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陈汶辉” 相关资源

別史類
地理類
正史類
     胤(子士和/妻于氏)陆梦龙(贺奇勋石崇德费彦芳张允登郭/景嵩郭应响寇从义李宁王国玺)尹梦鳌
(赵士宽/何燮)孙士美 赵跻昌庞瑜张绍登 曹文诏(贺人龙王/希韩侯良)
(柱陈于玉/艾万年)朱国相(万文英六人武/职四十一人)孟兆祥(妻何氏子章/明明妻王氏)


       陈汶辉 
贝琼 钱唐 青文胜 王朴 郎礼(妻◍/氏)
        吴印 冯坚 周敬心 叶伯巨 郑士利 韩郁 (第 83b 页)
上由乡贡仕至工部尚书
 论曰 陈汶辉
辞于始而卒就辟乃以迂滞投金水桥以
 死而或谓静诚逃死非真辞爵论亦过矣夫以故元遗
 经果能逃死而又不膺 (第 5a 页)
罪惟录列传卷之十三上
 諌议诸臣列传
   陈汶辉
(第 18a 页)
陈汶辉
(第 18a 页)
耿光
福建诏安人父君献元末举明经为县训
(第 18a 页)
汶辉
攻儒术兼通武略尝与赵子贞柳舜举游说燕越
之间六七年奉书东济谕降贼首又与刘伯复余叔绅登
临衡湘久之归隐 (第 18a 页)
于越上既渡江秦元之等交荐之不应
报元之飞龙在天书再荐复不起继而相国达遣使撽之
亦不至洪武初始以经明行修应诏时称八闽元士条论
十事词气英爽授礼科给事中按视吴淞还奏请除食物
征税母袭元旧又言自古文武并用所以靖祸乱绥太平

未闻有缙绅缁流杂居同事而可以相济也伏愿自腹心
以至耳目启沃喉舌之司皆处以德行文章之彦上目以
为迂 汶辉
因自劾求归不许改大理寺丞复上疏曰臣伏
睹十二月大理寮属所评张廉使李知府䓁件奉有内旨
不敢准理张廉察山 …… (第 18b 页)
使知府非一考六年可至必叠
课积资以淂㐲惟念淂贤之难少加爱惜转本寺少卿李
善长之狱复上书力争善是卒上思 汶辉
疏召入赐宴与侍
臣即景赋诗名黄花宴仍以鞅马赐归他日率三子入谢 …… (第 18b 页)
上问闽中果物 汶辉
误对称俺给事劾 (第 19a 页)
汶辉
傲无礼坚谢
乞休不许顷之山东副使张甲不奉敕谕鞭笞内戚上欲
处以大辟 (第 19a 页)
汶辉
力争封还内旨上怒遣御前指挥牵 (第 19a 页)
汶辉
赴刑部行金水桥投水死上闻而悼之坐指挥不敕死制
文谕癸时年九十馀矣著有南皋集
 论曰汶辉结卢南皋邃天文 (第 19a 页)
本/府训导讲说经籍为诸生法著草涧集六卷子宜)
(衡承乐中举贤良春同为教授/俱笃学好修郡人称三胡先生) 陈汶辉(字耿光诏/安人洪武)
(初荐授礼科给事中帝颇好释氏教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有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相济也帝)
(不听汶辉累官大理少卿数言得失/年九十馀最后忤旨投金水桥下死)
刘宗道(名驷/以字)
(行龙溪人洪武中以秀才被徵对策第一举德行/特异复居首拜都御史诏求直言上格君心泽 (第 33b 页)
讲说经籍为诸生法著草涧集六卷子宜)
(衡承乐中举贤良春同为教授/俱笃学好修郡人称三胡先生)陈汶辉(字 耿光
诏/安人洪武)
(初荐授礼科给事中帝颇好释氏教 (第 33b 页)
汶辉
疏言古/帝王以来未有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相济也帝)
(不听 (第 33b 页)
汶辉
累官大理少卿数言得失/年九十馀最后忤旨投金水桥下死)刘宗道(名驷/以字)
(行龙溪人洪武中以秀才被徵 (第 33b 页)

○钱唐((程徐))韩宜可((周观政 欧阳韶))萧岐((门克新))冯坚 茹太素((曾秉正))李仕鲁 ((陈汶辉)
)叶伯巨 郑士利((方徵))周敬心 王朴

钱唐,字惟明,象山人。博学敦行。洪武元年,举明经。对策称 ……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 给事中陈汶辉
相继争之。 汶辉
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憸夫乃益以谗 ……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陈汶辉,
字耿光,诏安人。以荐授礼科给事中,累官至大理寺少卿。数言得失,皆切直。最后忤旨,惧罪,投金水桥下死。仕鲁与 汶辉
死数岁,帝渐知诸僧所为多不法,有诏清理释道二教云。

叶伯巨,字居升,宁海人。通经术。以国子生授平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