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史類
  七年(己酉吴黄龙元年)夏四月吴王孙权称皇帝(同上)


  十二年(甲寅吴嘉禾三年)冬十一月庐陵贼 李桓
等为乱(吴主传)

  十三年(乙卯吴嘉禾四年)夏遣吕岱讨 (第 17b 页)
李桓
(同上)

  吕岱传云庐陵贼 (第 17b 页)
李桓
路合会稽东冶贼随春南海
贼罗厉等一时并起权诏岱督刘纂唐资等分部讨
击春即时首降岱拜春偏将军使领其众桓 (第 17b 页)
厉等皆
见斩获(按吴主传中郎将吾粲获 李桓
事在嘉禾五年)传首诣都

  十四年(丙辰吴嘉禾五年)冬十月鄱阳贼彭旦等为乱(同上)

  十五年( (第 17b 页)
彭 震(泰和人)陈 禧(泰和人一作希训导)
曾 弘(泰和人)廖 谟(泰和人河间知府)任敬敏(泰和人) 李桓

(泰和人)萧 进(泰和人)尹 源(泰和人)蒋翘之(庐陵人教谕)
萧不敏(庐陵人)孙 鼎(庐陵人御 (第 37b 页)
 颙(庐陵人助教)萧 熚(庐陵人)彭 烈(庐陵
人)
罗谦光(庐陵人)刘 威(庐陵人)黄 训(庐陵人) 李 桓(庐陵
人)
曾 相(吉水人御史)张 侄(吉水人)曾 谟(吉水人训导)
张昌厚(吉水人训导)胡 缉(吉水人应天中式 (第 9a 页)
  清溪观(在馀干县习泰乡梁天监中建晋白水真人吴丹修炼之所)

  崇道观(在馀干县东隅白云真人修炼之所梁大通中建元元贞中王德明重建 李桓
记) (第 4a 页)
  桂平县知县

  石子平(四会人贡生洪武间任) 莫 溥(天顺间任)

  赖 仁(成化间任)     李 桓(平乐人成化间任)
  叶 玭(长宁人贡生弘治间任) 怀 沐(灵宝人正德间任)

  陈 常(字时勉琼山人举人嘉靖初 (第 39a 页)
  于 善(全州人连山知县)   廖 溥(全州人醴陵训导)

  蒋 俊(全州人德庆州判)   陶 瑄(平乐人井研知县详人物)

   李 桓(平乐人桂平知县)
   涂汝聪(苍梧人同知)

  刘 孜(苍梧人知县)    钟 贯(苍梧人训导)

  黄 玺(苍 (第 7b 页)
  李佩玉(南部/县人) 王公辅(梓潼/县人) 何国栋(梓潼/县人)
 庚子科(是科照原额/中四十二名)
  刘 迪(阆中/县人) 熊文蔚(酆都/县人)  李 桓(营山/县人)
  犹传卢(南部/县人) 陈命世(涪州/人) 李艳秀(南部/县人)
  王锡印(壁山/县人) 张象 (第 64a 页)
戊午,粤匪陷兴安府、镇两城。陕西回匪窜鄠县,从瑛棨请,留马德昭办省防。丙寅,鲍超等军复青阳。戊辰,命 李桓
赴陕,接办汉南军务。庚午,瞻对酋纠德尔格忒土司扰巴塘、里塘。辛未,畿南窜匪平。甲戌,以凤翔困守半年,
女传集注八卷。闺秀萧道管撰。广列女传二十卷。刘开撰。胜朝彤史拾记六卷。毛奇龄撰。贤媛类徵初编十二卷。 李桓
撰。越女表微录五卷。汪辉祖撰。

宋不著撰人庆元党禁一卷,京口耆旧传九卷,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八卷。以上
诗词删存六卷。薛时雨撰。退补斋诗存十六卷,二编七卷,文存十二卷,二编五卷。胡凤丹撰。宝韦斋类稿一百卷 。李
桓撰。香禅纪游草四卷。潘钟瑞撰。汲庵文存六卷,诗存八卷。杨象济撰。小芋香馆遗集十二卷。李杭撰。萝摩亭
举集事。」又言:「江西首当贼冲,巡抚毓科、布政使庆善皆失人望,请以太常寺卿左宗棠简署巡抚,而于督粮道 李桓
、前广饶道沈葆桢、浙江道员史致谔三人中简择擢授籓司。」又请以曾国籓总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
       第二三0种「清耆献类徵选编」

  本书(九册一、六一二面九六七、二00字)分编十二卷、附录一卷,选自 李桓
纂「国朝耆献类徵初编」。桓字叔虎,号黼 (第 103 页)
  本书(三册五四0面三二四、000字)不分卷,据中华书局印行之「清史列传」选辑。清史诸传,较早所见者有当年国史馆臣抄刊之「宗室王公功绩表传」、「蒙古王公功绩表传」、「满汉名臣传」、「儒林文苑传」以及「贰臣传」、「逆臣传」等书。「清史列传」晚出,收有「宗室王公传」、「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大臣传次编」、「大臣传续编」、「大臣画一传档后编」、「新办大臣传」、「巳纂未进大臣传」、「忠义传」、「儒林传」、「文苑传」、「循吏传」、「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及「逆臣传」,凡八十卷。书首未见序例,但徵诸 李桓
纂「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已另辑有「选编」,见第二三0种「清耆献类徵选编」篇)辑载「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 (第 131 页)
  西报谓:正月二十一日,法国「巴根达」运军船由新架坡动轮前往海防,「保廉么杰」巡船护之以行。闻尚有运军船数艘,将由法国到叻,以取道往东京。又「士地列士太晤报」谓:法国「晏南蔑」运军船及「东京」运军船现已归哥拔统辖,听候调遣;闻将用以来往东京、台湾及西贡等处云。夫劳师万里,远涉重洋;法之日以师船游弋海面,是诚无悔于心者也。想风伯波臣,当亦怒而据于江中哉!



    添调将官

  法廷前调副水师提督 李桓
拿前赴基隆,交哥拔调遣。现该员已乘铁甲船「都连呢」取道而来,其船上船主竹培士、先锋比兰总戎、随营医 (第 384 页)
  「文丛」前为搜辑清代有关台湾史事人物列传,尝计划于已刊台湾府厅县志及福建一部分志乘以外诸方志选刊一书,惜一时未及集事。后乃扩其范围,转就专集从事采取,经据钱仪吉纂「碑传集」、缪荃荪纂「碑传续集」、闵尔昌纂「碑传集补」及 李桓
纂「国朝耆献类徵初编」诸书分别选编有第二二0种「碑传选集」、第二二三种「续碑传选集」及第二三0种「清 (第 1 页)
   弁  言

  清湘阴 李桓
尝于同治年间纂有「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一书,都四百八十四卷、卷首二百零四卷。卷首专载乾隆「钦定宗室王公 (第 1 页)
  据缪集「自序」,缪氏尝补有乾、嘉诸名人十四卷,待刊。闵集「自序」对此并有说明:『艺风本有「补编」十四卷,余尝假得其总目观之,文约百篇,颇有「耆献类徵」曾经载入者。李书(按指「耆献类徵」)既已通行,凡所收文字,兹编即不更录。

姓名有重见者,大抵纪述较详云』。按江阴 李桓
尝于同治中纂有「国朝耆献类徵初编」,都四百八十卷;其起讫期间为清初至道光朝,内容是以「国史」本传为多 (第 2 页)
史馆本)       「逆臣传」(国史馆本)
「古今图书集成」「氏族闺媛典」  「国朝耆献汇徵初编」 (李桓)
「广阳杂记」(刘献廷)       「冷赏」
「广虞初新志」(黄承增)      「见闻录」(徐岳 (第 116 页)