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静之莭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
甚上敬纳其言
东汉光武为大司马时引兵东北拔广阿披舆地图指
示 邓禹 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
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
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 (第 6a 页)
甚上敬纳其言
东汉光武为大司马时引兵东北拔广阿披舆地图指
示 邓禹 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
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
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 (第 6a 页)
汉光武即位初大司马吴汉请封皇子不许重奏连
岁建武十五年三月乃诏群臣议大司空窦融固始侯
李通胶东侯贾复 高密侯邓禹 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
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建国夹辅王
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故诗云大启 (第 8b 页)
岁建武十五年三月乃诏群臣议大司空窦融固始侯
李通胶东侯贾复 高密侯邓禹 等奏议曰古者封建诸
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建国夹辅王
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故诗云大启 (第 8b 页)
年正月乃徙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
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后汉光武为萧王时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守者而难
其人问于 邓禹 禹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
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谓曰昔高祖留
萧何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当 (第 24b 页)
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后汉光武为萧王时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守者而难
其人问于 邓禹 禹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
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谓曰昔高祖留
萧何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当 (第 24b 页)
食不恤民物世祖初入河北冯异等劝之曰当行人所
不能为遂务理冤狱节俭饮食动遵法度故北州歌叹
声布四远于是 邓禹 自南阳追之吴汉寇恂未识世祖
遥闻德行遂以权计举渔阳上谷突骑迎于广阿其馀
望风慕德者邳肜耿纯刘植之徒至 (第 19a 页)
不能为遂务理冤狱节俭饮食动遵法度故北州歌叹
声布四远于是 邓禹 自南阳追之吴汉寇恂未识世祖
遥闻德行遂以权计举渔阳上谷突骑迎于广阿其馀
望风慕德者邳肜耿纯刘植之徒至 (第 19a 页)
至而豫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
东汉光武时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
未安光武难其守问于 邓禹 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
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 …… (第 6a 页)
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他兵
勿令北度而已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 大司徒邓
禹 不能定乃遣冯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
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
延岑之酷元元涂 …… (第 6b 页)
敌非谓弯弧击剑蒙轮拔棘
矜匹夫之勇决一旦之命也历代将帅多出儒者臣不
敢援引三代请以炎汉之后言之光武有 邓禹 先主有
诸葛亮西晋有羊祜杜预东晋有祖逖谢玄苻坚则有
王猛后魏有崔浩梁则有谢艾隋则有高颎至于唐室
儒将 (第 46a 页)
东汉光武时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
未安光武难其守问于 邓禹 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
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 …… (第 6a 页)
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他兵
勿令北度而已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 大司徒邓
禹 不能定乃遣冯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
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
延岑之酷元元涂 …… (第 6b 页)
敌非谓弯弧击剑蒙轮拔棘
矜匹夫之勇决一旦之命也历代将帅多出儒者臣不
敢援引三代请以炎汉之后言之光武有 邓禹 先主有
诸葛亮西晋有羊祜杜预东晋有祖逖谢玄苻坚则有
王猛后魏有崔浩梁则有谢艾隋则有高颎至于唐室
儒将 (第 46a 页)
宪(陈/众)彭宠 卢芳 隗嚣(王/遵)公孙述
卷第一百五
李通 王常 邓晨 来歙(曾孙/历) 邓禹(禹孙康/ 禹子)
(训兄训子骘宠/骘 弘 朱) 寇恂(曾孙/荣)冯异 岑彭(元孙/熙)贾
复(子/宗)吴汉 盖延 陈俊 臧宫
卷第一百六
(第 62b 页)
卷第一百五
李通 王常 邓晨 来歙(曾孙/历) 邓禹(禹孙康/ 禹子)
(训兄训子骘宠/骘 弘 朱) 寇恂(曾孙/荣)冯异 岑彭(元孙/熙)贾
复(子/宗)吴汉 盖延 陈俊 臧宫
卷第一百六
(第 62b 页)
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 邓禹
为育所破亡
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
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拔广 …… (第 8a 页)
肜青犊十馀万众在射犬光武进击大
破之众皆散走使吴汉岑彭袭杀谢躬于邺青犊赤眉
贼入函谷关攻更始光武乃遣 邓禹 率六裨将引兵而
西以乘更始赤眉之乱时更始使大司马朱鲔舞阴王
李轶等屯洛阳光武亦令冯异守孟津以拒之 …… (第 9b 页)
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于是建元为建武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是月赤眉立
刘盆子为天子甲子 前将军邓禹 击更始定国公王匡
于安邑大破之斩其将刘均秋七月辛未 (第 12b 页)
前将军邓
禹
为大司徒丁丑以野王令王梁为大司空壬午以大
将军吴汉为大司马偏将军景丹为骠骑大将军大将
军耿弇为建威大 …… (第 12b 页)
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
色尚赤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寇掠关中 大
司徒邓禹 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真
定王杨临邑侯让谋反遣前将军耿纯诛之二月己酉
幸修武大司空王梁免壬 …… (第 14b 页)
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铜马青犊尤来馀贼共立孙登
为天子于上郡登将乐元杀登以其众五万馀人降遣
偏将军冯异代 邓禹 伐赤眉使太中大夫伏隆持节安
辑青徐二州招张步降之十二月戊午诏曰惟宗室列
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 …… (第 16a 页)
谷旅生麻菽尤盛野蚕成茧被于山阜
人收其利焉
三年春正月甲子以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杜茂
为骠骑大将军 大司徒邓禹 及冯异与赤眉战于回溪
禹异败绩征虏将军祭遵破蛮中斩张满辛巳立皇考
南顿君已上四庙壬午大赦天下闰月乙巳 (第 16b 页)
大司徒邓
禹 免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馀众南向宜阳帝
自将征之己亥幸宜阳甲辰亲勒六军大陈戎马大司 …… (第 16b 页)
将张成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二月壬子幸怀壬申至自
怀遣 右将军邓禹 率二将军与延岑战于武当破之夏
四月丁巳幸邺己巳进幸临平遣大司马吴汉击五校
贼于箕山大破之五月进幸元氏 …… (第 18b 页)
侯通胶东侯复 高密侯禹 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
诸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建国夹辅
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故诗 …… (第 30a 页)
十三年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帝生而
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
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
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
后曰皇太后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于原陵有司奏上
尊庙曰世祖夏四月丙辰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
老孝悌力田人三级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
子及流人无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粟
人十斛其施刑及郡国徒在中元元年四月己卯赦前
所犯而后捕系者悉免其刑又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
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中二千石下至黄
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以 高密侯禹 为太傅东平
王苍为骠骑将军封太尉憙为节乡侯司徒䜣为安乡
侯司空鲂为杨邑侯秋九月烧当羌寇陇西败郡兵于 …… (第 43b 页)
永平元年春正月帝率公卿已下朝于原陵如元会仪
夏五月 太傅邓禹 薨戊寅东海王彊薨遣司空冯鲂持
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銮辂龙旗六月乙卯葬东海恭
王秋七月捕虏将军马武等与烧 (第 44b 页)
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
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拔广 …… (第 8a 页)
肜青犊十馀万众在射犬光武进击大
破之众皆散走使吴汉岑彭袭杀谢躬于邺青犊赤眉
贼入函谷关攻更始光武乃遣 邓禹 率六裨将引兵而
西以乘更始赤眉之乱时更始使大司马朱鲔舞阴王
李轶等屯洛阳光武亦令冯异守孟津以拒之 …… (第 9b 页)
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于是建元为建武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是月赤眉立
刘盆子为天子甲子 前将军邓禹 击更始定国公王匡
于安邑大破之斩其将刘均秋七月辛未 (第 12b 页)
前将军邓
禹
将军吴汉为大司马偏将军景丹为骠骑大将军大将
军耿弇为建威大 …… (第 12b 页)
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
色尚赤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寇掠关中 大
司徒邓禹 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真
定王杨临邑侯让谋反遣前将军耿纯诛之二月己酉
幸修武大司空王梁免壬 …… (第 14b 页)
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铜马青犊尤来馀贼共立孙登
为天子于上郡登将乐元杀登以其众五万馀人降遣
偏将军冯异代 邓禹 伐赤眉使太中大夫伏隆持节安
辑青徐二州招张步降之十二月戊午诏曰惟宗室列
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 …… (第 16a 页)
谷旅生麻菽尤盛野蚕成茧被于山阜
人收其利焉
三年春正月甲子以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杜茂
为骠骑大将军 大司徒邓禹 及冯异与赤眉战于回溪
禹异败绩征虏将军祭遵破蛮中斩张满辛巳立皇考
南顿君已上四庙壬午大赦天下闰月乙巳 (第 16b 页)
大司徒邓
禹 免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馀众南向宜阳帝
自将征之己亥幸宜阳甲辰亲勒六军大陈戎马大司 …… (第 16b 页)
将张成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二月壬子幸怀壬申至自
怀遣 右将军邓禹 率二将军与延岑战于武当破之夏
四月丁巳幸邺己巳进幸临平遣大司马吴汉击五校
贼于箕山大破之五月进幸元氏 …… (第 18b 页)
侯通胶东侯复 高密侯禹 太常登等奏议曰古者封建
诸侯以藩屏京师周封八百同姓诸姬并为建国夹辅
王室尊事天子享国永长为后世法故诗 …… (第 30a 页)
十三年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帝生而
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
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
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
后曰皇太后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于原陵有司奏上
尊庙曰世祖夏四月丙辰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
老孝悌力田人三级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
子及流人无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粟
人十斛其施刑及郡国徒在中元元年四月己卯赦前
所犯而后捕系者悉免其刑又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
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中二千石下至黄
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以 高密侯禹 为太傅东平
王苍为骠骑将军封太尉憙为节乡侯司徒䜣为安乡
侯司空鲂为杨邑侯秋九月烧当羌寇陇西败郡兵于 …… (第 43b 页)
永平元年春正月帝率公卿已下朝于原陵如元会仪
夏五月 太傅邓禹 薨戊寅东海王彊薨遣司空冯鲂持
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銮辂龙旗六月乙卯葬东海恭
王秋七月捕虏将军马武等与烧 (第 44b 页)
海王高欢薨二月己卯白虹贯日庚辰东魏司徒侯
景求以河南十三州内属壬午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
王大行台承制如 邓禹 故事丁亥耕籍田三月庚子幸
同泰寺设无遮大会上释法服服法衣行清净大舍名
曰羯磨以五明殿为房设素木床葛帐 (第 45a 页)
景求以河南十三州内属壬午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
王大行台承制如 邓禹 故事丁亥耕籍田三月庚子幸
同泰寺设无遮大会上释法服服法衣行清净大舍名
曰羯磨以五明殿为房设素木床葛帐 (第 45a 页)
显宗十一女
皇女姬永平二年封获嘉长公主适阳邑侯将作大匠
冯柱
皇女奴三年封平阳公主适大鸿胪冯顺
皇女迎三年封隆虑公主适牟平侯耿袭
皇女次二年封平氏公主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适 高密侯 邓乾
皇女小姬十二年封平皋公主适昌安侯侍中邓蕃
皇女仲十七年封浚仪公主适軮侯黄门侍郎王度
皇女惠十七 (第 101b 页)
皇女姬永平二年封获嘉长公主适阳邑侯将作大匠
冯柱
皇女奴三年封平阳公主适大鸿胪冯顺
皇女迎三年封隆虑公主适牟平侯耿袭
皇女次二年封平氏公主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适 高密侯 邓乾
皇女小姬十二年封平皋公主适昌安侯侍中邓蕃
皇女仲十七年封浚仪公主适軮侯黄门侍郎王度
皇女惠十七 (第 101b 页)
七物
太傅(古官周成王时毕公为太傅汉高后元年初置太/傅金印紫绶初用王陵后省八年复置后省哀帝)
(元寿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平帝以孔光为之后汉有/太傅上公一人掌以善道无常职光武以卓茂为之薨)
(省明帝又以 邓禹 为之其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薨则省桓帝践阼初加元服不复置傅但令太)
(尉胡广司徒赵戒领尚书事 (第 5b 页)
太傅(古官周成王时毕公为太傅汉高后元年初置太/傅金印紫绶初用王陵后省八年复置后省哀帝)
(元寿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平帝以孔光为之后汉有/太傅上公一人掌以善道无常职光武以卓茂为之薨)
(省明帝又以 邓禹 为之其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薨则省桓帝践阼初加元服不复置傅但令太)
(尉胡广司徒赵戒领尚书事 (第 5b 页)
行台省总序
行台亦曰行台省自魏晋有之昔魏末晋文帝讨诸葛
诞散骑常侍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等以
行台从至晋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
随是也及后魏谓之尚书大行台别置官属(后魏道武/帝置中山)
(行台以秦王仪为尚书令以镇之孝文永熙三年/以宇文泰为大行台以苏绰为行台度支尚书)北齐
行台兼统民事自辛术始焉(武定八年辛术为东南道/行台东徐州刺史郭志杀)
(郡守文宣闻之敕术曰江淮初附百姓难向京师留卿/为行台亦欲理边民冤枉监治牧守自今以后所统十)
(馀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则先启听报以下/先治后表齐代行台兼总民事自术始也)其官置令
仆射其尚书丞郎皆随时权制(江左无行台唯梁末以/侯景为河南王大行台)
(承制如 邓/禹 故事)隋谓之行台省有尚书令仆射(左右/任置)各一人 (第 20a 页)
行台亦曰行台省自魏晋有之昔魏末晋文帝讨诸葛
诞散骑常侍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等以
行台从至晋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
随是也及后魏谓之尚书大行台别置官属(后魏道武/帝置中山)
(行台以秦王仪为尚书令以镇之孝文永熙三年/以宇文泰为大行台以苏绰为行台度支尚书)北齐
行台兼统民事自辛术始焉(武定八年辛术为东南道/行台东徐州刺史郭志杀)
(郡守文宣闻之敕术曰江淮初附百姓难向京师留卿/为行台亦欲理边民冤枉监治牧守自今以后所统十)
(馀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则先启听报以下/先治后表齐代行台兼总民事自术始也)其官置令
仆射其尚书丞郎皆随时权制(江左无行台唯梁末以/侯景为河南王大行台)
(承制如 邓/禹 故事)隋谓之行台省有尚书令仆射(左右/任置)各一人 (第 20a 页)
皆有唐唯王府有之馀则无矣)
经学博士(汉郡国皆有文学掾后汉光武问功臣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 邓禹 曰臣)
(少尝学问可充郡文学历代多阙隋潘徽为州博士唐/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多寒门) (第 34a 页)
经学博士(汉郡国皆有文学掾后汉光武问功臣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 邓禹 曰臣)
(少尝学问可充郡文学历代多阙隋潘徽为州博士唐/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多寒门) (第 34a 页)
特进
汉制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钦异者赐位特进位在三
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
如将军是也后汉皇后父兄率为特进侯朝会位次三
公(隋志曰特进旧位从公光武以 邓禹 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进引见之称无定官之实也)而窦
笃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自二汉及魏晋以为
加 (第 3a 页)
汉制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钦异者赐位特进位在三
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
如将军是也后汉皇后父兄率为特进侯朝会位次三
公(隋志曰特进旧位从公光武以 邓禹 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进引见之称无定官之实也)而窦
笃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自二汉及魏晋以为
加 (第 3a 页)
不解衣内外众事皆专决施行十六年进位
大将军领司徒义康素无学术待文义者甚薄袁淑常
诣义康义康问其年答曰 邓仲华 拜衮之岁义康曰身
不识也淑又曰陆机入洛之年义康曰身不读书君无
为作才语见向其浅陋若此既闇于大体自谓兄 (第 21a 页)
大将军领司徒义康素无学术待文义者甚薄袁淑常
诣义康义康问其年答曰 邓仲华 拜衮之岁义康曰身
不识也淑又曰陆机入洛之年义康曰身不读书君无
为作才语见向其浅陋若此既闇于大体自谓兄 (第 21a 页)
千馀人三月遣李
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蓩音莫/老反)松等大败弃军走
死者三万馀人时王匡张卬守河东为 邓禹 所破还奔 …… (第 6b 页)
兵攻公自灭之道也于是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于
郊下因令缢杀之刘恭夜往收藏其尸光武闻而伤焉
诏 大司徒邓禹 葬之于霸陵有三子求歆鲤明年夏求
兄弟与母东诣洛阳帝封求为襄邑侯奉更始祀歆为
榖孰侯鲤为寿光侯求后徙封 …… (第 9a 页)
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媱秽 大司徒邓禹 时在长安
遣兵击之于郁夷反为所败禹乃出之云阳九月赤眉
复入长安止桂宫时汉中贼延岑出散关屯杜陵逢安
将 (第 15b 页)
十馀万人击之 邓禹 以逢安精兵在外惟盆子与羸
弱居城中乃自往攻之会谢禄救至夜战槁街中禹兵
败走延岑及更始将军李宝合兵数万 …… (第 15b 页)
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明年正月 邓禹 自
河北度击赤眉于湖禹复败走赤眉遂出关南向征西
大将军冯异破之于崤底帝闻乃自将幸宜阳盛兵以
邀其走路 …… (第 16b 页)
襄人行巡阿阳人王捷长陵人王元为大将军杜陵金
丹之属为宾客由此名震西州闻于山东建武二年 大
司徒邓禹 西击赤眉屯云阳禹裨将冯愔引兵叛禹西
向天水嚣逆击破之于高平尽获辎重于是禹承制遣
使持节命嚣为西州大将 (第 38b 页)
军得专制凉州朔方事及赤
眉去长安欲西上陇嚣遣将军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
之于乌氏泾阳间嚣既有功于汉又受 邓禹 爵署其腹
心议者多劝通使京师三年嚣乃上书诣阙光武素闻 (第 38b 页)
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蓩音莫/老反)松等大败弃军走
死者三万馀人时王匡张卬守河东为 邓禹 所破还奔 …… (第 6b 页)
兵攻公自灭之道也于是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于
郊下因令缢杀之刘恭夜往收藏其尸光武闻而伤焉
诏 大司徒邓禹 葬之于霸陵有三子求歆鲤明年夏求
兄弟与母东诣洛阳帝封求为襄邑侯奉更始祀歆为
榖孰侯鲤为寿光侯求后徙封 …… (第 9a 页)
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媱秽 大司徒邓禹 时在长安
遣兵击之于郁夷反为所败禹乃出之云阳九月赤眉
复入长安止桂宫时汉中贼延岑出散关屯杜陵逢安
将 (第 15b 页)
十馀万人击之 邓禹 以逢安精兵在外惟盆子与羸
弱居城中乃自往攻之会谢禄救至夜战槁街中禹兵
败走延岑及更始将军李宝合兵数万 …… (第 15b 页)
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明年正月 邓禹 自
河北度击赤眉于湖禹复败走赤眉遂出关南向征西
大将军冯异破之于崤底帝闻乃自将幸宜阳盛兵以
邀其走路 …… (第 16b 页)
襄人行巡阿阳人王捷长陵人王元为大将军杜陵金
丹之属为宾客由此名震西州闻于山东建武二年 大
司徒邓禹 西击赤眉屯云阳禹裨将冯愔引兵叛禹西
向天水嚣逆击破之于高平尽获辎重于是禹承制遣
使持节命嚣为西州大将 (第 38b 页)
军得专制凉州朔方事及赤
眉去长安欲西上陇嚣遣将军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
之于乌氏泾阳间嚣既有功于汉又受 邓禹 爵署其腹
心议者多劝通使京师三年嚣乃上书诣阙光武素闻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