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军砀汉王西过梁地至虞谓群臣曰谁能为我说九江
王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谒者
随何
请使何至九江说布背楚归汉会楚使亦至布犹
豫未决何劫布杀楚使而起兵项羽使龙且击布而身
攻下邑五月汉王屯 …… (第 22a 页)
有食之 随何
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伐
之布败走十二月与 (第 23b 页)
随何
閒行归汉汉王分之兵与俱
收兵至成皋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郦食其谋
挠楚权请立六国后可以树党汉王曰善 (第 23b 页)
所与者独布又多其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汉王
与楚大战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谓左右曰如彼等者
无足与计天下事者 谒者随何
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
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使之发兵背楚留项王于齐数
月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 (第 60a 页)
随何
曰臣请使之乃与二十
人俱使淮南至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 (第 60a 页)
随何
因说太宰
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彊以汉为弱此臣之所为使 …… (第 60a 页)
得见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邪
使何等二十人伏斧锧淮南市以明背汉而与楚也太
宰乃言之王王见之 随何
曰汉王使使臣敬进书大王
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淮南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
(第 60b 页)
随何
曰大王与楚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必以
楚为彊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以为士卒先
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 …… (第 60b 页)
汉王敬使使臣进愚计硕大王之留意也淮南王曰请
奉命阴许叛楚与汉未敢泄楚使者在方急责布发兵 随何
直入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楚
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搆独可遂杀楚使毋使归而
疾走汉并力布曰如 …… (第 62a 页)
教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项声
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数月龙且攻淮南破布
军布欲引兵走汉恐项王击之故间行与 随何
俱归汉
至汉王方踞床洗而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 …… (第 62a 页)
布使人之九江得数县五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
司马周殷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垓下项籍
死上置酒对众折 随何
曰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哉何
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至齐也陛下𤼵步卒 …… (第 62b 页)
淮南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于步卒数
万骑五千也然陛下谓何曰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
也上曰吾方图子之功乃以 随何
为护军中尉布遂剖
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焉六年
朝陈七年朝雒阳九年朝长安十一年高后诛淮 (第 63a 页)
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
两人可急使而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
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乃遣 随何
说九江
王布而使人连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韩信将兵击之因
举燕代齐赵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良多病未尝特
将兵 (第 17a 页)
  狄梁公赞          范仲淹
天地闭孰与辟焉日月蚀孰与廓焉大厦仆孰将起焉
神器坠孰将举焉岩岩乎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欤
公讳仁杰字怀英太原人也又系之曰商有三仁弗救
其灭汉有四皓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
心不 随何
力可回我公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鶱
溯大川而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
不可动孰为乎方二朝感 (第 30b 页)
自立至败凡九月(后汉以耳/为赵王)
九江 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羽立布为九江
王都六汉三年十一月使 谒者随何
说布叛楚间行归
汉楚收九江兵杀布妻子自立至归汉凡一年零十月
衡山 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羽立 (第 14b 页)
(古曰今宋州虞城县宋白曰古虞国舜/禅禹封其子商均于虞少康奔虞即此)谓左右曰如彼
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 谒者随何
进曰不审陛下所谓
(姓谱随姓随侯之后又云杜伯之玄孙会为/晋大夫食采于随曰随武子后因以为姓)汉王曰孰 (第 28a 页)
能为我使九江令之发兵倍楚(倍蒲/妹翻)留项王数月我之
取天下可以百全 随何
曰臣请使之汉王使与二十人
俱 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
弱未傅者(傅读曰附孟康曰古者二 (第 28a 页)
角翻)张耳韩信
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甲戍晦(月尽/为晦)
有食之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 随何
至九江九江
太宰主之(此太宰非周官之太宰汉奉常属官有太宰师/古曰具食之官信使入国必使人为之主时布) …… (第 5b 页)
(使太宰/主何也)三日不得见 随何
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
楚为彊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说输芮翻下/同使疏吏翻)使何
得见言之而是大王 …… (第 6a 页)
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二十
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倍与背同/蒲妹翻)
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 随何
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
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
事之 (第 6a 页)
随何
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
(乡读曰/向下同)必以楚为彊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 …… (第 6a 页)
楚使者在九江舍傅舍
(传舍客舍也前客舍之而去后客复来/舍之传相受也故谓之传舍传直恋翻)方急责布发兵 随何
直入坐楚使者上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
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师古曰构结/也言背楚之) (第 7b 页)
门范隆曰吾常耻随陆无
武绛灌无文随陆遇高帝而不能建封侯之业绛灌遇
文帝而不能兴庠序之教岂不惜哉(随陆 随何
陆贾绛/灌绛侯周勃灌将)
(军/婴)于是兼学武事及长(长知/两翻)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姿貌
魁伟为任子在 (第 28b 页)
一等为中护军)
(此职事官之掌禁兵者非如唐初所置勋级所谓上护/军护军也宋白曰德宗以梁洋扈从之功举西汉 谒者)
(随何
下淮南功拜为中尉/事故命神策监军为中尉)初上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
处节度使罢镇者(兴元元年置六统军事见 (第 13b 页)
丹徒郡道
过彭泽谒公之祠而述焉又系之云商有三仁弗救其
灭汉有四皓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
随何
力可回我心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骞溯
大川以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不
可动孰为乎方一朝感 (第 43b 页)
汉所
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之击汉王
自下邑徙军砀遂至虞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
天下事 谒者随何
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为我
使九江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
(第 17b 页)
随何
曰臣请使之汉王使与二十人俱 五月汉
王至荥阳诸败 …… (第 17b 页)
王赵汉王许之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张耳韩信往来
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十一月 随何
至九江
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 (第 23a 页)
随何
说太宰曰王之不见
何必以楚为彊以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
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三 (第 23a 页)
十人
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
王王见之 随何
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
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 (第 23a 页)
随何
曰大王 …… (第 23a 页)
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
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奉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楚使
者在九江舍传舍方急责布发兵 随何
直入坐楚使者
上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 (第 24b 页)
 之诸侯见汉败复背汉与楚(殷王邛死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楚陈馀闻张耳)
 (诈死亦背汉魏王豹请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津反为楚)
汉王遣 随何(随氏随侯之/后以国为氏)
使九江
 初项王击齐徵兵九江黥布称疾遣将将数千人往
 汉入彭城布又不佐楚项王由是怨之至是汉王西
 过 …… (第 17a 页)
 两人可急使而汉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捐之
 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王谓左右曰孰能为我使九江
 令之发兵背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
 谒者 随何
请使与二十人俱
汉王至荥阳(注见/前)
 汉王收集散卒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音附/著也)
 (未 …… (第 17b 页)
 定赵地

是月甲戌晦日食
十一月癸卯晦日食 随何
以九江王布归汉
  (第 21b 页)
随何
至九江说黥布归汉(何谓布曰大王与楚同为/诸侯而北乡臣事之者必)
 (以楚为强可托国也夫楚虽强背盟约而 (第 21b 页)
 事书之(如曰南越王称/臣奉贡之类)
○非正统曰某降于某○或随事书之(如卫服属三晋/听命于秦韩称)
 (藩于秦王陵以兵属 汉随/何
以九江王归汉之类)
凡贡献正统曰某遣使入贡或云献某物
○非正统曰某遣使贡献于某或曰献某物(如赵使蔺 (第 35a 页)
 (忿耳非义兵也及董公献言汉王大临然后项羽弑/君之罪无所容于天地之间而天下归于汉王可坐)
 (而策矣故 随何
陈此义而下九江郦生陈此义而下/全齐于是楚人背无所倚右断其臂虽欲不亡不可)
 (得/矣)集览(新城三老 …… (第 48b 页)
  (籍尚逋诛遽乃饮酒高会谓之何哉故书伐书入/而不书讨则汉之名义索然已尽然后籍得以破)
  (汉军而太公吕后皆为/所虏岂不深可惜哉)
汉王遣 随何
使九江
 (初项羽击齐徵兵九江黥布称疾遣将将数千人往/及汉入彭城布又不佐楚羽由是怨之至是汉王西) …… (第 51a 页)
 (人可急使而汉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王谓左右曰孰能为我使九江令)
 (倍楚留项王数月我取天下可/以百全谒者 随何
请使王遣之)集览(捐之此三人捐/委也音余专反)
  书法(凡使称名不辱命也非是书使而已终纲目/使称名 (第 51a 页)
者三十二 汉随何
刘敬陆贾张骞苏) …… (第 51a 页)
  (自是而后凡日食当晦朔者即以晦朔书其/非晦朔者即以月书此固纲目之凡例也)
○十二月随何以九江王布归汉
  (随何
至九江说黥布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布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何)
 (曰大王与楚俱为 …… (第 56a 页)
 (权道/也)正误(帐御食饮今按帐御谓/帷帐及凡服御之具也)
  书法(书以何归功何也布未决归而何能以之汉/得布而有天下之势成矣是故九江之归汉)
  (未决而 随何
能以之则 (第 56b 页)
随何
以陶侃以赴难未/勇而温峤能以之则书温峤以晋成帝咸和三年) (第 56b 页)
 (乎何德度之不弘也晋主然/之会豹卒以渊代为左部帅)集览(渊豹之子渊字元/海匈奴左贤王豹)
 (之子也初汉高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随陆 随何
陆贾皆事汉高惠绛灌绛周)
 (勃也封绛侯灌谓灌婴也共立汉/文帝任侠注见汉武帝元朔二年)质实(上党郡名 (第 85a 页)
  书法(书以陶侃何讥侃也侃见义不勇屡为前郤/故书以然则义专归于温峤矣是故九江之)
  (归汉未决而 随何
能以之则书 (第 49a 页)
随何
以汉王邦三/年陶侃之赴难未勇而温峤能以之则书温峤以)
  (是年东荆州之兵赴长安未果而赵刚能以之则 (第 49a 页)
  书法(于是刚召冯景昭入援既而从之不书景昭/何美刚功也景昭顾望非刚兵不行矣故削)
  (之书曰赵刚以东荆州兵赴长安归功刚也故虽/遇盗败没纲目必书之是故九江之归汉未决而)
   (随何
能以之则书 (第 14a 页)
随何
以汉王邦三年陶侃之赴/难未勇而温峤能以之则书温峤以晋成帝咸和)
  (三年东荆州之入援未果而赵刚能以 (第 14a 页)
  记未足为据也

(原□卿县有云麾将军碑为学博瘗为柱础闽人董生/见之言于宛平县李袭美荫荫委曲寓书于令辇致嵌)
(其署壁间匾曰古墨斋□惟敬王敬美皆有记万耳谈/原此碑后移少京兆署中止二础其四础相传 历末)
(为王京兆惟俭携之大梁歌春明梦馀录不可起蝌蚪/原李言恭云麾将军断碑 苍颉史籀)
(鸟迹今已矣书苑千载尊钟王乃有北海接其轨得意/最是云麾碑当年落笔风雨 随何
意断之作柱础神物)
(终为造化□年多委置荆榛里瓦砾冰霜竟谁视数字/模糊苍藓封双螭断缺樵童毁吾党好古有 (第 22a 页)
(师古曰/县名也)汉王往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西过梁地
至虞(师古曰即今/宋州虞城县) 谒者随何
曰公能说九江王布使
举兵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第 32b 页)

往说布果使畔楚(○朱子文曰此数语中有两使字/皆不必用用之觉文理不顺况既)
(已曰说九江王说则使在其中 (第 32b 页)
矣前当曰公能说九江/王布举兵畔楚后当曰 随何
往说布果畔楚文义俱显)
(耳/)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
(服虔曰傅音附孟康曰古者二 …… (第 32b 页)
(县师古曰/陉音形)斩陈馀𫉬赵王歇置常山代郡甲戌晦日有
食之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 随何
既说黥布布起兵
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韦昭曰且/音子闾反)布战不胜十二月
布与 (第 34b 页)
随何
间行归汉汉王分之兵与俱收兵至成皋项
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服虔/曰桡)
(弱也师古 (第 34b 页)
地至虞(师古曰即今/宋州虞城县)
(是也○刘攽曰上文云汉之败楚彭城此文又云汉与/楚大战彭城不利出梁按 随何
说前后殊参差云汉王)
(大战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是则项王已去齐矣安得/复言留项王于齐及 (第 21a 页)
随何
自明已功亦云陛下攻彭城) …… (第 21a 页)
(楚王未去齐也然则汉王使 随何
在未至彭城之前明/矣实说项王伐齐召兵黥布汉王度羽得布共伐齐西)
(方有变必留布而羽自至故欲使人说布叛 (第 21b 页)
楚布叛楚/则项王必自终齐事故必数月留而汉可取天下矣及) (随何
说布归汉汉果得以入彭城也然则说辞差错或/楚汉初记事者各不同班氏合之不能无误耳又检高)
(纪二年败彭城 (第 21b 页)
三年布方归汉此时汉与楚相持荣阳/矣此传文云项王留而攻下邑非事理也及 随何
说词)
(亦自不伦疑汉之辩士/寓言如此非本语也)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
天下事者 (第 21b 页)
谒者随何
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
为我使淮南(师古曰/孰谁也)使之发兵背楚留项王于齐数月
我之取天下可以万 (第 21b 页)
随何
曰臣请使之乃与二十人 …… (第 21b 页)
俱使淮南至太宰主之(服虔曰淮南/太宰作内主)三日不得见 随何
因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彊以汉为弱此臣
之所为使(师古曰此事正是/臣所为来欲言之)使何得见言之而 …… (第 22a 页)
十人伏斧质淮
南市(师古曰质鍖也言伏于鍖/上而斧斩之鍖音竹林反)以明背汉而与楚也太
宰乃言之王王见之 随何
曰汉王使使臣敬进书大王
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淮南王曰寡人北乡而臣
事之(师古曰乡读曰/向以下亦同) (第 22a 页)
随何
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 …… (第 22a 页)
进愚计愿大王
之留意也淮南王曰请奉命阴许叛楚与汉未敢泄楚
使者在(文颖曰在淮/南王所也)方急责布发兵 随何
直入曰九江
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
曰事已搆(师古曰搆结也言背/楚之事已结成也) …… (第 24a 页)
(齐/地)龙且攻淮南破布军布欲引兵走汉恐项王击之故
间行与 随何
俱归汉至汉王方踞床洗(师古曰洗濯足/也音先典反)
而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
官如汉 …… (第 24b 页)
布使人之九江得数县五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
大司马周殷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垓下项
籍死上置酒对众折 随何
曰腐儒(师古曰腐者烂/败言无所堪任)为天
下安用腐儒哉(师古曰高祖意欲褒赏 (第 25a 页)
随何
恐群臣/不服故对众折辱令其自数功劳也) (第 25a 页)

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
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 (第 25a 页)
随何
曰陛下
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于步
卒数万骑五千也然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 …… (第 25a 页)
何也上曰吾方图子之功(师古曰/图谋也)乃以 随何
为护军中
尉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
属焉六年朝陈七年朝雒阳九年朝长安十一年高后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