立碑牛兰水又东南与柏树溪水合水出 鲁山 北 (第 3b 页)
硖谷中东南流径 鲁山 西(明一统志 (第 4a 页)
鲁山 在鲁山县/东一百八十里一名露山)
(高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因以名县)而南合牛兰水又东南径 (第 4a 页)
鲁山 南
阚骃曰鲁阳县今其地 (第 4a 页)
鲁山 是也水南注于滍𣹑水
东径应城南故应乡也应侯之国诗所谓应侯顺德
者也彭水注之俗谓之小𣹑水水出鲁 (第 4a 页)
(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镇于沌口)明年徙林鄣
江水又东径叹父山南对叹洲
亦曰炭步矣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有江水右迤谓
之驿渚三月以末水下通樊口水
江水又东径鲁山南 (鲁山 即大别在汉/阳府城东北半里)
右(疑作/古)翼际山也地说曰汉与江合于衡北翼际山
傍者也山上有吴江 (第 11b 页)
江水又东径叹父山南对叹洲
亦曰炭步矣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有江水右迤谓
之驿渚三月以末水下通樊口水
江水又东径鲁山南 (鲁山 即大别在汉/阳府城东北半里)
右(疑作/古)翼际山也地说曰汉与江合于衡北翼际山
傍者也山上有吴江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