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胡香山(如皋人/) 潘 果(无锡人/)
陶正中(无锡人/) 蒋汾功(武进人/)
邹士随(无锡人/) 唐景 佳(本姓黄/娄县人)
邱振鹭(武进人/) 周 琬(江都人/)
陈祖范(常熟人/) 周 (第 51a 页)
陶正中(无锡人/) 蒋汾功(武进人/)
邹士随(无锡人/) 唐景 佳(本姓黄/娄县人)
邱振鹭(武进人/) 周 琬(江都人/)
陈祖范(常熟人/) 周 (第 51a 页)
程 垍(崇善人通判) 傅 京(马平人新城知县)
王 渊(马平人教谕) 王 楷(马平人知县)
唐 景(象州人桂阳知县) 覃 致(融县人县志作政)
薛致中(宜山人教谕) 冯 俊(宜山人见进士)
邓 (第 43a 页)
王 渊(马平人教谕) 王 楷(马平人知县)
唐 景(象州人桂阳知县) 覃 致(融县人县志作政)
薛致中(宜山人教谕) 冯 俊(宜山人见进士)
邓 (第 43a 页)
(隐明初守之后以旷绝内徙至是保喇与小王子并/玛拉噶等先后继至掳中国人为向道抄掠延绥无)
(虚时/矣)质实(三受降城 唐景 隆二年筑东受降城在今/归化城西黄河东岸中受降城在今卫特)
(喇旗西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卫喇特旗西北 (第 5a 页)
(虚时/矣)质实(三受降城 唐景 隆二年筑东受降城在今/归化城西黄河东岸中受降城在今卫特)
(喇旗西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卫喇特旗西北 (第 5a 页)
︹唐︺慧忠(诸暨冉氏子得去曹溪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馀年道行升闻肃宗以师礼迎)
(居千福寺大历十年冬示寂/本朝/雍正十二年加封真宝大澄禅师)天然(初习儒/业将举)
(进士第道遇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天然悟即谒/马大师大师曰我子天然遇留即止后振锡南阳)
(见山峦叠出方四顾之顷一老人云此大留二留/三留之山也师遂栖止之 唐景 庆中示寂宝历初)
(谥知通/禅师)︹宋︺景知常(邓州人少从赵毡袄学道颜如/丹渥太宗知其名召至俄辞去) (第 36b 页)
(居千福寺大历十年冬示寂/本朝/雍正十二年加封真宝大澄禅师)天然(初习儒/业将举)
(进士第道遇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天然悟即谒/马大师大师曰我子天然遇留即止后振锡南阳)
(见山峦叠出方四顾之顷一老人云此大留二留/三留之山也师遂栖止之 唐景 庆中示寂宝历初)
(谥知通/禅师)︹宋︺景知常(邓州人少从赵毡袄学道颜如/丹渥太宗知其名召至俄辞去) (第 36b 页)
湖(在慈溪县东南十里旧有小塘潴水唐贞元十/年刺史任侗劝民修筑计十七顷四十馀亩溉)
(田六千馀亩中有小屿筑塘以通往来湖遂分为/东西中多鱼及莼菱民资以为利宋嘉祐间主簿)
(成立增堤/置碶后废)杜湖(在慈溪县北五十里旧淤塞唐刺/史任侗复浚筑之广二千七百馀)
(亩相连者为白洋湖广一千七百馀亩 唐景 隆中/馀姚令张辟疆修筑鸣鹤一乡方四十里不通江)
(湖惟资二湖以灌溉宋庆元初主簿/周常筑塘修碶为利甚溥 (第 66a 页)
(田六千馀亩中有小屿筑塘以通往来湖遂分为/东西中多鱼及莼菱民资以为利宋嘉祐间主簿)
(成立增堤/置碶后废)杜湖(在慈溪县北五十里旧淤塞唐刺/史任侗复浚筑之广二千七百馀)
(亩相连者为白洋湖广一千七百馀亩 唐景 隆中/馀姚令张辟疆修筑鸣鹤一乡方四十里不通江)
(湖惟资二湖以灌溉宋庆元初主簿/周常筑塘修碶为利甚溥 (第 66a 页)
柱山(在中江县西南元和志在元武县西南四十/里一名覆船山寰宇记覆船山旧名泊山高)
(五里十道录云尧遭洪水维舟泊此覆于树下因/名舆地纪胜天霸山险峻冠绝众峰又覆船山在)
(县/风/西南三/起甚至/十里山有风穴人往视则/折木发屋天霸即天柱也)铜官山(在中/江县)
(西/历/南接/代采/简州及金堂县界元和志/铸寰宇记铜官山在铜山/铜山县有铜山/县西南五十八)
(里/丈/长二里/高出众/李膺记/峰邓通/云五城县西南有铜官山阔八/卓王孙冶铸之所也 唐景 隆二)
(年采铜利害使/水县竞铜官坑/侍御史奏称梓州元武县简州金/按两县图经其铜官坑合属元武)
(县 (第 64b 页)
(五里十道录云尧遭洪水维舟泊此覆于树下因/名舆地纪胜天霸山险峻冠绝众峰又覆船山在)
(县/风/西南三/起甚至/十里山有风穴人往视则/折木发屋天霸即天柱也)铜官山(在中/江县)
(西/历/南接/代采/简州及金堂县界元和志/铸寰宇记铜官山在铜山/铜山县有铜山/县西南五十八)
(里/丈/长二里/高出众/李膺记/峰邓通/云五城县西南有铜官山阔八/卓王孙冶铸之所也 唐景 隆二)
(年采铜利害使/水县竞铜官坑/侍御史奏称梓州元武县简州金/按两县图经其铜官坑合属元武)
(县 (第 64b 页)
︹堤堰︺回涛堤(在临桂县东唐书地理志桂林东南有/回涛堤以捍桂水贞元十四年筑寰宇)
(记在城东南十五步桂江西岸其水南流经桂岭/去州二百馀里水势极高唐贞元十四年刺史王)
(拱筑堤长五百五/十四步以捍水势)龙眼堰(在兴安县东又辛家堰/在县南皆灵渠之水分)
(引溉/田处)南北二堰(皆在灵川县北三里堰潞江水溉/田二千馀顷又有莲花塘在县南)
(黄花塘在县西北/皆潴水溉田处)东石渠(在阳朔县东狮子山下/石崖天成有两瓮深数)
(丈积水/澄泓)灵陂(有二一在临桂县东北二十里 唐景/ 隆中桂州都督王晙堰漓水溉田处)
(宋乾道中经略李浩开营田再筑淳熙中经略詹/仪之重修久废一在阳朔县西北 (第 2a 页)
(记在城东南十五步桂江西岸其水南流经桂岭/去州二百馀里水势极高唐贞元十四年刺史王)
(拱筑堤长五百五/十四步以捍水势)龙眼堰(在兴安县东又辛家堰/在县南皆灵渠之水分)
(引溉/田处)南北二堰(皆在灵川县北三里堰潞江水溉/田二千馀顷又有莲花塘在县南)
(黄花塘在县西北/皆潴水溉田处)东石渠(在阳朔县东狮子山下/石崖天成有两瓮深数)
(丈积水/澄泓)灵陂(有二一在临桂县东北二十里 唐景/ 隆中桂州都督王晙堰漓水溉田处)
(宋乾道中经略李浩开营田再筑淳熙中经略詹/仪之重修久废一在阳朔县西北 (第 2a 页)
。是月,免云南旱伤等州县税粮。赈怀宁等县水灾。
冬十月乙丑,命派孙家鼐、荣庆、陆润庠、张英麟、 唐景 崇、宝熙、朱益籓进讲经史及国朝掌故。永定河合龙。戊辰,皇太后圣寿节,停筵宴。壬申,见日使林权助等于勤
冬十月乙丑,命派孙家鼐、荣庆、陆润庠、张英麟、 唐景 崇、宝熙、朱益籓进讲经史及国朝掌故。永定河合龙。戊辰,皇太后圣寿节,停筵宴。壬申,见日使林权助等于勤
敷陈。」丁卯,命熙彦、乔树栴、刘廷琛、吴士鉴、周自齐、劳乃宣、赵炳麟、谭学衡与荣庆、陆润庠、张英麟、 唐景
崇、宝熙、朱益藩分日进讲。讲义令孙家鼐、张之洞核定。庚午,宪政编查馆上统计表式。甲戌,申鸦片烟禁。丙 ……厅、桦甸县宣统元年逋赋。甲午,联豫奏拉里僧俗暨工布番兵投诚归化。丙申,葛宝华卒,调荣庆为礼部尚书,以 唐景
崇为学部尚书。己亥,予故湖北提督夏毓秀优恤。癸卯,宪政编查馆上行政纲目。筹办海军大臣奏各司名目职掌。 ……为内阁总理大臣,大学士那桐、徐世昌俱为协理大臣。以梁敦彦为外务大臣,善耆为民政大臣,载泽为度支大臣, 唐景
崇为学务大臣,荫昌为陆军大臣,载洵为海军大臣,绍昌为司法大臣,溥伦为农工商大臣,盛宣怀为邮传大臣,寿 ……锡光、沈云沛、诚勋、清锐、朱祖谋俱充弼德院顾问大臣,国务大臣奕劻、那桐、徐世昌、梁敦彦、善耆、载泽、 唐景
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盛宣怀、寿耆及宗人府宗令世铎、总管内务府大臣奎俊、继禄俱兼任弼德院顾问大 ……理大臣,命为弼德院院长。那桐、徐世昌罢内阁协理大臣,及荣庆并为弼德院顾问大臣。罢善耆、邹嘉来、载泽、 唐景
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唐绍仪、寿耆国务大臣,俱解部务。载涛罢军咨大臣,以荫昌为之。起魏光焘为湖 ……,以锡良为热河都统。庚寅,袁世凯举国务大臣。诏命梁敦彦为外务大臣,赵秉钧为民政大臣,严修为度支大臣, 唐景
崇为学务大臣,王士珍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沈家本为司法大臣,张謇为农工商大臣,杨士琦为邮传大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
孙家鼐张百熙 唐景 崇于式枚沈家本
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光 ……、紫禁城骑马。后历礼部、户部、邮传部尚书,政务、学务、编纂官制诸大臣。卒,赠太子少保,谥文达。 唐景 崇,字春卿,广西灌阳人。父懋功,举人,有学行。景崇,同治十年进士,授编修。由侍读四迁至内阁学士。光绪
列传二百三十
孙家鼐张百熙 唐景 崇于式枚沈家本
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光 ……、紫禁城骑马。后历礼部、户部、邮传部尚书,政务、学务、编纂官制诸大臣。卒,赠太子少保,谥文达。 唐景 崇,字春卿,广西灌阳人。父懋功,举人,有学行。景崇,同治十年进士,授编修。由侍读四迁至内阁学士。光绪
六月二十三日,中国舰队与日本战于丰岛.八月十八日,战大东沟,败绩,海疆戒严.台湾悬海外,为东南洋屏蔽,朝命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广东南澳总兵刘永福率师渡守.巡抚邵友濂调南洋南琛、威靖两兵轮至台.七月,永福率广勇两营至,增募六营成八营,仍称黑旗.八月,岐珍统所部十营至.兵稍集,乃令提督张兆连率十三营守基隆,以扼社寮、顶石角、小基隆台;道员林朝栋统十营守狮球岭,筦狮球岭台;提督李本清统所部七营守沪尾.本清本驻中路新竹、知府朱上泮本驻沪尾,至是移上泮守中路.本清又与藩司 唐景
松交恶,本清求去;乃以提督綦高会守沪尾.未几,复以提督廖得胜易高会.匝月间,沪尾凡三易将.又改令上泮 …… (第 243 页)
闻北洋诸将败溃入边,凤凰、九连诸城相继不守,虑兵祸将及,大惧(让台记).
调邵友濂署湖南巡抚,以 唐景 松署福建台湾巡抚.景松既署台抚,调刑部主事俞明震(事在甲午十一月)、副将陈季同(事在乙未二月)先后 …… (第 243 页)
台湾凤山县旗后南岸台火药失慎(以上东华录).
唐景 松令副将黄义德、督弁吴国华挈银二十万两内渡,至广东募勇.义德粤人,国华本粤洋盗;知县唐镜沅介诸景松, (第 244 页)
闻北洋诸将败溃入边,凤凰、九连诸城相继不守,虑兵祸将及,大惧(让台记).
调邵友濂署湖南巡抚,以 唐景 松署福建台湾巡抚.景松既署台抚,调刑部主事俞明震(事在甲午十一月)、副将陈季同(事在乙未二月)先后 …… (第 243 页)
台湾凤山县旗后南岸台火药失慎(以上东华录).
唐景 松令副将黄义德、督弁吴国华挈银二十万两内渡,至广东募勇.义德粤人,国华本粤洋盗;知县唐镜沅介诸景松, (第 244 页)
都司郑有勤抽带隘勇五百名;均由后至大甲会援.该两军因疠疫之后,病勇过多;而台南各军远在埤南,台湾道 唐景
崧禀请添募士勇一营.臣复电商闽、浙督臣杨昌浚、卞宝第,由闽派拨福宁镇总兵曹志忠所部四营,乘轮来台助剿 (第 879 页)
周长庚字辛仲,闽县人.同治壬戌举于乡,为台湾彰化县学教谕.知县王某以贪墨激变,乱民拥诸生某为首,啸聚攻城;某,长庚门下士也,城中人推长庚出抚.以肩舆缒城下,半道,飞弹贯其舆.长庚毅然径往其窟宅陈祸福,众大悟,愿就款;已而官兵至,遂投械降.王某诬长庚通贼,告诸巡抚刘铭传,将执而戮之. 唐景
崇方为布政使,驰牒趣长庚赴会试;舟甫行,追骑已及岸上,遂变姓入都.寻卒.有周教谕诗一卷(铁笛亭琐记) (第 36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