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陈敬宗(贵池人/)  胡昌龄(歙县人/)
   程 善(婺源人/)  许 璿(贵池人/)
  洪武二十年丁卯科 (施显
等二十六人/)
   王士惟(溧水人/)  栾 凤(溧水人/)
   朱 胜(溧水人/)  沈 镛( (第 5a 页)
  钱钟义(无锡人/)
   华汝砺(无锡人/)  邹是训(无锡人/)
   吴 诏(无锡人/)   施显
(无锡人/)
   万言策(无锡人/)  杜时登(上海人/)
   秦嘉楫(上海人/)  俞文荣( (第 38a 页)
  李彖字材叔南城人躬行孝弟居山中于诸经无所不
说而尤用意于诗易著诗孟子讲义易统论(林志)

  曾颖茂字仲实渐之子官至吏部侍郎理家莅政慎密
严重凡台阁典故官曹科条邦计本末洞究纲纪绳
引珠贯密 施显
设刃游缕解有所操执不回不挠封 (第 23b 页)
 求其实以小善而遽进之以小过而遽戮之因历陈
 古昔所以教养任用之道言甚剀切不顾忌讳帝嘉
 之擢第二
二十一年三月廷试 施显
等九十七人赐任亨泰等进
士及第出身有差
二十四年三月廷试许观等三十一人仍赐观进士第
一馀及第出身有差 (第 24a 页)
 汝弼字惟良平湖人嘉靖进士官工科给事中以言

 事谪潜山县丞迁知太仓州调扬州府同知不赴隆
 庆中追赠布政司参政 施显
卿古今奇闻类记十卷
 显卿字纯甫无锡人嘉靖举人官新昌县知县
王世懋二酉委谈一卷
 世懋见史类
燃犀集 (第 4a 页)
 家居不少纵或谓曰君严自治邪逊曰吾读书求道

 矧已不治而能治人竟以讦直得罪死子复字从道
 宣德五年进士亦终监察御史复子曰敏石门训导
  施显
(第 7b 页)
孟微
常熟人洪武中乡试会试皆第一选庶
 吉士改前军都督府断事官又署北平按察司事坐
 累谪远州踰年乞留中自效 (第 7b 页)
张翼农田馀话二卷(吴人一称/长谷真逸)
秦礼畜德集一卷(临海/人) 施显
卿奇闻类记二卷
慎蒙山栖志一卷
范钦古今谚一卷
任环山海漫谈(长冶人苏松/兵备副使)
王会漫斋笔谈( (第 34a 页)
施显
等九十五人二十四年取黄观等三十二人二
十七年取彭德等一百人三十年取宋琮等三十八人
北士皆黜学士刘三吾 (第 4b 页)
  考会试
凡会试考试官礼部奏行内阁于大学士学士等官及

詹事府各坊司经局官内具名请奏钦命其同考官于
本院侍读等官及春坊司经局官与各衙门官相兼推
选收掌试卷官用制敕房官一员按国初科举第一场
问四书题一道五经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道诏诰章
表内科一道第三场策一道犹循元制也洪武四年会
试陜西河南山东江西湖广广之东西福建为行中书
者十一俊髦皆集而高句丽之士与焉以礼部尚书陶
凯与前侍讲学士潘廷坚为王司侍读学士詹同国子

司业宋濂吏部员外郎原本前贡士鲍恂为同考取中
式者俞友仁等一百二十人落第者惟八十人其后罢
之十八年复以科举取士始定今制以待诏朱善前典
籍聂铉为试官取中式者黄子澄等四百七十二人二
十一年取 施显
等九十五人二十四年取黄观等三十
二人二十七年取彭德等一百人三十年取宋琮等三
十八人北士皆黜学士刘三吾 (第 4a 页)
一恂妻叶氏潘宗安妻陆氏顾承斋妾马氏苏)
(楷妻王氏雷岱松妻刘氏陈辅庭妻周氏孙维中/妻萧氏田永丰妻戴氏 施显
宗妻吴氏陈廷咏妻)
(沈氏王御和妻汪氏史先渠妾林氏杨天爵妻胡/氏谢翰如妻杨氏费圣高妻鲁氏杨殿斌继妻高 (第 21a 页)
   蒲州盛事
蒲州杨襄毅公博以少师为吏部尚书其子舅王公崇
古以太子太保领宣大节杨公卒王公以少保拜兵部
尚书其甥张公四维入内阁加太子太保王公致仕张

公遂进少保至少傅少师三孤初各得其一后得二而
居同里闬又至亲为甚盛而奇
   吴中盛事
会元凡七人常熟 施显
太仓吴釴(即陆/釴也)长洲吴宽吴县
王鏊吴江赵宽常熟瞿景淳太仓王锡爵
状元凡六人吴县施槃长洲吴宽昆山 (第 18b 页)
考试官取中 施显
等廷试擢任亨泰第一命有司于襄
阳建状元坊以旌之亨泰甚被上宠任每召议手书襄
阳任而不名后自礼书谪御史不 (第 11b 页)
   (叙希佛劳绩又加一云骑尉卒其子赖泰袭职/时削去)
(恩诏所加之职承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现任佐领又/ 鼐格之孙瓜 施显
原任佐领曾孙布尔散原任)
   (副都统兼大理寺卿西汉原任骁骑校喀拜原/任护军校色勒原任步军校元孙隆 (第 7b 页)
    琅,晋江人也。事成功,年最少,知兵善战;自楼橹、旗帜、阵伍之法,皆琅启之。前在南澳,兵付苏茂代将,意回必复任;成功不与,遂请为僧。成功令再募兵,许授前锋镇。偶有亲丁曾德逃于成功营,琅擒治之,成功驰令勿杀,琅竟杀之;成功大怒,捕琅并逮其家口。琅乘间逸去,密渡安平,依郑芝豹;成功收其父大宣及其弟援剿左镇 施显,
杀之。
  五月,成功入南溪。
    成功自回厦门,申严纪律,军声大振。率众入漳之南溪,漳镇王邦俊 (第 9 页)
  成功虽遇主列爵,未尝豫兵事,意气容貌犹儒生也。既遭国难,谏父不听,且痛母死非命,慷慨激烈,谋起义兵。诣孔庙,焚所著儒服,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所用。谨谢儒服,庶先师昭鉴」。高揖而去。所善陈辉、张进、施琅、 施显
、陈霸、洪旭等愿从者九十馀人。乘二巨舰,断缆行,收兵南澳,得数千人,文移称「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 (第 22 页)
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庶先师昭鉴」!高揖而去。所善陈辉、张进、施琅、 施显
、陈霸、洪旭等愿从者九十馀人(郑成功传)。洪旭尝仕隆武为都督副将(明季文字)。乘二巨舰,断缆行,收兵 (第 28 页)
    琅,晋江人。其事赐姓也,年最少,知兵善战;自楼橹、阵伍、旗帜之法,皆琅启之。前在南澳兵付苏茂代将,意回日必复任。赐姓既不与,遂请为僧;赐姓令再募兵,许授前锋镇。偶有亲丁曾德逃于赐姓营,琅擒治之,赐姓驰令勿杀,琅竟杀之;赐姓大怒,捕琅并逮其家属。琅乘间逸去,密渡安平,依郑芝豹;赐姓收其父大宣并其弟援剿左镇 施显,
杀之。
  五月,大将军入南溪。
    赐姓自回厦门,申严纪律,军声大振。率众入漳之南溪,漳镇王邦 (第 9 页)
    施琅,晋江人;屡有战功,授左先锋镇。有标兵逃在国姓左右,琅擒之。国姓驰令勿杀,至已斩矣;大怒,系之,逮其家。琅乘间逃去,密渡安平依澄济伯;国姓收杀其父并其弟援剿左镇 施显。
琅归清,镇同安;累升水师提督、靖海将军。
  夏、五月,入漳州南溪。
    自回岛之后,申严纪律, (第 6 页)
  清镇守漳浦副将王起俸密赴军门纳款,谋泄,弃家由龟镇至铜山投见。赐姓授以都督同知,挂「统练将军」印,令管北标将。
  十月,赐姓舟进云霄港,由白塔登岸,分道并进。云霄港守将张国贵迎战,为左先锋部下副将 施显
败死。进军攻城,中军姚国泰拒守;城破,国泰身被重伤,获之,令医治送军前收用。遂进攻诏安,扎营龙峰、磁 (第 7 页)
  成功虽遇主列爵,实未尝一日典兵柄;意气状貌,犹书生也。既力谏不从,又痛母死非命,乃悲歌慷慨,谋起师。携所著儒巾、蓝衫,赴文庙哭焚之;四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惟先师昭鉴之』!高揖而去;祃旗族,声泪俱并。与所善陈辉、张进、施琅、 施显
、陈霸、洪旭等盟歃愿从者九十馀人,乘二巨舰断缆行,收兵南澳,得数千人,文称「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 (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