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
武始侯张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 太仆
朱浮
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
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
兴宜奉先帝恭承祭 (第 14b 页)
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东汉光武建武七年 太仆朱浮
以国学既兴宜广博士
之选上书曰夫太学者礼义之宫教化所由兴也陛下
尊敬先圣垂意古典宫室未饰干戈未休而先 (第 2b 页)
并州牧过京师帝问以得失伋曰
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是时在位
多乡曲故旧故伋言及之
光武时 武阳侯朱浮
上疏曰陛下清明履约率礼无违
自宗室诸王外家后亲皆奉遵绳墨无党执之名至或
乘牛车齐于编人斯固法令整齐下 (第 25a 页)
省法
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
与天无极天下幸甚上善其言
东汉明帝永平中有人单辞告 武阳侯朱浮
事者帝大
怒赐浮死长水校尉樊倏上奏曰唐尧大圣兆人获所
尚优游四凶之狱厌服海内之心使天下咸知然后殛
(第 5a 页)
           明 杨士奇等 撰
  灾祥
东汉光武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有纤微之过者必
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 父城侯
朱浮
上疏曰臣闻日者众阳之所宗君上之位也凡居
官治民据郡典县皆为阳为上为尊为长若阳上不明 (第 1a 页)
    张堪 廉范 王堂 苏章(族孙/不韦)羊续 贾
   琮 陆康
 卷第一百八
   樊宏(子倏准族/曾孙)阴识(弟/兴) 朱浮 
冯鲂 虞延
   郑弘 周章 梁统(子竦元曾孙/商 孙翼)张纯(子/奋)曹褒
    郑元 郑 (第 63b 页)
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 偏将朱浮
邓禹为育所破亡
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
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拔 …… (第 8a 页)
空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
弘农贼破之因遣祭遵围蛮中贼张满渔阳太守彭宠
反攻幽州牧 朱浮
于蓟延岑自称武安王于汉中辛卯 …… (第 14b 页)
从官秩各一等丙子封宗子刘终为淄川王秋八月帝
自将征五校丙辰幸内黄大破五校于羛阳降之遣游
击将军邓隆救 朱浮
与彭宠战于潞隆军败绩盖延拔
睢阳刘永奔谯破虏将军邓奉据淯阳反九月壬戌至
自内黄骠骑大将军景丹薨延岑大 …… (第 15b 页)
涉下狱死大司空窦融免五月辛亥大司马吴汉薨匈
奴寇上党天水遂至扶风六月庚寅广汉太守蔡茂为
大司徒 太仆朱浮
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
骑将军行大司马事乙未徙中山王辅为沛王秋东夷
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冬十月 …… (第 34b 页)
而庐宅尤
破坏者勿收责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
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冬十月壬
大司空朱浮
免癸丑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是岁齐 (第 35b 页)
后不绝及王郎死光武追铜马北至蓟宠上谒自负其
功意望甚高光武接之不能满以此怀不平光武知之
以问幽州牧 朱浮
浮对曰前吴汉北发兵时大王遗宠
以所服剑又倚以为北道主人宠谓至当迎閤握手交
欢并坐今既不然所以失望浮因 …… (第 28a 页)
不得志叹曰我功当为王但尔者陛下忘我邪是时北
州破散而渔阳差完有旧盐铁官宠转以贸谷积珍宝
益富彊 朱浮
与宠不相能浮数谮构之建武二年春诏
徵宠宠意浮卖已上疏愿与浮俱徵又与吴汉盖延等
书盛言浮枉状固求同徵帝 …… (第 28b 页)

朱浮
于蓟分兵徇广阳上谷右北平又自以与耿况俱
有重功而恩赏并薄数遣使要诱况况不受辄斩其使
秋帝使游击将军邓 (第 29a 页)
田宅徙邓访及家属于远郡郡县逼迫广宗及忠皆自
杀又徙封骘为罗侯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骘从弟河
南尹豹度辽 将军舞阳侯
遵将作大匠畅皆自杀唯广
德兄弟以母阎氏戚属得留京师大司农朱宠痛骘无
罪遇祸乃肉袒舆榇上疏追讼骘曰伏惟 …… (第 30b 页)
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
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
焉七年代 朱浮
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
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
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 (第 36b 页)
人也身长八尺气力壮猛虽武将然通经书多智略尤
晓边事有名北方初幽州牧 朱浮
辟为兵曹掾击彭宠
有功封广武侯十三年增茂邑更封修侯十五年坐断
兵马廪缣使军吏杀人免官削户邑定封参蘧乡 …… (第 52a 页)
王磐子石王莽从兄平阿侯仁之
子也莽败磐拥富赀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
有名江淮间后游京师与卫尉阴兴 大司空朱浮
齐王 (第 96b 页)
年以勤劳赐爵关内侯
迁尚书令拜大司农三岁迁司徒先是三公多见罪退
帝贤勤欲令以善自终乃因宴见从容戒之曰 朱浮

不忠于君下陵轹同列竟以中伤至今死生吉凶未可
知岂不惜哉人臣放逐受诛虽复追加赏赐赙祭不足
以偿不訾 …… (第 27a 页)

慎有召必至馀人虽不见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
受帝益重之明年代丁恭为少府二十二年复为光禄
勋顷之代 朱浮
为大司空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明年
薨帝亲自临丧送葬除子乔为郎又诏乔为丹水长 (第 43a 页)
  宋 迪 右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列传第二十一
 后汉
  樊宏(子倏准族/曾孙)阴识(弟/兴) 朱浮 
冯鲂 虞延 郑
  弘 周章 梁统(子竦元曾孙/商 孙冀)张纯(子/奋)曹褒 郑
  元 郑 …… (第 1a 页)
万田七百
馀顷舆马仆𨽻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彊大
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朱浮
(第 11b 页)
叔元
沛国萧人也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
偏将军从破邯郸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
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 …… (第 11b 页)
武阳侯
食三县浮少有才能颇欲励风迹收士心辟
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事及王莽时故吏
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 …… (第 12a 页)
以身免城降于宠尚书令侯霸奏浮败乱幽州
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帝不忍以浮
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 父城侯
后丰宠并自败帝以二
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
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浮因上疏曰 …… (第 15a 页)
夫事积久则吏自重吏安则人自静傅曰五年再闰
天道乃备夫以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其化况人道哉
帝善其奏七年转 太仆浮
又以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
选乃上书曰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爰自畿夏延
及四方是以博举明经唯贤是登学者精 …… (第 17a 页)
失礼求之于野臣浮幸得与讲图谶故敢越职帝然之
二十年代窦融为大司空二十二年坐卖弄国恩免二
十五年徙封 新息侯
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
能不忍加罪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显宗大怒赐 …… (第 17b 页)
婚嫁丧纪
礼仪多所正定帝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
见一日或至数四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
太仆朱浮
各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
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
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宗 …… (第 44a 页)
之恩帝从
之是时宗庙未备自元帝以上祭于洛阳高庙成帝以
下祠于长安高庙其南顿四世随所在而祭焉明年纯
朱浮
为太仆二十三年代杜林为大司空在位慕曹
参之迹务于无为选辟掾吏皆知名大儒明年上穿阳 (第 45a 页)
 琮为交趾刺史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

明帝永平九年令司𨽻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
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及尤不政理
者亦以闻
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下三公三公
遣掾吏按验然后黜退光武时用明察不复委任三府
而权归刺举之吏 朱浮
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不用旧
典信刺举之官黜鼎辅之任至于有所效奏便加退免
覆案不关三府罪谴不蒙澄察陛下以 (第 20b 页)
 蛇乎其中

光武中兴先访儒雅四方学士云会京师于是立五经
博士各以其法教授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
 十四博士谓易有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
 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太仆 朱浮
以国学
 既兴宜广博士之选乃上书曰夫太学礼义之官教
 化所兴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
 绝 (第 29a 页)
东平伯冉季诸城侯聊伯伯虔沭阳侯黄伯公孙龙枝
江侯彭衙伯秦冉 新息侯
少梁伯秦商鄄城侯武城伯
漆雕哆濮阳侯琅琊伯颜骄雷泽侯须句伯漆雕徒父
高苑侯北徵伯壤驷赤上邽侯清河伯林 (第 37b 页)
 居其中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四时裕祀高祖
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馀帝四时春以
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
年正月立亲庙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时
寇贼未夷方务征伐祀仪未设至十九年盗贼讨除戎
事差息于是五官中郎将张纯与 太仆朱浮
奏言礼为
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大宗谓/元帝)则降其私亲今禘 (第 27b 页)
勿修罢南陵云陵为县奏可
光武帝建武三年立亲庙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
陵节侯
十九年五官中郎将张纯与 太仆朱浮
奏言礼为人后
者则为之子既事太宗(太宗谓/元帝)则降其私亲今禘祫高
庙陈叙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 (第 7b 页)
  宰相封侯之制遂废
扶阳侯韩歆南阳人以大司徒封坐直言免自杀
栒邑侯宋宏京兆长安人建武二年为大司空封后徙
封宣平侯卒无子国除
节乡正侯赵熹南阳宛人建武二十七年拜太尉帝崩

受遗诏典丧礼封肃宗即位进为太傅录尚书事建初
五年薨子代嗣 直 淑无子国除
阳武侯 朱浮
沛国萧人以从光武定北边建武二年封 (第 21a 页)
舞阳侯
食三县后徙封 (第 21a 页)
父城侯
二十年为大司徒徙封 (第 21a 页)
新息侯
永平中坐单辞所告赐死
成义侯梁统安定乌氏人以武威太守与河西大将军
窦融等同归汉封后更封高山侯后定封陵 …… (第 21a 页)

武阳侯
窦宪章德皇后之兄和帝即位后临朝拜大将
军封食邑二万户后坐罪自杀
 郾侯笃 汝阳侯景 夏阳侯瑰皆宪弟同 (第 30b 页)
  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
光武建武元年正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帝是年六月方
即位时犹为更始三年 二年正月甲子朔在危八度

时世祖初兴天下贼乱未除虚危齐也贼张步拥兵据
齐上遣伏隆谕步许降旋复叛称王至五年中乃破
三年五月乙卯晦(潜潭巴曰乙卯食雷不行/雪杀草不长奸人入官)在柳十四
度柳河南也时世祖在雒阳赤眉降贼樊崇谋作乱其
七月发觉皆伏诛(古今注曰四年五月/乙卯晦日有食之) 六年九月丙
寅晦(潜潭巴曰丙寅食久旱多/有徵京房曰有小旱灾)史官不见郡以闻(夲纪/都尉)
(诩以/闻)在尾八度 (朱浮
上疏以郡县数代/群阳骚动所致见浮傅) 七年三月癸
亥晦(潜潭巴曰癸亥日食天人崩郑兴曰顷年/日食每多在 (第 21a 页)
悉上兵簿于莫府(贤曰莫大也/兵簿军士之)
(名帐上/时掌翻)请所付与不敢自私王益重之王以偏将军沛
朱浮
为大将军幽州牧使治蓟城铜马食尽夜遁萧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