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通政使杨维垣疏请重定钦案,吏部尚书张捷又奏请表章三案诸臣。于是刘廷元、吕纯如、王德完、黄克赞、王永光、杨所修、章光岳、徐大化、范济世各予谥荫、祭葬;徐杨先、刘廷宣、许鼎臣、岳骏声、徐卿伯、姜麟各赠官,与祭葬;王绍徽、徐兆魁、乔应甲、陆澄源各复原官。而唐世济、 水佳胤
、杨兆升、吴孔嘉、郎如闇、周昌晋、袁洪勋、徐复扬、陈以瑞等先后起用。
  杨维垣又请重颁「三朝要典」 (第 98 页)
  通政使杨维垣疏请重定钦案,吏部尚书张捷又奏请表章三案诸臣。于是刘廷元、吕纯如、王德完、黄克缵、王永光、杨所修、章光岳、徐大化、范济世,各予谥荫祭葬。徐扬先、刘廷宣、许鼎臣、岳骏声、徐卿伯、姜麟,各赠官、予祭葬。王绍徽、徐北魁、乔应甲、陆澄原,各复原官。而唐世济、 水佳胤
、杨兆升、吴孔嘉、郭如闇、周昌晋、袁洪勋、徐复扬、陈以瑞等,先后起用。维垣又请重颁三朝要典,言张差疯 …… (第 78 页)
庙中经死。二十三日,中书舍人龚廷祥投秦淮河中死。其死不知日者:中书舍人陈爊及子举人陈伯俞、户部主事吴 佳胤。
死不知名者,投秦淮河中冯小珰、百川桥下乞儿也。小珰以色幸,卒以身殉。乞儿题诗桥上,有云:『三百年来养 (第 94 页)
  圣明建中立极,首定逆案,严于斧钺,炳若日星。不意党逆之徒,敢于护法,巧为援引,如田惟嘉、张捷、唐世济、袁弘勋、应喜臣,乘间窃发,翻铁案者,不一而足也。今又有原任通政使升刑部侍郎章光岳其人者,于珰燄正炽之日,以狼籍监司,夤缘卿寺,已足为生平附逆之明證矣。乃任通政,首疏倡言,谓逆案中有枉者,请令逆党辨疏,容其封进,下部院公议。赖圣明洞察奸状,奉有钦定逆案,谕旨甚明,何得妄希陈辨,即著一概驳回。而光岳抗旨朦胧,仍将吕纯如、吴弘业之辨疏,公然封进。又有 水佳胤
者,疏请吏部,将逆案中人之不平者,一一明告。我皇上亦奉有逆案颁谕甚明,何得阴借启事,明滋辨窦。则 (第 89 页)
佳胤
之倒身翻案者,非光岳之教猱升木乎?诛其心,正犯蔑旨欺君之罪;按之法,当从巧言乱政之科。臣以为今日荐逆 (第 89 页)
  二十九(壬午),马士英殉管绍宁之私,请更铸各衙门印,去「南京」字;其旧印悉令缴入。进都督赵民怀太子太保,荫子世锦衣百户。陆朗、吴希哲为户、工科左。刘孔昭请益操江书役俸粮。吴希哲奏都城五方杂处,假宗、冒戚、伪勋、奸弁横行不道,虐民戾商;有旨严编。
  三十(癸未),起熊化太仆少卿、 水佳胤
尚宝司丞,皆添注。僧大悲伏诛。李向中 (第 36 页)
  先是,甲申十二月二十二日(丙子),张捷抄出杨维垣所题,言:『韩爌之再相也,

举国皆推之,独臣不肯附和。己巳东变,有一非爌所召者乎!只造一本不公之「逆案」,阮大铖及臣皆不附杨、左而人;乞皇上重复审定!有刘廷元、徐绍言、霍维华、吕纯如、徐大化、贾继春、徐扬先、岳骏声雪之而恤之,周昌晋、徐复阳、虞廷陛、郭如闇、李寓庸、陈以瑞、曹谷雪之而用之;王永光、唐世济、章光岳、许鼎臣、杨兆升、袁宏勋、徐卿伯、 水佳胤
发愤此案者,亦宜恤之』!
  乙酉正月二十日(甲辰),编修吴孔嘉言:『「三朝要典」须备列当日奏议,以 …… (第 174 页)
  四月初五日,吏部尚书张捷奏请表章附郑戚诸臣;允之。于是刘廷元、吕纯如、王德完、黄克缵、王永光、杨所修、章光岳、徐大化、范济世各予谥荫、祭葬,徐扬先、刘廷宣、许鼎臣、岳骏声、徐卿伯、姜麟各赠官、予祭葬,王绍徽、徐兆魁、乔应甲、陆澄原各复原官;而唐世济、 水佳胤
、杨兆升、吴孔嘉、郭如闇、周昌晋、袁宏勋、徐扬、陈以瑞等先后起用。
  初七日,御史袁宏勋请究追「三 (第 175 页)
 下部恤死事御史魏景琦。
  起御史林翥为临海道。
  起用逆案周昌晋、陈尔翼、徐复阳、逆党袁弘勋、 水佳胤。


(第 68 页)
    乾学,天启时以程策忤魏珰,削夺;谥竟寝。  复原任给事中虞廷陛、御史周昌晋等原官──从通政使杨维垣言也。
    科臣虞廷陛、郭如开、杨兆升、台臣周昌晋、陈以瑞、徐复阳、曹谷、袁弘勋皆复原官。惟 水佳胤
以御史例转,候京卿缺用;原任吏部主事李寓庸候服阕,起任岩剧。寓庸以贪,今屡挂弹〔章〕,故吏部尚书张捷 (第 170 页)
游移其辞,不别也。内惟兆升、 佳胤
与弘勋非「逆案」,廷陛、昌晋各案中「閒住」,馀皆「为民」。时各已故。
  复原任给事中罗志儒、丁允□ (第 170 页)
    初,维经署大理寺,刑部以伪防御使武愫招送押,初未解审也。次日,疏上,维经疏救之。至是,国弼言:『愫受伪命、伪印、伪牌票,何务何疑!维经救愫疏中已自吐未审,何以悬断无死法!且一则曰「可乎」、再则曰「可乎」,把持要挟,直辨其不可也』。又谓:『防御使印,当问甘受与否;淫奔之女已出奔矣,又何问其甘淫与否?执法之官,甘心庇逆;乞同愫逮讯』。命看议。

  起升广东佥事 水佳胤
尚宝司司丞。
     (第 216 页)
佳胤
以讼「逆案」连察,故御史也(?)。  更铸各衙门印,去「南京」二字。
  加赵怀民太子太保,荫一子世 (第 216 页)
  裁九江兵额饷六万。 阮大铖与袁继咸不协,因疏裁江楚兵饷;左良玉由此举兵。
    吏科林有本疏讦雷演祚不忠,宜早付一决。
    起升来方炜、陈洪谧、熊化俱太仆寺少卿, 水佳胤
尚宝丞。 (第 49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