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法制類
時令類
目錄類
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
道五百馀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湍一/作溲)不可漕
宣帝五凤中大司农 中丞耿寿昌
以善为算能商功利
得幸于上奏言故事岁漕关东榖四百万斛以给京师
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榖 …… (第 2a 页)
官尝自渔海鱼不出后复予民鱼乃出夫阴阳之感物
𩔖相应万事尽然今 寿昌
欲近籴漕关内之榖筑仓治
船费直二万万馀(万万/亿也)有动众之功恐生旱气民被其
(第 2b 页)
寿昌
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诚未足任宜
且如故
后魏大武帝延和七年薄骨律镇将刁雍上表曰奉诏
高平安定统 (第 2b 页)

至广庶务至繁国用军须所费浩瀚国家诸州每有灾
沴必尽蠲其租臣等时举利权朝廷虑以侵民皆柅而
不行纵使 耿寿昌
桑弘羊复生亦所不逮臣等材力驽
下惟尽心簿领终不足上裨圣理上曰卿等清而不通
专守绳墨终不能为国家度长絜 (第 13b 页)
然绩状勿与知州州县官流外出
身者非有履行殊常不拟县令庶分流品用劝士民又三
司掌钱刀笼天下货财古之李悝 耿寿昌
刘晏第五琦之 (第 14b 页)
四年春正月广陵王胥有罪自杀匈奴单于称臣遣弟
谷蠡(上音鹿/下音犁)王入侍以边塞亡寇减戍卒什二大司农 中丞耿寿昌
奏设常平仓以给北边省转漕赐爵关内
侯夏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遣使者问民所疾苦复
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 (第 67a 页)
(秦曰治粟内史丞有二人汉为大司农丞二人或谓/之 中丞耿寿昌
为大司农中丞奏讫设常平仓给北)
(边省转漕又桑弘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诸计会事平帝/又置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 …… (第 32a 页)
常平署(汉宣帝时 耿寿昌
请于边郡皆筑仓榖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常平之名)
(起于此也后汉明帝置常满仓晋又曰常平 (第 35b 页)
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馀里道果便近而水多
湍石不可漕孝宣即位百姓安土岁数丰稔榖石五钱
农人少利时 耿寿昌
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上五
凤中奏言故事岁漕关东榖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 …… (第 20b 页)
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榖足可以
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天子从其计御史大夫
萧望之奏言 寿昌
欲近籴漕关内之榖筑仓理船费直
二万万馀有动众之功恐生旱气人被其灾 (第 21a 页)
寿昌
习于
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诚未足任宜且如故帝不
听漕事果便魏齐王正始四年司马懿使邓艾行陈项
以东至 …… (第 21a 页)
  杂税
汉高帝十一年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
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孝武元光六年
冬初算商车太初四年冬行回中徙弘农都尉治武关
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孝昭元凤六年令郡国无敛
今年马口钱(往时有马口出敛今/省之所谓租六畜)宣帝时 耿寿昌
奏请
增海租三倍天子从其计御史大夫萧望之奏言故御
史属徐宫家在东莱言往年加海租鱼不出长老皆言 …… (第 40b 页)
当宜行帝不从
其后用度益奢
  平籴(常平/) (义仓/)
汉宣帝时数岁丰穰榖石至五钱农人少利大司农
丞耿寿昌
请令边郡皆筑仓以榖贱时增其价而籴以
利农榖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人便之上乃下诏 (第 44b 页)
寿昌
爵关内侯元帝即位罢之后汉明帝永平五年
作常平仓晋武帝欲平一江表时榖贱而布帛贵帝欲
立平籴法用布帛市榖 (第 45a 页)
起邑成帝起初陵数年后乐霸
陵曲亭南更营之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光以
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及大司农 中丞耿寿昌
(第 63b 页)
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如遂
蒙恩得复其位必称臣服从此德之盛也上从其议后
竟遣兵护辅呼韩邪单于定其国是时 大司农耿寿昌

奏设常平仓上善之望之非 (第 8a 页)
寿昌
丞相丙吉年老上重
焉望之又奏言百姓困乏盗贼未止二千石多材下不
任职三公非其人则三光为之不明今首岁日月 (第 8b 页)
郡为守褒赏
反在已前心内不服河南界中又有蝗虫府丞狐义出
行蝗还见延年延年曰此蝗岂凤凰食邪义又道司农 中丞耿寿昌
为常平仓利百姓延年曰丞相御史不知
为也当避位 (第 17b 页)
寿昌
安得权此后左冯翊缺上欲徵延 (第 17b 页)
天之术南北极持其两端其天与星宿斜而
回转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灭汉武时洛下闳鲜于妄
人始经营量度之宣帝时 耿寿昌
始铸铜为象宋钱乐
又铸铜作浑天仪衡长八尺孔径一寸玑径八尺圆周
二丈五尺强转而望之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 (第 96b 页)
  仓廪之实
人者邦之本也衣食者人之所由生也古者圣人在上
而下不冻馁者非家衣而户食之盖能为之开衣食之
源均财用之节也方今仓廪虚而农夫困布帛贱而女
工劳以愚所窥粗知其本何者夫天之数无常故岁一

丰必一俭也衣食之生有限故物有盈即有缩也古人
知其必然也故敦俭啬以足衣务储蓄以足食是以尧
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野无青草人无菜色者无
他故盖勤俭储积之所致耳故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
元龟也当今将欲开美利利天下以厚生生烝人返贞
观之升平复开元之富寿莫先乎实仓廪均丰凶则
寿昌
之常平得其要矣今若升闻率循旧制上自京邑
下及郡县谨豆区以出纳督官吏以监临岁丰则贵籴 (第 47b 页)
  也以今计之才八百三十万贯耳不足以当𣙜货
  务盛时一岁之入盖汉时钱极重而币轻谷价甚
  贱时至斛五钱 (耿寿昌
以谷贱伤农建/常平之议其年斛五钱)故嘉言是
  时外戚赀千万者少正使有千万亦是今一万贯
  中下户皆 (第 12b 页)
  缗盖一事辄有一事之益后世厉民之政一行则
  与国俱弊无可哀救虽复县官百方措置徒为烦
  扰而于民间无分毫之益可叹也夫
宣帝五凤中大司农 中丞耿寿昌
白增海租三倍天子
从其计御史大夫萧望之言故御史属徐宫家在东莱
言往年加海租鱼不出长老皆言武帝时县官尝 (第 4b 页)
自渔
海鱼不出后复与民鱼乃出夫阴阳之感物𩔖相应万

事尽然 寿昌
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未足任
宜如故上不听
元帝元凤元年令郡国无敛今年马口钱(往时有马口/出敛钱 (第 5a 页)
  患乃仁者之用心若诿曰国家不取必为兼并者

  所取遂敛而不复散而资以富国误矣
汉五凤中岁数丰穰榖至石五钱农人少利大司农
丞耿寿昌
奏言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
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
京师可省关中漕卒过半 …… (第 5b 页)
 钱既放散而百姓又困竭但使闾胥里长于收督之
 际有乞取之资此可以谓之善计乎且常平仓者乃
 三代圣王之遗法非独李悝 耿寿昌
能为之也谷贱
 不伤农谷贵不伤民民赖其食而官收其利法之善
 者无过于此比来所以隳废者由官吏不得其人非 (第 37b 页)
  取之无艺亦由河渠疏利致之有道也

昭帝元凤二年诏曰前年减漕三百万石
三年诏曰民被水灾颇匮于食其止四年勿漕
孝宣即位岁数丰穰 耿寿昌
五凤中奏言故事岁漕关
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
河东上党太原等郡谷多足供京师可以省 (第 4b 页)
关东漕卒
过半天子从其计御史大夫萧望之奏言 寿昌
欲近籴
漕关内之谷筑仓理船费直二万万馀(万万/亿也)有动众之
功恐生旱气人被其灾 (第 4b 页)
寿昌
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 (第 4b 页)
  其宜于今者大抵天下事虽古今不同可行之法
  古人皆施用得遍了今但则举而措之而已今所
  论荒政如平籴之政条目尤须讲求自李悝平籴
  至 汉耿寿昌
为常平仓元帝以后或废或罢到宋
  朝遂为定制仁宗之世韩魏公请罢鬻没官之田
  募人承佃为广惠仓散与鳏 (第 24b 页)
  后大桡𨽻首容成算子商高常仆鬼臾区巫咸九

  人封公史苏卜徒父卜偃梓贞卜楚邱史赵史墨
  裨灶荣方甘德石申鲜于妄人 耿寿昌
夏侯胜京
  房翼奉李寻张衡周兴单飏樊英郭璞何承天宋
  景业萧吉临孝恭张恭张曾元王朴二十八人封
  (第 16a 页)

之事领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署各有/令丞)
丞秦曰理粟内史丞有二人汉为大司农丞亦二人或
谓之中丞 (耿寿昌
为大司农中丞奏设常平仓给北边/省转漕又桑弘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诸计会) …… (第 17a 页)
库藏钱/布帛杂䌽)右藏署令二
(掌铜铁毛角玩弄之物金玉珠/宝香画彩色诸方贡献杂物)
常平署汉宣帝时 耿寿昌
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
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常平之名起于此
也后汉明帝置常满仓晋又曰常平仓自 (第 27a 页)
  司局愈多官吏益众而事愈不治今日之弊正在
  按察之官不一也臣故著提刑废置约束之详以
  备朝廷采择
  提举
汉耿寿昌
常平之任也自卫李悝制平籴之法汉人 (第 33b 页)
也余按通)
(鉴据班纪而书此事又/参考匈奴传以明其异)以边塞亡寇(亡古无/字通)减戍卒什
二 大司农 中丞耿寿昌
奏言岁数丰穰榖贱农人少
(时谷石五钱所谓榖贱伤农/者也数所角翻少诗沼翻)故事岁漕关东榖四百
万斛以 (第 14a 页)
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
太原郡榖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上从其计 寿昌
又白令边郡皆筑仓以榖贱增其贾而籴榖贵时 …… (第 14a 页)
减贾而粜(贾读/曰价)名曰常平仓(常平仓/始此)民便之上乃下诏
寿昌
爵关内侯 夏四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杨恽
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以财自娱其友人安定太守西
河孙会宗与恽书谏戒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