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武帝更名领县四有高平二汉属山阳晋属前汉橐
 也后汉章帝更名有洸水千秋城胡陆城齐城高平
 山承雀山伏羲庙东楚州高平郡治大 徐城
领县四
 有高平乃武定七年改萧衍东平阳平清河归义四
 郡置也南建州高平郡领县四有高平盖魏因萧衍
 所 (第 10b 页)
  则验度启闭在工人员皆得遵循无误如黄河南
  岸泄水门户则有砀山县之毛城铺坝王家山之
  天然闸睢宁县之峰山四闸毛城铺坝应以 徐城
  
石堤连底水长至七尺为度即行开放秋汛过后 …… (第 31a 页)
  止留三道其上流之汪家庄引河应行堵闭蒋家
  营河头应改为倒勾从前太顺之口门坚筑草坝
  堵塞以防引溜过多之患天然闸应以 徐城
石堤
  连底水长至八尺为度即行开放水落堵闭不必
  拘定日期峰山四闸在 (第 31b 页)
徐城
之下非遇异涨毋许
  轻开至黄河北岸泄水门户则有宿迁县之竹络 (第 31b 页)
 之是年冬入
觐高晋年七十
御书钧莭延禧额
赐之四十二年八月奏丰砀厅属唐家湾倒勾引河泄
  黄河盛涨由毛城铺石坝下注历洪河濉河汇归
  洪泽湖每年伏秋大汛 徐城
水志长至一丈一尺
  五寸始开放减泄查倒勾引河 (第 45a 页)
徐城
上游 (第 45a 页)


  城
二百里 (第 45a 页)
徐城
水志长至一丈一尺五寸上游水
  已逾志迨辗转开放 (第 45b 页)
徐城
水志已不止一丈一尺
  五寸矣奔腾下注流行不及致洪濉二河壅遏临
  河之萧县宿州灵壁每致被淹与其减于 (第 45b 页)
 (堰工据萨载请将三堡六堡等卑矮砖工加高余以/砖工究不若石工之经久因命毋惜帑费一律改建)
 (石工分井修甃/以冀永远巩固)徐州之接筑石堤并山(丁丑壬午乙/酉三次南巡)
 (均至 徐城
阅视河工形势次第筹办添甃石堤俱用/石十七层以资巩固其旧有石工三段长九百七十)
 (馀丈较之丁丑新建石 (第 38a 页)
  董德政(山阴/人)     张国勋(山阴/人)
  张培(山阴/人)      吴良骏(山阴/人)
   徐城(会稽/人)
      王猷(会稽/人)
  王言大(金华人荆/州守备)
 康熙三年甲辰科
  严槫(钱塘/人) …… (第 4b 页)
  丁际昌(山阴/人)     董德政(山阴人辛/丑进士)
  张国勋(山阴人辛/丑进士)   张培(山阴人辛/丑进士)
  吴良骏(山阴人辛/丑进士)    徐城(会稽人辛/丑进士)
  王猷(会稽人辛/丑进士)    管城(上虞人辛/丑进士)
  王言大(金华人辛/丑进士)    (第 18b 页)
  博乡(今六/安州)汉书王子侯表博乡侯交六安缪王子

  竟宁元年封
  徐(今泗/州)春秋僖三年徐人伐舒杜注徐国在下邳
  僮县东南通志注今泗州临淮有 徐城
又有偃王
  庙徐君墓
  盱眙(今𨽻泗州/之盱眙县)史记项羽本纪项梁立楚怀王孙
  心为义帝都盱 (第 16b 页)
  (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𩝠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水既涸消朝廷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

  (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 徐城
相水之冲以堤防之水虽)
  (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能 (第 42a 页)
  凌霄树在霍山上相传为汉武帝手植
  复览山臼在霍山县东二十里复览山顶宋末戍
  边设
   泗州
   徐城
有二一在州东北八十里周时徐子国尚书
  费誓云淮夷徐戎并兴史记云穆王时徐有偃王
  即此汉置徐县寰宇 (第 33b 页)
记云大 徐城
一名薄薄城又 (第 33b 页)
  名故故城即古徐国也一在州西五十里隋开皇
  初置徐城县属下邳郡治大 徐城
(第 34a 页)
徐城

  高平郡城在州北一百十里汉为高平侯国陈太
  建六年吴明彻建高平郡于此亦名吴城今为吴
  城镇 (第 34a 页)
亦名城儿头集
  高冢城在州西北寰宇记云魏义兴郡城也在徐
  城县西北七十里梁以为兴安郡领高冢城
  淮阳城在旧 徐城
东北一百五十里晋义熙中置 (第 34a 页)
  郡
  角城在州东南晋义熙中置城临泗水
  朱沛故城在州西去故 徐城
六十里其地有朱沛
  水故名梁武帝置
  巉石城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里梁天监时筑
  沥桥城在州西北寰宇 …… (第 34b 页)
  李千城在州西北寰宇记云在徐城县西北三十
  里后魏李千于此筑城置戍因名
  南重冈城在州西北寰宇记云在旧 徐城
县西北
  九十里通济渠南一里隋大业八年移置重冈县 (第 35a 页)
  于此缘重冈山为名
  临淮故城今州治本徐城县地唐武氏长安四年
  割 徐城
南界两乡于沙塾村置临淮县南临淮水
  西枕汴河
  淮平故城在州西二十里宋绍兴二十一年析临
  淮县 …… (第 35b 页)
  玻璃泉亭在盱眙县治东第一山下有亭覆焉为
  十景之一
  牛搏虎碑亭在天长县西郊外岳庙今亭圮碑移
  于庙
  挂剑台在州北寰宇记云在大 徐城
北临朱沛水
  相传为延陵季子挂剑处或入于邳州或入于徐
  州皆误也详见辨讹
  八仙台在盱眙县东三 (第 39b 页)
  (里/)又东径宿迁县南(河去县/治四里)又东径桃源县北(河/去)
  (县百/馀步)又东径清河县南与淮水合流(河去县治一/里入淮处谓)
  (之清口本名泗口自 徐城
东北至此皆古泗水为/河所夺也县西三十里有三汊河口泗水至此分)
  (为大小二凊河大清河经县治东北入淮 …… (第 3b 页)
  (竟日不能数筐公命囊土程衡唱筹课役土工乃/集于是两岸屹然河流受束浚刷淤沙深广加旧)

  (四百万漕粮飞帆直上虽伏秋水三至怀襄 徐城/
而曲颐以下凡公经理之地皆安流如故矣是役)
  (也用夫五万人兴工五阅月决口筑塞者五十有/八浚河以丈计 (第 43b 页)
  (则沙遂停宜自永赖亭以下接筑遥堤计五百四/十丈至黄家沟止庶河无分流而事可永赖一增)
  (支渠大堤以杜淤浅谓 徐城
积潦悉由新开支河/泄出惟魁山迤北王家林一段约长十馀丈迤南)
  (倪家林一段约长三十馀丈宜仿支河新堤 (第 14a 页)
  北岸李道华楼高地无堤之处亦复漫滩过水又

  将砀山北岸王家堂堤工漫缺三十馀丈约略上
  流泄去之水不下十分之二而 徐城
水势复增长
  不止直至九月初六日方始消落城社幸免溃冲
  至徐州以下三山头房村并灵璧县张寒来等各 …… (第 24b 页)
   (长一万二千一/百九十三丈)按李道华家楼以下无堤之处凡

   九十里盖因黄河上流宽阔而 徐城
以下窄狭一
   遇大涨即难容受故从来不议筑堤使漫溢之水
   从冈头湖荆山口转入运河
   修筑灵 …… (第 29a 页)
   (是以徐州迤上南岸之漫溢岁岁见告臣先于黄/河南岸砀山县毛城铺创建减水石坝一座盖拟)

   (分泄 徐城
迤上之异涨也乃今年河流异涨两坝/不足宣泄复于李道华楼十八里屯等高阜无堤)
   (之处漫滩而行且将王 (第 30b 页)
家堂堤工漫缺此 徐城
以/上之情形也今臣细酌善后之计在黄河南岸必)
   (须于毛城铺减水坝之上再添减水深底石闸一/座不独 …… (第 30b 页)
   (瓴伤坝之虞乂于徐州王家山十八里屯二处就/山根开凿减水深底石闸三座更于徐州北岸太)
   (谷山等处添凿减水深底石闸二座统计 徐城
以/上其添减水石闸六座平常则闭闸束流异涨则)
   (启闸分泄则 (第 30b 页)
徐城
自免溃冲而 (第 30b 页)
徐城
以上各堤俱/可保固矣又河流自 (第 30b 页)
徐城
下行一百馀里至睢宁)
   (县鲤鱼山地方北岸系鲤鱼山南岸一带为峰山/龙虎山两山相峙夹黄河于中央河面 (第 30b 页)
  (缺口又与月堤逼近无庸另修应将月堤培修高/厚作为正堤 一徐州郭家觜之险工宜修也此)
  (工在黄河南岸逼近 徐城
对岸沙觜挺入河心二/里许以致大溜直射郭家觜甚属危险城池民生) …… (第 30a 页)
  (十馀丈加砌石工与旧石工一律平整不惟可保/城池且可省岁修之费又苏家山石觜挑出河心)
  (以致南岸韩家山一带顶冲塌溃逼近 徐城
应自/杨家楼起至段家庄筑月堤长四百馀丈以作重)
  (门之障庶徐州城/池得以保固无虞)又谨陈治河条例 …… (第 30b 页)
   (尺/)张鹏翮河防志黄水自西南直射北岸苏家山

   触激山根折奔南岸郭家觜正当大溜顶冲又形
   势逼近 徐城
最为𦂳要爰请改建石岸四十年复
   置铁犀一座镇水
   又加帮黄河北岸吴家庄谷家庄相连险工埽台 (第 33b 页)
  (运取山土往来力役竟日不能数筐公命囊土程/衡唱筹课役土功乃集于是两岸屹然河流受束)
  (浚刷淤沙深广如旧四百万漕粮飞帆直上虽伏/秋水三至怀襄 徐城
而曲头以下凡公经理之地)
  (皆得安流如故矣是役也用夫五万人兴工五阅/月决口筑塞者五十有八浚河以丈 (第 26a 页)
  语久而不厌卒后作诗伤之称其接物能齐物劳
  身耻为身云
  陆仲仁高邮人精绘事尝画三高图献晁以道
   徐仲坚
真州人隐于筮遇人至谨虽疾病召之筮 (第 30a 页)
  寰宇记挂剑台在大徐城临朱沛水相传为季子
  挂剑处括地志徐君庙在泗州徐城县西南一里
  即延陵季子挂剑之徐君也按泗州为古徐子国
  大 徐城
即古徐子国也汉之徐县隋之徐城县皆
  泗州地而旧志或入于邳州或入于徐州误矣
   新亭劳劳亭
  新 (第 23b 页)
  周寀字济甫安福人嘉靖进士为吏部孤特鲠介引疾

归十五年清约如寒士起补广东鹾使釐剔盐政商
民两便之镇抚八闽会山寇炽甚寀运筹擒剿口不
言功进兵部侍郎督漕淮水横奔几齧 徐城
时议徙
城以避之寀按行周视力主开魁山渠水势遂泄寀
尝游罗文恭洪先门学务践履义利介然作十戒书
壁间自 (第 12b 页)
 秦祖即墨侯公祖句兹武城侯县成汧源侯燕伋冤
 句侯颜之仆建成侯乐欬堂邑侯颜何林虑侯狄黑
 郓城侯孔忠 徐城
侯公西蒧临濮侯施之常华亭侯
 秦非文登侯申枨济阴侯颜哙泗水侯孔鲤兰陵伯
 荀况睢陵伯谷梁赤莱芜伯高堂 (第 4a 页)
 与李峘邓景山发兵拒之移檄州县言展反展亦移
 檄言峘反州县莫知所从峘引兵渡江屯京口邓景
 山将万人屯 徐城(注见/前)
展素有威名江淮人望风畏
 之使其将孙待封击景山景山众溃展遂入广陵展 (第 37a 页)
 (州贼沿江而下由润州而上广陵故云广陵淮/南节度治高邮汉县明为州今州属扬州府)先是
 朝廷闻乱遣中使赦其罪部送归徐复敕崔彦曾慰
 抚彦曾遣使喻以敕意道路相望勋等行及 徐城(县/名)
 (注见/前)
乃言于众曰吾辈擅归思见妻子耳今闻已有
 密敕下本军至则灭族与其自投罗网曷若相与戮 …… (第 40a 页)
 军三道渡淮至中流大噪声闻数里贼大惊敛兵屯

 城西寨举就围之纵火烧栅贼众大败吴迥退保
 城
泗州之围始解(泗州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已而吴迥窜据濠州)
 (马举攻破/之迥走死)
(第 46a 页)
 场却千金馈司太仓银库得前盗臣主名奏治之大
 司徒以漕粮过期遣自化往督自化并道抵淮布宪
 令漕艘争先至 徐城
河忽夜决自化披衣大呼巨舰
 载土塞城城完漕粮无恙除岳州临湘故无城取关 (第 7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