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武公立武公生共太子早死立公子咎为太子初惠
公有二子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十五年
王崩子午立是为 威烈王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或作二/十一年)王命晋大夫韩赵魏
为诸侯二十四年王崩子骄立是为安王(骄一/作龙 (第 38a 页)
 (介元/王子)哀王(去疾贞定王子在/位三月弟叔杀之)思王(叔贞定王子杀哀/王自立其少弟嵬)

 (杀/之)考王(嵬贞定王子既/杀思王遂自立)周桓公(贞定王子也考/王封之于河南) 威烈
 王(午考/王子)
安王(骄 (第 9b 页)
威烈/王
之子)烈王(喜安/王子)显王(扁安/王子)慎靓王(定/显)
 (王/子)赧王(延慎靓王之/子为秦所灭 (第 9b 页)
 伯禽立政之所始也
晋氏(晋大夏之墟也尧之所都平阳其国曰唐及叔虞/封于唐其子燮父嗣封改为晋以其地有晋水故)
(也今为晋州其地正名翼亦名绛而平阳者是其总名/至景公迁于新田谓新田为绛今绛州也而谓平阳为)
(故绛叔虞者武王第二子初邑姜方娠武王梦天谓之/曰余命而子虞与之唐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命曰)
(虞字子干成王立唐有乱周公灭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
(吾与之戏耳佚曰天子无戏言遂封于唐在河汾之东/地方百里至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号桓叔曲沃大)
(于翼是谓末大于本桓叔之孙武公灭翼以其宝器献/于周僖王王命武公为晋君献公始彊大文公伯诸侯)
(文公之后世为盟主至景公迁于新田晋始作六卿自/此政在私门韩赵魏盛彊烈公十九年 周威烈王
命三) (第 7b 页)

五年魏文侯初立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
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烈
公十九年 周威烈王
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二十七年 (第 33b 页)
 入三晋十五年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

 公子止是为烈公烈公十九年 周威烈王
赐赵韩魏
 皆命为诸侯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十七年
 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
  (第 15b 页)
其子孙
佐吏有以字少称屈者由此言之二字不必为褒一字
不必为贬若褒贬果在字数则是尧舜禹汤文武成康
不如 周威烈王
静慎王也齐桓晋文不如赵武灵魏安
釐秦庄襄楚孝烈也杜如晦王圭以下或成或明或懿
或宪不如萧瑀之贞褊也历考 (第 13b 页)
 取一高爵为定从之
八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
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
神封灵泽王
政和元年诏开封府应神祠不在祀典者毁之凡毁一

千三十八区仍禁军民擅立神祠
钦宗靖康元年诏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加号佑圣助顺
真武灵应真君三圣庙灵威公进封威成王灵佑公追
威烈王
灵显公追封威惠王
高宗绍兴十一年太常卿陈桷等言自来神祠加赐庙
额及封王公侯爵䓁给降敕告自有定式昨自渡 (第 29a 页)
三年一祭周桓王(葬河南渑/池县东北)灵王(葬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
景王(葬河南洛阳/县太仓中) 威烈王(葬河南城阳/城中西北隅)
汉元帝(渭陵在/京兆咸)
(阳/县)成帝(延陵在京/兆咸阳县)哀帝(义陵在京/兆咸阳县)平帝(康陵在 (第 30b 页)
 成王康王二冢宋乾德四年诏给守陵三户岁一享
桓王葬河南渑池县东北
灵王葬河南城西南桓亭西周山上
景王葬河南洛阳县太仓中 威烈王
葬河南洛阳城中西北隅
 以上四墓宋乾德四年诏州县常禁樵采 (第 3a 页)
  知公忠信有馀盖陋子长之爱奇也
  陈氏曰初光尝约战国至秦二世如左氏体为通
  志八卷以进英宗悦之遂命论次历代君臣事迹
  起 周威烈王
讫于五代目录仿史记年表年经国
  纬用刘羲叟长历气朔而撮新书精要散于其中
  考异参诸家异同正其谬误 …… (第 14b 页)
  著是书以绝二累其藁在晁说之以道家绍兴初
  谢克家任伯得而上之
累代历年二卷
  陈氏曰司马光撰即所谓历年图也治平初所进
  自 威烈王
至显德本为图五卷历代皆有论今本 …… (第 20b 页)
  而归之
资治通鉴外纪十卷

  晁氏曰皇朝刘恕撰司马公作通鉴托始于 周威
  烈王
命韩魏赵为诸侯下讫五代恕尝语光曷不
  起上古或尧舜光答以事包春秋不可又以经不
  可续不敢始于获麟 (第 22a 页)
子去疾立为哀王王叔袭杀之代立为思王
思王以庚子嗣立为其弟少隗所杀
考王名少隗以辛丑嗣立十六年乙卯崩 威烈王
名午考王子以丙辰嗣立二十四年己卯崩
安王名骄 (第 8a 页)
威烈王
子以庚辰嗣立二十六年乙巳崩
烈王名喜安王子以丙午嗣立七年壬子崩
显王名扁烈王弟以癸丑嗣立四十八年庚子 (第 8a 页)
  汉以后诸侯王仿此
穆王二子 共王繄扈 孝王辟方
厉王二子 宣王静 郑桓公友
幽王二子 平王宜臼 伯服
桓王二子 庄王佗 王子克
庄王二子 釐王胡齐 王子颓

惠王二子 襄王郑 甘昭公叔带
顷王二子 匡王班 定王瑜
景王四子 太子圣 悼王猛 敬王丐 王子朝
贞王三子 哀王去疾 思王叔 考王嵬
考王二子  威烈王午 
西周桓公揭
安王二子 烈王喜 显王扁
秦孝文王子二十馀人(吕不韦说子楚曰子之兄弟二/十馀人子居中不甚 …… (第 12a 页)
 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宫事非典则宜悉停断

炀帝三男萧皇后生元德太子昭齐王□萧嫔生赵王

唐高祖二十二子窦皇后生隐太子建成太宗皇帝卫
怀王元霸巢刺王元吉万贵妃生楚王智云莫嫔生荆
王元景孙嫔生汉王元昌尹德妃生丰王元亨张氏生 周王
元方郭倢伃生徐王元礼宇文昭仪生韩王元嘉
鲁王灵夔王才人生彭王元则张宝林生郑王元懿张
美人生霍王元轨杨 …… (第 32b 页)
 天禧四年闰十二月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平章事丁
 谓言臣与兼少保宾客至资善堂许皇太子不答拜
 诏不允
真宗六子郭皇后生 周王
元祐章懿李皇后生仁宗四
子早亡史不详其母氏
仁宗三子俞才人生褒王昉苗昭仪生豫王昕朱才人
生鄂王曦皆早 (第 40b 页)
   犬异
春秋左氏传襄公十七年十一月甲午宋国人逐狾狗
(狾狂也/征例反)狾狗入于华臣氏(华元/子)国人从之臣惧遂奔陈
先是臣兄阅为宋卿阅卒臣使贼杀阅家宰遂就其妻

宋平公闻之曰臣不唯其宗室是暴大乱宗国之政遂
逐之左师向戌曰大臣不顺国之耻也不如盖之(谓掩/覆其)
(事/也)公乃止华臣亢暴失义内不自安故犬祸至以奔亡
威烈王
二十七年乙亥五月晋有三大犬率众犬数万
聚于绛杀一犬于东方一犬于西方
汉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师古曰祓者 (第 7a 页)
  又各执私见以相争我

圣祖仁皇帝睿断精详即取陈仁锡刋夲
亲加评定因群言之淆乱悉举而釐正之又金履祥病刘
   恕通鉴外纪嗜博而好奇乃蒐采经传起帝尧迄
    周威烈王
作通鉴前编又括全书纲领撰为举要
   复冠之以外纪一编陈仁锡改题通鉴纲目前编
   与纲目合刋以补朱 (第 5a 页)
    (后稷之后封于邰及夏衰稷子不窟窜于西/戎至十二代孙太王避狄迁岐至孙文王受)
    (命武王克商而有天下自武王至平王凡十/三世自平王至 威烈王
又十八世自 (第 1b 页)
威烈王)
    (
至赧王又五世张守节曰因太王居周原国/号曰周地理志云右扶风美阳县岐山西北)
    (中水乡周太王所邑 …… (第 1b 页)
    (雅翻窟竹律/翻雍于用翻)

   威烈王(名午考王之子谥法猛以刚果曰威有功/安民曰烈沈约曰诸复谥有谥人无谥法)
二十三年(上距春秋获麟七十八年距左传赵襄子/惎智伯事七十一年惎毒也音安冀翻)
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 (第 2a 页)
虔为诸侯(此温公书法所由始/也魏之先毕公高后)
(与周同姓其苗裔曰毕万始封于魏至魏舒始为晋正/卿三世至斯赵之先造父后至叔带始自周适晋至赵)
(夙始封于耿至赵盾始为晋正卿六世至籍韩之先出/于周武王至韩武子事晋封于韩原至韩厥为晋正卿)
(六世至虔三家者世为晋大夫于周则陪臣也周室既/衰晋主夏盟以尊王室故命之为伯三卿窃晋之权暴)
(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 威烈王
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通鉴始)
(于此其所以/谨名分欤) …… (第 2a 页)
曰武布/义行刚曰景六国表威)
(烈王二年魏文侯斯元年十八年韩景侯虔元年盖其/在国僣爵已久不敢以通王室 威烈王
遂因而命之识) (第 18b 页)
  (谨按仙都志赵侯庙乃后汉赵炳也今正一宗坛/给赵侯禁气箓即此所谓赵侯禁师者是宋元丰)
  (七年封灵顺显佑广惠 威烈王
据此玄坛神当属/赵炳府志所云赵朗字公明羽士讹传似未可信) (第 3b 页)
  匡俗字子孝(豫章记作匡续一名匡裕字君平)一曰子希师老𣆀得久

视之道结茅虎溪脩炼七百年定王问太史伯阳神
仙之在世者伯阳举五岳诸仙以对先生其一也因
召之不应又二百年 威烈王
以安车迎之使未至先
二日白日轻举使者至惟得其草庐焉人因呼为匡
山又曰匡阜(浔阳记)兄弟七人皆有道术汉 (第 10b 页)
  年也
陈桱通鉴续编二十四卷
 桱字子经奉化人流寓长洲官至翰林学士
  (臣/)等谨案桱以司马光通鉴朱子纲目并终于五
  代其 周威烈王
以上虽有金履祥前编而亦断自
  陶唐因著此书首述盘古至高辛氏为一卷次
  摭契丹在唐及五代时事为一卷 (第 16b 页)
 因国人逐之莒子奔鲁齐人纳郊公(事在敬王元年/自是微不复见)

 后四世楚灭之(莒自兹舆期受封/二十三传而灭)
(乙/卯)十有五年王崩太子午立(是为 威/烈王)
河南公封其少子于巩(巩故城在今河/南府巩县西南)
 河南桓公卒子威公代威公卒子惠公代乃自封其
 少 (第 3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九
威烈王(纲目于王年下分注七国纪年今惟建国初立/则附注其有名可考者书某君某元年其史本)
(无名者书/某君元年)
(戊/寅)
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是为/文侯)赵籍(献子浣之子/是为烈侯)
韩虔(武子启章之/子是为景侯)为诸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